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君子經典名言精選
古代君子經典名言精選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並使用名言吧,名言是人們在實踐中的經驗教訓的提煉和總結。你所見過的名言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古代君子經典名言,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古代君子經典名言1
1.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論語》
譯:君子不會誇誇其談,做起事來卻敏捷靈巧。
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論語》
譯:君子總是從善良的或有利於他人的願望出發,全心全意促使別人實現良好的意願和正當的要求,不會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亂,不會在別人有失敗、錯誤或痛苦時推波助瀾。小人卻相反,總是“成人之惡,不成人之美”。
3.滿招損,謙受益。——《尚書》
譯:自滿於已獲得的成績,將會招來損失和災害;謙遜並時時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4.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論語》
譯:君子總是責備自己,從自身找缺點,找問題。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別人,找別人的缺點和不足。
5.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論語》
譯:君子致力於根本,確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產生。
古代君子經典名言2
1、君子之所取者遠,則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則必有所忍。——宋·蘇軾
2、君子之遊世也以德,故不患乎無位;小人之遊世也以勢利,故患得患失,無所不為。——宋·胡宏
3、君子以道德輕重人,小人以勢輕重人。——清·宋綞
4、天不為人之惡寒也輟冬,地不為人之惡遼遠也輟廣,君子不為小人之匈匈也輟行。——《荀子·天論》
5、君子揚人之善,小人揚人之惡。——唐·吳兢
6、君子得時如水,小人得時如火。——漢·劉向
7、君子小人,如冰炭之不相容,薰蕕之不相入。——宋·朱熹
8、君子求諸已,小人求諸人。——論語
9、君子之為利,利人;小人之為利,利已。——明·方孝孺
10、君子樂得其道,小人樂得其欲。——禮記
11、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
12、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論語·憲問》
13、君子小人趣向不同,公私之間而已。——宋·朱熹
14、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論語·述而》
15、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論語
16、君子挾才以為善,小人挾才以為惡。——通鑑
17、君子浩然之氣,不勝其大,小人自滿之氣,不勝其小。——明·薛萱
18、小人當退黜之時,往往疾視其上。君子則窮通皆樂,未嘗一日忘其君。——《讀易詳說》解《易·否·初六》
19、君子量不極,胸吞百川流。——唐·孟郊
20、君子不重則不威。——論語
21、君子樂與人同,小人樂與人異。君子同其遠,小人同其近。——《易·同人·彖》
22、君子之心不勝其小,而氣量涵益一世。——清·金纓
23、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論語·衛靈公》
24、君子不可不抱身心之憂,亦不可不耽風月之趣。——明·洪自誠
25、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禮記·中庸》
25、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論語·為政》
26、君子有終生之憂,無一朝之患也。——孟子
27、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三國·諸葛亮
28、君子務知大者遠者,小人務知小者近者。——左傳
古代君子經典名言3
君子之遊世也以德,故不患乎無位;小人之遊世也以勢利,故患得患失,無所不為(宋胡宏)
君子以道德輕重人,小人以勢輕重人(清宋綞)
君子樂得其道,小人樂得其欲〈禮記〉
君子務知大者遠者,小人務知小者近者〈左傳〉
君子有容人之量,小人存忌妒之心
君子揚人之善,小人揚人之惡(唐吳兢)
君子求諸已,小人求諸人〈論語〉
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論語〉
君子挾才以為善,小人挾才以為惡〈通鑑〉
君子得時如水,小人得時如火(漢劉向)
君子暇豫則思義,小人暇豫則思邪〈阮子〉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
君子小人,如冰炭之不相容,薰蕕之不相入(宋朱熹)
君子小人趣向不同,公私之間而已(宋朱熹)
君子浩然之氣,不勝其大,小人自滿之氣,不勝其小(明薛萱)
君子之心不勝其小,而氣量涵益一世(清金纓)
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三國諸葛亮)
