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德向善,見賢思齊雜文隨筆(精選25篇)

崇德向善,見賢思齊雜文隨筆(精選25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中,大家對隨筆應該都不陌生吧?隨筆通常指一種散文體裁,隨手筆錄,抒情、敘事或評論不拘,篇幅短小。那麼,怎樣才能寫出好的隨筆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崇德向善,見賢思齊雜文隨筆,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崇德向善,見賢思齊雜文隨筆 篇1

  今天,我看見了一則驚人的訊息:一箇中學生就是為了不允許他的同學的成績超過他,而向他的同學舉起了血腥的屠刀,發生了血腥的一幕。看到這幕沒有德性的悲劇,我大腦裡出現了這樣一個故事:

  一位年邁的北美切羅基人教導子孫人生的真諦,他說,在我內心深處,一直在進行著一場鏖戰。交戰是在兩隻狼之間進行的。一隻狼是惡的——它代表恐懼、生氣、悲傷、悔恨、貪婪、傲慢、自憐、怨恨、自卑、謊言、妄自尊大、高傲自私和不忠。另一隻狼是善的——它代表喜悅、平和、愛、希望、承擔責任、寧靜、謙遜、仁慈、寬容、友誼、同情、慷慨、真理和忠貞。同樣的交戰也發生在你們的內心深處,在所有人內心深處。聽完他的話,子孫們靜默不語,若有所思。過了片刻,其中一個孩子問:“那麼,哪一隻狼能獲勝呢?”飽經世事的老者回答道:“你餵給它食物的那隻。”

  是啊,在我們的內心深處,在所有人的心靈深處,進行著一場善狼與惡狼之間的較量。馴養善狼,便選擇了美、純真與善良;放縱惡狼,便選擇了醜、汙垢與罪惡。善與惡,美與醜,光明與黑暗,你的選擇又是何者?不言而喻,就是應該餵飽那隻善狼。即:應該崇德向善,做一個積極向上之人,做一個崇尚道德之人,做一個明禮向善之人。

  “德”,神聖的字眼,純潔無瑕,不帶任何物慾,不沾任何銅臭。據《左傳》記載,魯國大夫叔孫豹到晉國傳授其立德思想時說過這樣一段話:“豹聞之,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意思是:人活於天地之間,生生死死是自然規律,權勢利祿也不過是過眼煙雲,惟有立德可以彪炳千古,證明人生價值。這就是自古相傳的三不朽信仰。古人還有“富潤屋,德潤身”之名言,說的是富貴錢財只能充實一個人的房屋,道德品質方能修身養性。這些至理名言,成為人們修身、潔身、做人的“鏡子”。

  奮發向上,崇德向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至今流傳千年。奮發向上,崇德向善是中華民族銘記在心的崇高精神,是中華民族靈魂深處的高尚品德。無論是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還是以老子為代表的道家思想,無不都以高尚的道德做為他們的至高境界。古往今來,無論帝王將相、高官貴胄,抑或詩聖文豪、平民百姓,湧現出許許多多崇德向善的典型人物,他們的故事光耀中華,傳頌千古。程嬰救孤,犧牲了自己的親兒子,救下了趙氏孤兒。蘇武持節,十餘載大漠牧羊,吃盡千辛萬苦。孝感天地人間,二十四孝千古佳話。精忠保國,嶽鵬舉氣壯山河,保家衛國,楊家將英勇殺敵。天下為先,范仲淹名言傳世;氣節高尚,文天祥浩氣正氣。國家有難,匹夫有責,崇德向善,一個又一個感動中國的故事在中華大地傳頌。

  說起這些名人,一個小人物的形象映入我的腦海,這事雖然過去多年,那一幅幅感人至深的動人的畫面,歷歷在目。我清楚地記得,在旱情最嚴重的地方有一名小學生,把學校發給她的礦泉水偷偷地攢了起來。當記者阿姨問她為什麼要這樣做時,她說要留給山頂的媽媽。看到這裡,我哭了。在電視裡,我看到了她那被太陽曬得黝黑的臉,不捨得用水洗一洗的蓬亂的頭髮,因缺水而乾裂的嘴唇。我想,她的嗓子也一定乾澀了吧,或許她渴得只剩下為媽媽帶礦泉水的力氣了。她攢下的不僅僅是礦泉水啊,更是一個孩子對媽媽真誠的愛,是傳承了幾千年的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但是生活中,並非時時刻刻都存在著愛,總是存在著一些不和諧的音符。天之驕子、名牌大學的高材生就走上了一條殺死同學的不歸路;富家子弟,集萬千寵愛的富官之子也因飆車而導致了一場令人悲痛的人禍。有人面對落水者的呼救,卻提出先收費,後救人的毫無人性的話,竟然有醫護人員從癌症患者身上撈油水……

  這些人在貪贓枉法,損公肥私,腐化墮落,導致他們靈魂的雙翅一寸寸的萎縮,永遠無法飛翔;這些人,置民族氣節和祖國尊嚴於不顧,沒有一丁點兒民族的骨氣;這些人見死不救,甚至從垂危者骨頭裡榨油,金錢的誘惑使他們魂不附體,心中的道德防線成了“豆腐渣”,這些人,為了自己的私利,置大自然於不顧,向美麗的自然伸出罪惡的屠刀……這些人,他們的靈魂在枯萎,在變黑,在腐爛,在發臭,讓人厭惡作嘔,他們的行為只會阻礙社會的發展,成為人們的垃圾。現實告訴我們,誰不關注道德靈魂,誰就會被靈魂拋棄,被人唾罵。

  道德沒有重量,卻可以讓人有泰山之重;道德沒有標價,卻可以讓人的心靈高貴;道德沒有體積,卻可以讓人的情緒高昂.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壞了,即使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也不會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是做人的基本準則.有一位哲人說過這樣一句話:“喪失了財富,可以說沒喪失什麼;喪失了健康,等於喪失了某種東西;但喪失了品德就一切都喪失了。”一個無德的人無疑是沒有靈魂的軀殼。缺德二字贈與他們太確切不過了。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們應該多多的反思自己的言行,讓積極奮發向上的思想和精神在我們的心中紮根、開花、結果,從而轉化為崇德向善、奮發向上的實際行動。

  崇德要向善,有德的人心中總有愛心。沒有愛心,德無從談起。愛是生命的強光.。心存愛別人的心,去做力所能及的事。看到老人摔倒就勇敢去扶,要相信世間總不是傷害好人,讓其受到譴責,人都是會老的,難道你願意哪天自己老了以後,一個人摔倒在街道上,卻無人問津?

  我們應該有愛。“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也許有的人會說,我又不殺人,不放火,不幹違法法律的事情。殊不知,一個人的道德就是表現在日常生活小事中:早晨推窗而望,樓上汙水飛流直下,你想罵,找誰去?樓上個個窗戶緊閉。小縣城有了共享單車,這是多麼好的利民之事,可有的人,腦洞大開,將共享單車卸掉掃碼器,改裝後方便出行,共享成了共想。綠地上睬出了小路,剛打掃的乾乾淨淨的街道,不久拋滿了紙屑、瓜果皮;公園裡盛開的鮮花被人攀折的七零八落……這些也許都是小事,但是這些小事是典型的自私自利,只為自己著想,不為別人打算。只管自己的利益,不管他人的後果。影響和傷害了他人,這就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道德、愛心就是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比如:我教育學生要給工作了一天的爸爸媽媽捧上一杯熱茶,為學習困難的同學解答一個疑難問題,在公交車上主動為年邁的老人讓座,把被風吹歪了的小樹苗扶正,見到紙屑彎腰撿起等。我相信,只要孩子們能夠從這些小事做起,那麼他們每做一件事情,他們的道德水平就會得到一次昇華。長此以往,我們的孩子就能夠成為一名有道德的好少年。

  道德,就像是蒲公英的種子,隨風飄散,落到哪裡,就在哪裡生根,成長,就會在哪裡開出美麗的金色小花。而我們的行動就像那傳播種子的縷縷輕風。讓你,讓我,讓我們大家都行動起來吧,共同播下道德的種子,讓我們的身邊開滿道德的花朵,我們的世界一定會更加絢麗多彩,芳香宜人。

  崇德向善,見賢思齊雜文隨筆 篇2

  近年來,老人摔倒了扶不扶,公交車上該不該讓座等社會問題層出不窮。對於此類問題的爭論,從某種層面上看,實際上折射出了人們價值觀念的衝突。

  就老人摔倒了扶不扶這類事來說,要是在以前,路人看見了會二話不說跑上去把老人扶起來或送老人去醫院檢查的。而如今,隨著扶起老人的人被訛詐的事件接二連三地發生,路人看到老人摔倒時的第一反應已不是去扶,而是避而遠之了。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是什麼?是人心的冷漠,道德素質的下降,還是一次次被扶者的恩將仇報導致人人自危的結果?

