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三號成功著陸觀後感日記350字(通用17篇)

神舟十三號成功著陸觀後感日記350字(通用17篇)

  一天就要結束了,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經驗,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日記了。那麼日記有什麼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神舟十三號成功著陸觀後感日記,歡迎大家分享。

  神舟十三號成功著陸觀後感日記 篇1

  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撤離空間站組合體,翟志剛叔叔、王亞平阿姨和葉光富叔叔即將踏上回家之旅,穿越星辰,載譽歸來。當神舟十三號以直立狀態,穩穩著陸的那一刻,指揮室內掌聲響起,我和媽媽也跟著開始鼓掌。當救援隊進行現場處置,當五星紅旗在戈壁灘迎風飄揚,當“東風明白”、“北京明白”,井然有序、鏗鏘有力地響起來,當三位航天英雄報告安全著陸,“01感覺良好”、“02感覺良好”、“03感覺良好”,此時全國人民懸著的心一下踏實了,我的眼淚沁出來……

  時至今日,我忘不了翟志剛叔叔那句“寧可自己犧牲,也要讓五星紅旗在太空飄揚”的愛國壯志,我永遠想念天宮課堂上那循循善誘的太空教學。何其有幸,生在這泱泱華夏,見證科技強國,盛世繁華。何其自豪,長在巍巍中華,感受國之崛起,雄渾有力。如果信念有顏色,那一定是中國紅,向偉大的航天英雄致敬,歡迎回家,穿越星辰,心懷寰宇。

  神舟十三號成功著陸觀後感日記 篇2

  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這標誌著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此次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實現了多個“首次”,即首次與三艙組合體自主快速徑向交會對接,首次長期在軌停靠六個月,實現四個載人航天器形成組合體長期在軌飛行,首次具備天地結合多重保證的應急救援能力。

  這些“首次”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在精神上有怎樣的海拔,就能攀登怎樣的高度,雖然我們不能同神舟十三號的三位航天員一樣把足跡留在浩瀚宇宙之中,但我們可以在新的長征之路上,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自己的崗位上甘做“孺子牛”、勇做“拓荒牛”、常做“老黃牛”,不斷以愛國精神、載人航天精神鑄魂補鈣,始終保持不怕吃苦的精神風貌和風雨無阻的韌勁,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事業奮鬥終身。

  神舟十三號成功著陸觀後感日記 篇3

  今天,神十三返回艙成功著陸,我很幸運能在螢幕前迎接英雄回家,見證中國航天事業的飛躍!

  在看完航天員王亞平的採訪後,我感觸頗深,她不僅是為女兒摘星星的媽媽,還是我國首個進入空間站的女航天員。在她的採訪中用輕鬆的語調談起這180天的生活,但我們都知道這成功背後她付出太多我們常人無法想象的堅持。

  面對挑戰,她“就是一個字,練”!日復一日大過載、重負荷、高強度訓練,為了克服男航天員相比於女航天員臂力和臂展的先天優勢,對加壓後艙外航天服的操控,她花費更多的努力。不僅是“男航天員堅持多久,她同樣堅持多久”,更是每次都在規定課時外自己加練1小時。如今,這場完美的太空行走,讓我真切的感受到努力與堅持的意義。

  我很喜歡王亞平阿姨的一句話:“人生就像一場長跑,我在飛行這條長跑路上,有困難,有險阻,但這裡的風景也獨一無二。我會繼續飛下去,因為只有堅持,才知道哪一站的風景是最美麗的。”在我們成長的路上,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應微笑面目,堅持下去就會成功,陽光總在風雨後。

  神舟十三號成功著陸觀後感日記 篇4

  這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立項實施以來的第21次飛行任務,也是空間站階段的第2次載人飛行任務。飛船入軌後,將按照預定程式,與天和核心艙和天舟二號、天舟三號組合體進行自主快速交會對接。後續,航天員將進駐天和核心艙,開啟為期6個月的在軌駐留,開展機械臂操作、出艙活動、艙段轉移等工作,進一步驗證航天員長期在軌駐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關鍵技術。

  目前,天和核心艙和天舟二號、天舟三號組合體已進入對接軌道,狀態良好,滿足與神舟十三號交會對接的任務要求和航天員進駐條件。

  10月16日00時23分

  剛剛,搭載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三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

  22時50分

  發射塔架頂部的第四組迴轉平臺已開啟,露出火箭逃逸塔。

  22時25分

  航天員在飛船返回艙進行發射前準備。

  22時18分

  3名航天員陸續透過飛船軌道艙進入返回艙。

  21時56分

  3名航天員到達發射塔架,準備進入神舟十三號返回艙,等待飛船發射。

  21時43分

  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行任務航天員乘組出征儀式,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問天閣廣場舉行。

