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訓家風家規名言(精選165句)
家訓家風家規名言(精選165句)
家風又稱門風,指的是家庭或家族世代相傳的風尚、生活作風,即一個家庭當中的風氣。小編精心為你整理了家訓家風家規名言(精選165句),希望對你有所借鑑作用喲。
家訓家風家規名言1
1、博愛無條件:不管人,不束縛對方。給對方自由權。
2、長者要性如灰,溫和無火氣,少說話,不嘮叨,不說家人長短,帶頭互相看大家的好處,還得要兜全家。
3、要知足常樂,在家頤養天年,宣揚家風,讚歎祖德,教育子孫懂得知恩,感恩,報恩。
4、不要管閒事,不要過多牽掛子孫,子孫的事不要干涉,放手讓位給後輩當家,不擺老資格。“兒孫自有兒孫福”
5、家裡有問題,長者應生慚愧心,是我老人沒做好,有缺德之處,沒把家人教育好。
6、家裡不管誰有錯,不管發生什麼災難和是非,都不外揚家醜。
7、不造是非,不說是非,不傳是非,不聽是非,要擔當是非,不怕是非,調和一家不生是非。
8、一家是否發達,子孫是否興旺,與堂上長者有無善根福德直接有關,老人有德,子孫興旺,老人缺德,一家災殃,家道不興,香火衰敗。
9、長者要多行善事,廣積陰德。一方面可為家庭修德免罪,一方面為子孫培德紮根,庇廕子孫。
10、長者如大地,默默地承載一切,包容一切,化育一切,老人胸懷寬大,家庭福報就大。
11、本來媳婦就不是婆婆生的,婆婆若不明白道,未先施恩,先揚短處,或以大壓小,用脾氣來管她,說話淨種惡因,婆媳哪能發生好感情?
12、本來是丈夫的事情,然而丈夫忘記做了,妻子不要埋怨,要認真把事情有做好;反過來,丈夫也要這樣做。對方做不到的自己補上去。這就是互相補漏。
13、以德遺後者昌,以財遺後者亡。——宋·林逋《省心錄》
14、東好,西好,不如家裡最好。——[英]斯珀吉翁《農夫約翰》
15、父母是一家的天福星,以志為根。即以全家安樂為己任,造福一家。
16、上要尊老,下要愛幼,用感恩的心去完善一切,讓家庭上下和睦。
17、向子女宣揚老人,老祖宗的功德,做尊老敬老的盡孝榜樣給子女看,用感恩先輩的恩德,來啟蒙後代。
18、當媳婦的,愛自己的丈夫必須要愛自己的公婆。明白沒有公婆就沒有自已親愛的丈夫。體恤婆母以前的奔波勞碌,費盡心力,才把兒子養大成人。不能再使婆母受累,指使婆母做事,或對婆母言行產生怨煩。
19、不造是非,不說是非,不傳是非,不聽是非,要擔當是非,不怕是非。調和一家不生是非,不然老人就是缺失。
20、道德是天地的規律,本分是個人的規律,我們違背了規律,人就有災難了。
21、不安排老人做事,他們喜歡什麼就做點什麼,然而要多關心老人,常勸他們多休息。
22、父母有過,不埋怨父母,還把父母該做的事情也完善起來,這叫做為父母補漏。子女能為父母補漏,才真正是一家的天貴星。若一味順從,難免陷親於不義,也不算真孝。
23、我們的生命降臨在這一家,等於是和這一家的生命有緣。好壞都是自己的緣分。有痛苦有煩惱是這一家在成就你,磨練你,成全你了結自己的果報,同樣要感恩報恩。絕不能抱怨自己生不逢時。
24、不管父母慈不慈,然而問自己孝不孝。
25、想盡孝,要從性,心,身三界入手。性不化不能孝性,心不誠不能孝心,身不修不能孝身。
26、孝身,要在父母衣食住行上留心,養父母之身。孝心,要懂父母之心,父母所愛何物,我必愛之;所近何事,我當奉行之;所親何人,我當敬之。孝性務要使老人天性和樂,面無愁容,不使老人動性,含飴弄孫,以樂天年。
27、孝分有理孝,事孝,身孝。理孝就是要尊重老人;事孝就是我們盡己所能為父母提供物質方面的需要;身孝就是我們要完善自身本分,不讓父母擔憂。
28、老人在世能令其安心,快樂,為盡孝。老人臨終能令其安詳含笑而去,算是盡孝盡到頭了
29、當媳婦的,要明理:公婆是一家真正的福報。不要老人,怨恨老人,不肯對老人盡孝等於自己不要福報,也不會有福報。
30、不孝公婆,種下如此之因,待兒女長大之後,定也會受兒女不孝自己之果報。
31、成家後,男人若不能把女人領到道上,不能上孝公婆,中悌兄弟姐妹,下慈兒女,就是自己十分盡孝,老人也不放心。女子婚後若不能助夫成德,就是自己孝敬公婆,老人也不安心。
32、不要剛暴,不要急躁,不要羅嗦多嘴,更不要去管男人的事。應助夫不累夫。
33、不安排老人做事,他們喜歡什麼就做點什麼,然而要多關心老人,長勸他們多休息。
34、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
35、小孩是否健康與母親關係非常大,有無智慧與父親關係非常大,是否福德莊嚴就看父母是否經常以快樂的愛心去做事做人。
36、子女不聽話,不孝順,首先要問自己是否也不孝順老人,是否有做不對的地方,對上不認可父母的功德,對下子女怎麼教育都不到位。
37、孩子不明理等於果子酸了,果子不甜要在樹根上下功夫。
38、不要怨恨子女,更不能打罵子女,由於子女的成敗也與父母本身的心性德有關,第二要考慮自己教育的方法是否有不當之處。
