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魯克的名言

德魯克的名言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許多人都接觸或是使用過一些比較經典的名言吧,名言是對生活、對世界的綜合濃縮,簡短的一句話,蘊含著深刻的道理。名言的型別有很多,你都知道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德魯克的名言,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德魯克的名言

  1、我們應該將行動納入決策當中,否則就是紙上談兵。

  2、管理者,就是把事情做得正確的人。企業家,就是做正確的事情的人。

  3、沒有人能夠左右變化,惟有走在變化之前。

  4、領導者的唯一定義就是其後面有追隨者。一些人是思想家,一些人是預言家,這些人都很重要,而且也很急需,但是,沒有追隨者,就不會有領導者。

  5、在時間之中,在社會領域裡,沒有人隨著時間的開始而展開生命、隨著時間的終結而結束生命;每一個人都從前面的人接受歷代留下的遺產,持有短暫片刻,再把它交給後來的人。

  6、……除非一個企業產生的利潤大於其資本成本,否則這個企業是虧損經營的……到掙足它的資金成本以前,企業沒有建立價值,是在摧毀價值。

  7、卓有成效是一種習慣,是不斷訓練出來的綜合體。

  8、有效的管理者堅持把重要的事放在前面做,每次只做好一件事。

  9、經營目標可以被比做是輪船航行用的羅盤。羅盤是準確的,但在實際航行中,輪船卻可以偏離航線很遠。然而如果沒有羅盤,航船既找不到它的港口,也不可能估算到達港口所需要的時間。

  10、沒有一家企業可以做所有的事。即便有足夠的錢,它也永遠不會有足夠的人才。它必須分清輕重緩急。最糟糕的是什麼都做,但都只做一點點。這必將一事無成。不是最佳選擇總比沒有選擇要好。

  11、專心是一種勇氣,敢於決定真正該做和真正先做的工作。

  12、管理就是界定企業的使命,並激勵和組織人力資源去實現這個使命。界定使命是企業家的任務,而激勵與組織人力資源是領導力的範疇,二者的結合就是管理。

  13、戰略管理不是一個魔術盒,也不只是一套技術。戰略管理是分析式思維,是對資源的有效配置。計劃不只是一堆數字。戰略管理中最為重要的問題是根本不能被數量化的。

  14、決策的反面,是不做任何決策。

  15、管理是一種器官,是賦予機構以生命的、能動的、動態的器官。沒有機構(如工商企業),就不會有管理。但是,如果沒有管理,那也就只會有一群烏合之眾,而不會有一個機構。而機構本身又是社會的一個器官,它之所以存在,只是為了給社會、經濟和個人提供所需的成果。可是,器官從來都不是由它們做些什麼,更不用說由它們怎麼做來確定的。它們是由其貢獻來確定的。

  16、卓越的公司,排在第一位的不是你支付報酬的多少,而是你將報酬支付給何人。如果你有適合的僱員,在他們力所能及的範圍內,他們會為創造一個偉大的公司而努力。他們會高效率的完成工作,不會因為報酬少而折腰,這就好比他們的呼吸不受控制一樣。

  17、創新就是創造一種資源。

  18、首先要說的是,CEO要承擔責任,而不是“權力”。你不能用工作所具有的權力來界定工作,而只能用你對這項工作所產生的結果來界定。CEO要對組織的使命和行動以及價值觀和結果負責。

  19、一個重視貢獻的人,為成果負責的人,不管他職位多卑微,他仍屬於高層管理者。

  20、認識你的時間,只要你肯,就是一條卓有成效之路。

  21、有效的管理者用人,是著眼於機會,而非著眼於問題。

  22、有效的的管理者會問:我是不是真需要一項決策?