  7月28日上午8時,在盤錦遼河油田工作的王蘭乘坐公交車去上班。當天車上的人挺多的,到了鑽井市場站點時不少乘客都在車門處準備下車。下車時她看到前面有人摔倒了,出於本能反應,她伸出手扶起老人,期間還有一位熱心人幫著扶老人到站點臺階坐下。不料,被扶老人竟聲稱是王蘭將她撞倒,並要求賠償醫藥費,經調查監控後才證明了王蘭女士的清白。

  這件事就反應出了當今人們不敢扶,不去扶的原因。當被訛詐的事件白熱化起來,那熾熱的助人之心也會變得冷漠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一次又一次被訛詐的事件正一點一點地讓人們失去了去扶危救傷的勇氣。

  我認為,幫扶者應該出於友善把人扶起,而被扶者更應該懂得感恩,要實事求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大家不妨設想一下:如果摔倒的是你的家人,你是渴望別人扶還是不扶?如果被訛詐的是你自己,你是渴望別人實事求是,還是繼續訛詐?其實,扶不扶的問題也沒那麼複雜,它需要的只是兩顆相互關照的心。

  在今天,最吃虧的就是法盲。你做了好事扶了人,最後被訛詐了,你想申訴,但是你懂法嗎?你知道要怎麼做嗎?如果不知道,到頭來,只能啞巴吃黃連。學校只是一味地強調學習與數理化的重要,為什麼不多開設宣傳法律的課堂;跟學生多普及一些保護自己的法律知識而讓被扶者一次又一次地訛詐得逞?家裡的父母只知道讓孩子去補習,去學習,又為何不教育孩子要多做好事,怎樣做好事,怎樣在做好事的同時維護好自身的權益?政府又為何不採取更多的有力措施打擊這些敲詐勒索的行為,表彰熱心助人的行為,揚善懲惡,引導大家更尊老愛幼,更誠實做人?

  人倒了,我們不扶,這人心不就倒了嗎?人心要是倒了,我們想扶也扶不起來了。不扶,倒的是社會的道義;扶,扶起的是你的道德與人品。以後你如果看到有老人摔倒了,就請熱心地把他們扶起來吧!

  崇德向善,見賢思齊雜文隨筆 篇3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日常出行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公交、地鐵、出租等,現在提倡低碳生活,綠色環保出行,在政府的大力提倡下,共享單車應運而生。

  大量的共享單車投放,大大提高了人們騎單車的興趣。越來越多的人下載單車軟體,無論走到哪都可以看到單車,這也給一些經常不運動的人提供了一種鍛鍊身體的方式。騎單車去上班,不僅節約的等公交車的時間還節約坐車成本,騎車距離短,不到一時的五毛,到週末還會免費。大部分人都會按要求停放單車,還有一部分人只想到自己沒有想到他人找單車是否方便,竟然將單車放置在人不易於發現的地方或放在自家院子裡當作自己私人物品。

  以上還算不是讓人看著那麼生氣,有個別人素質太差,將共享單車有意破損,有卸掉輪子的、踏板的、座子的,還有噴漆噴成黑色或其他顏色的,砸變形的,等等,總之慘不忍睹。

  現代社會的人都怎麼了?為什麼非要這樣做?無非還是個人道德修養不過關。現代人道德觀念太差,社會管理者實在沒有辦法時就只能制定法律來約束人的言行。我們回頭看看在古代社會,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處理相對來說比較和諧。人們信服老祖宗在社會生產生活總結的規律,人類一代一代傳下來,知道什麼事必須做,什麼事不能做,如果做會受到哪此懲罰。而現代人似乎只要不觸犯法律什麼事都可以做。破損一輛單車,只要做到查不到自己身上就好,故意的損毀。

  這是教育的失敗還是法律的缺失呢?

  如果說是法律的缺失,面對這樣的故意破損公共財產應該處罰。如果是教育的失敗的話,那今天我們是不是應該反思一下我們的教育體系是不是完善。古代人教育人是先從道德,為會處事,與人、自然、社會正確相處方面開始,而後慢慢延伸到治國平天下,建功。而現代教育過早培養學生的技能,學習能力,在做人方面很欠缺。看到老人倒地不去扶,看到壞人辦壞事,不敢與壞人作鬥爭,等等。

  道德觀念是我們建設和諧社會的關鍵,如果每個人都提高的個人文化修養和道德觀念,就不會有太多的問題。越有才能的人,如果只是個唯利是圖,沒道德沒底線的人那麼他對社會的危害遠遠大於沒有文化的人。如發現地溝油的那個人,破解單車密碼的人,他們對社會的危害遠遠大於沒有文化的普通的人。

  學校教育中加強學生的道德教育和文化教育都很重要,德才兼備的人才是對社會有用的人。

  崇德向善,見賢思齊雜文隨筆 篇4

  道德,這個詞誰都知道,從小父母就教導我們,長大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然而,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從小說到大的簡單道理的,我們常常會忘了做那些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小事,而人的道德,正是從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中體現出來的。

  他是一個送煤氣的老人,騎著一輛破舊不堪的三輪車,身上套著一件油膩膩的圍裙,穿一雙舊的不能在舊的老式深綠色軍旅帆布鞋。不管在烈日炎炎的夏天,還是在風雪交加的嚴冬,他都一如既往得在城市裡來往,沒人關注他,他默默得為這個城市的人們服務著。

  那天媽媽一大早就去菜市場了,她吩咐我說,等一下要是送煤氣的老人來了,就叫他灌瓶煤氣上來。不一會,老人果然來了,我趕忙叫住了他。他扛著煤氣瓶,動作很穩,卻還是顯出了一絲疲憊。他把煤氣瓶放好,然後用嫻熟的技巧擰緊瓶口,把手上的油漬直愣愣得抹在了他的大圍裙上,明明旁邊就有水龍頭,他也不洗,大概是習慣了吧。看他灌好了煤氣,我才想起還沒給他錢,趕緊掏出媽媽交給我的一百元,遞給了他。他接過去說:“88塊,我要找你12塊錢,”說著,他掏出了一張十元紙幣,“你等等,還差兩塊錢,我找找看。”他開始倒騰他的口袋,但只“搜刮”出了一元八角,他把一個個硬幣放到我手上,不知怎的,我覺得有種感覺,是他生活的艱辛,我的眼眶開始溼溼的,我趕忙說:“算了,才兩毛錢,不用找了。”可他卻說:“不行不行,一定要找的,我再找找看。”他很努力得找著,卻始終找不出一分零錢來了,我看著他無奈的樣子說:“不用找了,真的不用了。”他只好停下來,但還是倔強得說:“我明天早上來。”說著跨出了門。我心想,才兩毛錢而已,他肯定會忘的,也就沒把這事放在心上。誰知第二天早上,我推開家門真準備去上學時,竟發現門縫裡塞著兩毛錢,我頓時感動得流下眼淚,這個普普通通的老人,在他簡樸的外表下,隱藏著的,是一顆高貴純潔的心靈。

  那是我跟他的第一次交集,也是唯一一次。然而,他的行為和他的精神,我卻無法忘卻,他值得我學習,我深信他是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願意為兩毛錢起早的人,值得我相信。

  有些人總喜歡長篇大論的說明自己,卻很少用行動來證明,他們都不如這個送煤氣的老人,舉手投足間就能讓人感受到所謂的道德,不需要用語言來描述,因為他,真是一個真正有道德的人。

  崇德向善,見賢思齊雜文隨筆 篇5

  “5·12”汶川里氏8級的地震,搖動了山,震倒了房,也晃動了人們銘記在心的——道德。

  5月12日2時28分,都江堰市光亞學校正在上課。突然間,地板微微晃動了一下。於是,正在上課的老師平靜地說:“不要害怕,沒事,我們繼續上課。”話音剛落,立馬天搖地動。剛才平靜的老師早已如離玄的建箭,拔腿就跑,第一個衝下樓,跑到操場上。著一驚人的舉動,讓所有師生目瞪口呆。事後,這位老師上自己的部落格來澄清。然而,越描越黑,網路上馬上出現了新名詞“範跑跑”。而這,就是近日炒得沸沸揚揚的範美忠的“光榮”事蹟。

  “範跑跑,”多麼諷刺的一個名。但這一“跑”,又喚醒了我們什麼呢?

  在“範跑跑”事件中,我們首先應該讚揚的是範美忠先生的勇敢、誠實。在事發後,他敢與在網路上想媒體公開自己的行為,發表自己最真實的想法,難道不誠實麼?在棉隊來自不同社會階層任命的謾罵,他依然未改變自己最原始的立場,可謂不勇乎?

  但我們必須批評的是範美忠老師。作為老師,他肩負著神聖的使命,不僅有傳播知識的責任,還有保護學生生命安全的責任。這在我國的《教師法》就有規定。

  然而,我們更應該譴責的是“範跑跑”。我們暫且不說作為老師,就是一個成年人在我國的《未成年人保護法》中就有義務去保護未成年人。可範美忠先生就沒有做到。我們也可以理解在生死關頭,人會變得懦弱,但至少我們可以大喊一聲:“地震了,快跑!”然後再跑也不遲。可在緊急時刻範先生也是去了理智。

  而更令人憤怒的不僅是範先生在緊急時刻的無理智行為,更多的是震後十天,範美忠先生在部落格上發表的那篇博文。文中寫道:“那緊急關頭,除了我女兒,就連我的父母都不救。”我很想質問一句,“難道生你育你十幾年的父母,在生死麵前,我們就可以撒手不管嗎?”如果你回答是是的話,那麼我只能說那是你父母做的孽,為你受過的冷和餓都是他們咎由自取。那如果有一天你的女兒也這麼對你,那麼你會怎麼樣?

