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運動教育教材化論文(通用7篇)

新課程運動教育教材化論文(通用7篇)

  從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乃至工作,大家對論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論文是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一種說理文章。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論文該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新課程運動教育教材化論文(通用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新課程運動教育教材化論文1

  1結果與分析

  1.1調查訪談的思考在調查訪問中,在校就讀從訓的三集中的少年運動員中,佔受訪的67%的運動員均反映出他們不喜歡讀書。更喜歡參加各自從事的運動專案訓練,即便是高強度、負荷也無怨無悔,再苦再累都願意承受。15%的運動員是由於自身具備一定的運動天賦,文化知識結構偏差較多,由家長授意才進入各自的運動專案參加訓練;餘下18%是具有一定潛能,由教練員挑選而入隊的。作為少年運動員,正處於生長髮育和吸取大量文化知識時期,人仍處在似懂非懂不成熟階段,因此對文化學習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尤其運動員普遍缺乏自我約束力,他們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充沛的精力和好奇的心理,躁動則成為他們的一大特徵,極大的影響了他們潛心學習文化知識。加上在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運動員的培養模式都是由業餘體校逐層向上輸送的較封閉且單一直線式,專業化程度較高,相對集中的一種形式在進行。但隨著社會的發展,這種模式逐步失去昔日的優勢,弊端顯而易見地暴露出“重體輕文”,“重訓輕讀”的思想傾向,忽略了文化學習在人生中的地位和價值,只盯住運動成績的獲取這一層面上,有的家長也存有這種思想。隨著科技的進步,科學系統的訓練成為運動訓練的主體,傳統訓練方式忽視了文化學習,進而影響運動員對現代科學訓練的理解。出現跟不上進度要求或不能充分發揮出最大潛能的現象。究其原因一方面由於運動員自身對文化課不重視,重訓輕文的思想導致文化素質偏低,只能侷限於所從事的運動專項,又無其他一技之長,進而阻礙了以後更高的就學和再就業;另一方面,部分教練員重訓輕文,且自身文化素質低,科學訓練與科學管理和對文化學習重要性的理解認識不到位,進而直接影響運動員綜合素質的提高,阻礙了運動員的發展。在訪談中校分管領導及教務人員也傾吐其難處,授課教師常因學生的怠學而無語。諸此,反映出少年運動員的文化學習應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來認識,才能夠有效促進少年運動員的綜合實力的發展,促進運動成績的提高。

  1.2少年運動員文化教育的影響因素構成影響少年運動員文化教育因素是多方面,多層次的。從辯證的角度分析主要是由內外因所致的。內因是產生的主要因素,外因只有透過內因而起作用。內因具體表現在個人思想認識,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三方面;而外因則在於硬體設施,學習環境和學習氛圍,師資結構及水平,教學形式與教學方法,訓練時間與負荷五個方面因素。設施是前提,是搞好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保障,教學形式、方法,教師的教學行為形成文化氛圍,對少年運動員具有著巨大的感染力和滲透力,豐富的教學形式和方法可以有效地調動少年運動員的積極性。教師的事業心責任感則是引發學生學習興趣原動力。

  1.3學習與訓練競賽的矛盾衝突

  1.2.1訓練競賽時間與教學內容的矛盾文化教育,特別是義務教育階段,需要教學內容的連續性、系統性,學習環境相對穩定性。而對少年運動員而言,在當今競技體育執行機制和管理體制下,由於訓練和比賽佔用了相當多的時間,作為運動員其首要任務是訓練、比賽。因此擠佔學習時間是不可避免。尤其受“唯成績論”的直接影響,出現了訓練時間長,學習時間自然就少與接受普通教育的學生相比,他們的文化課時間大為縮水,很難完成基本的教學內容的學習任務。導致運動員本來掌握知識的系統性不強,知識的空白點多,日積月累造成文化素質普遍較低。眾所周知,九年義務教育是我國公民接受教育的基礎權利。它主要是進行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傳授,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是教育的基本方針。諸如“上除錯訓”而中斷學習等情況的存在,九年義務教育的普及和質量不但得不到保證還勢必受到影響。原本少兒運動員學習的知識點極有限了,這一來不更雪上加霜,進而惡性迴圈便產生一系列不好的學習方面上的種種行為做法。

