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鎮初中英語老師角色轉換的例案研究
村鎮初中英語老師角色轉換的例案研究
1、緒論
1。1研究緣由
從《英語課程標準》的要求中不難發現,新時期對教師角色的要求已經發生了悄然變化:要求英語教師從過去的單純知識傳授者變成學生學習的促進者;由單純的教科書使用者轉變為課程資源的利用者和開發者;由英語教育教學者轉變為學習者和教學研究者,滿足“教師即研究者”的現代教育觀念等。
英語教師是順利實施英語課程改革的關鍵,這不僅需要初中英語教師對《英語課程標準》的認同和理解,更需要他們在具體的英語課程實施過程中落實。
然而,對於相對薄弱的農村初中英語師資來說,面對《英語課程標準》提出的新要求,他們是否能儘快地領悟新課標的理念和要求,實現英語教師角色的轉變,這是擺在基礎外語教育改革中的重要課題。
1。1。2農村英語教師角色轉變存在突出問題
近年來,隨著基礎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農村英語教育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並取得了可喜成績。
但與此同時也伴隨著一些問題,讓人深思。
農村英語教育資源匱乏,城鄉英語教育發展不均衡,缺乏有效的、系統的專業培訓等問題,多數英語教師教學觀念陳舊,採用傳統的教學模式以滿足應試需求,教學資源的使用也只侷限於教材的配套參考資料和一些自制教具,多數教師對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村初中英語教學進行研究後發現存在以下問題:由於受社會環境、教學條件等諸多方面因素的影響,農村初中英語教學與城市相比,存在較大的差距在農村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還存在諸如教師教學方法機械、落後;教學內容以“應試”為主導,教材容量大、內容偏難的問題;教育理念仍未實現切實轉變;教師數量不足,學歷結構不合理,綜合素質不高;缺乏有效的教師培訓機制;教師教研意識淡薄;經費投入不足(劉慧等,20xx;曾亞農等;20xx)。
而教師角色轉換中遇到的問題有:農村教師學歷偏低、專業素養不高;教師對角色轉換的某些理念把握不準、行為滯後於理念,考試製度、評價制度還未改變而使教師角色很難改變,對教師的培訓力度不夠,保守氛圍濃厚、創新意識薄弱,角色要求多重化、心理壓力大,農村課程資源的稀缺,學校管理方式落後,農村傳統人文環境的制約等都是教師角色轉型的障礙性因素(李慧,20xx;楊建朝,20xx),這些關於農村中學英語教師角色的研究結果與以上農村中學英語教學研究結果基本一致,由此可見,農村中學英語教師角色的轉變受諸多因素的影響。
英語學科是農村教育的薄弱科目,英語教師是新課程的順利實施的關鍵因素,英語教師角色的成功轉變是新課程順利實施的前提。
要全面推進基礎外語教育改革,提升農村中學英語教師的整體素質,離不開對農村英語教師角色的關注和研究,它對保障中學英語課程實施、提升農村英語教師專業發展能力和提高中學英語教育教育質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也是實現《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中“加快縮小教育差距,提高中小學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重要途徑。
2、文獻綜述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外語教學質量曾提出五個主要因素,其公式為:外語教學質量=[學生(1分)+教材(2分)+教學方法(3分)+社會環境(4分)]×教師,從而表明在英語教育過程中,英語教師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教育改革中,課程改革是核心,教師對新課程的理解和參與是實施新課程的關鍵;課程改革是否能順利實施,在於教師的素質能否適應新的要求,更在於教師角色能否進行順利轉變,那麼教師角色的研究有哪些呢?