  汶川地震,也引發了道德地震。當道德倫理和人性倫理發生衝突的時候,我們該如何割捨。答案會是層出不窮。但我只知道,中國不需要懦弱、不懂感恩的只會讀書的呆子!

  朋友,摸一下你的胸口,看裡面的那份道德是否已經被震塌了。若是,就趕緊重修吧;若還沒,就請你好好地加固,讓它別再那麼不堪一擊了。

  崇德向善,見賢思齊雜文隨筆 篇6

  人與人之間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有著各種各樣的想法,有著各種各樣的行為舉止。我感覺我是一個矛盾體,可能有點以偏概全,但是這可能是一個真實的我。曾經有老師是這樣和我說的“你是絕對理性主義”。當時我就不知所措,因為自我看來我還是挺“感性的”。

  我最怕別人騙我,可能小時候的“那件事”到現在我還不能忘懷吧。還有一件事會讓我很生氣,那就是我“真誠對待的人”在做一些我提醒過,卻改不了的壞習慣。可能有人覺得:別人的好壞和你有什麼關係啊。是的,這就是我的矛盾之處。

  我從小認為“凡事利益最大化”,可是後來我認為這是不對的。我也在慢慢改,可能需要一點時間吧,因為這麼多年形成的思維想法不是怎麼容易改了的。現在看來,我的理性是被社會的價值判斷體系做左右,迷失了自己的真實的想法。

  我一直在問自己“我可以做什麼?我能做什麼?我會幹什麼?”一問三不知!我的人生不知道怎麼走下去了。以前理性給了我前進的方向,因為我知道我要什麼,我想幹什麼。而現在我發現這是不對的,我一下就迷失了。現在想來,我的理性應該是:達成目的的工具,像個忠誠的侍衛,護送你達到你想去的彼岸。理性不是你的主人,靈魂才是。

  以後我的人生可能會有所改變吧,因為我會學會放下一些“東西”,一些我曾經重視的東西。我是一個理性的人,但是往往做一些感性的事情。人本身就是一個矛盾統一體,誰也不能擺脫矛盾。面對矛盾我想說:自然而然地存在著,自然而然地隨著光陰的流逝和細胞的衰老而消亡;自然而然地對付矛盾,解決矛盾;自然而然地對待疾病而品味疾病的哲學和精神內涵。像曠野中的一株樹,從幼小成長到參天,從枝繁葉茂到枯枝敗葉,從抵禦冬風的侵擾到任憑秋風掃蕩,最後轟然倒塌,如同一座曾經輝煌的玉山倒下,成為生命的一道風景。

  理性就是比較冷靜的去思考和對方在一起的利和弊,包括背景差異,品位差異,程度差異,年齡差異等等,各個方面的因素。而確定和對方到底能走多長的路和應該付出什麼樣子的感情。感性是遇事在處理中以個人情感為依據的心理過程,通俗的說是感情用事。感性是生而俱有,不帶修飾的,野性而原始的感性可以直接獲取快樂,理性可能暫時抑制快樂,但最終仍會獲得滿足。

  面對自己的矛盾,我希望在這幾年內調整好!

  崇德向善,見賢思齊雜文隨筆 篇7

  一天清晨,天空有一種朦朧的感覺,似乎像被人披上了一層紗。華君武臨時接到了出版商打來的電話,說:他叫的話搞有一些問題,想與他商討一下。華君武一接到出版商的電話就急急忙忙的穿好衣服,他一開啟門,便迎來了一陣刺骨的寒風,冷的他瑟瑟發抖,他急急忙忙向車站跑去。華君武看到前面有兩個站臺,一個裡面擠擠攮攮,另一個則人很少。他毫不猶豫地衝向人很少的地方。他左等右等車子還沒來,他一邊捂著凍紅的耳朵,一邊想:這天氣怎麼這麼冷,出版商先生還在等著我呢,車子你可要快點來啊!華君武踮起腳尖向前張望著,忽然他看見站臺的最前面立著一個牌子,上面用紅筆(粗的)大大的寫著“母子上車處”。華君武一看,急忙離開,走到了那個站滿了人的站臺上繼續等車。但他發現這裡有許多母女,而那個“母子上車處”卻都是一些年輕力壯的小夥子,而且他們還很心安理得。華君武就得這是一個很不道德的行為,於是走了過去想評評理。“這裡是‘母子上車處’請你們到那裡去排隊。”華君武很有禮貌的說道。一個穿著軍大衣,戴著厚帽子的人轉過頭來說:“憑什麼,況且這裡哪裡有寫著幾個字。”那個人向四周望了望。華君武一聽,氣得臉都紅了。“你們。你們不能這樣。”等車的人們漸漸地圍攏了過來,還有一些人附和起來“就是,就是呀!”那幾個人面不改色似若無其事的樣子,繼續等車。這是一個抱著還在襁褓當中只有三四個月大的孩子的母親走了過來,微笑的說:“先生,算了。反正這裡有兩個站臺。”華君武轉過頭來笑了笑說:“放心吧,我一定會給你們評評理。”他又向那幾個人怒氣沖天的說道:“你們這些人有沒有道德修養,你們幾個人這樣做是一個非常非常自私的行為。”那個人臉上略有一些溫色,似乎對被人當場在街上訓斥有一些惱了。他對華君武吼道:“怎麼樣,你管得著嗎,我告訴你我從小沒上過學,大字不識一個。哼!”華君武手指著那個人,手指都被氣得發抖了。這時車子來了,剛才的那位母親又勸說道:“先生,算了吧,車子已經來了。”華君武想到還在等著自己的出版商,於是忍氣吞聲,上了車。

  與出版商商討完事情,回到家後一想到早上的事,心中還是有氣。他深思了一會兒,拿起手中的筆想用漫畫的形式把早上的情景畫下來,華君武一邊畫,一邊想:現在的人越來越不道德了,看來現在講道德可要從娃娃抓起了。如果社會中都講道德,那世界將會變得怎麼樣?

  崇德向善,見賢思齊雜文隨筆 篇8

  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時代在變,科技在變,文化在變,但所有的變化都是為了社會的繁榮與穩定,我們的價值觀並沒有改變,我們毅然記得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它是我們奮鬥的目標和底線。

  在這個道德的準線下,外界的困難並不能困惑我們,金錢的誘惑也不能迷惑我們。

  哥倫比亞的一家電視臺曾經做過這樣一個節目,名字叫《只說真話》,所有參賽者都必須

  在測謊儀的監視下回答主持人提出的各種問題。內容涉及參賽者的朋友、家人,甚至隱私,最後的贏家將會得到十萬美金的獎金。

  在金錢的誘惑下,許多人報名參加了這個節目,可是隨著比賽的進行,越來越多的人退出了,因為他們無法在攝像機的注視下出賣朋友,出賣家人,出賣良心,毀壞道德原則,每一個問題都在衝擊著一個人的道德底線。直到最後,所有人都推出了,無人中獎。這個結果震驚了全國,這不僅僅說明了人們可以抵制金錢的誘惑,這更加說明了每個人都在努力地維護著自己的道德底線,我們的價值觀並沒有因為金錢的誘惑而發生改變,我們依然堅守著自己做人的準則和道德底線。

  在金錢的誘惑下。我們尚且刻意堅守的道德底線,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會更加用自己的一舉一動,證明著我們的道德並沒有缺失,並且閃爍著人性的光輝。

  也許有人在公共場所大聲喧譁,但更多的人會對他報以目光的譴責;也許有人在公共汽車上對站著的老人安之若素,但更多的人會毫不猶豫地起身讓座;也許有人認為誠實意味著吃虧,但更多的人信奉吃虧就是福,實在才是真的古訓。

  不僅件件小事體現我們對道德的堅守,一次次的災難更體現了我們道德的高尚。

  在聽到汶川地震的死亡人數時,我親眼目睹了周圍的青少年為之落淚動容,我就是其中的一個;在學校組織捐款時,我親眼目睹了有人傾盡所有的努力,我就是其中的一員;一次次的災難都在向我們證明著,我們的價值觀沒有發生改變,它一直在我們的靈魂深處追求著,在實際行動中堅守著道德的底線,並且讓這種美德在一次次奉獻中不斷地得到昇華。

  一次災難就是一次人性的涅磐,它讓我們看到了道德的堅守,道德的昇華的巨大力量。有了這股力量,我們在前進的道路上還有什麼誘惑不能迴避,還有什麼榮譽不能拋棄,還有什麼艱難險阻不能戰勝?堅持住德德底線,這是我們國家的大幸,這是我們民族的大幸!

  堅守道德,堅守底線,永遠恪守住心中的那份對自己莊嚴的承諾!