  1.2.2課程設定不完善在訪談調查中不難得知,目前大多數運動隊,少體校開設的課程僅限於語、數、英三門課。顯然,這對於少兒運動員的素質教育和全面發展是不利的。加之,學生本身文化知識基礎較差,教學時間又無法得到根本滿足,許多教師只顧完成進度計劃,學生知識點沒有得到較好好的掌握,只求過程不求結果。“不懂———枯乏———厭學”的思想自然產生,課堂紀律也就無法得到較好的保證。一些想學的學生也因此連帶受影響,最終也融入這一群體之中,對文化學習抱著消極情緒和態度。

  2結論與建議

  2.1協調解決學訓之間的衝突

  2.1.1堅持走“體教結合”之路體育和教育是一對相互依賴的關係。必須找到既符合運動訓練特徵,又滿足教育培養體系的規律的路子。走“體教結合”的路子,則是兩者有機結合的最佳模式。以培養體育後備人才和順應社會發展需求的,具有開拓創新精神的全面發展人才為目標的一種業餘訓練體制。其作用不僅能有效解決文化學習諸方面存在的問題,而且還有利於競技體育健康,持續,快速、穩步發展的需求,,因此,必須堅持走“體教結合”的路子。體育行政職能部門應重視教育部門溝通聯絡,撘橋鋪墊,選擇有意向有一定基礎的普通中小學為“體教結合”的體育專案基地,並共同參與基地建設工作,從運動員的選拔、進入基地學校就讀、文化學習的全程跟蹤、訓練及比賽及文化課程的補習輔導,獎勵機制等。確實做到體育與教育間的優勢互補,獲取體育與教育的雙贏成效。我市體操班與市實驗小學的成功結合事例。做到學習,訓練兩不誤,後備人才源源不斷,運動成績穩步提高,就是最好的見證。

  2.1.2科學合理安排訓練少年運動員正處於生長髮育時期,內臟器官身體機能生長尚未健全,過早的高強度,大運動量的成人化訓練。這種拔苗助長、急於求成、急功近利的不科學的訓練方式,一則影響運動員的成長髮育,身體健康;二則會斷送優秀運動員的前程,同時還會因不適宜的運動量所導致過度疲勞或運動損傷等因素致使對文化學習造成負面影響。因此必須科學合理的安排訓練課。改進訓練方法,提高訓練成效。應根據少年運動員的身心特點合理的安排訓練時間和負荷。教學組織形式應朝多元化的方向發展,配合靈活且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有效地提什少兒運動員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充分利用運動員特有的充沛體力的身體條件來更好地投入學習之中,實現運動訓練與文化教育的協同發展。

  2.2文化教育有利於提高運動員的訓練比賽能力中國與國外體育的差距除了理念上的差距外,很重要的一點是文化素質的差距,這已被眾多體育人士所共識。我們國內許多運動隊,甚至優秀運動隊,優秀運動員僅有小學,初中文憑;國外不乏有本科,碩士甚至博士的專業文憑。可見高的文化素質使運動員更能領悟運動的精神和內涵,更能深刻理解從事專案的規律。感受技戰術的真締,“清華模式”的成功表明了,文化學習不僅能促進運動員自身的知識水平和素質得到有效提高,而且能對動作的領悟力和訓練自覺性增強,提升訓練與比賽的績效。

  2.3完善課程設定,適當加大投入依據體校培養特點,合理調整課程體系,最佳化課程設定。在保證九年義務教育所享有的各門主幹課程學習的同時,根據少兒運動員的特性,適當拓寬學習門類。選擇一些適合少年兒童又為這一群體所喜歡的課程,如音樂,美術等來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以提高少年運動員的個人修養並加強德育教育,促進全面發展。同時適當加大少年運動員文化教育的成本投資力度,以改善教學環境和設施條件,加大硬體設施建設,有條件力爭配置多媒體教室及電子閱覽室等。為教師運用現代技術進行教學活動,調動教師教學熱情,激發少年運動員輕鬆的學習的氛圍,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調動學習興趣,奠定良好的物質基礎。為運動訓練,運動成績的迅猛發展服務。

  2.4確立科學嚴格的監督機制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的考核、監督及獎懲制度,不應當只界定在獎勵運動成績和體育技能方面,而應當把文化學習及文化成績也列入到獎懲的系列內,建立完整的評估體系,進行綜合評定,同時將運動員文化學習成效也納入教練員的年度考核條例之中,進行逐級考核監督,逐步提高自覺性和積極性,提升對學習重要性的認識。

