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的英語教學隨筆
小學三年級的英語教學隨筆
小學英語教學隨筆【1】
近年來,為推進學生綜合語言能力的培養,小學英語語篇教學越來越受到英語教學專家和一線教師的關注。如何將建構主義教學思想應用於小學英語語篇教學?我做了如下思考與嘗試。
一、what?——在語篇教學中我們應該建構什麼?
在當前的語篇教學中,我們往往把注意力過多放在新單詞、新句式的教授上,一節課常常顧此失彼。教學目標不能達成。我在進行語篇教學的過程中,比較關注對學生學習策略的引導。譬如,在引入一篇對話或短文時,教學生抓住全文的關鍵資訊:如果採用聽的方式,我會教給學生速記的方法;如果採用閱讀的形式,我會關注學生掃讀的技巧。在引導學生學習一篇文章的過程中,我會注意引導學生學會根據上下文去猜測某些新單詞的意義。而在對一篇對話或短文進行歸納總結的時候,引導學生學會抓住關鍵詞作為提示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我認為,在語篇教學過程中,我們為學生解決的,應該不僅僅是語言知識的積累,更重要的是學習方法的指導、學習習慣的養成,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會讓孩子們獲益終生。
二、where?——我們的語篇教學應該建構在哪裡?
在高年級語篇教學的備課過程中,我們常常會聽到老師抱怨文章的篇幅過長,內容過多,無從下手;而在課堂教學的實踐中,教師對於語篇支離破碎的“肢解”現象更是屢見不鮮。很多老師習慣於在進入語篇教學之前為學生解決所有的新知識點,甚至還會為每一個新的知識點做足了“操練”的功課才會放心讓學生真正接觸語篇。這樣的“好心”其實往往剝奪了學生自主建構的權利。
在語篇教學過程中,我常採用這樣三個環節:1 導——設定話題,著力於啟用與本語篇相關的背景知識,為學生提供建構的基礎與可能,同時進行新單詞新句式的適當鋪墊(鋪墊那些會對語篇學習形成較大障礙的內容);2 聽/讀——根據技能訓練的不同要求,以聽或讀的方式為學生提供能夠獨立接觸語篇的機會,讓學生對語篇獲得一個整體的、自己的感知。在此基礎上,對文字進行進一步的`處理,引導學生藉助對文字的聽或讀獲得資訊、整理資訊、轉述資訊,同時不斷驗證老師提供的學習策略或學習方法,使之逐步成為學生自己的學習經驗;3 練——設定任務型的語言活動,以交流互動、有效合作等方式為學生提供語言建構的情境和機會,促進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養成。
我們的語篇教學,應該建構於學生的已知、已會(語言知識與語言技能)和所思、所想(情感態度,思維過程等)之上,這樣的“建構”才會真正促進學生能力的發展。
三、who?——在語篇教學中應該建構的是誰?
在語篇教學的推進過程中。需要建構的,不僅僅是學生,更需要教師的主動建構。
首先,教師新的角色意識的轉換。在語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僅應該是教會學生語篇的人,更應該是引導學生經歷語篇學習過程的組織者、促進者。只有教師完成這種角色的轉換,才能在語篇教學中思考:在學習該語篇之前。學生已經具備了什麼?還需要透過學習獲得什麼?在此過程中我可以為他們做些什麼?學生還需要哪些資源?他們有多少自主學習的空間?等等。經歷了這樣的思考,我們的語篇教學才會真正注重學生英語能力的培養。注重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的培養。
其次,教師對教材的自主建構。建構主義認為,每一個人對於知識的建構是不一樣的。所以,對於相同的課程標準和相同的教材,一線教師面對不同的學生。對於教材的運用和使用應該也是有區別的。根據建構主義的觀點,教材只是教師幫助學生進行英語學習形成良好英語學習習慣的一種媒介,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知識水平、學校環境乃至家庭環境對教材做出調整、刪減和補充。而對教材的這種創造性使用,首先要求教師研讀教材。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只有這種解讀和理解才能使得我們對教材的使用成為建立在每一個不同教師原有教學經驗之上的內化和建構,才能真正用出“精彩”。
小學英語教學隨筆【2】
