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美術教案我給娃娃畫像
中班美術教案我給娃娃畫像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班美術教案我給娃娃畫像,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班美術教案我給娃娃畫像1
【活動設計】
由於中班幼兒對周圍環境及自然變化的敏感性較差,因此活動一開始就可引導幼兒觀察自身及同伴,看看衣著上與夏天有何不同?然後請幼兒想想:娃娃有秋衣嗎?沒有秋衣怎麼辦?引起幼兒對此活動的興趣。
中班幼兒已會有意識地調換顏色,並能注意與客觀事物的固有色相對應,但還不能有目的地配色。因此,在活動中透過觀察“花布”這一環節,讓幼兒瞭解同一種顏色有深淺之分,並學習有目的地用對比的顏色配色,避免色彩混亂,使畫面更鮮豔。
活動的最後環節——折衣,可延伸到區角活動中去完成,誰先完成就先在“商店”裡展示出來,使不同層次的幼兒都能體會到成功的興趣。
【活動目標】
1、區別顏色深淺,會用對比的顏色配色,使以彩鮮豔。
2、瞭解季節特徵,萌發關心別人的情感。
3、鼓勵幼兒大膽正確的上色。
4、能展開豐富的想象,大膽自信地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
【重點與難點】
知道同一種顏色有深淺之分。
【活動準備】
1、彩色水筆、蠟筆、水粉筆、小毛筆。
2、在角色遊戲中的商店裡設定好掛“衣服”的繩子。
【活動過程】
一、語言誘導,引起興趣
建議可用設問:“現在是什麼季節?”“秋天到了天氣有什麼變化?”“小朋友穿的衣服有什麼變化?”“娃娃沒有秋衣怎麼辦?”等,引起幼兒思考、討論,激起幼兒為娃娃“織”花布做秋衣的'願望。
二、欣賞範例、討論。
設問:
(1)為什麼叫它“花布”?
(2)上面印的是什麼圖案?給花布取名。
(3)每塊花布的圖案是否都一樣呢?
說明這部分設問,主要讓幼兒透過討論,知道花布的圖案有各種各樣的。
(4)這塊花布上的圖案有幾種顏色?
(5)是哪二種顏色?哪個深?哪個淺?
說明這二個問題主要是引導幼兒觀察、分辯同一種顏色有深淺之分。還可讓幼兒在蠟筆盒裡找找,什麼顏色也是一支深、一支淺?(淺綠、深綠、深紫、淡紫等)提高分辯同種顏色深與淺的能力。
三、討論作畫方法。
建議可透過討論及幼兒示範,幫助幼兒掌握繪畫順序:畫圖案—>塗底色(小點、線條、色塊都可),鼓勵幼兒大膽創作,想出與別人不同的圖案。
四、幼兒創作。
建議教師加強觀察,及時介紹不同於別人的圖案,同時也可使用提示性的問題幫助較低層次的幼兒,如:畫出小鈴鐺可以嗎?畫蘋果花布行不行?等。
對先畫好的幼兒可建議去塗底色:找一個不同的顏色,使花布更鮮豔。(找對比色)
五、引導講評
幼兒自己介紹花布的名稱,集體說說“鮮豔”“不鮮豔”(想想可以怎麼改?或提示為爺爺媽媽做件衣)。
六、折秋衣(四角向中心折的方法)
建議此環節可在區角活動中去完成,誰先完成了就先把“衣服”掛在“商店”裡。隨著秋意更濃,秋衣也漸漸增多。
教學反思:
作為教師要善於發現幼兒的不同特點,給予每一位幼兒以激勵性的評價,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東西,給予積極的肯定,使他們獲得成功的體驗,感受到手工活動的樂趣,從而增強自信心。
中班美術教案我給娃娃畫像2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願意參加繪畫活動,體驗繪畫活動的樂趣。
2、初步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想象力。
3、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
4、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成功的快樂。
重點:
幼兒能夠添畫五官和服飾。
難點:
幼兒能畫準五官的位置,並能用簡單的花紋裝飾衣服。
二、活動準備:
娃娃1個、範畫、水彩筆、紙
三、活動過程
1、出示娃娃,引導幼兒觀察五官和服飾。教師:小朋友你們喜歡娃娃嗎?你都見過什麼娃娃?老師今天也帶來一個娃娃,我們看看它長得什麼樣?臉上有什麼?娃娃穿得什麼衣服?是什麼顏色?
2、出示範畫,引導幼兒學習添畫五官和服飾。教師:丁老師可喜歡娃娃了,還給娃娃畫了個像呢。(引導幼兒從頭到身體有序地添畫,畫準五官的位置,啟發幼兒運用簡單的花紋裝飾服飾。)
3、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
繪畫要求:
1)畫的時候要先畫五官再給娃娃畫漂亮的衣服,塗色要均勻。
2)畫畫時注意坐姿,眼睛不要離畫紙太近保護好眼睛。
4、作品展示及點評。教師:請你和旁邊的小朋友說說,你最喜歡哪一個娃娃?哪個娃娃畫的好?是五官畫的好還是衣服裝飾得漂亮?小朋友給娃娃畫上漂亮的五官和服飾,娃娃的心情會怎麼樣?
教學反思:
幼兒美術活動,是一種需要他們手、眼、腦並用,並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從外界感受到的資訊轉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術媒介把它表現出來的操作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