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此來紀念汶川地震十週年散文

以此來紀念汶川地震十週年散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不可避免的會接觸到散文吧?散文是一種自由、靈活、短小精悍,表現真人真事真是感情的問題。你知道怎麼才能寫好散文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以此來紀念汶川地震十週年散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十年前的今天,下午14:28,發生了讓風號令雨泣的汶川大地震。

  如今那裡已經有了新的模樣,一切舊貌換了新顏,創痛慢慢淡忘,傷口早已癒合,如此都成為歷史寫在那裡。

  平淡生活壓榨著每個人的思想,讓它變得扭曲變形,時間一長連我們自己都忘了它的存在。而大災難面前必定也有真人性,只是往往代價又太大了。

  一晃十年過去,從裡面逃出來的孩子最小也有十歲了,而我從當年那個還在上小學的小學生,成了一個在社會中已經摸爬滾打多年的小混混。整天頭髮豎立,胡茬滿腮,頭頂著幾根白頭髮,走在街上無人認識,回到宿舍無人聯絡的一個對社會無利無害的小青年。

  真是應該脫帽致哀。

  朋友圈中已經無人再提及此事了,所以我想他們也沒能理解到我一早寫在空間裡面的說說。我寫,那些說過的話成了嘻嘻哈哈沒有結果,那些聽過的歌成了自言自語無人再唱,你站在路邊,看著對面的房屋瘋狂倒塌,人群慌忙逃竄,轉身街邊他們吃著早餐 一如往常,喇叭裡傳出喜慶的聲音,如果話張嘴就說,不過像隨手丟棄的垃圾,

  他們也沒能想到我所說的倒塌,近似瘋狂的在中華大地上將生命吞噬,僅僅兩分鐘時間一雙無形的死神之手讓一切從眼前消失不見。

  好在一切已經成為過去,死去的人已經無法再生還,活著的人還要繼續活下去。誰說的來著?

  巫山並不是當年的受災區,這是一件慶幸的事情。(慶幸不是幸災樂禍)。所以就08年的大地震我們所能夠了解到它的嚴重性來源於電視。只知道在地震發生後的幾天裡所有電視臺一律只播與地震有關的事情,畫面裡房屋倒塌,不斷有人從廢墟中被抬出來,被救出來的人數一天天在增加,死亡的人數以比它大得多的數字也在增加。且在全國為此默哀的當天,一切娛樂場所關門停止營業,所有國旗降半旗。

  而對於當時我們來說只要事情沒有發生在自己身上,一切都不是什麼大問題,所以哪怕就是捐款這件事都只是學校裡說怎麼樣就怎麼樣,老師頭一天告訴我們說要捐款,讓大家回家向家裡說明情況後再向爸媽拿錢,捐款當天大家每個人捐個五塊十塊而已。

  就當是的我來說一塊錢都是難得的資產,更別說十塊錢了,所以當我把十塊錢交上去的時候還心疼著我那十塊錢,想著要是用它買零食得買好多呢,十年過後的今天想來真為那時的自己感到羞愧。其實也是很正常的事情,當時的自己不可能說有什麼個人責任感,一心只想著自己,至於別人的生活與我何干,還有想的'是多一個十塊少一個十塊對於他們來說也起不了什麼作用,但要是留給自己那可就是一大筆。

  我想當時很多人捐都不是處於同情心或者責任心,而是出於面子和是老師提出來的。我捐是因為大家都捐了,大家都捐了我不捐同學們會怎麼看我?肯定說我小氣說我是吝嗇鬼。那時可不明白什麼是積水成海積土成山的道理。

  然後事情就這樣過去了,那一年我小學畢業。

  到了下半年上了初中,大家彼此還不是很熟,便以那次地震作為彼此之間的話題,隨即便聊開了自己當時的一些“趣事”。

  再後來大家也熟悉了,隨著時間一天天推移,作業越來越多,誰也顧不上更多其他的事情,這個話題也就不再有人提及。這樣一件事情也就過去了,變成一點點記憶埋在了那一個個十二三歲的男孩女孩心裡。

  若是說記憶深刻的恐怕也只有後面那幾次餘震所引起的恐慌。

  大家晚上都不敢回房間去睡覺,村子裡的人都積聚在剛修好不久的公路上,頭頂月光聊些我不感興趣的話題。

  過了那個點大家散去,月光明亮,村子裡重新變回之前的寂靜無聲。偶爾的幾聲狗叫也只會讓夜顯得更靜。

  我躺在閣樓小床上,透過房頂的玻璃瓦看著外面的銀白色月光,心裡仍覺得疑惑,這個世界到底怎麼呢?想著一些莫須有的事情,然後沉沉睡去。

  P.S:你到一個地方,不應該總只是只擺幾個好看的pose,用你那高畫素手機拍幾張好看的照片回來發朋友圈,你要有使命感,讓它們在某些方面上起到一個記錄的作用。

  人若是真的只為自己活著,隨便做一個乞丐就好了。再多一點都是浪費,再多一份都是索取。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