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愛科學的名言

熱愛科學的名言

  熱愛科學的名言

  1、最有成就的科學家都具有狂熱者的熱情。 貝弗裡奇

  2、自尊心、幻想、情思的早熟和智慧的呆滯,再加上必然的後果。懶散,這些就是禍根。科學,勞動,實際工作。才能夠使我們病態的,浪蕩的青年清醒過來。 岡察洛夫

  3、在學習中,在勞動中,在科學中,在為人民的忘我服務中,你可以找到自己的幸福。 捷連斯基

  4、在重視勞動和尊重勞動者的基礎上,我們有可能來創造自己的新的道德。勞動和科學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兩種力量。 高爾基

  5、戰爭已經變成一種神秘的科學,令人高深莫測。但是戰爭其實是一個極自然的東西,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必要的東西.....戰爭就是生活。 希特勒

  6、照亮我的道路,並且不斷地給我新的勇氣去愉快地正視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要是沒有志同道合者之間的親切感情,要不是全神貫注於客觀世界——那個在藝術和科學工作領域裡永遠達不到的物件,那末在我看來,生活就會是空虛的。人們所努力追求的庸俗的目標——財產、虛榮、奢侈的生活——我總覺得都是可鄙的。 愛因斯坦

  7、哲學是理性和科學的朋友,而神學是理性的敵人和無知的庇護者。 狄德羅

  8、真理高於太陽,在科學的世界裡,謬誤如同泡沫,很快就可消失,真理這則永遠永在永存。 佚名

  9、在科學著作中,你最好讀最新的書,在文學著作中,你最好讀最老的書。古典文學作品永遠不會衰老。 布林韋爾·利頓

  10、在任何科學上的雛形,都有它雙重的形象:胚胎時的醜惡,萌芽時的美麗。 雨果

  11、在新的科學宮裡,勝利屬於新型的勇敢的人,他們有大膽的科學幻想,心裡燃燒著探求新事物的熱情。 阿·費爾斯曼

  12、真理只有一個,它不在宗教中,而是在科學中。 達·芬奇

  13、真正的科學家應當是個幻想家,誰不是幻想家,誰就只能把自己稱為實踐家。 巴爾扎克

  14、在科學思維中常常伴著詩的因素,真正的科學和真正的音樂要求同樣的想象過程。 愛因斯坦

  15、真正的科學研究者對他所從事的工作完全捨棄了功利觀點。

  16、正像新生的嬰兒一樣,科學的真理必將在鬥爭中不斷髮展,廣泛傳播,無往而不勝。 富蘭克林

  17、在科學上重要的是研究出來的“東西”,不是研究者的“個人”。 居里夫人

  18、在科學上最好的助手是自己的頭腦,而不是別的東西。 法布林

  19、知識不存在的地方,愚蠢便自命為科學。 蕭伯納

  20、天才是不足恃的,聰明是不可靠的,要想順手揀來的偉大科學發明是不可想象的。 華羅庚

  21、只有天才和科學結了婚才能得到最好的結果。 斯賓塞

  22、追求科學需要特殊的勇敢。 伽利略

  23、在科學上面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勞苦沿著陡峭的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達以光輝的頂點。 馬克思

  24、在科學的入口處,正像在地獄的入口處一樣,必須提出這樣的要求:這裡必須根絕一切猶豫;這裡任何怯懦都無濟於事。 馬克思

  25、一個研究人員可以居陋巷,吃粗飯,穿破衣,可以得不到社會的承認。但是隻要他有時間,他就可以堅持致力於科學研究。一旦剝奪了他的自由時間,他就完全毀了,再不能為知識作貢獻。 坎農