英語學習、英語教學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普遍重視。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英語已從一種工具變成了一種思想,一種知識庫。沒有掌握英語猶如缺乏一種思想,缺少了一個重要的知識源泉。可以這樣說,學會英語,不但多了一雙眼睛,一對耳朵,和一條舌頭,甚至是多了一個頭腦!因為語言是人類思維的工具,認識世界的工具,掌握一種語言也即掌握了一種觀察和認識世界的方法和習慣。
從日常工作中的點點滴滴,總結以下幾點反思:
一、靠持續不斷的語言知識,而不是“玩”來培養學生持久的興趣
小學英語教學是要重視培養興趣,但單靠唱歌遊戲不能培養學生持久的興趣。新鮮勁兒一過,孩子們就會厭倦。所以,唱歌遊戲應該作為小學生學習英語語言知識、技能的一些手段,而不是培養興趣的手段。我們可以採用多種手段幫助小學生在記憶力強的時期多記單詞,多學習語言規則,並儘可能多創造模仿的機會,提高學生的語音和語調。在英語學習中,聽、說、讀、寫、譯五種能力是可以互補的。真正做到聽說先行,讀寫跟上。光聽說不讀寫,很難收到高效。只靠模仿不培養學習能力,也難減輕學習負擔。所以小學生還是應當認真進行語言學習。
二、英語應用能力需要相應的詞彙。
而目前在小學的低年級的英語教學中,不要求學生掌握詞彙,而只要求學生能根據提示或圖片說出該單詞,其本質無非是要學生們死記硬背,鸚鵡學舌。由於小學生們沒有相應的讀音規則訓練,不熟悉詞彙的拼寫規則,單詞的音、形、意三者不能有效的結合在一起,因而導致了單詞記憶的困難,併成了小學生學英語的困難。
三、努力培養學習興趣。
英語教師的教學重點是放在教學內容,教學大綱和考試形式上呢?還是將教學注重點轉移到學生的性格、興趣、情緒等方面的培養和控制?這是,現代教育思想轉變的重大原則問題。事實證明,認為自己“民主、開放、平靜、友好、體貼、樂於助人、聰明、富於邏輯性和快樂”的人,一般來說,其學習英語成功的可能性要大於與上述性格相反或相差極
大的學習者。另外,在外語學習過程中,由於外界因素的影響,學習者會出現焦慮沮喪煩躁不安等情況,英語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應注意對外語學習者情感因素的培養和控制。尤其是在小學的低年級階段,英語教師要培養對學生的親近感。在課堂教學中英語教師要十分尊重學生,注意激勵學生,關注學生學習過程。在當前“減負”工作中,英語教師尤其要注意體察學生在課堂上的心理感受,親近學生,使學生喜愛英語教師和英語課,從而提高英語
課堂教學的效益。
小學英語教學隨筆【3】
從教感悟
從我跨專業那天起,從我第一次向學生說:“hello,class,”開始,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成為出色的英語老師?怎樣的教學方式才會受到學生的歡迎?怎樣才能讓孩子們愛上英語?在這幾個月的教學過程中我深深體會到如下幾點:
1、角色的轉換和表演
小學生的思維方式存在閃憶化,在英語教學中許多課文和對話的內容不易記住和掌握,教師要想方設法,使教學直觀化、趣味化。那就是最直接的表演化。一要精心挑選和設計一些英語教學遊戲,如教學is ths you r/his/her.....?句型,我設計了一個“looking for the owner”遊戲,每次讓一個學生先出去,我從另一個學生哪兒拿一件東西,然後讓出去的學生回來猜東西的主人,學生猜時要用is this your/his/her...句型來問,其他學生用yes/no回答,能最快找到主人的可以得到一朵小紅花。二是把音樂引入課堂,以培養學生英語的興趣,增強記憶力。如《abcsong》、《good morning to you》等三要運用新穎奇趣的謎語、故事,誘發學生興趣,如讓學生合上書,注意觀察我的口型變化(不發音),判斷我說的是那一個詞,最先說對者為勝方。四是讓學生參與設計表演,讓每一位學生隨著朗讀或者音樂進行表演,表演過程中再配上學到的英語知識,這樣效果很好,學生英語趣味性加強了。
少兒都有爭強好勝的心理,在課堂上適當的開展一些競賽活動,如小組間競爭賽、男女競賽、自由組合賽、個人挑戰賽等方式,即可活躍課堂氣氛,又可培養競爭中合作意識。如:問題接力競賽、單詞模仿賽、朗讀比賽、動作猜單詞、口型猜單詞等方式。
怎樣做好低年級英語教學
作為一個小學英語教師,尤其是低年級英語教師,倘若僅滿足於對單詞、句型的概念化的解釋和程式化的分析,而不求助於情景的感染和形象的描述,就會使課堂語言平淡、氣氛沉悶,學生不能全身心地投入英語學習中。那麼,學生原有的興趣和想學好英語的良好願望就會很快喪失殆盡。所以我們應該多多吸收直接教學法的長處,重視情景教學。