  崇德向善,見賢思齊雜文隨筆 篇9

  記得有人說過:“人,一撇一捺,寫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我們要經常性地思考,我在做什麼,我做得怎樣,我要成為怎樣的人。”做怎樣的人,一百個人會有一百種答案,但在每一個答案的背後都有一個基點,那就是做人首先要做一個講文明、有道德的人。

  在成長之路上,我們往往會埋怨自己肩負的責任太重、要學的東西太多。我們需要學會求知、學會上進、學會保護、學會珍惜……然而,就在我們盡情綻放的青春年華中,就在我們張揚個性、釋放活力的激情下,我們往往忽略掉了道德,不注重文明。

  那什麼是道德呢?道德是為了維護社會文明健康發展而促使人人必須養成的一種行為規範和準則。中國自古以德育人、以德為美,以“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恪守人格,以“克已服禮”磨鍊品質。而文明,是路上相遇時的微笑,是同學有難時的熱情幫助,是平時與人相處時的親切,是見到師長時的問早問好,是不小心撞到對方時的一聲“對不起”,是自覺將垃圾放入垃圾箱的舉動,是看到有人隨地吐痰時的主動制止……文明是一種品質,文明是一種修養,文明是一種受人尊敬並被大家廣泛推崇的行為。

  但就在我們生活的空間,在我們菁菁的校園中,常常會感到一些不和諧的音符。比如:雪白的牆壁上被鞋印沾汙,洗手間裡的水龍頭“不辭勞苦”的滴著水,教室內的桌椅被刻上經典留言,投不中的垃圾被棄之於桶外,樓道里的牆壁也光榮掛彩,耳旁時不時飄過幾句汙言穢語,身體殘疾的同學不僅得不到幫助,取而代之的是模仿與譏笑……舉不完的例子,理不順的無奈。

  我們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著優良的傳統美德:我們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誠摯愛心;我們有“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的諄諄告誡;我們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愛國情思。就是這些警世名言,在經過幾千年歷史的更迭之後,仍能夠熠熠生輝。因此,我們要做的、能做的,還有很多很多。比如:在公交車上給老人讓座、在教室或樓道上隨手撿一張紙屑、愛護校園裡的一草一木、遵守公共秩序、少幾句汙言穢語、多一點文明禮貌、拭去那些輕蔑與浮燥、獻一份誠信與愛心,做一個懂禮貌,明事理的好孩子。

  同學們,唯有將道德內化為習慣,將紀律轉化為自律,我們的內心才會充實,我們的行為才會灑脫。最後,讓我們在國旗下共同祝願,祝願我們的生活處處開滿文明之花!祝願我們自己一步步地邁向文明!

  崇德向善,見賢思齊雜文隨筆 篇10

  當霜在房頂上,或是在地上拖起一片黃土時,我不曾想起一個問題,或許我已被凍在這個玻璃的世界裡,唯有寒冷和孤獨常伴心頭。當花開絢麗,草木欣榮之時,我也沒想過這樣的一個問題。可能美景襲來時,一切的事物都比不上,眼裡看到的便是“美”。當太陽釋放出熱量燃燒著靈魂的時候,我還是沒想起這個問題的重要性。不知我是否已被這熱情迷得暈頭轉向。

  教室前那顆大樹的葉打著卷兒落下時,我撿了這黃葉兒,心中不禁糾結,四季交替,一切景物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並非能同生存,且長存。而人也如此,甚至是更淒涼,可笑。當你不在這世界上的時候,你就是消失,不會像草木般在某個特定的時間裡又出現。

  如何讓你能在這一段漫長而又短暫的人生道路上留下一些東西,即使不能像古人那樣聞名世界,但也能讓你自己、朋友、家人、老師、同學……實實在在地記過你,想過你。我想這不能近乎完美的滿足感得在道德上去尋找。

  道德的道路很長很長,長得從你的前面一直延伸到無限。確切地說,這條路是隻有起點,但卻沒有終點。因為道德路的起點標籤一直在你的腳下,無論你是向南向北向西向東,或者是向前1000米,向後退1000步,這個標誌性的起點都還是會在你的腳下。你撕掉一張,又會出現一張,再撕掉一張,還是又會出現一張。在這條長路上不會有很大的一座山阻擋著你,不會有狂風暴雨襲擊著你,有的只是那一些渺小的荊棘。可能你會說,這麼點荊棘有什麼好怕的。其實一切都會安排好的,不會很困難,也不會很容易。這荊棘也一樣,看似不可怕,但也是很鋒利,足以讓你遍體鱗傷。要想戰勝就得拿起你心中那把神聖的鐮刀去將它砍掉。

  那麼在這樣一條沒有任何東西能證明你成功的道德路上,該怎麼衡量你的勝利呢?很容易,只要看你的起點有多少,標籤撕掉有多少, 和砍掉的荊棘有多少就行。如果你的起點越多就說明你嘗試的越多。你撕掉的標籤越多就說明你堅持的時間就越短。你砍掉的荊棘越多,就說明你努力的就越多。三種衡量勝利的方法合起來就3個字“多少多”。

  道德的範圍非常的廣,廣得是沒有拘束與界線。任何方面都是你施展的地方:感恩、真誠、善良、節儉……任何小細節都是道德的體現:一句溫馨的語言,一朵芬芳的鮮花,一份精緻的禮物,一個輕而易舉但又意義深遠的舉動……

  十全十美,我們無法做到,就讓我們儘量去接近它,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如果不懂得道德的人,他的眼睛就缺少淚水,他的靈魂就缺少希望。

  崇德向善,見賢思齊雜文隨筆 篇11

  道德是一個亙古不變的話題,即使最強大的哲人也無力宣稱,他可以從整體上營造一種文明,我們能做的就是為社會和歷史提供一些約定俗成的起碼前提。中華民族歷來崇尚道德,無論是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還是以老子為代表的道家思想,無不都以高尚的道德做為他們的至高境界。宋代文人蘇轍就曾寫道:“轍生好為文,思之至深。以為文者氣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學而能,氣可以養而至。”這就說明,道德是做人的基本準則,只要我們能夠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就會成為有道德的人。

  古往今來,滄海桑田。雖然時光在流逝,時代在變遷,但是道德建設的重要性不僅沒有消減,反而與日俱增。做一個道德高尚的人是需要毅力的,道德高尚的人絕對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培養出來的。我覺得我們要想成為一名道德高尚的人,必須從小事做起。比如說,在家裡我們給勞累了一天的爸爸和媽媽端上一杯熱茶,在學校裡我們幫助同學解決一道難題,在公交車上我們主動為年邁的老人讓個座,在上學路上我們扶正一顆被風吹歪了的小樹,在廣場上我們彎腰撿起一片廢紙屑等等。我相信,只要我們能夠從這些小事做起,那麼我們每做一件事情,我們的道德水平就會得到一次昇華。道德建設無小事。一個人的思想觀念,言行舉止,贊成什麼,反對什麼,取什麼,舍什麼,能否明榮恥,分美醜,別善惡,反映在大事上,更多時候是體現在小事上。見微知者,從滴水能觀滄海。常常可以從生活小事上看到一個人的大德。不能認為是小錯而原諒放過。因為小錯會釀成大害;不能因為是好事太小而不願做。小德可積之成大德。正所謂“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只要是涉及社會主義榮辱觀、屬於思想道德性質的事,哪怕再小,也必須重視。該為必為之,不該為切勿為之。

  我們如果能夠從身邊小事做起,嚴於律己,那麼我們每做一件事情,我們的道德水平就會得到一次昇華。積跬步,以至千里;匯小溪,以成江海。我們要善於由大及小,從大處著眼,從小處著手,決不要以微小而不足道,細小而不足為。做一個有道德的人,要注重培養自己的道德觀念,必須注意到知、情、意、行的統一。不能只講動機不計效果,也不能只根據效果去判斷其善惡。要注重道德認知,處理好知與行的關係,注意實際行為的鍛鍊,在實踐中增強道德情感、意志力。

  崇德向善,見賢思齊雜文隨筆 篇12

  那天,吃完西瓜,姐姐叫我把西瓜皮扔到樓下的垃圾箱,我二話不說拎起袋子便往樓下走。

  出了門口,卻發現原本與大門相對而立的垃圾桶沒了蹤影。為了方便樓道里的業主倒垃圾,小區物管特意在每個樓道口設定了一隻高大的塑膠桶,還每天不定時地由專門的清潔工來清理垃圾。我料想是小區的清潔工此時正在清理那隻垃圾桶,過不了多久它便會在這兒繼續待命。習慣性地隨手把垃圾往綠地上一放便溜之大吉,誰知轉身的那一刻 竟 發現百米之遙的地方有兩隻一模一樣的垃圾桶,怎麼辦?跑過去扔,太麻煩;不去扔,大夥會看樣,清潔工會有麻煩事。去?不去?——算了,就當做沒看見吧!我走得有些忐忑不安。

  進了門,站在陽臺上往下望,瞥見自己丟的那袋垃圾旁邊居然又多了一顆“黑色炸彈”,我心裡很不是滋味,該來的總會來的,誰讓我開創了歷史新紀錄呢?一想到那臭氣熏天的垃圾,那發黴、發酸的氣味,我的內心就多了一份自責與慚愧。平日裡,父母教導的“要善良,要多為別人考慮”似乎被我拋到了腦後,老師的教誨——“方便他人,快樂自己”、“不要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早已被我忘到了九霄雲外。我真覺得自己是個罪人。

  “不,我決不做這樣缺德的人!”我疾步飛奔下樓,拎起那袋西瓜皮朝遠處的垃圾桶走去。“嘭”一聲,瓜皮穩穩地墜落到桶底,我心頭的傷口癒合了一半。接下來,該處理那袋臭臭的、黴爛的垃圾了,就當是對先前過錯的一種彌補吧!