  26、一切自然科學知識都是從實際生活需要中得出來的。 阿累尼烏斯

  27、藝術和科學的價值在於沒有私慾的服務,在於為億萬人的利益服務。 羅斯金

  28、應當熱愛科學,因為人類沒有什麼力量是比科學更強大、更所向無敵的了。 高爾基

  29、優秀的科學家必定是某種程度的狂人。 卡皮察

  30、有兩種人是在白白地勞動和無謂地努力:一種是積累了財富而不去使用的人,另一種是學會了科學而不去應用的人。 薩迪

  31、再沒有別的任何藝術或科學,比戰爭藝術或戰爭科學更困難的了。 勞埃德

  32、一個人在科學探索的道路上走過彎路犯過錯誤並不是壞事,更不是什麼恥辱,要在實踐中勇於承認和改正錯誤。 愛因斯坦

  33、一個科學家應該考慮到後世的評論,不必考慮當時的辱罵或稱讚。 巴斯德

  34、無知者比有知者更自信。只有無知者才會自信地斷言,科學永遠不能解決任何問題 達爾文

  35、現代科學,面廣枝繁,不是一輩子學得了的。惟一的辦法是集中精力,先打破一缺口,建立一塊或幾塊根據地,然後乘勝追擊,逐步擴大研究領域。此法單刀直入,易見成效。 王梓坤

  36、學會集體工作的藝術。在今天的科學中,只有集體的努力才會有真正的成就。如果你一個人工作,即使你有非凡的能力,你也不能在科學上做出巨大的發現,而你的同事將始終是你的思想的擴音器和放大器,正如你自己——集體中的一員——也是別人的思想的擴音器和放大器一樣。 澤林斯基

  37、學科學,是一口氣也松不得的;科學的成就就是毅力加耐性。 張廣厚

  38、我要把人生變成科學的夢,然後再把夢變成現實。 居里夫人

  39、我願用我全部的生命,從事科學研究,來貢獻給生育我、栽培我的祖國和人民。 巴甫洛夫

  40、無論鳥的翅膀是多麼完美,如果不憑藉著空氣,它是永遠不會飛翔高空的。事實就是科學家的空氣。 巴甫洛夫

  41、要想獲得科學知識,就得從字母學起。 (法國)諺語

  42、要建設,就必須有知識,必須掌握科學。而要有知識,就必須學習,頑強地、耐心地學習。向所有的人學習,不論向敵人或朋友都要學習,特別是向敵人學習。 斯大林

  43、我能成為一個科學家,最主要的原因是:對科學的愛好;思索問題的無限耐心;在觀察和蒐集事實上的勤勉;一種創造力和豐富的常識。 達爾文

  44、我想,人有兩個肩膀,應該同時發揮作用,我要用一個肩挑著送貨上門的擔子,把科學知識和科學工具送到工人師傅手裡;另一個肩膀可以作人梯,讓青年們踏著攀登科學的更高一層山峰。 華羅庚

  45、所有的科學都是錯誤先真理而生,錯誤在先比錯誤在後好。 沃爾波斯

  46、學習和鑽研,要注意兩個不連良,一個是“營養不良”,沒有一定的文史基礎,沒有科學理論上的準備,沒有第一手資料的收集,搞出來的東西,不是面黃肌瘦,就是畸形發展;二是“消化不良”,對於書本知識,無論古人今人或某個權威的學說,要深入鑽研,過細咀嚼,獨立思考,切忌囫圇吞棗,人云亦云,隨波逐流,粗枝大葉,淺嘗輒止。 馬寅初(現代學者教育家)轉引自年月日《北京晚報》

  47、學習知識要善於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這個方法成為科學家的。 愛因斯坦

  48、一旦科學插上幻想的翅膀,它就能贏得勝利。 法拉第

  49、一分時間,一分成果。對科學工作者來說,就不是一天八小時,而是寸陰必珍,寸陽必爭! 童第周

  50、我們最好把自己的生命看做前人生命的延續,是現在共同生命的'一部分,同時也後人生命的開端。如此延續下去,科學就會一天比一天燦爛,社會就會一天比一天更美好。 華羅庚

