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孩子好奇心的散文
關於孩子好奇心的散文
盡心呵護孩子的好奇心
戶外自由活動結束了,老師招呼孩子們回活動室。回到活動室,老師清點人數發現,經常“調皮、搗蛋”的元元不見了。“一定還在外面玩,這孩子真讓人頭疼!”老師生氣地向門外走出,打算把元元“揪”回來。剛要出門,元元得意地捏著一個香菸外包裝盒回來了。一邊走還一邊喊著:“老師,你看我捉了許多‘西瓜蟲’,還放進塑膠袋裡,可好玩了!”看著滿臉笑容、充滿好奇目光的元元,老師的氣一下煙消雲散了,心想:幸虧沒有發火,不然一顆對周圍事物的好奇心又要被扼殺在搖籃中,泯滅在幼兒時期。“我們一起來餵養它們吧,看它們喜歡吃什麼,讓全班小朋友都來看一看,好不好”“好!” 元元高興地答應了。
從此,班裡的科學角多了一個特殊的“客人”,這“客人”成了孩子們每天的話題:我們要弄些土來;還要每天灑點水;不能太溼了,他們會淹死的……每當這時,元元成了大家的“講解員”:“這是我在冬青樹下捉來的,你看,有大的,有小的。剛捉的時候,這一隻特別小,現在它都長大了”觀察、探索還在繼續進行,在這過程中,不僅元元的好奇心得到滿足,科學角的內容也日益豐富起來。
孩子們經常把自己認為“有價值”的東西帶來,大家共享:漂亮的貝殼、珊瑚;親自動手種植的蒜苗;游來游去的小金魚……不斷豐富的材料讓孩子們不斷有新的發現,提出新的問題。 精心呵護孩子的好奇心,讓他們永遠保持對周圍事物的探索興趣,是孩子不斷創新的源泉所在。當我們用孩子的眼光看待我們周圍的環境,那麼,出現在我們面前的將不再是非常熟悉的事物,許多未知等待我們去探索、去發現。當我們想當然地認為“1+1=2”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時,偉大的'數學家陳景潤卻花費十幾年的時間來研究“1+1”為什麼等於2;當我們認為固定電話為我們的通訊帶來便利時,有識之士卻又研製了一種更為方便、更為便捷的無線通訊方式。這就是常人與科學家的區別:當我們安於現狀,以為一切都很好的時候,他們卻發現了問題,並且不斷地解決問題。
不管作為家長,還是教師,為了孩子的終身發展,讓我們用孩子的眼光和孩子一同去發現生活中的科學,與孩子一同對生活中的問題進行科學探究,這是一項令人激動和興奮、同時也極富挑戰性的工作,我們應該主動應對挑戰,因為這樣可以留住孩子們的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