  我屏住呼吸,雙手緊緊地拽住袋口,雙腳超速地移動著,我簡直不敢想象,我還有那麼大的能耐可以做競走運動員。但是因為袋子太沉了,氣味太臭了,我屏氣的水平也太有限了,所以走到一半的時候,我實在吃不消了,垃圾被摔在了地上。這一摔可遭了秧,袋子破了,垃圾散了,臭氣真的熏天了。哎,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我心裡自然不爽快,急匆匆回家拿了畚箕、掃把來清掃。

  我小心翼翼地把垃圾掃進畚箕裡,因為垃圾太臭了,我實在是聞不下去了,就跑到一邊深呼吸,然後像剛才那樣健步如飛,直奔垃圾桶。這樣來來回回跑了四趟,才將路面上的臭垃圾清理盡了。我終於長長地鬆了一口氣,哎,誰叫我自作自受呢!

  自那以後,每當見到小區綠地上的違章垃圾,我就會毫不猶豫地隨手拎進垃圾桶,不為什麼,就當是給清潔工減負,就當是為咱們生存的環境出一份綿薄之力。

  崇德向善,見賢思齊雜文隨筆 篇13

  義大利詩人但丁說過一句話:“一個知識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彌補,而一個道德不全的人卻難以用知識去彌補。”可見道德是多麼的重要,在我們生活中的很多小事情都可以體現出一個人的道德素養有多高。比如說小區裡的停車問題。

  那天傍晚,媽媽下班回家,小區裡的停車位已經停得滿滿當當,她開著車繞著小區開了一圈,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個停車位,她把車停好後趕快回家做飯。她一邊做飯一邊不停地朝窗外張望,嘴裡還不斷地念叨著:“我的車停在那兒,會不會擋著人家的私家停車位,我要麼再下去看看。”不一會兒,飯菜已做好了,媽媽急切地對我說:“快,陪我下去看看,停好車再來吃飯。”我便急忙跟著媽媽下去了。

  我和媽媽一起來到了我家的汽車旁邊,媽媽問我:“你覺得這車停在這裡行嗎?會不會擋住人家的私家停車位啊?”我仔細的看了一眼,說:“這裡的距離還有一點,應該可以的吧。”媽媽又繞到了汽車前面,我也跟著走了過去,這裡和前面的車還有一些距離,前面的車也可以倒出來。我看著媽媽說:“這樣停著差不多了,兩邊的車都可以正常出入了。”媽媽又繞著車走了幾圈,便想了想說:“你去小區裡看看還有沒有其他什麼停車位?”我便繞著小區跑了一圈,但沒有什麼大的停車位了。百般無奈之下,我和媽媽又走回了車子旁邊。我們繞到了前面車子的另一端,發現這車如果倒一下的話,還是可以開出去的。於是,媽媽把車稍稍地往前開了一點,這樣,便兩邊都可以顧全了,媽媽似乎放鬆地撥出來一口氣。我終於也明白媽媽為什麼要下來重新停車了。不過,我也想起來那個被堵在小區裡的早晨了。

  那個早上,我們很早就出門了,小區裡的大部分車都還沒有開走。我們開出去的時候,有輛車停得太靠路中央,剩下的距離看上去已經容不得一輛車通過了。但媽媽還是小心翼翼地試著向前開,但開了一段便不得不停下來了,因為那兩個後視鏡似乎快撞上了。我走下了汽車,去看看那兩個後視鏡之間的“親密程度”有多少。當我們試了好幾次,確定開不出去時,我也只好指揮著媽媽慢慢地向後退了出去。

  其實,道德與不道德之間,只有很小的差距,也許這是那麼一念之差,也許只是幾釐米的距離,也許只是多付出幾分鐘而已。而我們就應該注意這些生活中的一點一滴。

  崇德向善,見賢思齊雜文隨筆 篇14

  大街上,一位老人突然昏倒在地。如果你看見這不幸的一幕,你扶不扶?

  在過去,這可能是一個極其簡單的問題,甚至是一個無需回答的問題,那時的我們一定會毫不猶豫地回答:“當然要扶!”舉手之勞,無需思考,相信人們都會伸出援助之手,將老人扶起。

  可隨著“彭宇案”等事件的發生,當我們再次看到摔倒在地的老人想上前扶起他時,似乎總有另一個自己按住了我們伸出的援手。

  “扶老人”這一小小的善舉,一不小心就成了焦點新聞。一位路人走在街上,身邊的老人突然倒地,痛苦地喊著“救命”,路上的好心人將他扶起,最終卻不得不賠償了所有的醫藥費。類似“彭宇案”這樣的新聞已經不止一次出現了。人們似乎從中得到警示,我們不能靠近摔倒的老人了,更不敢扶了。

  “扶不扶?”但再次面對這一問題時,人們卻要糾結半天。不是我們不關心老人,不是我們喪失道德,而是意想不到的結果,讓人感覺“扶不起”。

  我們到底該怎麼辦?

  又一則“扶老人”的新聞被傳得沸沸揚揚:一位老人倒在街上,臉上流著血,看上去很痛苦。路過的人們似乎早已有所戒備,他們看見後,都不敢輕易靠近。看著這位老人躺在地上多麼無助,總不能見死不救吧?於是人們想出了一個“智慧”的方法,先拿起手機拍照,再施以援手,扶老人起來並送到醫院,通知老人的家人。“這位老人可是自己摔倒在地的,我們都看見了。”人們都這麼說,心裡不驚慌,也不害怕了。因為他們手裡有“證據”,照片能說明一切。

  看看,如今的社會,做一件善事都讓人瞻前顧後,心驚膽戰。

  原來,道德已經隨著老人“壞心眼”和人們的戒備,離我們的社會漸行漸遠。善意,也似乎想要逃離人們的內心。

  是到了反省的時候了。社會、集體和個人都值得反省。

  如果,13億人扶不起一個摔倒的老人,這不僅僅是一個道德的問題,而是一個社會的悲哀。

  因此,無論怎麼講,我們都應該扶起老人。

  老人摔倒了,不能讓道德也隨之“摔倒了”。要知道,一個沒有道德的社會,就是一個由木偶組成的社會,一切都是“僵”的。

  不要害怕,不要戒備,更不要利用拍照來消除恐懼。我們要相信,社會溫暖了,老人的心也就暖了。他們一定不再為了一己私慾而喪失道德,畢竟他們是慈祥可親的。

  扶起老人,扶起道德;扶起老人,讓道德昂然前行。

  我們每一次“扶”的動作,都能聚集正能量;我們每一次善舉,都會讓道德之花在社會中一點點地開放,讓社會更和諧、更文明。

  崇德向善,見賢思齊雜文隨筆 篇15

  泱泱華夏,自古以來就被稱作禮儀之邦。荀子云:“故學至乎禮而止矣,夫是之謂道德之極。”這道德一詞,是禮之根本,從玄之又玄的《老子五千文》直到如今,

  組成了一排歷經上千年的編鐘,將渾厚而又清亮的左音右韻,在河之洲,水之湄,山之陽,海之濱迴盪,直達億萬炎黃子孫的心底。

  何謂道德?道德其實並非是一個空洞高深的名詞。

  自強、自律、自愛就是道德;孝敬長輩、健康生活、勤勞節儉就是道德;尊敬師長、團結同學、關心集體就是道德;明禮、守法、誠信、助人就是道德;綠化環境、保護動物、低碳生活亦是道德。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其實並不需要做出廣為他人傳頌的光輝事蹟,只要做好自己能做的、應做之事,就能稱得上是一個有道德的人。

  在《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中,有這樣一個故事:一直默默無聞的陳珂被評為“感動校園”人物,而她的當選理由卻是每天放學之後最後一個走的同學。因為她總是將教室的燈關掉、門窗關好才離開教室。

  關燈、關門,這其實僅僅是一件小事,舉手之勞罷了,然而能像陳珂一般每天堅持這舉手之勞的又有幾個呢?就是這每天的堅持,體現出了陳珂身上對於集體的深深熱愛以及那道德的美麗光芒。

  孟子有云:“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我們或許並沒有能力去“兼濟天下”,卻有能力保持且提高自身修養以“獨善其身”;老子曾曰:“治大國若烹小鮮。”我們雖然並不需要“治大國”,卻能夠以“烹小鮮”的智慧去對待生活中的一點一滴。

  記得在我很小的時候,有一次母親曾讓我獨自去一家大型的商場買東西。然而年幼的我卻因為推不開那扇沉重的玻璃門而窘迫地站在門前,緊緊攥著紙幣的手心微微冒汗,望著那沉重的玻璃門不斷地開開合合,卻不願意為我而停留片刻——直到有一個女生從門裡出來。她並沒有立刻放手,而是站在那裡看著我。我趕緊跑了過去,在她的身旁輕輕道謝。

  那便是道德。古人有云:“心正後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我並不知道那一名女生是誰,然而從她的身上,我卻能夠感受到這高於一切的道德。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要將道德體現於生活中的任意一個細微之處,要將道德成為自己下意識的行為,從身邊的每件事開始——我正在努力著,那麼,你呢?