39、孩子不用管得太多,全憑德行感化。明白他的個性,幫他砍小枝,留大枝。不嬌,不溺,不打,不罵。多鼓勵常肯定,少批評,不用物質誘惑。
40、正人先正己,父母要先化除稟性,涵養天年,懂得先克己,方能教化子女,不論兒女孝不孝,然而問自己慈不慈。
41、小孩是自己的,也是社會的,是天地的。小孩教不好,小的影響自己家庭,大的影響社會,也有負天地之恩,把孩子教好,責任重大。
42、家有一老,勝過萬寶。家庭中已身為祖輩的人都可以稱之為長者了,作為長者一定要發揮一家之寶的作用。
43、長者是一家的天德星,應以德為根,“德”是擔當一家的過,平和一家的錯。
44、長者有德是最好的風水,最高等的風水。
45、子女是一家的天貴星,以孝為根。
46、為人子女,年幼時非常難在生計上幫助父母,最重要的是少讓父母擔憂,不讓父母擔憂是最大報恩。長至成年要盡心盡力孝父母之身,之心,之志。
47、作為子女,應以盡孝為己任,能承祖業,弘揚家風,立志超過前輩。
48、給老人物質的滿足,那是一種義務,還不算全孝,“孝”還要完善自己的本分,給父母放心,不給父母添麻煩,才是真孝。
49、孝還要順,即接受父母的言教,讓父母安樂。即使父母明顯是錯的,也不當面頂撞。
50、暴夫則非打即罵,不講道理。不明白自己責任所在,所以才敢胡作非為。
51、愛是和諧的緣起,也是和諧的.總綱,沒有愛不可能建立和諧的家庭。
52、愛的標準:真愛無私,覺愛無架(價),博愛無條件,實愛無成見。真愛無私:尊重對方,不給對方添麻煩。
53、“ 管 ” 是父母任著自己的性子,找兒女的錯處,拂逆他的性子,所以往往越管越管不好。由於用脾氣管兒女,不然而管不好,反把兒女的脾氣激起來,碰起性來,甚至父子成仇,都是父母不明白道的緣故。
54、“ 剛 ” 是不然而不打人罵人,而且被罵也不回答不反駁不煩惱,如如不動,被罵也不動性(不發脾氣)才是剛。順逆當頭,安然自在,做到就是大丈夫。
55、君子居家,須是能容。——《古今圖書整合·家範範》
家訓家風家規名言2
1、我今僅守讀書業,汝勿輕捐少壯時。
2、維祖卓識圖遷,艱難風雨肇雲,世系移蕃,各省籍貫他州;欲報之德,昊天罔極焉。
3、提倡勤儉持家,節約光榮,浪費可恥。
4、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邊苦作舟。
5、少年不知勤學苦,老來方悔讀書遲。
6、贍養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我做起代代相傳。
7、人遺子孫以財,我遺子孫以清白。
8、人生內無賢父兄,外無嚴師友,而能有成者少矣。
9、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10、重道德修養,嚴情操品性;扶正義,斥邪惡。
11、欲高門第須為善,要好兒孫必讀書。
12、有百世之德者,必有百世之子孫保之;有十世之德者,就有十世的子孫保之;如果是斬焉無後者,那是德至薄也。
13、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14、一身能勤能敬,雖愚人亦有賢智風味。
15、一戒是(晚)起;二戒懶惰;三戒奢華;四戒驕傲。既守四戒,又須規以四宜:一宜勤讀;二宜敬師;三宜愛眾;四宜慎食。
16、學生要三勤:手勤、腦勤、讀書勤。
17、休存猜忌之心,休聽離間之語,休作生分之事,休專公共之利。
18、行軍打仗,兵最怕驕,驕兵必敗;兒女也最怕嬌慣,一嬌慣,那一定出現問題。
19、孝敬老人,嚴教子孫;尊老愛幼,親穆存心。
20、孝道當竭力,忠勇表丹誠;兄弟互相助,慈悲無邊境。
21、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22、吾見世間無教而有愛,每不能然,飲食運為,恣其所欲,宜誡翻獎,應呵反笑,至有識知,謂法當爾。
23、吾家食宋祿三百餘年,勿忘後裔不仕。
24、無瑕之玉,可以為國器;孝悌之子,可以為國瑞。
25、人皆因祿富,我獨以官貧。所遺子孫,在於清白耳。
26、親賢者、遠小人;重禮儀、講誠信。
27、知足則樂,務貪必憂。
28、誠實是人生的命脈,是一切價值的根基。
29、提倡勤儉持家,節約光榮,浪費可恥。
30、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31、廣積聚者,遺子孫以禍害;多聲色者,殘性命以斤斧。
32、家弗和,防鄰欺;鄰弗和,防外欺。
33、恩義並用,相處合道,扶持並肩,相伴終身。
34、兒孫自有兒孫福,莫與兒孫作遠憂。
35、綺語背道,雜學亂性。
36、孝道當竭力,忠勇表丹誠;兄弟互相助,慈悲無邊境。
37、欲高門第須為善,要好兒孫必讀書。
38、利可共而不可獨,謀可寡而不可眾。獨利則敗,眾謀則洩。
39、有道才有德,無道便無德,有德才有福,無德便無福。
40、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41、祖國如有難,汝應作前鋒。
