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時間是不是慢一點隨筆
古代的時間是不是慢一點隨筆
古代的時間,是不是慢一點?比如你看古代的霜,一眼望出去,感覺是多少夜晚的凝結,才有了那麼耀眼的白。還有古代的那些路,蜿蜒盤結,是多少時光在上面打了結,才那麼蜿蜒盤結。
我有時在城裡睡覺,常於夜半三更時分,恍然聽到“當、當、當”的梆子報時聲。那一手提著燈盞、一手握著梆子的更夫,說不定就是我古代的親戚。那時,明月早已踱至中天,是深秋了,銀白月光下,夜霧裡悄然凝結的霜,撒在地上,像鋪滿了鹽。
夢迴古代的夜晚,飄遊在“月落烏啼霜滿天”的季節,抵達“夜半鐘聲到客船”的江南水鄉。寒夜客來,柴門咿呀一聲,在風雪中為遠道而來的朋友開啟。然後,爐火旺旺,煮酒暢談,抵足而眠。天亮了,主人和客人都還在酣睡,全然忘了時間的存在。你知道遠方那人,走了多遠的路嗎?他騎著一頭瘦驢,細雨斜風中穿劍門,經過漫漫古道,一直走了三個月,才到了友人寒舍。山水迢迢,只為謀一面,完全不計時間成本。我在一個典故里看到,一個人去見另一個人,走走停停三年多,途中生了重病,到了友人家第二天,就再也沒起來,友人把那人埋在山岡,還為他守墓多年,死後也埋在旁邊。
我羨慕古代的`時間,時間一慢下來,就顯得自然、博大、悠遠,靜水深流的源頭在古代。
看一看古代的計時器,那種優雅古樸之態,時間其實單純得就只剩下了日月江河,浩渺天地。燃香、滴漏(水鍾、流量計時)、沙漏、植物開花(花鐘)、日晷(一種簡單的測天儀器,利用立竿見影的原理來測量日影長度)。
古人擊鼓撞鐘定為108響,用108響代表一年,“扣108者,一歲之意也,蓋年有12月,24氣,72候。”那年,我在一個北方大城,除夕夜聽到寺廟裡撞響了108次鐘聲,如聽天籟。
在一個大都市,曾經有一句廣為傳播的口號: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有一年我去那座城市,在賓館睡覺,卻失眠了。我這個一向慵懶的人,想到這句話,心跳過速,總擔心半夜會有人把我從被窩裡揪出來。時間就是時間,為什麼要把它當金錢,我鬱悶。
現代人的焦慮症,大多是在時間裡追逐滾滾名利,神經緊張所致,時間把他們逼迫到了靈魂懸崖。現代人感覺到的時間,宛如凜冽風聲,真讓人不寒而慄,焦慮就如烏雲密佈了天空,焦慮正如疾病一樣蔓延。
所以我總覺得古代的時間,和現代相比,緩慢得多。而今我聽得最多的話常是“忙啊,忙”。時間就如上緊了的發條,生活在時間裡的人,常覺得時間不夠用,人被時間所奴役。
我一直想實現一個夢想,那就是走遍100座風情小城。有一天我想請一個人陪同,那人聽了我的計劃,驚叫起來:“天啊,那不要3年多嗎,我哪有那麼多時間!”
秋天,庭院裡堆滿了落葉,我想請一個人來庭院裡用泉水煮茶,順便聽聽雨打在落葉上的聲音,給一個老朋友打去電話,他正驅車在車流如潮的馬路上,他長嘆了一聲:“我哪有時間陪你喝茶啊!”
另一天,我再給這個老朋友打了一個電話,說某個地方發現古董了,問他去不。他屁滾尿流地趕來,一見我,拉起我就要走,喘息著說:“走,馬上去。”得知我是和他開玩笑,他大罵出聲:“你耽誤我時間,圖財害命啊!”
在這個秒殺的時代,我只是偶爾想念古代的時間,那時才有很慢的生活,很慢的時間。我明白,其實是人心澄靜了下來,時間才從容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