  51、我們要把人生變成一信科學的夢,然後再把夢變成現實。 居里夫人

  52、實踐是開啟科學寶庫的鑰匙。 (美國)諺語

  53、世界上變革的最強推動力不是統治群眾的科學認識,而是賦予群眾以力量的狂熱,有時甚至是驅趕民眾向前的歇斯底里。 希特勒

  54、數學家毫不顧及宣告或猜想,他們僅僅根據定義和公理,並用論證和推理來演繹每一件事。事實上,現在把那些僅由猜想或假說建立起來的理論稱之為科學事不正確的,因為猜想往往求助於某種見解或主張,因而他不能由此而產生知識。 Reid,Thomas

  關於科學的名言(2)

  55、問號是開啟任何一門科學的鑰匙。 巴爾扎克

  56、往往有這樣的情形:為科學和技術開拓新道路的,有時並不是科學界的著名人物,而是科學界毫不知名的人物,平凡的人物,實踐家,工作革新者。 斯大林

  57、萬事開頭難,每門科學都是如此。 馬克思

  58、天生的能力必須藉助於系統的知識。直覺能做的事很多,但是做不了一切。只有天才和科學結了婚才能得最好的結果。 斯賓塞

  【拓展閱讀】

  談論21世紀科學技術的重要性屬於老生常談。發達國家的人類存在完全依賴科學技術的新發展。當然,這些影響是好是壞可以爭論,不過科學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健康、工作、通訊、娛樂和交通的事實是無法否認的。

  社會中科學知識越來越突出的重要性讓人們相應地對科學證據表現出越來越大的尊重。為了被看作可靠、理性、值得信賴、讓一個主張或者觀點看起來是建立 在科學基礎上的就非常重要。我們認為由科學支援的觀點比其他主張更可靠,任何一個銷售商,任何一個觀點都要尋求科學證據的支援。

  但是,政治、宗教和經濟目前正在就如何正確理解科學而爭吵不休。在當今科學和偽科學無處不在的氣候下,科學家以外的人要弄清楚媒體、健康或者消費領 域所謂的科學主張,應該想什麼或者相信什麼是非常困難的事。現在正進行著一場企圖影響非科學家的公眾觀點戰鬥,我們接受或者不接受科學上的可靠性會產生重 大後果。

  因此,所有人都嚴肅思考科學的本質就顯得更加重要。這並不一定意味著要用深奧的哲學問題讓我們發瘋,或者穿上白大褂戴上並不誘人的眼睛加入實驗室裡 滿腦子檢驗的科學家群體。但是,它確實涉及對科學證據的一些思考,反思我們尊重科學觀點的理由。真正的科學家歡迎公眾對他們觀點的仔細檢查,而冒牌的科學 家就不這樣。認真花些時間和精力探討科學的本質和科學觀點因此成為避免權利被剝奪的簡單方法。或者更坦率的說,思考這些問題會幫助我們防止吃虧上當。

  緒論

  科學證據在人類文字的任何領域都具有特殊的地位。如果洗髮水生產商想說服我們他們的商品值得購買,他們典型的做法是新增這樣一些話“科學研究證明” 本產品能夠增強頭髮光滑度和彈性。同樣的,溼潤劑經過皮膚病學測試,牙膏被證明可以減少齒菌斑,香水經過臨床證明可以吸引男士拜倒在你石榴裙下。

  在更嚴肅的場合,如刑事審判勝訴與否取決於專家的科學證據。如果證人聲稱她看到甲先生殺人,那麼這對於甲先生是壞訊息,但是如果屍體上和犯罪現場發 現甲先生的指紋和DNA結果得到法醫專家的證據支援,甲先生的鵝就被科學煮熟了。科學證據有獨特的,優先於其他任何證據的地位。

  這些例子表明科學觀點和證據的特殊作用。科學觀點受到具體條件,測試方式的限制,需要仔細檢驗,更重要的是,如果出現新證據的話需要改變和發展。科 學家的證據被認為可靠就是因為它一直受到檢驗而且在每一個階段都進行交叉檢驗。這當然不是說科學觀點就是沒有任何錯誤可能的,因為科學家也可能像普通人一 樣犯人的(道德的)錯誤。但是過程標誌了科學思維和科學觀點的特殊性,普遍認為比別的主張或者證據更可靠。