42、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43、人背信則名不達。
44、兄須愛其弟,弟必恭其兄。勿以纖毫利,傷此骨肉情。
45、刻薄成家、驕奢淫逸,就是敗家相。
46、見不義之財勿取,遇合理之事則從。
47、家家有本難唸經,唯有開心念得通。
48、活到老學到老躺在棺材裡不算巧。
49、黃金非寶書為寶,萬事皆空善不空。
50、漢之袁氏累世忠節,吾心所尚,爾等宜以之為師,時時訓誡自己。
51、獨立人格、勤儉節約、凡事忍耐、不斷學習、為人正直、用心做事。
52、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作馬牛。
53、奉先思孝,處下思恭;傾己勤勞,以行德義。
54、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55、房氏後裔起名,班輩按一字居中,一字居後,不得紊亂。
家訓家風家規名言3
1、清高太過則傷仁,和順太過則傷義,是以貴中道也。
2、長者須是指導者協商者,卻不該是命令者。
3、美不美,鄉中水;親不親,故鄉人。
4、父子和而家不敗,兄弟和而家不分。
5、謹言慎行,寬厚忍讓,勤懇做事,踏實做人。
6、誠實是人生的命脈,是一切價值的根基。
7、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
8、書蔬魚豬,一家之生機;少睡多做,一人之生氣。
9、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
10、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1、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恆。
12、治家嚴,家乃和;居家恕,鄉乃睦。
13、口腹不節,致疾之因;念慮不正,殺身之本。
14、少年易學老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15、利可共而不可獨,謀可寡而不可眾。獨利則敗,眾謀則洩。
16、不以已長望人,雖卑賤皆得盡所能。
17、君子但盡人事,不計天命,而天命即在人事之中。
18、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
19、見得天下皆是壞人,不如見得天下皆是好人。
20、提倡勤儉持家,節約光榮,浪費可恥。
21、夫妻和睦,一家之福,簡單分享,知足常樂。
22、成家子,烘如寶,敗家子,錢如草。
23、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24、若一家自相紛爭,那家就站立不住。
25、吾子之修身,內正其心,外正其容。
26、勿以小惡棄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27、算算用用,吃穿不窮;用用算算,海乾山空。
28、善欲人知,不是真善,惡恐人知,便是大惡。
29、娶媳求淑女,勿計厚奩。
30、以德遺後者昌,以財遺後者亡。
31、居身務期簡樸;教子要有義方。
32、文人富貴,起居便帶市井。富貴能詩,吐屬便帶寒酸。
33、功名官爵,貨財聲色,皆謂之慾,俱可以殺身。
34、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
35、家庭以愛為根,生活以和為貴。
36、老人有德是最好的風水,最高等的風水。
37、自奉必須儉約,宴客切勿留連。
38、士有悍婦則良友不至,國有妒臣則賢士不留。
39、欲高門第須為善,要好兒孫必讀書。
40、貪愛沉溺是苦海,利慾熾燃是火坑。
41、一切皆暗暗安排,胸有成足。
42、女人要柔和,安祥笑容,和一家的人緣。
43、積小錢,辦大事;積閒錢,辦急事。
44、先靜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45、惡恐人知,便是大惡。見色而起淫心,報在妻女。
46、毋以己長而形人之短,毋固己拙而忌人之能。
47、與肩挑貿易,勿佔便宜。
48、枯木逢春猶再發,人無兩度再少年。
49、親賢者.遠小人;重禮儀.講誠信。
50、尊師而重道,愛眾而親仁。
51、讀書,起家之本;循禮,保家之本;和順,興家之本。
52、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作馬牛。
53、遇貧窮而作驕態者,賤莫甚。
54、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
55、薄福之人過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禍。貫貧之人不安其貧,必有意外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