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美術小豬波波畫畫教案
小班美術小豬波波畫畫教案
作為一名老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班美術小豬波波畫畫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班美術小豬波波畫畫教案1
活動目標:
嘗試運用圖形貼上、添畫變出動態小豬的造型,進一步激發幼兒對動物的喜愛之情。
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嘗試將觀察物件基本部分歸納為圖形的方法,大膽表現它們各不相同的特徵。
活動準備:顏色、大小不一樣的圓若干、橢圓若干、課件活動重點:小豬頭部及五官在畫紙上的定位。
活動過程:
一、遊戲深入——圖形貼上
1、滾皮球(幼兒根據兒歌在畫紙上的任意位置固定大圓)
1)出示大圓,說說大圓的特徵,如顏色、大小等,引起幼兒遊戲的興趣。
2)教師邊念兒歌邊示範,將大圓滾在畫紙的任意位置上,並用膠水固定。
3)幼兒在遊戲的情境中固定大圓的位置,並說說圓在紙上的方位,(上、下、旁邊)。
2、轉轉轉(將橢圓固定在大圓的任意位置)。
幼兒操作——教師提煉小結並演示。
3、找朋友(固定小圓的位置)要求:尋找2個顏色一樣的小圓,在橢圓形裡排排坐。
二、大膽想象拓展經驗
1、引導幼兒觀察,這些圓合在一起像什麼?(小豬的頭)
2、引發討論
1)怎樣能使它更像?(添畫眼睛和耳朵)
2)眼睛和耳朵的位置在哪裡?(教師示範)
3)體驗小豬頭部不同位置的動作。(引導幼兒理解眼睛、耳朵應畫在與小豬鼻孔相對應的位置上)
三、添畫身體體驗快樂
1、交代要求,嘗試添畫豬身。
提示:怎樣使小豬看上去胖乎乎?——引導身體往畫紙的空白處畫,並與頭部連線。
2、作品展示,引導幼兒大膽模仿自己繪畫的小豬動作,體驗成功的快樂。
3、欣賞“小豬睡覺”的課件,鼓勵幼兒和著音樂邊唱邊表演。
活動反思:
本節課主要使用課件教學,故事比較生動,小朋友都能很好的根著老師環節走,最開心的是有兩三個年齡稍小的也能根著大夥一起回答問題,於是我便單獨叫他們來操作,可是她們卻不願意來,當我叫到她們的名字,她們把頭扭向了後面,或者是上來卻不知道操作,有一個小朋友應該是因為平時根本就沒有回答問題的習慣和經驗,有一個是實在太小,根本就不懂,但是她們能跟著大夥回答老師的問題,我已經非常開心了,寶貝們,老師和你們一起努力加油。
小班美術小豬波波畫畫教案2
活動目標:
1.能理解作品的內容,根據故事中的描述猜出波波畫的內容。
2.樂意像波波一樣嘗試畫一些圓形物品。
3.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並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感受繪畫的趣味性,體會創作的快樂。
5.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活動準備:
1.故事《愛畫畫的波波》的配套掛圖。
2.布袋木偶小豬一隻。
3.繪畫材料。
活動過程:
1.引起幼兒欣賞故事的興趣。
出示木偶小豬,與幼兒相互問候。
2.欣賞故事,瞭解故事的內容和情節。
教師講故事。
提問:故事名字叫什麼?故事裡有誰?小豬波波畫的是什麼呢?
3.教師結合掛圖再次完整地講故事,並幫助幼兒分析理解故事中答案的原因。
4.學波波愛畫畫。
教師幫助幼兒記錄繪畫的內容。
活動建議:
1.教師或家長記錄幼兒繪畫的內容。
2.可提供一些大小不一的圓形色紙與畫好圓形輪廓的圖案紙,供幼兒進行拼擺與添畫的創作造型活動。
活動評價:
1.能猜出故事中的波波畫的是什麼東西。
2.大膽繪畫自己愛畫的圓形物品並用語言表達。
[附)故事
愛畫畫的波波
小豬波波畫了好多大大小小的圈圈,哥哥和姐姐看了好久都不知道波波的圈圈是什麼?就問波波:“你畫的這個大圈圈是什麼呀?”波波說:“這個圈圈裡有兩隻手,一隻長,一隻短,從早到晚繞著轉。”哥哥說:“啊!我知道了,你畫得真好!”姐姐說:“那這個是什麼?”波波說:“它下面還有一條長長的線,要抓好,才不會跑掉。”姐姐說:“喔!你畫得真像!”哥哥和姐姐終於知道波波在畫什麼了。波波又畫了好多圓圈圈,媽媽說:“波波真是個很棒的畫家喔!”