  崇德向善,見賢思齊雜文隨筆 篇16

  從學會說話起,常看到媽媽的道德行為;從上學讀書起,常聽到老師的道德話語;從成熟長大起,常學著生活的道德方法。道德無時無刻不在我心中。

  要遵守道德,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我們必須從小事做起,認真做好生活中的'一點一滴。記得看過這樣的故事:一個小男孩向一個小女孩借一塊錢,答應明天晚上還,因為信任,這個小女孩猶豫了一會兒便答應了。可是離還錢的時候間只剩下一個晚上了,小女孩等到天黑也沒見小男孩出現,她開始有些後悔,擔心他不會來了,正當熄燈上床的時候,聽見敲門聲,那小男孩氣喘吁吁地站在門口,手裡捏著皺巴巴的一塊錢,小女孩高興的笑了。後來才知道,借錢是為了給低血糖的母親買葡萄糖,為了還錢,每天晚上一放學就去離學校一公里外撿廢鐵賣錢,由於太困了,就倒在樹下睡著了,起來時才發現晚了,便開始狂奔,只好現在才來。這位小男孩最後幹了一番大事業,這都是他遵守道德的結果啊!

  其實還有許多像小男孩那種人和事,道德永遠在我心,一直教育著我,鞭策著我。

  好事還可以做嗎

  下了一個星期的雨,今天是星期五了,雨仍然沒有停的意思,和往常一樣我揹著書包,撐著傘,拉著弟弟走在了上學的路上。

  我和弟弟邊走邊唱:“小雨淅瀝瀝、淅瀝瀝下個不停······”突然在一個拐彎的下坡處,我看見一個推著買菜車的老爺爺摔倒在那裡,我連忙朝那兒跑去,準備扶他起來。突然,我的腳步停止了!我想起了一件事!

  今年過年回家,大家都高興地去街上辦年貨,鄉親們有車的開車,沒車的叫車,不願意乘車的就結伴同行,集市上熱鬧極了,忽然在人群中有位老奶奶摔倒了,一位好心的司機叔叔走過去扶她,這時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老奶奶突然大叫:“你怎麼開車的,這麼不小心啊!疼死我了。”大家都圍上去,司機叔叔真是百口莫辯,請大家作證,但是大家都不願惹麻煩。好心的叔叔真是欲哭無淚呀!老人糾纏著叔叔,要求去醫院並且賠償。糾纏了好久。爸爸媽媽說:“走吧,別看了,以後少做這樣的傻事,免得惹麻煩!”

  今天有是一個老人,我該幫嗎?我猶豫了······我想到平時老師的教育,看到可憐的老人,我決定冒一次險,趕緊跑去將老爺爺扶起來,然後幫老爺爺推過拐彎處。老爺爺連聲道謝,我微笑著對爺爺說了聲:“不用謝,雨天路滑,爺爺您要小心點!”說完,我開心的拉著弟弟繼續唱著歌走在上學的路上。

  瞧!好人還是可以幫的,好事還是可以做的!

  崇德向善,見賢思齊雜文隨筆 篇17

  去年冬天的一個下午,我坐公交車去學畫畫。我帶著耳機,欣賞著曼妙的音樂,閉起眼睛,享受著冬日特有的溫暖的陽光。

  “西苑橋頭到了,下車的乘客請向後門移動,準備下車,下一站,開元大道。車輛啟動,請扶好坐好。”車廂的喇叭裡傳出了溫馨的提示。

  前後門吱吱呀呀的開了,極不情願的樣子。上來了一個極不起眼的中年婦女,穿著沒過膝蓋的紅色羽絨服。

  車又搖搖晃晃的向前駛去。我依舊眯著眼睛,享受陽光的恩賜。但隱隱約約中,似乎覺得陽光下不再像剛才那樣純粹,零星地夾雜著些什麼,具體是什麼,我也說不清楚。

  “開元大道到了,下車的乘客請……”“你幹什麼?”那個提示音被一個女人的叫喊聲掩蓋了。我摘下耳機,“欣賞”這眼前的一幕:一個年輕男子攔住了那個準備下車的中年婦女,咦,那不就是剛才上車的那位嗎?男子的手中還捏著一個小巧的女式錢包。

  男子略帶輕蔑地問:“大姐,這是你的錢包吧?”女人愣了愣,摸摸口袋,說:“是。”便要伸手去拿。男子手往後一縮,說:“大姐,我拾起了你的錢包,你總得意思意思吧?”聽到這話,我愣了一下,心裡對那位男子充滿了厭惡。把撿到的東西還給失主不是天經地義的事嗎?還要意思意思?我發自內心地鄙視他。車上的人都朝他投去厭惡的目光。可那男子不但不覺得不好意思,反而變本加厲說,“看你這樣兒,就給20好了。”婦女看拗不過,從兜裡掏出一張錢看也沒看,往地上一扔,拿過錢包,氣呼呼地走下車去。

  車上的人都在竊竊私語,議論著男子的卑鄙行徑。孰不料,男子拾起地上的20元錢,走向一個正在打盹的老奶奶。他輕輕地叫醒老奶奶,接著說,“大娘,您看您是不是丟了20元錢?”老奶奶疑惑地摸摸口袋,“咦,我的錢呢?”男子小心翼翼地把錢遞給老奶奶。向她解釋道:“剛剛有人偷拿了你的錢,但把自己的錢包掉了,我給你要回來了。”車上的一位大爺不解地問,“你怎麼知道是她拿了?”“我看見了,還有剛剛她想都沒想就從口袋裡取的錢,是20。錢包丟了,身上哪裡來的錢?”大爺明白了,向小夥子投去讚許的目光,車上的人也都為他鼓掌,我也在心裡給小夥子打了滿分。

  陽光又如之前一樣和煦,車子平穩的向前駛去。那個小夥子用自己的智慧揭示了一個不道德的現象,贏得了大家的讚譽,填補了道德的漏洞,不是皆大歡喜嗎?

  崇德向善,見賢思齊雜文隨筆 篇18

  當我們降臨在給世界上的那一刻起,我們便揹負著責任。這些責任有時會在時間流逝下淡漠,但更多的則會成為我們的準則,成為支撐我們世界觀的道德。道德心就是責任。

  我們出生的那一刻,承載著親人對我們的期待,揹負著社會給予我們的責任。我們擁有著親情,友情,愛情,但這些所有的東西對我們來說都有著責任。因為親情,我們對我們有著養育之恩的父母有著贍養他們的責任,有敬愛他們的責任。因為友情,我們對真誠相待的朋友我們有著關心他們的責任,有體諒他們的責任。因為愛情,我們對相伴一生的愛人有著陪伴他的責任,有深愛他的責任。因為這些責任,我們組成了我們獨有的世界觀。我們知道要贍養父母,敬愛父母,關心朋友,體諒朋友,陪伴愛人,深愛伴侶。

  這一個大的世界觀形成中也含有細小的點滴來填充了它。因為我們有心,所以會感激,因為老師的關懷,所以我們尊敬師長,因為打的對我們的饋贈,所以我們愛護自然,因為社會的給予我們的環境,所以我們關心社會中的弱小,正因著種種,我們構成了我們人生的準則,構成了我們心中的道德。

  道德則是讓我們明白我們該做的是什麼。退休老人十幾年如一日的為貧困山區的孩子捐款,為什麼?不為什麼,只是老人高尚的道德心,偉大的世界觀,讓他覺得這是他的責任,雖然節儉但是快樂,因為他實現了他的責任,成就了他的道德。劉思宇,一個簡單的大學生,為何他要在雨中站立,任由著風吹雨打。因為他愛自然,愛這個世界,愛著那片西雙版納,更因為他認為這是他的責任,是他道德心中的願望。

  我們可以每天認真的學習,來讓我們的親人和老師放心;我們可以稍稍彎腰撿起腳下的垃圾,來回饋我們的自然和社會;我們可以為山區的孩子捐贈衣物和書籍,來幫助我們的社會。

  然而總有些人打著道德的旗幟,來完成自己的私心,例如大學中有的學生為了官途去上去支教,甚至逼得孩子們寧願不要老師,也不願在面對這些權利熏天的嘴臉。也有著偽裝弱小的人,讓大家對老人漠視,因為害怕被欺騙,害怕本來就微小的道德變得越來越小。也有串聯道德與人之間的人從中作梗,為了蠅頭小利,而貪汙象徵著希望的捐款。

  可這樣我們就不再幫助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人了嗎?不,因為這個世界會因為有點點的光源而光明。

  如果我們用微薄之力來幫助這個世界,那麼我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終有一天我們會用我們的對世界的責任心,來成就我們的道德心。

  崇德向善,見賢思齊雜文隨筆 篇19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談到這個話題,許多人也許會想:這還不簡單,不就是要有禮貌、懂得謙讓、不亂扔果皮紙屑、尊敬長輩、善待弱小嗎?確實,從小到大,老師給了我們很多這方面的教育,我們說起來容易,但真正要做起來卻很難。比如我,時常想注意自己的道德修養,可也會在無意間做一些有悖於道德的事。