  神舟十三號成功著陸觀後感日記 篇5

  我感受到這些為中國載人航天事業奮鬥的所有航天人的堅持和努力。這一次航天專案的完成代表著我們中國載人航天事業的進步,彰顯了在我們在這一方面的科技實力。

  聶海勝同志說的“就算犧牲也要把國旗插上去”屬實令人感動。可以這麼說,每一位航天員都為我們的航天事業付出了自己的一生。為了完成任務,他們做好了犧牲的準備,無所畏懼,一往直前。在此期間每一位航天員都需要經過大量的訓練去適應模擬環境、失重、應對緊急情況時的操作處理等等,每一次的訓練也是為了能更好的完成任務,他們付出的汗水是我們難以想象的,他們做的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尊敬的!當然,不僅僅是我們的宇航員,更有千千萬萬個在載人航天事業背後默默工作的航天人。

  載人航天事業,需要大資料的支援,先進的科學技術,各個部門之間的默契配合,協調統一的排程等等,沒有所有航天人的一起奮鬥努力,載人航天事業是難以完成的.。我們今天的成功離不開每一位為載人航天事業努力過的人!寫到此處,也只剩下“致敬”!

  神舟十三號成功著陸觀後感日記 篇6

  週五晚上,我和我的家人共同觀看了神舟十三號發射影片,實在令人激動萬分。作為一名中國人我實在是為祖國而自豪,也為航天人們致敬。每一個航天人都是一顆耀眼的“航天星”,他們懷揣航天夢,勇攀高峰,用實幹和創新實現中國航天一項項偉大的成就,在浩瀚的太空中留下更多的中國身影,中國足跡。

  過去已成歷史,未來依然可期。在探索太空的征途上,我們期待留下更多的中國足跡。

  期待神舟十三號航天英雄凱旋歸來!

  昨夜,陣陣寒意襲來,北風呼呼,秋意漸濃。但也就是在昨夜,浩渺的宇宙星辰之中,又多了一抹中國的光輝——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三位中國航天員將在中國自己設計建造的宇宙空間站中“出差”六個月,完成一系列的科學研究和實驗。這是中國的驕傲,是中國的信念,也是屬於中國的璀璨輝煌。

  在人類探尋宇宙和日月星辰時,一輩又一輩的中國航天員們不斷撥開未知的雲霧,他們努力拼搏、不畏艱難,他們像一群追夢的少年,滿懷理想,勇往直前地追尋著航天夢、中國夢,為他們點贊。

  探尋蒼穹,光耀中華,祝願航天員們順利圓滿,平安歸家,祝福我們偉大祖國繁榮昌盛,永遠強大!

  神舟十三號成功著陸觀後感日記 篇7

  神舟再問天,奮鬥是對太空最詩意的告白。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也是中國航天事業建立65週年。現在,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奔向宇宙,中國人已然從太空的“訪客”變成“房客”——“身份”的變化,代表著國力的增強,這一份民族自豪感的油然而生,當在每一名中華兒女心中念茲在茲。就在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奔向太空前幾天,10月14日,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採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顆太陽探測科學技術試驗衛星“羲和號”。

  這不僅標誌著我國“探日時代”的到來,更意味著中國航天的傳奇還將向更加深遠和未知的領域延伸。中國航天向著更高的目標邁進,是對無垠太空的“心之嚮往”。相信這份以國之名的詩意告白,最終將凝聚成“奮鬥吧,中華兒女”的共同心聲!

  神舟十三號成功著陸觀後感日記 篇8

  今天早上,老師讓我們看神舟十三號飛船的發射,我們每個同學都迫不及待的等待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來。

  激動人心的時刻終於來了,當神舟十三號發射的時候,我們都很擔心它不能送三位宇航員飛上太空與天宮一號連線,它點火時發出的火太大了,我心裡暗想它會不會引起火災呀?

  隨著神舟十三號成功飛上藍天,我心中的疑團也一點一點的消退了,心中的大石頭也終於落地了。接著火箭上的兩個小火箭落了下來,緊接著是外殼和一個副的推進器也落了下來,終於所有不必要的東西都落了下來,太陽能板也伸了出去,神舟十三號終於進入了預定的軌道,神舟十三號發射成功了!所有的同學都在歡呼,因為這是中國對宇宙探索邁出的新一步,是中國對宇宙奧秘探索的又一個起點。

  此時此刻,我又有了一個新的理想——當一名優秀的宇航員!

  神舟十三號成功著陸觀後感日記 篇9

  從仰望天空到直穿雲霄,從抬頭望月到探索宇宙,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十三號,從一人一天到三人半年,華夏兒女們從未停止奔赴星辰的步伐。

  此次神舟十三號將在太空駐留半年,中國首位女航天員王亞平將與她的同伴在太空過春節,留在地球的我們將收到首次來自太空的新春祝福,並且此次採用的是快速交會對接的方式,首次徑向停靠空間站,此次載人飛行任務將會進行2~3次出艙活動等。

  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談笑凱歌還,人類對太空的嚮往和探索從未停止腳步,今後,我們還會見證神舟十四,十五,十六等的發射。我相信每一次見證,都更加堅定了人民對國家、對未來的信心。日益雄厚的科技實力,不只是中國航天人代代接力、傳承夢想的故事,也是人民更有信心,國家更有實力,民族更有希望的故事。

  神舟十三號成功著陸觀後感日記 篇10

  我們的浩瀚星辰中,那一抹絢麗的中國紅是屬於中國人的浪漫!“寶貝別哭,媽媽去給你摘星星了!”是屬於母女之間獨有的溫情和愛意!“北京明白”“正常正常正常”隨著響徹神州大地的一聲宣告白、正常,是中國用獨有的美妙旋律,發出讓全體人民最安心的聲音!