  科學方法被有些人認為是讓科學成為理性實踐的過程,在實施過程中受到科學界的監督制衡,完全根據證據的可靠性得出結論。但是那種認為存在單一的、確 定的科學方法的觀點仍然引起爭議。有些理論家認為沒有這樣一個可以用在任何學科上的單獨的方法,而且科學方法的標準描述與實驗室裡的行為沒有多少聯絡。

  但是科學確實在不斷前進。科學知識在增加,技術上的革新非常迅速許多人根本就趕不上。挽救生命的醫學發展而提高健康標準和生活質量的程度在50年前幾乎是不可想象的。不管有沒有單一的科學方法,科學家肯定在做一些正確的事情。

  這個簡短的介紹目的在於粗略回顧科學方法的觀點和科學本身的一些哲學思考。我們的目的是幫助科學家以外的人區分科學觀點和非科學觀點,同時試圖解釋科學觀點和科學證據在我們的社會中享受的特殊地位。

  方法

  一般來說,在小學,中學和大學科學課程中講授的科學方法是下面的四個步驟的過程:

  1)對一個現象或者一組現象的觀察或者描述,

  2)形成一個試圖解釋這個現象的假設,

  3)運用這個假設預測其他現象,

  4)透過實驗驗證這些假設。

  一旦科學家開始這個過程,假設可能被認為已經獲得某種程度的證實了,它就可以被叫做“理論”。假設和理論的區別是重要的。雖然這個界限有時候比較模 糊,但是區別在於假設是個有一定根據的猜想,一種某些事情如何或者為什麼是那個樣子的想法,而理論是一個已經經過證實或者實驗證明了的假設。請注意對“理 論”的這種理解和把“理論”等同於假設的非科學使用之間的區別。

  也請注意理論是從來都無法證明是正確的。它能夠被顯示可能性非常非常大,或者透過相反的證據證明是錯誤的。但是理論從來都不可能被證明是百分之百正確的。而且,沒有一個好的科學家宣稱保證他的科學工作的百分之百準確性。

  宣稱沒有所謂科學方法的有些理論家(包括有些科學家)也認為上文描述的四步過程是虛假的,是杜撰的“研究秘訣”。但是,假設驗證的基本原則和不斷對 主張和理論的檢驗是所有學科領域的標準。不管是否存在單一的,具體化的得到普遍認可的方法,分享資訊,把研究放在公共監督下和對假設不斷驗證的重要性確實 得到科學界普遍贊同和認可。

  科學界的作用

  在學術雜誌上發表論文或者在學術會議上宣讀論文是科學家相互交流研究成果的主要方式。尤其是學術雜誌被用來作為研究的質量控制。一項科學研究發表在 這樣的刊物上以前,它要經過被成為同行審閱的過程,稿子被一幫專家仔細審查。(如果要了解同行審閱的過程,請參閱Sense About Science)

  同行審閱的進出都非常複雜和耗費時間。但是,它為科學家提供了基本的質量控制,確保達到標準的文章得到在雜誌發表的機會,獲得認可。因此,同行評議對於科學證據的總體上的可靠性就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了。

  但是同行審閱的過程也不是沒有問題的。考慮一下最近的醜聞,被認為取得幹細胞研究重大突破的黃禹錫(Dr Woo Suk Hwang)發表在同行審閱的名牌雜誌上的成果後來被發現是偽造的。其他的事例,包括80年代後期的“冷聚變”(cold fusion)爭議涉及到科學家得出誇張的結論,根本無法複製。而曾經做出重大科學成果的科學家故意偽造欺騙是很難被發現的。但是這些例子是非常罕見的, 一旦一項明顯突破性的科學研究成果公佈出來,它一般都被科學家團體拿來進行檢驗。如果這些發現被證明是偽造的,或者是不能複製的,弄虛作假的行為不可避免 要被揪出來。