  23、有效的管理者會順應自己的習性,不會勉強自己。

  24、智力、想像力及知識,都是我們重要的資源。但是,資源本身所能達成的是有限的,惟有有效性才能將這些資源轉化為成果。

  25、有效的管理者不做太多的決策。他們所做的,都是重大的決策。

  26、有效管理者的自我發展,是組織發展的關鍵所在。

  27、管理者的一項具體任務就是要把今天的`資源投入到創造未來中去。

  28、今天的組織需要的是由一群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

  29、使企業遭受挫折的惟一最主要的原因恐怕就是人們很少充分地思考企業的任務是什麼。

  30、企業管理者,就必須卓有成效。

  31、決策需要熬受痛苦。

  32、沒有“盡善盡美”的戰略決策。人們總要付出代價。對相互矛盾的目標、相互矛盾的觀點及相互矛盾的重點,人們總要進行平衡。最佳的戰略決策只能是近似合理的,而且總是帶有風險的。

  33、有效的管理者都知道一項決策不是從蒐集事實開始的,而是先有自己的見解。

  34、要看正當的決策是什麼,而不是人能接受的是什麼。

  35、誰必須利用我的產出,以使我的產出卓有成效?

  36、一個企業不是由它的名字、章程和公司條例來定義,而是由它的任務來定義的。企業只有具備了明確的任務和目的,才可能制定明確和現實的企業目標。

  37、組織的重點必須放在機會上,而不是放在問題上。如果組織把精力放在出成果的地方——即放在機會上,那麼就會有興奮感、衝動感。

  38、有效的管理者打算做一項新的業務,一定先刪除一項原有的業務。

  39、組織內部只有成本,結果存在於組織的外部。

  40、明天總會到來,又總會與今天不同,如果不著眼於未來,最強有力的公司也會遇到麻煩。對所發生的事感到吃驚是危險的。哪怕是最大的和最富有的公司,也難以承受這種危險,即使是最小的企業也應警惕這種危險。

  41、管理是一種實踐,其本質不在於“知”而在於“行”;其驗證不在於邏輯,而在於成果;其唯一權威就是成就。

  42、決定經濟向前發展的並不是財富500強,他們只決定媒體、報紙、電視的頭條,真正在GDP中佔百分比最大的還是那些名不見經傳的創新的中小企業;真正推動社會進步的也不是少數幾個明星式的CEO,而是更多默默工作著的人,這些人也同樣是名不見經傳的,甚至文化程度教育背景都不高,在這些人中,有經理人、企業家,還有創業者。

  43、卓有成效是可以學會的。

  44、決定優先要點的原則重將來而不重過去重機會而不只看到困難選擇自己的方向,而不跟隨別人目標要高,要有新意,不能只求安全和方便。

  45、除非戰略評價被認真地和系統地實施,也除非戰略制定者決意致力於取得好的經營成果,否則一切精力將被用於為昨日辯護,沒有人會有時間和精力開拓今天,更不用說去創造明天。

  46、我們該知道運用自己上司的長處,這也正是下屬工作卓有成效的關鍵。

  47、一個企業只能在企業家的思維空間之內成長,一個企業的成長被其經營者所能達到的思維空間所限制!

  48、有效的決策人,首先要辨明問題的性質:這是一再發生的經常性問題呢,還是偶然的例外?

