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適合自己的事心情隨筆

做適合自己的事心情隨筆

  古人說:“把自己看太高了,便不能長進。把自己看太低了,便不能振興。”因此,人要有自知之明,要客觀地認識自己,什麼叫成功?那就是做自己最適合做的事,合適的就是最好的。

  兩個不如意的年輕人,一起去拜見師傅:“師傅,我們在辦公室被欺負,太痛苦了,求你開示,我們是不是應該辭掉工作?”兩個人一起問。 師傅 閉著眼睛,隔半天,吐出五個字:“不過一碗飯。”說完就揮揮手,示意年輕人退下。 兩個人回到公司,一個人就遞上辭呈,回家種田,另一個繼續留在公司。轉眼五年過去了,回家種田的那個就成了富翁;留在公司的那個坐上了經理的寶座。 有一天,他們兩個人不期而遇,談起當天對師傅說的“不過一碗飯”的理解時,富翁說:“我一聽就懂了。不過一碗飯嘛,在哪裡都能活下去,所以辭職了。” 經理說:“我聽了,就覺得師傅的意思是說受氣也好,受累也罷,只要想不過為了混碗飯吃,老闆說什麼是什麼,少賭氣,少計較,就成了。” 兩個人又去拜見師傅,師傅已經老了,仍然閉著眼睛,隔半天,說了五個字,“不過一念間 ”,然後揮揮手…… 的確,很多事,就是意念之間,所以在決定什麼事時,一定要多想想,選擇最適合自己的事去做。

  明知對自己所從事的職業 不感興趣,為什麼還要“泡”在其中?也許是為了生計,也許是為了安逸,也許是為了所謂的前途。然而,人生的前途又怎能栓在自己不感興趣的事情上呢?因為你想做的事,才是你真正的天賦所在,才最有可能成為你人生的'成功點,才應該是你人生的寄託和精神的家園。摩西76歲學藝,80歲成功的例子證明是如此,渡邊淳一改行後的成功也證明如此。只有做自己想做的事,才能像摩西和渡邊淳一那樣,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人生殿堂。“一個人應該知道自己希望做什麼,應該做什麼,必須做什麼”。要知道自己的界限,知道什麼應該堅持,知道什麼應該放棄,知道怎麼樣更適合自己的特點。於是,我們就不需要做一個成功的人,之需要做一個找準了自己位置的人,成功就成了附屬品了。小草堅守一方大地,蓬勃一片綠色,展現無限風光。溪流堅守一段細流,澆灌乾涸大地,展示自身價值。“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有多少仁人志士理智的對待自己人生道路上的幾次抉擇,你看那陶潛,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他“心不為形役”深知自己不是當官的料,是理智讓他獲得了自己在文學方面的成就。魯迅棄醫從文,譚嗣同慷慨就義,為了人生價值,他們的付出將為後人銘記。做好你自己,不要刻意去模仿他人,也許你很平凡,但平凡同樣能創造奇蹟。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多少“明星”“偶像”影響著青少年的心靈,尋找成功的捷徑吸引了多少人的眼球,但此時的我們應懂得,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做好適合自己性格愛好的事,創造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秀秀和莉莉是同一屆大學畢業生。身為文秘專業的她們,在畢業後單位的選擇上卻有很大的差異。秀秀一直盼著能進入規模大一點,氣派一點的公司,覺得向親朋好友說的時候有面子。經過自身的努力,如願進入了一家大規模的國有企業,雖然只是前臺的諮詢服務工作,也就心滿意足了。莉莉並沒有一味追求有名的公司,而是根據自身的特點,選擇了規模不大但在業內有著很好前景的民營企業。兩年後,當昔日的姐妹再次相聚時,秀秀因為整日機械式的工作,沒有任何發展空間而在三個月前就遞交了辭呈,現在正身心疲憊地為今後工作的著落而奔波。秀秀可是公司的一把手,雖然出身於秘書專業,但是由於自身的勤學好問,加上公司業務不斷擴充套件,她也逐步兼顧財務,管理方面的工作,隨著經驗豐富,對企業的文化有了更深的認識。秀秀被提升為副總經理。好的東西並不一定適合自己。人的精力畢竟有限,所謂的全才又哪裡真正存在過,那些似乎無所不能的神仙也只是某一方面的,要不,怎麼會有那麼多得神仙故事流傳於世?何況這世上本就不存在神仙。我們常常想什麼也幹不好。 由此,我們不必為自己不能事事皆明而妄自菲薄。在學習與成長的過程中,能一心一意做一件自己認準的事,總會有所成就的。“i have a dream" 這是著名黑人領袖馬丁。路德。金德演講。人人都有夢想,人人都會朝著自己的夢想去追。追夢的過程異常艱辛,我們決不能好高騖遠,腳踏實地才是最緊要的。 從古至今,多少人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奉獻,而他們總認為是在做著自己分內的事,有些人作出了一些成績就被人知曉,但不是還有更多的人仍在埋頭苦幹,我們更應該向這些人致敬。 做好自己能做的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這不僅要求我們堅韌踏實,更要求我們有一種執著,永不言棄的精神。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