君子之所取者遠,則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則必有所忍(宋蘇軾)
君子不重則不威〈論語〉
君子有終生之憂,無一朝之患也〈孟子〉
君子量不極,胸吞百川流(唐孟郊)
君子禍至不懼,福至不喜〈史記〉
君子不可不抱身心之憂,亦不可不耽風月之趣(明洪自誠)
君子於細事未必可觀,而才能足以任重;小人雖器量淺狹,而未必無一長可取(宋朱熹)
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與小人同利為朋(宋歐陽修)
君子山嶽定,小人絲毫爭(唐孟郊)
君子之為利,利人;小人之為利,利已(明方孝孺)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莊子〉
古代君子經典名言4
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佚名
人好剛,我以柔勝之;人用術,我以誠感之;人使氣,我以理屈之。——佚名
彼之理是,我之理非,我讓之;彼之理非,我之理是,我容之。——佚名
不樂聞人過失。——佚名
人之有會,若己有之。——佚名
毀人者失其直,譽人者失其實,近於鄉原之人哉。——佚名
人之有德於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於他,不可不忘也。——佚名
事後而議人得失,吹毛索垢,不肯絲毫放寬,試思己當其局,未必能效彼萬一。——佚名
或譽人,而適足以敗之;或毀人,而乃反以成之。——佚名
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佚名
聖人恆善救人,而無棄人。——佚名
處難處之事愈宜寬,處難處之人愈宜厚。——佚名
度量如海涵春育,應接如流水流雲。——佚名
君子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處人所不能處。——佚名
不恆其德,無所容也。——佚名
無用吾之所短,遇人之所長。——佚名
以言人不善為戒。——佚名
不黨父兄,不偏富貴,不劈顏色,賢者舉而上之。——佚名
不動乎眾人之非譽,不治觀者之耳目,不胳貴者之權勢,不利便辟者之辭。——佚名
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人,愈思勉。——佚名
處其厚,不居中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佚名
勿以身貴而。——佚名
入境而問禁,入國而問俗,入門而問諱。——佚名
入其國者從其俗,入其家者避其諱。——佚名
人之有禮,猶魚之有水矣。——佚名
君子不失足於人,不失色於人,不失口於人。——佚名
人有禮則安,無禮則危。——佚名
禮,不妄說人,不辭費。——佚名
禮人不答,反其敬。——佚名
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佚名
多行無禮,必自及也。——佚名
歸咎於身,刻己自責。——佚名
躬自厚而薄責於人。——佚名
欲勝人者先自勝,欲論人者先自論,欲知人者先自知。——佚名
待人要豐,自奉要約;責己要厚,責人要薄。——佚名
待己者,當於無過中求有過;待人者,當於有過中求無過。——佚名
己所不欲,豈可嫁禍於人。——佚名
人能反己,則四通八達皆坦途也。——佚名
患身之不善,不患人之不己知。——佚名
善則稱人,過則稱己。——佚名
身不善之患,毋患人莫己知。——佚名
對痴人莫說夢話,防所誤也;見矮人莫說矮話,避所忌也。——佚名
對失意人莫談得意事,處得意日莫忘失意時。——佚名
不蔽人之美,不言人之惡。——佚名
攻人之惡,毋太嚴;教人之善,毋過高。——佚名
辱人以不堪必反辱,傷人以已甚必反傷。——佚名
君子不以己所能者病人,不能人所不能者愧人。——佚名
傷人之語,有劍戟之痛。——佚名
忍一時之氣,免百日之憂,一切諸煩惱,皆從不忍生。——佚名
憐憫之心不可無,報復之心不可有。——佚名
愛人不以理,適是害人;惡人不以理,實是害己。——魏際瑞
見人做不議事,須勸止之;知而不勸,勸而不力,使人過遂成,亦我之咎也。——申涵光
不以富貴而驕之,寒賤而忽之。——李白
寵位不足以尊我,而卑賤不足以卑己。——王榮
不面譽以求親,不愉悅以苟合。——魏徵
誠之所感,觸處皆通。——吳處厚
不諂上而慢下,不厭故而敬新。——王符
善疑人者,人亦疑之;好防人者,人亦防之。——劉基
竭誠,則吳越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魏徵
不曲道以媚時,不詭行以徼名。——魏徵
不排毀以取進,不刻人以自入。——魏徵
傲人不如者,必淺人;疑人不省者,必小人。——申居鄖
推人以誠,則不言而信矣。——王通
雖不過信於人,亦斷不過疑於人。——李惺
寧人負我,無我負人,此待己之道也。——張養浩
去敵氣與矜色兮,噤危言以端誠。——劉禹錫
諾而寡信,寧無諾;予而喜奪,寧無予。——彭汝讓
念人之過,必亡人之功。——高誘
人情不能不有過差,宜可闕略。——鄭樵
將欲論人短長,先顧自己何若。——申涵光
樂言己之長者不知己,樂言人之短者不知人。——劉基
識人多處是非多。——顧君澤
聖人一視而同仁,篤近而舉遠。——韓愈
其責人也詳,其待已也廉。詳,故人難於為善;廉,故自取也少。——韓愈
善者親之,以治吾不善;不善親之,以成吾善。——崔敦禮
拳頭上走得馬,臂膊上立得人。——李文蔚
勿恃己善,不服人仁。勿矜己藝,不敬人文。——皮日休
不傲才以驕人,不以寵而作威。——諸葛亮
在世界上,人們總是按照各人對自己的估價來認識人;而人也必須對自己有某種估價。令人討厭比無足輕得還容易受到容忍。——歌德
我們稱之為品行和禮貌的這種東西,是我們可以得到的東西,此外就是隻有憑藉暴力才能獲得的東西,甚至有的東西是憑藉暴力也無法得到的。——歌德
婦女在場就是良好禮貌的因素。——歌德
如果你要別人盡義務而又不給他以權利,就應當付給豐厚的報酬。——歌德
毫無節制的'活動,無論屬於什麼性質,最後必將一敗塗地。——歌德
對一個人的不公就是對所有的人的威脅。——孟德斯鳩