  因此,科學界在維持科學研究的可靠性和準確性方面發揮重要作用。透過同行審閱和新研究的不斷檢驗和驗證,科學家們相互監督對方的研究工作。

  哲學問題

  雖然上文描述的科學方法,多數本科生科學課程上講授的科學方法把它描寫成為科學家們普遍同意的東西,它的確切形成與其說是科學倒不如說是哲學問題。合法性的哲學關心在於許多常見的對科學本質的誤解後面,對科學最有趣的有些問題實際上是哲學意義上的,而不是科學意義上的。

  科學哲學是一個大海,大部分內容是專業性非常強的,與科學本質的日常問題關係不大。但是進入卡爾波普爾(Karl Popper)和托馬斯庫恩(Thomas Kuhn)關於科學革命和科學實在論(scientific realism)問題的著作將會帶領我們穿越科學哲學提出的一些最核心和最迫切的問題。

  波普爾和證偽主義(falsificationism)

  波普爾是20世紀最有影響的科學哲學家。我們現在稱為科學方法的討論的許多歸功於他對科學理論的證偽性著作。他也是對科學家本身有最大影響的哲學家,這可以從他被選為皇家科學學會成員這個事實得到證明,這個榮譽是很少授予非科學家的。

  波普爾生平的描述傾向於指出他早年對馬克思主義和心理分析的興趣作為他對科學哲學興趣的可能根源。年輕的時候,波普爾是維也納馬克思主義政治小組的 積極分子,而且對弗洛伊德和阿德勒(Adler)的心理分析理論表現出濃厚興趣。但是,據說在聽了愛因斯坦關於相對論的一次演講後,波普爾被愛因斯坦的科 學所震撼,對最近讓他感到有點幻滅的政治和心理分子理論與科學之間的區別所吸引。他決心揭示這種分界線的根源,也就是發現到底什麼東西讓愛因斯坦的物理學 和馬克思的社會理論以及弗洛伊德心理理論區別這麼大。

  答案就是波普爾的《科學發現的邏輯》(The Logic of Scientific Discovery)的基礎,而且是他影響很大的著名的證偽主義的基礎。區別在於愛因斯坦的物理學風險很大。它預測可能性很小的物理現象。如果這些現象不 像預測的那樣出現,愛因斯坦的假設將被證明上虛假的。而這個風險不管在馬克思的政治理論還是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論中都不存在。

  下面這個例子顯示了這種差別:

  一女子愛她的父親,竭力要證實她是幸福的,得到充分關愛的。這個可以被弗洛伊德理論家解釋為戀父情結(Electra complex)的例子,姑娘受到父親性的吸引力。

  或者一女子非常討厭她的父親,成年後避免與他接觸,放棄他的愛,轉向其他家庭成員。這也可以被弗洛伊德理論家解釋為戀父情結的例子,因為姑娘感受到 的對母親的排斥被轉移到或者指向父親了,或者廣泛的家長制社會。馬克思主義有類似的特徵,兩個明顯矛盾的現象可以歸結在同一個馬克思理論對社會的理解上。

  像馬克思理論和心理分析之類理論的問題只是解釋太多。幾乎任何現象都可以靠這兩種理論的任何一種來解釋。但是,愛因斯坦的物理理論風險就很大。它預 測可能性很小的物理現象,而且是從前沒有觀察過的現象。如果實驗顯示這些預測是錯誤的,那麼這個理論就會被顯示是錯誤的。根本不存在馬克思理論或者心理分 析實際上證偽實驗的可能性。正是這種被證明是錯誤的特徵或者具有可以被證明是錯誤的可能性的特徵是波普爾認為的科學理論的確定性特徵。

  但是,波普爾沒有認為馬克思理論或者弗洛伊德理論是沒有價值的。實際上,他覺得它們告訴了我們很多關於社會的本質和人類行為。只不過按照波普爾的觀 點,這些理論不能被成為科學因為它們不能透過實驗來證明,或者沒有可證偽性。把可證偽性作為科學實踐的基礎的觀念從根本上說也是反對專制的。一個理論不因 為為它辯護的人的權威就成為科學,也不因為科學家們都同意這個觀點就成為科學,理論成為科學必須是因為它提出了經得起證偽檢驗的預測。