活動反思:
活動的內容給了孩子們很大的自由發揮的空間,讓孩子們能自由的聯想和創作,極大限度的激發了幼兒的創作熱情和活動的興趣,孩子們在活動中可以大膽創造自己獨一無二的作品,想象力和創造力都得到了鍛鍊。
小班美術小豬波波畫畫教案3
設計意圖:
在我園課題《幼兒在美術活動中的材料運用》的課題引領下,我班開展了《小班幼兒運用油畫棒繪畫》的子課題。繪畫工具是幼兒在美術活動中創造的中介和橋樑,而油畫棒是幼兒平時最常見的繪畫工具,結合小班幼兒繪畫能力及動手能力,我設計了本次活動《小豬洗澡》。在活動中孩子們可以鍛鍊繪畫技能,提高小肌肉動作的靈活性及幼兒的創造性,本次活動中幼兒可以在輕柔的音樂中大膽繪畫,拓展思維,對作品進行加工,形成富有動態的畫面,體驗繪畫的樂趣。
活動目標:
1.嘗試用直線、螺旋線、圓圈大膽地表現小豬洗澡的情景。
2.體驗洗澡的快樂,願意清潔的寶寶。
3.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並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動重點:
嘗試用直線、螺旋線、圓圈大膽地表現小豬洗澡的情景。
活動準備:
1.白板課件。
2.小豬畫紙人手一張,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情境匯入,引出給小豬洗澡。
師:小豬們在草地上玩遊戲,他們玩的可開心了,可是不一會兒身上就髒兮兮的,豬媽媽把它們都叫回了家,準備幫它們洗個澡。
(分析:透過情境匯入活動,提高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為後面的繪畫活動打下基礎。)
二、教師用情境性的語言引導幼兒作畫,嘗試用簡單的線條,大膽表現小豬洗澡的情景。
1.洗澡的時候先要幹什麼呢?
師:開啟水龍頭,把自己的身上弄溼,開始洗澡。
2.衝完水接下來要做什麼了呀?你們知道這是什麼線嗎?
小結:這種一圈一圈的,由裡往外畫的線叫螺旋線也叫蝸牛線。
3.肥皂擦在溼溼的.身上會出來什麼呀?泡泡出來了,真多真好看呀!小豬洗的真開心啊!
4.師:可是還有許多小豬沒洗到澡,你們願意幫助剩下的小豬洗澡嗎?
5.引導幼兒繪畫,教師巡迴指導。
(分析:此環節透過教師示範、幼兒自己操作,來幫助幼兒在情境中練習繪畫直線、螺旋線和圓圈。幼兒在情境中進行自由繪畫,鍛鍊了幼兒的繪畫技能。)
三、展示幼兒作品,引導幼兒共同欣賞
1.快把你們洗好澡的小豬拿上來,讓我們看看,哪隻小豬洗的最乾淨呢?教師把幼兒的作品都貼在展示板上,引導幼兒一起觀賞分享。
2.誰來說一說,你幫哪隻小豬洗的澡?你是怎樣幫它洗澡的?
3.小豬們都洗的非常乾淨,他們真開心啊,還跳起了歡樂的舞呢!我們也一起跳起來吧!
(播放《我愛洗澡》的音樂,教師帶領幼兒一起在空地上跳起律動來,感受洗澡帶來的樂趣。)
4.小結:天氣越來越熱了,我們小朋友要勤洗澡哦,做個愛乾淨的小寶寶。
(分析:透過引導幼兒欣賞作品,進一步鞏固了幼兒的繪畫技能,同時讓幼兒在活動中感受了美。最後的律動,使幼兒體驗了洗澡的快樂,激發幼兒做個愛乾淨的寶寶。)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中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體現,活動給我最深的體會就是美術活動要重在引導。以前繪畫的形式都是比較枯燥,孩子們的學習也相對呆板。其實,我們美術教育的目的不是重在學會多少技能,更多的是要讓幼兒學會欣賞美,感受美,因為有了這樣的基礎才能真正地懂得創造美。本次活動,我透過小豬洗澡的情景來引導幼兒繪畫直線、螺旋線和圓圈,接著在個別操作之後讓幼兒自由操作,幼兒在以自己為主體的活動中,感受美、創造美。當然,活動中還有不足之處,在示範時要注意是否所有的幼兒都能夠觀察到,畫面有沒有被擋住。教師在示範畫線條和泡泡時,可以讓幼兒也到白板上進行繪畫。我想在下次活動的時候還應考慮的再充分、具體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