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老子的名言警句彙總

關於老子的名言警句彙總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常常會遇到需要使用名言警句的情形吧,名言警句是我國文化悠久,博大精深的具體體現。名言警句的.型別多樣,你所見過的名言警句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老子的名言警句彙總,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1.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

  2.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3.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道德經》第七十二章

  4.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思寡慾,絕學無憂。

  5.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

  6.希言自然。——《道德經》第二十三章

  7.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8.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9.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10.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正臣。——《道德經》第十八章

  1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12.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13.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道德經》第五章

  14.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多,多則惑。

  15.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道德經》第七章

  16.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道德經》第七十四章

  17.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衝,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辮若訥。

  18.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道德經》第十九章

  19.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道德經》第六十五章

  20.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21.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22.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道德經》第六十六章

  23.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經》第九章

  24.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25.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26.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27.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28.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29.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30.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31.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32.天網恢恢,疏而不失。——《道德經》第七十三章

  33.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道德經》第二章

  3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35.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