2。1角色、教師角色
研究“角色”一詞的源於戲劇,它是指演員在舞臺上依據劇本所扮演的某一特定人物。
自1934年米德首先運用角色的概念來說明個體在社會舞臺上的身份及其行為以後,角色通常是指一個人在社會群體中的身份以及與身份想適應的行為規範,從此角色的概念被廣泛應用於社會學與心理學的`研究中。
關於社會學中角色的概念,大多數社會心理學家認為,角色就是個體在特定的社會關係中的身份及其由此而規定的行為規範和行為模式的總和。
“教師”一詞有雙重含義:一是指一種社會職業角色,二是指擔任這一角色的擔任者。
作為社會職業角色,胡德海(1996)認為教師是指“人民終身或者較長時間所從事的,並以此為主要生活資料來源的教育教學活動”。
作為角色擔任者,趙立伯(1992)則認為教師是指有個性的具體的人,他總是同時承擔著眾多的社會角色。
國內學者顧明遠主編的《教育大辭典》中對教師角色的解釋為“教師角色是教師與其社會地位、身份相聯絡的被期望行為。
主要包含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教師的實際角色行為;另一方面是教師角色的期待”。
張煥庭主編的《教育辭典》中對教師角色行為作了以下描述:教師勤學習,善勞動,誨人不倦,和顏悅色,師生無間,教學大方,語言簡練,深思明辨;寬厚,慈祥,幽默,堅強。
張愛琴,謝利民(20xx)將教師角色理解為“教師在學校教育中,為實現與其身份地位相對應的權利和義務時,所表現出來的符合社會期望的態度與行為模式的總和”。
3、農村初中英語教師角色轉變分析
3.1個案研究設計
3.1.1研究問題
3.1.2研究物件及方法
3.2個案的調查結果及分析
3.2.1教育理念
3.2.2教學方法
3.2.3教學評價
3.2.4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
3.2.5自我發展
4、農村初中英語教師角色轉變對策
4.1農村初中英語教師因素
4.1.1地理條件制約
4.1.2教育投入不夠
4.1.3大班額的影響
4.1.4 評價制度不合理
4.1.5教師自身條件不足
4.2農村初中英語教師角色成功轉變策略
結論
英語課程改革對英語教師提出新的要求,以學生為中心,引導學生學會如何學習,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學習打下基礎。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師要在積極主動地參與課程改革的浪潮,儘快轉變自身的教師角色才能適應新課程目標的要求。
新課程的直接實施者主要是教師,教師更應該更新觀念,樹立課程意識,學習課程知識,時刻關注課程編制與發展的動態,參與到新課程改革中去。
教師要有教科研意識,學習教育教學理論知識,並將用它解決課堂中實際問題,多觀察、多思考、發展為現代教育的新型教師,並在新課程教育中大膽地創新,更充分地發揮自己的潛能,做教育事業的推動者,努力做好教師角色的轉換,從各方面不斷地完善自,成為真正的學生全面發展的培養者、學生自主學習的促進者、教育教學活動的研究者等新角色叢。
教師在新課程中扮演著各種不同的角色,教師只有更新教學觀念,提高自身的素質,加快專業發展,才能形成良好的角色轉換機制。
在教師培訓工作中,要強化農村英語教師對教育新理念的理解,採用多種多樣培訓方式,結合教學實踐和反思,增強教師自我發展意識,提高教師自我發展能力。
總之,教師要積極面對新課程帶來的挑戰,及時轉換自己的角色,才能適應新課程發展的需要。
本文依託重慶市田家炳基金會扶助重慶貧困地區中小學英語教師培訓專案,對農村初中英語教師角色是否能夠轉變進行了個案研究,即選取了三位來自同一個縣、不同型別學校的初中英語教師,採用訪談的方法,訪談內容涉及教育理念、教學方法、教學評價、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及自我發展五方面的內容,然後結合對教研組長和教研員訪談,分析得出影響農村村初中英語教師角色轉變的因素:教育觀念落後,自身素質不高;地理條件制約;教育投入不夠,即教師待遇低、教學資源短缺和培訓機會少;評價制度不合理等問題,針對以上因素提出轉變教育觀念,提高自身素質;加大教育投入,科學配置中學英語教學資源;構建高效的初中英語教師培訓體系;改革英語學習評價制度;加強校本研究;建立發展性教師評價制度及創設有利於英語教師發展的環境等策略。
由於精力和水平所限,本研究個案涉及的人數比較有限,因而得出的結論也並不一定具有普遍意義,此研究只能給後續研究者帶來一點有益啟示或引起一些深入思考。
促進英語教師角色轉變,加快英語教師專業發展是英語課程改革的重點之一,教師角色發展有待於進一步完善,需要做後續的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