  自從波普爾的《科學發現的邏輯》出版後,科學哲學已經遠遠超過了他的理論。實際上,他透過可證偽性來解釋進步存在許多問題,不僅僅是這樣的信念有些 科學證據包括蓋然性的證據是無法證偽的,以及認為在實驗室裡科學家常常忽略證偽。但是,波普爾對科學哲學的永久性貢獻是他強調實證主義和不斷驗證科學觀點 的重要性,這些原則已經成為好的科學工作普遍接受的要求。

  托馬斯庫恩,正規化改變和科學革命

  雖然波普爾認為科學理論總是應該能被證偽的,他也相信科學是積累性的,也就是說建立在前輩科學家工作的基礎上,科學穩定地朝向對宇宙及其執行的更準 確理解。托馬斯庫恩是20世紀哲學家,物理學家,科學史家,他的著作挑戰科學進步是積累性的信念,認為科學前進是透過劇烈的革命,或者正規化轉變,而不是 穩定的、理性的、實證指導的證偽性。庫恩的著作不僅影響大而切引起爭論,導致有些人懷疑對科學理性和科學進步的信任。

  庫恩1962年的著作《科學革命的結構》(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認為科學發展的歷史常常是被科學家歪曲了的。比如,從傳統的亞里士多德行星理論轉向哥白尼天文學普遍被認為是理性戰勝宗教的勝 利。但是庫恩認為這些事情要複雜得多,地方和歷史背景影響科學理論的選擇與實證經驗考慮同樣重要。他還指出科學家自己的價值觀也影響理論選擇,科學家宣稱 的理性和嚴格的實證主義在真正的科學實踐中並沒有嚴格遵照執行。

  正規化的觀念是庫恩著作的核心。雖然他對這個詞的定義非常寬泛,它普遍被認為是潛藏於科學研究背後的假設和信念的背景。古典或者牛頓物理學就是科學範 式的例子。其他的正規化包括燃燒的燃素理論和托勒密天文學。按庫恩的描述,所有的科學都是在某個正規化背景下進行的,因而受到背景的影響。他的科學革命理論認 為後面發生的事情是挑戰這個正規化的證據能被發現。這些往往被忽略直到積累的權重越來越大無法再忽略為止。這個時候科學就發生激烈的革命,正規化轉變開始出 現。

  庫恩的歷史著作當然顯示對科學家作為理想的理性代表的傳統理解,他們的觀察和實驗是不受主觀價值觀的干擾的,明顯是不準確的。但是,在《科學革命的結構》出版後的幾十年裡,庫恩試圖保持與激進理論家的距離,他們聲稱他的著作表明科學裡沒有理性存在。

  或許科學理性的信念實際上和庫恩對科學正規化的信念不一致。關於庫恩著作的爭論仍然出現在哲學界,他的影響也傳播到學術界的眾多領域。有人引用他的觀 點為他自己肯定反對的許多結論辯護,包括那種認為科學裡沒有真理,科學完全是沒有理性的,或者科學進步是實證上沒有根據的,就像相信煉丹術。

  科學實在論問題

  科學實在論(Scientific realism)是我們應該相信最好的科學理論的信念。這包括相信那些理論指出的無法觀察的東西。這樣的討論傾向於造成下面這樣的反應,即使哲學家也不能倖免。

  “你瞧,這種現實和玄學的討論都非常好,但是我們多數人使用手機,開汽車,乘飛機,吃抗生素當我們受到病毒感染的時候。科學理論肯定是真理,因為科學家做了那麼多正確的東西。”