  49、目標不是命令,而是一種責任或承諾。目標並不決定未來,只是一種調動企業的資源和能量以創造未來的手段。

  50、有效的管理者需要的是決策的衝擊,而不是決策的技巧;要的是好的決策,而不是巧的決策。

  51、管理被人們稱之為是一門綜合藝術——“綜合”是因為管理涉及基本原理、自我認知、智慧和領導力;“藝術”是因為管理是實踐和應用。

  52、當今企業間的競爭不是產品間的競爭,而是商業模式之間的競爭。

  53、管理得好的工廠,總是單調乏味,沒有任何激動人心的事件發生。

  54、把才華應用於實踐之中——才能本身毫無用處。許多有才華的人一生碌碌無為,通常是因為他們把才華本身看作是一種結果。

  55、除非有不同的見解,否則就不可能有決策。

  56、有效的管理者在用人所長的同時,必須容忍人之所短。

  德魯克的名言

  1、貧於追求,便無法成長。富於追求,付出同樣的努力便能成長為巨人。

  2、因為人會進行必要的精神及心理層面的行為活動,所以人不會只進行單純的勞動。人想要有所成就,取得相當大的成就,並在自己擅長的領域有所成就,能力就是激發工作熱情的基礎。
  3、能力使人改變為了自身的成長,我們首先應該追求卓越,進而從中建立充實感與自信。由於能力不僅能改變工作的質量,還能改變人本身,所以具有重大的意義。
  4、成長的責任在於自身。對成長擔負最大責任的不是組織而是個人。我們必須自問,為了自我與組織的成長應該注重什麼?
  5、一切始於責任。成功的關鍵在於責任心,就是讓自己勇於承擔責任。一切都源於此。重要的不是地位而是責任。所謂有責任感的人,就是要認真埋頭於工作並認識到有必要獲得符合工作需要的成長。
  6、不斷進取的慾望。我們可能對別人做的事情也會感到很滿意,但只有對自己做的事情才會抱有責任心。所以我們不應該安於現狀,要常有不斷進取的慾望。
  7、什麼是完美的工作。大約在公元前440年,希臘雕刻家菲狄亞斯完成了雅典帕特農神廟屋頂雕像群的雕刻工作。但完成後雅典的會計師卻拒絕支付菲狄亞斯的賬單。會計師說:“雕像的背面是看不見的。哪有連看不見的部分也要求付款這種事?”對此菲狄亞斯回答道:“不,眾神看著呢!”
  8、人完成了引以為豪的事,才能夠感到榮耀。否則,虛偽的自豪只會腐蝕心靈。人在達成某個目標時會有成就感。工作重要的時候,也會感到自己很重要。
  9、外在成長和內在成長。自我啟發,不僅指能力的培養,還有個人的成長。將關注的重點放在責任上,從而能夠看到更為強大的自己,這不是自負或驕傲,而是自豪和自信的體現,一旦擁有就不會失去。我們的目標應該是完成外在和內在的成長。
  10、將重心放在工作上。重心必須放在工作上,工作必須要有成果。工作雖不是全部,但必須要把它放在第一位。
  11、工作指引方向。工作在促進人成長的同時,還應指引方向。否則就無法使人的各種特質得以施展。
  12、工作給予我們刺激(啟發)的時候,也就是我們一邊期待著自我成長,一邊萌生出對工作的興奮、挑戰和變化的時候。當這成為可能時,我們就能從新角度審視自己和工作。
  13、賦予工作以意義。曾有一位指揮家讓一位單簧管演奏家坐在觀眾席上聆聽演奏。那是演奏家第一次聆聽音樂。之後他不僅演奏技藝變得高超,而且開始創作音樂。這便是成長,並不是因為改變了工作方法,而是因為賦予了工作意義。
  14、追求意料之外的成功。促進自身成長最有效的方法是去尋找並追求意料之外的成功。然而大多數人卻只著眼於問題而忽視了成功的證據。
  15、你希望被人記住的是什麼。在我13歲那年,一位老師向他的每個學生問道:“你希望被人記住的是什麼?”結果誰也沒答上來。老師笑著說道:“現在不用急著回答。但是,如果到了50歲還回答不上來的話那就不好了,因為你虛度了人生。”

  16、促進自己成長的問題。即使是在今天,我依然會不斷地問自己“你希望被人記住的是什麼”,這個問題能促使你不斷超越自己。因為它促使你把自己看成一個與眾不同、有所作為的人。