  一個陽光明媚的星期六,太陽溫和的照耀著大地,人們丟去了往日的忙碌,都悠閒地出來曬曬太陽,快活地在陽光的撫摸下踱步。我正在去練小提琴的路上,嘴裡悠閒地啃著一大塊南瓜酥,這是我平時最愛吃的零食,在練小提琴之前我總會忍不住到櫥裡拿出一塊來,路上叼著咬著嚼著。

  路走了一半,這南瓜酥再大,也該啃完了,我看了看手裡的包裝紙,想都沒有想,大手一揮,包裝紙就飄飄然拋到腦後,我一邊回味南瓜酥的味道一邊得意地拍拍手,走向了熙熙攘攘的大街。

  剛邁出了幾步,一個念頭便一閃而過,我想起了自己一直掛在嘴邊放在心上的道德修養,想起了自己對他人此種行為做出的厭惡表情,也想起了自己將包裝紙如此隨意地扔在了大街,這個千島湖居民共同擁有的走廊上,便覺得自己是沒有道德的人。於是我折了回去,想撿起包裝紙,可剛彎下腰,就感覺到幾道灼熱的目光在看著我,我努力讓自己明白那目光是不存在的,可是我的臉還是脹的得通紅。我的眼前彷彿出現了那別人對我做出的厭惡表情,我再也沒有勇氣面對那在陽光下金燦燦得發燙的包裝紙了,我只得直起腰來,一邊哼著小曲一邊把充滿了我的愧疚的包裝紙沒事似地踢到了一旁去,又裝作沒事似的頭也不回地走了,只覺得那天的陽光格外刺眼,心裡特別得不舒服。

  那道刺眼的陽光伴隨了我很久。從那以後,當我看見同學把串肉的竹籤狠狠刺在大樹充滿滄桑痕跡的樹幹上的時候,我做不出厭惡的表情了,確切的說我認為我已經沒有資格做出厭惡的表情了。我從此也變得在這一方面小心翼翼了,每次有果皮紙屑,總會記得把它放入垃圾桶,不敢有一絲的馬虎。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不是口號,而是行動,它於我來說,能讓我心安、坦蕩。我想,從身邊小事做起,從細微處入手,養成良好的習慣,是成為有道德之人的關鍵。同學們,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爭做一個有道德的人,讓社會風氣和秩序越來越好,共同構建一個和諧的大家庭!

  崇德向善,見賢思齊雜文隨筆 篇20

  人們常說:道德是石,敲出希望之火;道德是火,點燃希望之燈;道德是燈,照亮人生之路;道德是路,引導人們走向燦爛輝煌。從現在開始,自覺地做道德建設的宣傳者、捍衛者,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義大利詩人但丁曾說的過這樣一句話:“一個知識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彌補,而一個道德不全的人卻難以用知識去彌補。”可見道德比知識更為重要。道德是人類社會中自然形成的行為規範,是獲得別人信任的一個標準。道德就是誠實守信,不貪圖不屬於自己的東西;道德就是在別人遇到困難時伸出你的援助之手,幫他人渡過難關……

  爸爸媽媽也一直這樣教育我,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做一個講信用的人。老師也幾乎天天說:“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天天陪伴我的教科書也這樣告誡自己,做一個有道德的人。道德似乎已經潛移默化地進入了我的身體。

  記得有一年的萬樂節的交流會上,我們乾潭的大街小巷擠得水洩不通,簡直可以說是人山人海。在茫茫的人海中,我無意中撿到了一隻手機,當時甭提有多高興。在一旁的外婆說:“吳航,你今天的運氣真好!這手機還蠻新的,可以自己用了。”此時爸爸也在旁邊,他朝四周看了看故意說:“那自己留著了?”我低頭沉思了片刻,說:“不行,別人的東西怎麼能自己用呢?爸爸不是常說,拾到東西要歸還嗎?”外婆又說:“街上這麼多人,怎麼找失主啊?”“是啊,怎麼辦才好呢?”我靈機一動:“爸爸,開啟手機看看裡面的通訊錄,打電話給對方,不就知道手機號碼的主人了嗎?”“對啊,我的兒子真是聰明。”在爸爸的幫助下,我們終於找到了失主。爸爸驕傲的說:“兒子,我們今天又當好人了,做好人的感覺如何?”“爽,開心。當好人舒服、踏實”。

  道德就是在別人遇到困難時伸出你的援助之手,幫他人渡過難關……俗話說得好,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在四川的大地震中,一場突如其來的地震瞬間帶走了成千上萬人的生命。看著一片片廢墟,一個個孤兒,作為中國人都應該獻出自己的一點愛心,溫暖災區人民的心。我也獻出了我的一份力量。是啊,災區需要幫助,災區人民需要幫助!伸出我們的援助之手,鑄造愛的橋樑。

  從現在開始只要我們從每一件小事做起,我們就會成為有道德的好少年。成為道德建設的宣傳者、捍衛者,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崇德向善,見賢思齊雜文隨筆 篇21

  早在很多年以前,愛因斯坦就曾說過:“一切人類價值的基礎是道德。”道德,是人類的靈魂,人之所以為人,最根本的區別在於人有思想,有傳統的道德觀念。

  我們國家提出要“依法治國,以德治國”,什麼是法?簡單的說,法就是普遍認可的道德體系的強化,當然法也對人們的道德體系和二者相輔相成。可見道德在人類社會生產生活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中共中央早在幾年前就下發了《公民道德實施綱要》,如今又特意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他們的共同特點都是要我們做一個有到底的人,特別是青少年。

  不僅僅在當今社會,即使在幾千年前,中國也同樣崇尚道德。無論是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還是以老子為代表的道家思想,都無不以高尚的道德作為他們學術的最高境界。

  那麼,道德在整個社會中佔有什麼樣的社會地位?什麼樣的人可以說是一個有道德的人呢?以及怎樣才可以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呢?

  一個人的道德決定了他的行為。日前,江蘇財政廳副廳長因貪汙受賄意外落馬。作為一個公務員,他曾經一定是一位好官員,但他的人生卻始終缺失了一課——道德。

  在災難面前以考量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道德。

  2008年5月12日,汶川發生了8.0級的特大地震。在災難面前,有點不顧自身安危,搶救傷員,運送物資。但也有一些人,卻不顧他人,甚至自己的親人,自顧自逃命。這樣的人,請問你懂得責任二字的含義嗎?這樣的人同樣少上了道德那一課。

  什麼樣的人可以說是一個有道德的人?怎麼樣可以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

  有時,在公共汽車上主動給老人、孕婦讓個座,這是一種道德;孝敬父母,疼愛自己,關愛他人,是一種道德;勤奮學習,努力工作,樂於奉獻,這也是一種道德。

  其實,道德就在你我身邊,就在你我生活中的每個角落,當然更存在於我們每個人的內心深處。不積矽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無江海。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就是需要我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加強自身修養,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做一個對家庭,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

  做好自己由己及人,讓全社會共同努力,讓全社會的道德力量凝聚在一起,成為一個道德的火球。溫暖這冰冷冷的社會,照亮這黑乎乎的家園。

  崇德向善,見賢思齊雜文隨筆 篇22

  道德,它就像一片樹葉一樣,長在參天大樹的樹梢上,彰顯大樹的風華正茂,還會進行光合作用,供給人們氧氣;然而,在它走到生命的盡頭,變成枯萎焉黃的落葉時,它也不會“虛度光陰”,會化作養料,滋潤著大地。是啊,道德正是如此,它無時不刻地為他人著想,甚至是為他人而生存的!

  記得是在四年級的時候,我在公交汽車上遇到了意見令人唾棄的事情:一位老爺爺正坐在公交汽車的座位上美美地吹著暖氣,因為那時候還是寒冬,外面實在是冷極了。車停站了,上來的是一位面相簡樸老實的婦人,身旁有個四五歲的小女孩,懷中抱著一個正酐睡的嬰兒。老婦人一上車就掃視全車,尋找座位,我正想起身給她們讓座,可那婦人,一瞅準老爺爺,上來就是一揪,提起了老爺爺的整個身子,大聲呵斥:“你這個糟老頭子,竟然搶我們娘倆兒位子,真……”一大堆的髒話像泉水似的從“泉眼”裡噴湧而出。這一下,之前我對婦人淳樸而老實的好感蕩然無存。車上瀰漫著乘客對於老婦人行為的竊竊私語,“太不要臉了。”“明明是那人老人的位子還硬說是自己的。”“真不要臉!”但是她她卻一點兒也不在意,彷彿那些汙言碎語都事不關己,自己還坐在位子上哼著輕快的旋律,衣服沒事人的樣子。再看看那位可憐的老爺爺,他正駝著背,很艱難地站著呢!我心中充滿了對那位婦人氣恨和憤怒,像她那樣的人連尊老愛幼都不懂,根本就不配在世上苟活!“媽媽,老師說了,給老爺爺讓座是……是美德呀!你就站起來給老爺爺坐吧!”那個緊隨老婦人之後的小女孩不斷地發出稚嫩的童聲去懇求。聽啊,連小孩都懂得的道理,你都不懂,你真的問心無愧嗎?

