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禮儀的名言

關於禮儀的名言

  禮者,人道之極也。荀況,戰國末期思想家 荀子

  頭銜越多,禮儀越繁。英國詩人 丁尼生

  禮貴從宜,事難泥古。北宋政治家、文學家 王安石

  禮之大本,以防亂也。唐朝文學家 柳宗元

  禮儀周全能息事寧人。法國詩人 儒貝爾

  非禮不動,非禮不言。清代滿族小說家 曹雪芹 《紅樓夢》

  安上治民,莫善於禮。西漢學者 戴聖 《禮記》

  人之有禮,憂魚之有水矣。東晉醫學家,道教學者,煉丹家 葛洪

  禮,天之經也,民之行也。春秋時期史學家,盲人 左丘明 《左傳》

  貴族重權利,百姓重禮儀。 阿奧斯汀

  禮義生於富足,盜竊起於貧窮。東漢政論家、文學家 王符

  禮,經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後嗣。春秋時期史學家,盲人 左丘明 《左傳》

  無論如何,一個人應永遠保持有禮和穿著整齊。瑞典詩人、小說家 海登斯坦

  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 荀況,戰國末期思想家 荀子

  禮之於人,猶酒之有櫱也:君子以厚,小人以薄。

  西漢戴聖《禮記曲禮》禮儀對於人來說,就象釀酒用的酒麴,君子看重禮儀,小人輕視禮儀。櫱:酒麴,類似釀酒用的米。

  西漢學者 戴聖 《禮記曲禮》

  禮致敬,不見好,跡不招尤,所謂淡而可久是也。清代文學家 陳道

  生命是短促的,然而儘管如此,人們還是有時間講究禮儀。美國作家 愛默生

  如果把禮儀看得比月亮還高,結果就會失去人與人真誠的信任。 英國文藝復興時期作家,哲學家 培根

  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

  春秋孔子《論語》不懂得客觀自然規律,就不可以成為君子;不懂的禮義禮節,就不能立足於社會;不懂得分辯言語明辨是非,不能瞭解別人。

  春秋時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 孔子 《論語》

  待富貴人,不難有禮,而難有體;待貧,不難有恩,而難有禮。清代醫家 史典

  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春秋孔子《論語顏淵》剋制自己,一切都照著禮的要求去做,這就是仁。一旦這樣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歸於仁了。實行仁德,完全在於自己,難道還在於別人嗎?克己,剋制自己。復禮,使自己的言行符合於禮的要求。歸仁:歸,歸順。仁,即仁道。

  春秋時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 孔子 《論語顏淵》

  禮者,斷長續短,損有餘,益不足,達愛敬之文,而滋成行義之美也。 荀況,戰國末期思想家 荀子

  禮儀的目的與作用本在使得本來的頑梗變柔順,使人們的氣質變溫和,使他尊重別人,和別人合得來。英國哲學家 約翰洛克

  禮儀是在他的一切別種美德之上加上一層藻飾,使它們對他具有效用,去為他獲得一切和他接近的人的尊重與好感。英國哲學家 洛克

  如果兒童任意地讓自己不論去做什麼而不去勞動,他們就既學不會文學,也學不會音樂,也學不會體育,也學不會那保證道德達到最高峰的禮儀。古希臘哲學家 德謨克利特

  一切禮儀,都是為了文飾那些虛應故事的行為,言不由衷的歡迎,出爾反爾的殷勤而設立的;如果有真實的友誼,這些虛偽的形式就該一律擯棄。 英國文藝復興時期劇作家,詩人 莎士比亞

  舊籍於禮儀特重,記述甚繁,由今日觀之,其制度大抵僅為紙上之空文,或其影響所屆,止限於少數特殊階級,似可不必討論,此意昔賢亦有論及者矣。國學大師,歷史學家 陳寅恪 《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

  禮儀不良有兩種:第一種是忸怩羞怯;第二種是行為不檢點和輕慢;要避免這兩種情形,就只有好好地遵守下面這條規則,就是,不要看不起自己,也不要看不起別人。英國哲學家 約翰洛克

  很多人會說很得體的話,卻不會說有真情實感的話。這就像是很多女人握手的時候,只把幾個冰冷的手指伸過去,表面上完成了一個禮儀,但是實際上卻沒有傳達出熱情。中國當代女作家 畢淑敏

  禮儀又稱教養,其本質不過是在交往中對於任何人不表示任何輕視或侮蔑而已,誰能理解並接受了這點,又能同意以上所談的規則和準則並努力去實行它們,他一定會成為一個有教養的紳士。 英國哲學家 洛克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