  17、成果的取得並不是百發百中的。百發百中的是雜技。所謂的成果是長期不斷取得業績而形成的。

  18、成果是自我實現的前提。取得成果的人對社會來說是不可或缺的。同時,取得成果這件事,無論是公司裡的新人還是骨幹,對他們本人而言都是自我實現的前提。
  19、做出最好的成績。首要任務是做出最好的成績。人們只有依靠自身擁有的能力才能做好工作,並且,只有做出最好成績才能得到別人的信賴和合作。
  20、取得成果的人和沒有取得成果的人的差別並不在於才能,而在於是否養成了若干習慣性的態度以及是否掌握了基本的方法。但是因為組織是近來的發明,所以人們在這些方面還不夠優秀。
  21、取得成果的人的共同點。取得成果的人在性情、能力、工種和工作方法、性格、知識以及感興趣的方面千差萬別。僅有的共同點是擁有完成分內工作的能力。
  22、取得成果是一種習慣,是實踐能力的不斷積累。實踐能力可以很簡單地培養,簡單得驚人。
  23、普通人的話,可以掌握實踐能力,但或許不會很傑出。要想傑出需要特別的才能。但是要想取得成果,只要擁有一般的能力就足夠了。
  24、取得成果須必備五種實踐能力:

  第一,要清楚什麼佔用了自己的時間,然後系統地管理所剩無幾的時間。

  第二,注重對外界的貢獻。

  第三,以強項為中心。

  第四,決定好優先順序,將力量集中在能夠取得顯著成果的出色工作領域。

  第五,為取得成果做出決策。

  25、透過解決問題得到的結果僅僅是回到常態。充其量是掃除在取得成果能力上的障礙。成果只能透過機會的創造而得到。
  26、在新的任務中取得成果的必要條件,並不是擁有淵博的知識和卓越的才能。而是把精力集中於新任務的要求、新的挑戰、工作、課題中的重要部分。
  27、要使生產率最大化,就得以成果也就是工作的輸出為核心。而不能以技能或知識等的投入為出發點。技能、資訊、知識只是工具。
  28、成果決定什麼時候什麼地方使用什麼樣的工具,決定必要工作,也決定工作的流程、管理方法的設計、工具的使用方法。
  29、取得成果的過程本身是一場革命,要求做到史無前例的創新,要求像組織的首腦一樣思考、行動。

  30、有一種資質是學不到的,而是與生俱來的。它不能從外界得到,卻必須掌握。這種資質不是才能,而是真誠。

  31、當以自己應該做什麼貢獻這個問題為出發點時,人就自由了。承擔責任,獲得自由。

  32、幾乎所有的人,都會把注意力放在下屬身上。不是關注成果,而是關注許可權。如果總是在意組織和上司應該為我們做的事以及自身應有的許可權,就不能真正取得成果。
  33、為了取得成果,我們必須考慮自己應做的貢獻。把手頭工作放一放,將注意力轉向目標,問問自己能為組織的成果做出什麼有用的貢獻,並以責任為中心。
  34、無論是在工作的內容、水平、影響上,還是在與上司、同事、下屬的關係上,甚至是在日常事務上,注重貢獻都是取得成功的關鍵。
  35、注重貢獻能使我們獲得在交流、合作、自我啟發、培養人才方面取得成功應必備的基本能力。
  36、自問對組織的貢獻,也就是思考需要什麼樣的自我啟發,掌握什麼樣的知識和技能,發揮怎樣的優勢於工作中,以及應該為自己制定怎樣的準則。
  37、探索自身的貢獻,就是追求願景。這樣想的話,從宏大的願景來看,我們可以知道,在很多工作中被認為是優秀的成績其實只是極小的貢獻。
  38、透過注重貢獻,不僅會關注自己的專業領域,關注整個組織的成果,也會關注成果存在的唯一場所—外界。
  39、透過關注外界,我們甚至可以無意中知道別人需要什麼,關注什麼,瞭解什麼。進而我們就能詢問組織內部成員,也就是上司、下屬以及其他領域的同事,“我應該做些什麼來協助你為組織做貢獻?”“應該何時、怎樣和以何種方式來協助?”
  40、不要過於關注將來。為了使貢獻計劃明確且具體化,時間最長也要儘量限制在一年半之內。問題是,在一年半的時間內,取得怎樣的成果。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