  但是,科學的“反實在論”(anti-realism)就比典型的單純否認實在論複雜得多。比如,許多反實在論者不挑戰科學進步的事實,也不挑戰科 學是理性探索的過程這個信念。反實在論者的觀點集中在科學知識的侷限性或者科學觀察內在的一些問題。科學的成功被看作恩賜的,待解釋的詞,而不是要面對的 挑戰。實在論/反實在論的辯論因此非常微妙,認為科學整體上是徹底虛假的或者錯誤的理論家是絕對的,常常狂熱的少數分子。

  科學實在論辯論是廣泛,複雜的,簡單的評述是不公平的。因此,我這裡不討論它,而是推薦有興趣的讀者可以閱讀萊德曼(Ladyman)非常好的著作 《理解科學哲學》(Understanding Philosophy of Science)。我這裡提到它只是要說一方面哲學辯論仍然關於科學理論的地位,以及科學觀點的真理價值,另一方面,這些辯論是在不斷預測科學進步的背景 下進行的。關於科學整體上是正確與錯誤的議題並不成為辯論科學實在論的真正哲學辯論。

  結論---我們該相信誰,相信什麼?

  考察科學方法和科學進步本質的哲學問題提出了許多看來無法回答的問題。但是這個過程顯然是有價值的,因為它迫使我們面對科學的先入之見,以及科學的可靠性基礎。

  簡要提到的哲學辯論顯示對於科學方法和本質或者科學觀點的真實性沒有絕對的共識。但是,科學實踐有些主要的特徵使得科學觀點不同於其他觀點,雖然並不總是普遍實踐的,標誌著科學證據是一種具有特殊優越性的證據。

  弄清科學和非科學觀點的區別在哲學上被稱為“界限問題”。這曾經是熱烈辯論的領域,雖然現在看起來不像從前那麼有爭議了,任何試圖提供一個科學是什 麼的公式將是簡單化的,不能讓人滿意的。但是科學哲學歷史上的辯論,對科學家行為的普遍觀察讓我們得出科學觀點的如下幾個關鍵結論:

  1)科學觀點在發表之前受到清楚界定的實驗條件下的不斷檢驗。

  2)科學研究成果發表前經歷同行審閱過程,發表後繼續受到檢驗。

  3)科學觀點得到證據的支援。

  4)科學觀點往往可以透過相反的證據來證偽。

  這四點結論並不能確定科學實踐,但是它們形成了區分科學和非科學觀點及其證據的非常好的初步的指南。這些觀點隱含的基本原則是透明性,願意讓發現接 受公眾和同行的檢驗,願意被相反的證據證明是錯誤的。雖然我們已經看到波普爾證偽性的描述是有問題的,如果一個科學理論解釋太多,包括看起來相互矛盾的現 象,那麼,這就可能是懷疑其可靠性的一個理由。

  科學觀點和偽科學觀點時刻充斥著我們的日常生活。從食品生產商到高保真專家都渴望在他們的商品上貼上科學證據的標籤。更重要的是,現代世界的有些最緊迫的辯論也是用科學對宗教,科學對偽科學來作為框架的。

  科學哲學不能為我們提供一套確定性的答案,實際上,有時候它甚至讓我們更加困惑。但是,哲學實踐為我們提供方法上的工具箱,幫助我們考察分析關於科學的信念和成見。我們已經知道科學的重要性,但是對科學本質的哲學思考能讓我們知道科學為什麼重要。

  現在我們把科學觀點和它值得獲得的尊重一致起來比從前任何時候都更重要,透過挑戰它們,檢驗其可靠性的基礎,首先質疑其科學身份。這樣做肯定讓不同的人得出不同的結論,但是最重要的是這樣的結論將是建立在堅實可靠的基礎上。

  譯自:“Why Science Matters” Elanor Taylor

  致謝:本文從詹姆斯萊德曼(James Ladyman)的《理解科學哲學》(Understanding Philosophy of Science )(羅特里奇出版社Routledge 2002)獲益頗多。同時還感謝愛丁堡大學哲學系阿萊斯達爾里士滿博士(Dr Alasdair Richmond)的指導和幫助,文中的錯誤概由作者本人承擔。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