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處處是角色雜文隨筆
人生處處是角色雜文隨筆
人生處處充滿著角色,在每一個角色裡,有時候我們扮演別人,有時候被別人扮演。
一次和朋友閒聊,說起我們共同相熟的另一個朋友陸欣。他說早幾天去買菜,在菜市口看見了陸欣,一個堂堂海鮮城的大老闆,如今竟然靠推著三輪車販賣小菜為生。說到這,朋友有些慼慼然,多為陸欣的落魄而惋惜。他說,他不敢上去相認,怕傷了陸欣的自尊心。
陸欣我很熟,曾經在同一個系統任職,雖然沒有直接共事,但那年,他辭去正經的國家機關公務員的工作下海去經商的新聞在這小縣城裡引起了不小的震動。下海後,他在縣政府對面,縣城最繁華的檔口開了一家海鮮城。那時,內地海鮮店不多,吃海鮮也是一件新鮮事,前來趕時髦的人不少。我偶爾去過他的店,見到我們的到來,他便親自迎了上來,臉上堆著的笑有些搖搖欲墜,彷彿要從他的臉上掉下來。一個坐機關的幹部,突然成了要討好每一個食客的小老闆,我真心替他感到不值。
但他的生意做得出奇地好,店裡常常客滿為患。他開給服務生的工資也特別高,要比其他店的工資多一倍多。因此,服務生都很賣力,都願意跟著老闆幹。
後來,聽說他生意做得風生水起,他也掙得盆滿缽滿的。每次去他的店,總能看到他梳個油亮的大背頭,踱著方步在大廳裡迎來送往,滿面紅光,笑盈盈的。給我的印象是成功人士的派頭。再後來,看到他就是在電視上了,在一個創業的欄目裡,他談他的創業歷程,談他的夢想情懷,他被許多年輕的創業者膜拜和追隨,一個成功男人的'形象印在我的腦海裡。
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確信朋友一定是看錯了人。一個如此成功的男人,怎會一下落魄到靠販賣小菜為生呢?於是,我想趁著早上買菜的功夫去一探究竟。
菜市口市場離我家很近,其實這不是一個正宗的菜市場,是由一個路邊馬路市場改造而成的。除了有二十來戶常住商埠之外,大部分是臨時攤點,有的是農民自己挑來的菜,有的是菜販推個小車租個攤位。市場裡有些零亂,一股魚腥混合氣味在空氣中瀰漫,有些難聞。我在菜市口市場裡尋找了半天,終於在一個拐角的攤點看到了他。他的菜攤擺在菜市一角,不甚起眼。我看到他在攤前來回踱步,與過往的大媽大姨打著招呼,依然是笑盈盈的。我裝作沒看他,徑直走到他的攤點前挑了一把青菜。只見他麻利地把菜往託稱上一拎,“三塊捌”的數字脫口而出。我掏出五塊錢,他在紙箱內找出一塊二遞過來。抬眼間,他認出了我。驚訝地說:“是你呀!咋沒看見你買過菜呀!今天終於見到你了。”彷彿我們是多年沒見的老朋友。隨即,他把遞過來的兩張皺巴巴的兩毛錢抽了回去,從紙箱裡尋了一張半新的伍毛補上。我說:“不用找了。”他說:“那哪行呢?要不再給你一把青菜。”沒等我回答,他把錢往紙箱內一扔,挑了一大把青菜給我。口裡唸叨道:“總不能讓你吃虧。”然後麻利地幫我把青菜裝到塑膠袋裡遞給我。我不好再推辭,接過他遞過來的塑膠袋。
我有些納悶了,這是他嗎?這一系列的細節顛覆了我的印象。於是,我和他聊起來了。他告訴我,自從他下海經商以來,一直都很順利,錢也沒少賺,名也沒少拿。這個先進,那個模範的獎狀得了一籮筐。我說,既然這麼順,你的海鮮店怎麼就關門了呢?他說,關門的理由很簡單,就是生意太好了。我說,生意好怎麼就關門了呢?他說,生意太好了,房東就不斷地長房租,一年一年不斷疊加,房租都翻了兩翻了。生意太好了,欠帳的也多,特別是鄰近的幾家政府單位,年頭欠到年尾,數額越來越大,結帳很困難。現在關門幾年了,舊帳還沒有到手。再說,這吃吃喝喝的,助長了一些歪風,賺了這些錢不心安呀!
我問他:“做了這麼多年的生意,也不至淪落到靠賣菜為生吧!”他告訴我,賣菜不是他的生存所需。往年做生意的積累,有車有房,一家人一輩子的衣食是沒有什麼問題的。海鮮城關門後,每天無所事事的,心裡頭空落落的!為了不讓心頭空虛,自己曾嘗試去坐茶樓和朋友打打小牌打發時光,過了一段時間也覺得無聊。後來還開過滴滴打車,甚至在職介所婚介所當過媒婆。而那些生活方式都無法使生活過得快樂起來,內心充滿著空虛和空洞。以至使自己感覺離現實的社會越來越遠。
後來,他在上街買菜的時候獲得了靈感。他說,雖然賣菜只是小小的營生,但也包含了人生百態。於是,他買了輛三輪車,每天早上從批發市場批200斤菜,拉到市場來賣,每天三到四個小時。既鍛鍊了身體,又能每天賺一百多元錢的收益。幾個月下來,他感覺到,打理這個小小的菜攤和當年打理海鮮城是一樣的感受。每天能和行行色色的人打交道,每天能看到聽到不一樣的故事。他很享受賣菜的這個過程,這個過程能給他最快樂的心裡感受,給他最優的心靈體驗。
我愰然大悟。原來,我們看到的、聽到的都不一定是故事的真實。每一個人在社會中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有的人是扮演別人,有的人是扮演自己。有的人是在看故事,有的人是在演故事。不管是扮演自己還是扮演別人,不管是看故事還是演故事。我想,真正的好故事,往往被蒙在世俗的塵埃裡,你不拭去蒙在上面的塵埃,哪能看到美好故事真實的光芒呢?
身在俗世,靈魂卻可以高雅,我不禁對他肅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