  看過一個“反面”教材,再來看看一個“正面”教材:在上四年級時,有篇文章《中彩那天》中母親說了一句話:“一個人只要活得誠實,有信用,就等於有了一大筆財富。”這句話深深的烙在我的心中。

  全文講的是父親為了誠實信用而放棄了大獎——賓士車的事情。父親在面對艱難的道德的抉擇時,選擇了誠信與道義,因為,誠信無價,而財富有價。儘管他們家窮,庫伯家有錢,也不能不講誠信、信用;儘管這是父親的夢想,也不能拿別人的汽車自己來開……一個人只要活得誠實,有信用,就等於有了一大筆財富。是呀,這財富不就是我們的誠實與道義嗎?

  用現代潮流式說,到道德就是MP3,MP3中流露出的是優美的音韻;道德是一扇風扇,吹出來的是清爽的涼風……

  崇德向善,見賢思齊雜文隨筆 篇23

  道德,即是衡量行為正當的觀念和標準,是做人的根本與原則。當我們逾越了道德底線時,才真正明白——道德無價。

  還記得是我九歲那年,有一次和媽媽去超市購物,剛走進超市,我就拿起一個購物籃,直奔向零食區,把零食一大袋一大袋地放進籃子裡。不一會兒,原本空空如也的購物籃就被零食裝滿了,我還想伸出手去拿幾根火腿腸,卻被一隻手阻擋了下來,我抬頭一看,看見媽媽嗔怪的眼神,我的手才慢慢地慢慢地收回來,面容也顯得極不情願,只能看著媽媽把籃子提走。

  這時,我向四周望了望,並沒有人,這使我的心中不禁萌發了一個不道德的念頭——自己偷偷地拿走那幾根火腿腸,又想到大人說過不能拿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心中產生了矛盾。最後,在美味的誘惑下,我還是偷偷地迅速地拿走了那幾根火腿腸,小心翼翼地塞進口袋裡,心中似乎有一頭鹿在往外噗通噗通地猛撞著,我把手也伸進口袋裡,試圖偽裝著。過了一會兒,媽媽也買完東西了,帶著我一起走到了結賬處,看著售貨員掃描著一件又一件商品,我的心跳得更厲害了,雙手緊緊地攥著火腿腸。沒多久,結賬完了,我才敢抬頭看售貨員一眼,她見了,對我和藹地笑了笑,我急忙轉過頭,跑了出去。這善意的微笑,卻給我增添了一份愧疚與不安。

  回家後,我才敢慢慢地拿出那幾根火腿腸,放進購物袋裡。明明以前買來零食,我就會大吃特吃,可現在,已沒有了心情,只有一種沉重感,心中似乎有一塊大石在壓著。

  這時,媽媽走過來,拿出了一袋洗衣液,正當媽媽要轉頭離開的時候,好像看到了什麼,“誒,兒子,你剛才買了火腿腸嗎?”我的心不禁又繃了起來,“對……對啊”,“可是結賬單上沒寫啊”,我的臉唰地一下紅了起來,低下頭,沉默著,媽媽轉身一看,便明白了,“兒子,你這樣做是不對的啊,道德是做人之本,是一個人內心的真實寫照,一個好的家風是從道德開始的,不能因為小的利益而失去了道德啊!”

  那天下午,媽媽帶著我又回到了超市,我的口袋裡裝著那幾根火腿腸,我走進門口,徑直向零食區跑去,把它們輕輕地放回了原處,心中的一塊大石也終於放下了,變得輕鬆了起來。我跳著走著,又在結賬處遇見了那個售貨員,她看見了我,像上午一樣對我笑笑,這次,我沒有轉身離開,而是對她也報以陽光般的微笑,因為我明白了——道德無價。

  崇德向善,見賢思齊雜文隨筆 篇24

  一場大火將哈佛大學圖書珍藏館燒燬,一名學生將自己違規帶出珍藏館的典籍交還給校長,而校長收到這唯一存世的書,感謝了這名學生後將其開除。這看似不近人情的處理方式,實則是合情且合理的。

  規則是最基礎的道德,是道德的底線。

  也許有人會說: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為什麼不從輕處理這名學生呢?誠然,該學生偶然保留了珍貴的書籍,可以說為學校做出了貢獻。但是,如果僅因他違規帶出的書具有特殊價值,便忽視規則,予以特權,不免草率而不公。或許他在“是否交還書籍”這一心理鬥爭過程中,表現出了坦誠負責的一面。但事件的主體是他將書籍帶出了珍藏館——有了“違規帶書”這一行為,才有後續發展。他違規在先,悔過在後,兩者不能混為一談。他的“違規”是絕無爭議的,而使他對此行為負相應的責任,也是無關道德傾向的獨立判斷。遵守了規則,方可談道德。

  “懸鏡而知平,設規而知圓。”高尚的道德需要高度的自律,而這並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要想保持社會的公正與和諧,形成規則主導的“他律”,才是具有現實意義的。假設這位校長沒有處罰學生,或許使誠實、知錯就改的精神得到了認可,卻在無形之中,對破壞校規實施了靜默的放任自流。有第一例,便有第二例。這一次因為圖書的珍貴與坦白的可貴,下一次就會有其他不按校規處理的理由——久而久之,“無罪”的准入線越來越低,規則便失去了約束力,其意義也不復存在。將學生開除出校或許使他正確的認識為他帶來了更嚴重的後果,但處罰是應當的,逃避帶來一時的免責才是於道德不容。只有在特例上也嚴格處理,才能鞏固規則的普適性,減少日後絕對性的違規。如此看來,缺少了規則,如何體現道德呢?

  在生活中,法律便是一種普遍的規則,難道我們並不把“守法”當作一種值得宣揚的美德嗎?對於具有無窮慾望的人類來說,道德的確是偉大的進步——它抑制了我們心底盲目的利己主義,使我們更團結地邁進而不受過多幹擾。但道德是太過寬泛的概念,只有透過規則將其具象化,才會成為大多數人認同的聲音。當這兩者相悖時,並不是因為產生了對立,而是我們在看待同一件事時,看到了其中的兩面性,再用道德的基礎與進階分別評判。

  “天下之事,不難於之法,而難於法之必行。”既然確立了規則作為道德的底線,就應切實遵守,在必要的標準衡量過後,才由人性的光輝給予悲憫的溫暖,共話道德之美。

  崇德向善,見賢思齊雜文隨筆 篇25

  生活中,我們時常面臨著來自內心道德的考驗,不同的選擇會有不同的結果,在人生的岔道口,你會選擇向左走,還是向右走?

  放學了,太陽火辣辣地炙烤著大地,空氣中的水分好似沸騰了,“噝,噝'化作水汽升上了天空最頂端。我揹著書包像往常一樣來到了我家附近的一個菜場那裡。突然,我抬起了頭,看見了一個髒兮兮的乞丐坐在一塊撬板上,下面有四個輪子,他的一條腿被截去,在另一條撬板上放著一支話筒,正在賣力地用上肢舞蹈著,放聲歌唱。他要用自己的勞力來獲取金錢。他身上的泥土,油漬,臉上沒有一塊乾淨的地方。他用手向地上一撐,小車緩緩滑倒一個年輕人腳邊,他剛抬起頭來,想表示 些什麼的時候。那年輕人唯恐避之不及,慌忙向旁邊退兩步:"滾,別弄髒了老子的褲子,滾!'

  那乞丐無奈地滑向了另一邊,又繼續找尋另外更多的人乞討,可換來的是更多的呵斥。偶爾,一枚硬幣落在那隻破碗裡,他便會情不自禁地說:"好心人啊,你一定會有好運的,謝謝......謝謝......”接著比上次大聲一點的唱了起來,歌聲中充滿無限悲哀,痛苦與世態炎涼。我下意識地摸自己的口袋,只剩一枚硬幣了,這是我準備買水的,若給了他,我豈不要被渴死,雖然快要到家了,但是抬頭看看這太陽,我非得渴死不可......

  這時,一個賣冷飲的在叫賣,我彷彿看到冷飲在向我招手,我好像看到了我拿著冷飲喝得津津有味的樣子。一看,乞丐這時也看到了我,小車緩緩向我滑來,這時我才看清楚他的相貌,髒兮兮的臉,眼眶深陷,顴骨的形狀看得很清楚,眼睛裡流露出了對世間的嘆息,也流淌出了無限渴望。

  下意識地,我向後退了幾步,裝作沒看見他。向馬路望去,這是我的心裡突然有兩個小人兒在爭吵。一方代表自己內心道德最真實的想法,另一個自然是我的私慾在作祟。這時,那代表正義的那一方勝利了,那慾望也就破滅了。回頭,我又看見了乞丐那無限的渴求:“孩子,求求你,給我點錢吧,哪怕一分錢也好。我掏出了那唯一的一塊錢,輕輕地 ,放在了他的碗裡......這樣大概能讓他少一點對世間的憤恨吧,我想。

  我想:在我們的心中,肯定會住著兩個小人,有時會為了意見不和而吵起來。但我希望人身上那道德,公正的一面能壓過慾望和邪惡的一面。

  當我們面臨道德選擇的時候,一定要忠於自己的本意。我們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對自己對他人負責。

  道德選擇,就這麼簡單。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