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飄香寫精神散文

翰墨飄香寫精神散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散文嗎?散文是抒發作文真情實感,寫作方式靈活的記敘類文學體裁。如何寫一篇“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翰墨飄香寫精神散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一般來說,評價一件書作不外乎書法藝術美學三要素:用筆、結字、章法,但更高層次的美學要素是氣、神、韻,即情感、格調、意境。如果簡要概括吳嵐的書法特色,那就是猶如繪畫中的工筆畫,古樸、精緻、典雅、靜美。

  吳嵐書法主要以隸篆面目出現,尤以鐵線篆見長。以鐵線篆作主體,以隸書作釋文和落款的形式居多。他非常注意作品的形式美,從形式上看,有扇形、中堂、斗方、橫式、豎式、龍門式等;從色彩上看,用墨有紅、藍、黑等,紙的顏色更是五彩繽紛,為作品平添了幾分生機。

  初讀吳嵐作品,第一感覺是他筆下的字,宛如一支威武之師,在列隊等待首長的檢閱,規劃齊整、步調一致、氣宇軒昂。如果再近觀其筆畫,一個個孔武有力,如同儀仗隊士兵,訓練有素,嚴整而不死板。再細讀其作品,便會有另外一種感覺,有如窈窕淑女,修長而含羞,純真而甜美,更像深山中的閨秀,無多裝飾,淡妝輕抹總相宜。此時此刻,焉能不有“君子好逑”之感?

  俗話說,書畫同源。品讀吳嵐的書法,一定會讓人聯想到工筆畫、圖案畫。工筆畫講究的是精細入微、惟妙惟肖,吳嵐的書法線條與工筆畫有異曲同工之妙,令人擊節讚歎;圖案畫講究的是對稱美,而篆書的對稱性在吳嵐的筆下表現得近乎完美,讓人駐足流連。

  篆書作為一門古老的書法藝術,從實用的角度已經退出歷史舞臺,但從書法藝術的角度,仍有相當廣闊的.挖掘空間。吳嵐正是看到這一點,首先從研究古文字學深入挖掘。他既能繼承古人,又能順應時代,在傳統和現代之間架起了一座融通的橋樑。一方面他借鑑古代名碑名帖,不斷臨摹,從中汲取養分;另一方面拜訪名師,在名家指點下,由近及遠,先學湖北篆書名家翟公正,再學清代鄧石如、楊孫沂,然後學李陽冰,最後學李斯的小篆以及秦代以前的鐘鼎文。在廣泛解析古今書法佳作的基礎上,做到用筆圓融與剛健相佐,在視覺上既流美又端凝。他的作品做到了求古而不泥古,既儲存了篆書質樸的對稱美,又融入了時代的和諧美,給人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感覺。此外,他遍訪名山大川,追尋自然之趣。在遊歷名山大川的同時,他還學習攝影,將那些山崖上的石刻和自然藝術品拍下來,回家認真琢磨,體會其天真爛漫和溫柔之美,將這些遊歷的感悟和自己書寫的作品有機結合起來,形成了別具一格的鐵線篆。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吳嵐才情中的靈秀和機敏,藝術感覺的鮮活和敏銳,經過多年的磨礪,漸漸通融於書而有人藝一體的表現。現在,他的鐵線篆廣受行家好評,如精金美玉,氣度恢弘,尤多變化,圓潤盤屈,有著鮮活的性靈和翩翩自成一局的靈變,這是他在全國書法大賽中獲獎的重要原因,其作品兩次被《書法》雜誌評為中國青年百強榜前百名,多次在全國書法大賽中頻頻獲獎。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吳嵐在書法的神采和形質方面兼修,在書法藝術的道路上越走越寬。隨著時間的推移,欣賞吳嵐書法作品的人越來越多。但他並沒有停下求索的腳步,他毫不懈怠,不斷揚棄,不斷超越,終有一天,他將成為黃岡乃至荊楚書法領軍人物。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