  古往今來,中國人的“飛天夢”從未斷絕。在2021年10月16日凌晨,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開始中國迄今時間最長的載人飛行。夢想變為現實,中國再一次踏上了探索太空的征程。一次次不停的探索,一次次突破性的創新,一次次星辰大海的征程,都離不開一代代航天人的不懈拼搏、不畏艱難,都離不開祖國背後的強大支援,我深刻體會到生在新中國,長在國旗下的幸福與驕傲。何其有幸生於華夏,見證百年,見證夢想成真!

  我們一起盼望著來年春暖花開時,英雄凱旋迴家日。

  神舟十三號成功著陸觀後感日記 篇11

  神舟十二號和神舟十三號的“無縫銜接”,首先是作為對於宇航員的人性關懷和神舟飛船的保護。

  這不僅僅是宇宙飛船的更替,也讓一批宇航員執行完該階段任務可以進行休息並更換新一批的宇航員去執行新的任務,以此保持的狀態來更好的完成任務。而且可以更高效的發現並解決存在的問題。

  其次,這也是我國對航天領域進一步開拓的表現,我國的航天航空事業發展正在蓬勃發展,我們要抓緊時間全面建造我們的空間站,打破外國對我們的技術限制,我國依靠航天航空事業在國際地位上得到了重大的提升,我們更加不能停下腳步。最後,這也是在告訴世界,中國航天的征程並不會止步於此,“高擎紅旗展國威,伴星環顧千里短”,我們要大步向前!

  神舟十三號成功著陸觀後感日記 篇12

  從古至今,人類對於天上的世界就充滿著遐想,如今神舟十三號飛船的成功返航,標誌著我國航天載人工程的又一次重大成功。

  同時三名航天員在中國的“太空之家”上度過了180余天,重新整理了中國航天員連續在軌飛行時長新紀錄、超長的太空出差時間,併成功的在太空中度過了一個不一樣的春節。

  神舟十三號成功著陸觀後感日記 篇13

  4月16日,神舟十三號的三個宇航員返回地球,並在東風登陸地上安全降落。

  歡迎英雄回家,向英雄致敬,看到了神舟十三號安全著陸,自豪,驕傲的感情油然而生。

  “01感覺良好!02感覺良好!03感覺很好!”這是最令人開心的話語。體現了我國航天技術的成熟,體現了我國的強大。

  神舟十三號成功著陸觀後感日記 篇14

  從1970年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開始五十多年以來,中國航天在極短的時間內達成了從零到一的成就。航天人始終堅持探索、勇於創新,攻克了一項又一項關鍵技術難題。

  獲得了一大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核心技術和生產性關鍵技術,展示了新時期中國航天人卓越的創新能力。

  中國航天,歷經風雨路程,創造輝煌成就,產生無數英雄,成為中華民族的驕傲。

  神舟十三號成功著陸觀後感日記 篇15

  神舟十三號勝利迴歸,三位英雄勝利歸來。近年來,中國航天取得了許多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國人對航天的關注度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新一代青年是國家的未來,學子們更是祖國航天科技發展的未來,祖國航天事業的迅猛發展無疑會帶動新一代青年對航天的興趣,繼而為航天事業注入更多新鮮血液。中國航天精神文化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充分提升航天文化影響,可以極大提高新一代青年的文化自信,使廣大學子自信自強,奮發有為。

  神舟十三號成功著陸觀後感日記 篇16

  4月16日9時58分,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成功著陸。

  我覺得十分震撼,我們中國民族“上可摘星攬月,下可五洋捉鱉”的目標在一代代科研人員的不懈努力下一步步實現。這一項項成績都標誌著中國的航天技術已經走在了世界端最頂尖的科技前沿。

  中國正向一個又一個領域邁向,我們將是歷史的見證者,這便是中國民族的力量!

  神舟十三號成功著陸觀後感日記 篇17

  從神舟五號到神舟十三號,中國人奔赴星辰大海的步伐從未停止。在神舟十三號裡三位中國航天員將在中國自己設計建造的宇宙空間站中“出差”六個月,要完成一系列的科學實驗與研究。在2022年4月16日9時56分也就是今天上午神舟十三號圓滿完成了任務,順利返回了地球。

  這一次載人航天推動了祖國的科技發展。這是不僅僅是中國的驕傲,還是中國的信念,更是屬於中國的璀璨輝煌。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