難忘舊時照相機-散文欣賞

難忘舊時照相機-散文欣賞

  平生沒什麼愛好,獨喜歡攝影。上大學時,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借了同學的照相機,在大學校園裡拍了滿滿的一卷黑白照,每給親戚朋友一封信,都要附上志得意滿的照片一張,那感覺真是好極了。

  後來彩照風行天下,又迷上了彩照。每到週末,總要借了同學的照相機到公園裡玩個夠,那時就想,如果有一天,擁有了自己的照相機,那該多好啊!

  直到工作一年之後,我才真正擁有自己的照相機。那時,我已經在報刊上開始零星的發表一些圖片新聞,每逢單位搞一些大小活動,總喜歡借別人的照相機掛在身前身後。於是,在省吃儉用了一年之後,我終於買了一部屬於自己的國產廣明牌照相機。

  買和照相機之後,邀幾個好友到野外痛痛快快的拍了幾卷照片。只可惜,一個彩色膠捲加上衝洗費就要五十多元,對於我這個月薪只有六十八元的攝影愛好者來說,實在是有些捉襟見肘。而且,每逢自己拍了一些新聞照,為了及時交稿,膠捲還剩一大半都要拿出來沖洗,實在令人心疼。

  為了節約照片的沖洗費用,更為了及時投稿圖片,慢慢的我學會了自己沖洗照片。於是,在我那只有九平方米的臥室裡,又另外劈出了一個兩平方見方的暗室,第次拍照歸來,顧不上吃飯,我就會迫不及待的把自己關在暗室裡搗鼓半天才出來。

  但凡單位有什麼活動,宣傳和攝影方面必須安排我,我也很樂意接受。因為只要是單位的活動,我還可以報銷一切攝影費用,只要拍出了效果,單位滿意,我也樂意。而一些親戚朋友家中但凡有紅白喜事,我喜歡喊我拍照,這方面的拍照,大多是免費的,有時個人還要倒貼不少,實在不怎麼不划算。但只要能夠拍出主人喜歡自己也滿意的照片,內心還是蠻高興的。

  有了好的照相機,並不是人人都能拍出好的效果。照相其實最講究技術,什麼取景,拍攝角度那還罷了,光是光圈、焦距、景深等等就有諸多的講究,同樣一個場景,不同的人不同的技術拍出來的`效果決然不同。大家之所以喜歡叫我拍照,就是因為我的拍照技術過硬。儘管我不可能把東施拍出西施的水準出來,但至少主人看了以後會覺得舒服。

  遺憾的是,自己拍好的照片裡總沒有我。而我的那些相簿裡的照片,又沒有一張令自己滿意。當然,我長得不夠帥是主要原因,還有就是我臨時教人拍照的功夫不到家。好在我深深知道,拍照人都是幕後英雄。一部電影,人們記住的往往是那幾個長得俊的演員,有誰會記住那默默無聞的導演和編劇。但,幕後人的那份喜歡卻是誰人都享受不到的。

  有一次,房族裡清明節搞集會,我揹著相機到處給人拍照,或許可能是喝多了,拍照過程中為了更好的取景,一不小心連人帶著相機滾下一個陡坡,人倒是沒什麼大礙,相機卻出了大事。大修一次之後,照出來效果總覺得有些彆扭。於是,我逐漸對照相失去了興趣。

  此時電子照相機開始充斥市場。雖然我對電子照相併不感冒,覺得用它拍出來的效果總沒有膠捲的效果好。然而,對於一個喜歡拍攝新聞圖片的愛好者來說,電子照相機的優勢卻是顯面易見。我還是順應時代潮流,也用起了電子照相機。

  如今,非電子照相機已經絕跡於市場,膠捲更是不見了蹤影。或許生產這些相機和膠捲的廠家也早已改弦易轍了罷。然而,我還是十分懷念我的舊時照相機,因為它曾陪伴我度過了一段難忘的歲月。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