以為人人都正直,那是愚蠢的;認為根本沒有正直的人,尤其愚蠢。——約翰·亞當斯
為我們指出徒勞無益的道路的人,就像為我們指點了正確道路的人一樣,替我們做了同樣的好事。——海涅
不要相信認為一切都好的人或者認為一切都壞的人;但更不要相信對待一切都無動於衷的人。——拉法泰爾
凡眾人聚會處,說話最要檢點,恐犯人忌。——申居鄖
讓是祥,急得殃。——金植
貴者雖自貴,視之若埃塵;賤者雖自賤,重之若千鈞。——左思
甜言蜜語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王實甫
惟聖人能輕重人,不能銖兩為千鈞。——王安石
侮人者,自侮也。——王闢
使人懼不若使人愛,使人愛不若使人敬。——李惺
貌輕則招辱。——楊雄
文明的最重要的任務之一,是使人在他純粹的物質生活中也受形式的支配,使人在美的王國能夠達到的範圍內成為審美的人……——席勒
既然文明應使人的尊嚴同人的幸福處於和諧統一之中,因而它必須關注這兩項原則在它們最緊密的混合中仍保持各自的最高純潔性。——席勒
凡是無法改變的就忍受,凡是無法拯救的就莊嚴地放棄。——席勒
禮貌是兒童與青年所應該特別小心地養成習慣的第一件大事。——約翰·洛克
禮貌使有禮貌的人喜悅,也使那些受人以禮貌相待的人們喜悅。——孟德斯鳩
禮貌經常可以替代最高貴的感情。——梅里美
事出於意外,雖智者亦窮,不可苛責也。——呂坤
處患難者勿為怨天尤人之言;處貴顯者勿為矜己傲人之言。——錢大昕
好稱人惡,人亦道其惡;好憎人者,亦為人所憎。——劉向
如果你是人,那就不要把那些不關心人民需要的人稱作人。——納沃伊不管人責,但求自盡。——申居鄖
律己宜帶秋風,處事宜待春風。——張潮
以責人之心責己,則寡過。——林逋
盡己而不以尤人,求身而不以責下。——吳兢
古代君子經典名言5
1、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
2、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晏殊
3、禍兮,福之所倚;福兮,鍋之所伏。《老子》
4、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趙翼
5、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羅梅坡
6、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劉基
7、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8、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廣賢文》
9、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
10、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三國演義》
11、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元曲爭報恩
12、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
13、君子憂道不憂貧。論語
14、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
15、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詩經
1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17、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蘇麟
18、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戰國策》
1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20、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呂氏春秋
21、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莊子》
22、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
23、老當益壯,寧知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王勃
24、感時思報國,拔劍起蒿萊。陳子昂
25、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王勃
26、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葛亮《後出師表》
27、滿招損,謙受益。尚書
28、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論語
29、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
30、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古詩詩話
31、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堅忍不拔之志。蘇軾
3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詩經》
33、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
34、鏡破不改光,蘭死不改香。孟郊
35、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