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語經典名言

佛語經典名言

  1:眾生念念在虛妄之相上分別執著,故名曰妄念,言其逐於妄相而起念也;或難知是假,任復念念不停,使虛妄相於心紛擾,故名曰妄念,言其虛妄之相隨念而起也。

  2:自以為擁有財富的人,其實是被財富所擁有。

  3:追求世間的利益是一條路,追求心靈永恆的快樂又是一條路。在此岸追求世間利益的是凡夫眾生,而抵達彼岸獲得心靈解放的覺悟者們就是佛。

  4:原諒別人,就是給自己心中留下空間,以便迴旋。

  5:永遠扭曲別人善意的人,無藥可救。

  6:欲此人群中,達彼岸者少。其餘諸人等,徘徊於此岸。善能說法者,及依正法行,彼能達彼岸,度難度魔境。

  7:愚人的心攀緣外在,隨外在的變化而起伏,怎能稱自己為自己的主?智者保有自己,不因為別人的評斷而改變自己的心,因此他是自己的主。

  8:一切行無常,以慧觀照時,得厭離於苦,此及清淨道。一切行是苦,以慧觀照時,得厭離於苦,此乃清淨道。

  9:做工夫全仗精進之力,真正辦道人,無剪爪之工。

  10:終日不離一切事,不被諸境惑,,名自在人。

  11:知心不壞是實相法身,知心含萬像是功德法身,知心無心是法性法身,隨根應說是應化法身,知心無形不可得是虛空法身。

  12:欲知佛境界,不假莊嚴修證而得。當淨意根下,無始時來客塵煩惱之染,如虛空之寬曠,遠離意識中諸取虛偽不實妄想,亦如虛空,則此無功用妙心,所向自然無滯礙矣。

  13:由於戒而心生安定,再加上正確的禪定,將心止於一處,平靜不令它生起雜想妄念。這就是"定"--心識安定寂靜,不造作諸端混亂。

  14:眾生著相外求,求之轉失,使佛覓佛,將心捉心,窮劫盡形終不能得。

  15:一心有滯,諸法不同。

  16:一切眾生皆自空寂,真心無始,本來自性清淨。

  17:與其說是別人讓你痛苦,不如說自己的修養不夠。

  18:應作而不作,不應作而作,傲慢放逸者,彼之漏增長。常精勤觀身,不作不應作,應作則常作,觀者漏滅盡。

  19:住著於法,斯為動念,如人入暗,則無所見。

  20:諸學道人,若欲得成佛,一切佛法,總不用學,但學無求無著。

  21:直了自心,無性無念,則在眼曰見,在耳曰聞,在手執捉在足運奔。六根門頭,無障無礙,六塵堆裡,無染無雜。謂之無念行。

  22:諸行是常,無有是處;汝但一切處無心,即無諸行,亦無無行。

  23:自見性者一切業障剎那滅卻。

  24:眾生身中有金剛佛,猶如日輪,體明圓滿,廣大無邊。只為五陰重雲覆,如瓶內燈光,不能顯現。

  25:一切惡莫作,當奉行諸善,自淨其志意,是則諸佛教。

  26:欲得淨土,但淨其心,隨其心淨,即佛土淨。

  27:一切惡法,本是虛妄的`,你不要太自卑你自己。一切善法,也是虛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己。

  28:真心無相,不來不去,生時性亦不來,死時性亦不去,湛然圓寂,心境一如。

  29:知心無住,即是修行,無住而知,即為法昧。

  30:愚夫造作諸惡業,卻不自知有果報,痴人以自業苦,宛如以火而自燒。

  31:眾生造作妄想,以心生心,故常在地獄。

  32:因為有迷惘,所以才有覺悟。如無迷惘,何來覺悟呢?離開迷惘,即無覺悟;離開覺悟,也無迷惘。因此,執著於覺悟也是一種障礙。

  33:真心空寂,無所不遍。

  34:諸法不相到,當處解脫。

  35:一切佛法,自心本有,將心外求,舍父逃走。

  36:以一切覺故,當知菩薩,不重久習,不輕初學。

  37:以精進力,身無疾病,一切怨害,慈心相同。

  38:最熾熱的烈火,莫大於貪慾之火。最大的惡莫大於瞋恨。而人生中最至高無上的安樂,莫樂於寂靜!

  39:以自己為保護者,自我保護;以自己為依靠處,自我依靠。我們應該要自我馴服自己的身心,就像馴馬師在調教良馬一樣。

  40:真正瞭解真理、並依據真理所說方法去實行的人,能克服身心的貪婪、慾望、固執、無知、憤怒、恐懼等障礙,達到心靈的永遠寂靜安詳。

  41:智慧是本性外在的顯現,修禪的人,修到最後就是開悟,開悟自己清淨的本性。開悟的人就能得到永遠的幸福、快樂。

  42:因迷而為眾生。諸佛心是眾生心,因悟而成諸佛。

  43:直心直行,直取無上菩提,可謂真大丈夫之所為。

  44:一切中知一,一中知一切,是佛極至說。

  45:眾生皆平等。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