孩子年齡小,缺乏知識和經驗,抽象思維不夠發達,形象思維佔優勢,具體的、直觀的形象最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在教學時,我通常採用的直觀情景有實物、圖片、頭飾、玩具、簡筆畫。如在教學習用品pen、pencil、book、ruler等單詞時,直觀的實物出示尤為重要,只有透過直觀的演示與比較,學生才會迅速領會掌握;如教水果類單詞apple、pear、banana、melon等時,利用實物進行教學;如在教動詞sing、dance、draw、write等時,利用簡筆畫進行教學,學生往往會產生一種新鮮感,注意力馬上被吸引,有關的英文單詞幾分鐘內就能說出。這樣排除了母語作為中介,從而促進學生逐步利用母語的心譯過程。
同時,教師正確的身勢語也是重要一環。教師的一舉手一投足都是一個個實實在在的直觀情景,伴隨著老師講話而產生的語氣、姿勢、表情,有著強烈的解釋性和提示性,它不僅有助於老師更準確更生動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和觀點,也是排除母語為中介,把事物與英語直接連線的有效手段。如在進行猜謎遊戲時,請小朋友們自己設計肢體語言進行表演,然後請另外的小朋友們透過肢體語言猜出是何物。從中,小朋友不僅培養了表演的才能,更提高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營造英語氣氛
在教學過程中儘可能少地說漢語,而是以英語為主體,利用手勢、眼神、動作、音調等輔助手段來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並且在教學過程中創設各種情景對話,透過直接的語言交流來幫助學生建立語感。透過這種方式組織教學,能增加學生的語言實踐機會,營造語言氛圍,培養學生直接用英語思維、表達的習慣。
英語作為一種語言,其教學應該融入一定的情境之中。可透過課堂表演來創造一定的語言環境,給孩子營造一方自由發展、自由發揮的天地;並且可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和交流的機會,給每位學生自我表現和自我發展的時間和空間。
鼓勵學生透過參與體驗、實踐、合作、探索等方式,發展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和整體素質。要求學生在學校見到老師、同學,用英語打招呼;在英語課堂,儘可能用英語進行交流;在課外,也要鼓勵孩子們儘可能使用英語。把英語教學融入日常生活中的各個環節,讓學習成為生活的一部分,讓生活成為學習的延續。
反饋資訊、即時鞏固。英語的聽、說訓練一定要做到反饋及時。在教學中,學生對剛學的內容記憶猶新,印象深刻,但若不及時鞏固,不僅會很快遺忘,而且會使學生在聽、說中的錯誤與偏差得不到及時糾正,以至形成錯誤的思維定勢和語言習慣。
關注學生情感,創造寬鬆、民主、和諧的教學
氛圍
1.尊重每個學生,鼓勵他們積極嘗試,及時發現他們的進步並給予相應的表揚,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和積極性。
2.創設各種合作學習活動,促進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助、體驗成功、合作發展。
3.關注後進生和性格內向的學生,儘可能為他們提供正確表現自我的機會,讓每一次小小的突破成為他們進步的基石
4.建立融洽的師生關係,經常和學生一起交流和探索,瞭解學生所想所需,做到教學相長。
幫助學生學會學習
1.積極創造條件,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
2.結合語言情境,讓學生透過實踐和運用來深化學習。
3.進行自我評價,根據各自的不同狀況進行查漏補缺。端正學生的學習目的。教書育人是教師的神聖職責。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不斷引導學生明確學習目的,幫助他們樹立信心,樹立遠大理想,做好克服困難的準備。
4、交給學生學習方法。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應注意學習方法的傳授。正確的學習方法是學習成功的保證,方法掌握得越好,效率越高。如:記單詞應提倡詞不離句、句不離文、文不離景,也可採用同義詞、近義詞、反義詞、同音詞及派生詞、衍生詞等“葡萄式”記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