  2.5加強宣傳力度和積極引導加強對少年運動員、運動隊、家長、教練員等有關人員的文化教育方面的宣傳與正確的引導,形成三位一體,立體式態勢,讓全社會都來關注和重視這一群體,來理解和支援他們的文化教育,積極引導提什對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剔除“重體輕文”,“重訓輕讀”的思想,引導他們主動學習,培養對學習的興趣,形成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氛圍,以能更快更好更有效的提高運動訓練技術水平,去創造更佳的成績。獲取文化知識與競技水平雙豐收。

  新課程運動教育教材化論文2

  拋體(平拋)運動是高中學生接觸到的第一個曲線運動,是《曲線運動》中的一個重點內容,同時也是在學完運動的合成與分解後,對該知識的理解和應用。下面就本節內容談一下自己對新課改的認識以及教學中的反思和體會,不足之處,敬請指正。

  一、對比舊教材,領會新課程中的教育理念。

  1、教材的分析

  新教材中,把拋體運動分為連續的兩節進行。前一節內容為拋體運動的規律,雖然內容仍以平拋為主,但文中提及拋體運動的概念,並且要求用研究平拋運動的思路和方法研究斜拋運動,嘗試匯出斜拋物體運動軌跡的關係式,討論關係式中物理量之間的關係,得出相關結論。在備課中,同事們的普遍感受是,新教科書不僅要求平拋,而且還涉及到了斜拋,好像比過去難了。對此,我的理解是,其實這裡不僅不要求學生背誦斜拋的結論,甚至連平拋的結論也做了淡化處理:平拋軌跡只是在一個例題中做了討論。從科學方法的角度看,解決平拋問題的方法與解決斜拋問題的方法沒有區別。這與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會用運動合成與分解的方法分析拋體運動”是相吻合的,其中的“分析”、“用……方法”更是體現了對過程與方法的要求。

  2、方法與手段,注重方法教學

  透過對新課改的認識,我覺得,中學物理的學習,除了一些基本的物理知識、技能需要學習、掌握之外,更重要的是透過物理課程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借鑑科學家的探究方法,對自己未認識的事物進行探究,更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所以我在教學中,把這一節課的重點放在實驗探究上,而不僅僅是簡單的理論推導上。

  由於棲霞一中“班班通”工程的開通,所以多媒體教學課程得以真正實施。在課堂教學的實施中,我透過製作多媒體課件,利用網路、投影儀、錄音影片、動畫FLASH等視聽裝置和手段,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比如拋體運動,在讓學生討論的前提下,我幫他們總結了兩個探究方向:

  ①豎直方向的分運動;

  ②水平方向的分運動。

  讓學生提出猜想,再透過自己設計的實驗加以驗證,透過動手、動腦,讓學生自覺主動地參與到課堂課外的學習中去。

  二、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實施有效的教學模式。

  1、創設實驗情境,引導學生思維

  在學生提出猜想、進行試驗驗證時,可給學生介紹平拋豎落儀的構造,讓學生提出驗證的方法。學生經過分組討論後,總結出瞭如何實驗:一球做平拋運動,一球做自由落體運動,從同一高度同時開始,觀察是否同時落地(在這裡,引導學生如何確定兩球同時落地,聽是否只有一次較大的響聲)。實驗結束,進一步引導:該實驗只能說明全過程二球所用時間相同,不能說明二球在任何時刻都在同一高度。怎麼辦呢?這時,可以採用頻閃照相的方法,將頻閃照片(1/30秒)投影到銀幕上,讓同學們研究豎直方向二球的位置。每隔1/30秒二球在豎直方向上的位移相同,得出結論:平拋的小球在豎直方向上的運動是自由落體運動。

  2、轉變授課方式,倡導教學方式多樣化

  透過新課改的培訓,我感受體會頗深:教師不再是資訊和知識的傳播者、教授者,而只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參與者,最後才是解惑者。新教材給教師提供了展示自己能力的廣大空間和機會,教師可以自主確定教學的方式,可以適當篩選或補充活動的內容,可以引用課本上的問題,也可以自行設計問題或由學生提出問題等等方式達到教學要求和目的。新教材給予了教師全新的體驗,在教學方式上則表現為,變老師主講為學生討論更有利於學生思維的發散,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在設計探究水平方向的分運動的方案時,我事先預想了幾個學生可能想到的方案。實際上課時,學生思維非常活躍,方案新穎。如8班的馬永、盛傑等同學,經過討論後提出,將平拋實驗器改裝,加一軌道,使一個小球以平拋的初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如果平拋運動的小球能擊中勻速運動的小球,則說明平拋運動的分運動是勻速直線運動。還可以將平拋運動從豎直方向投影,研究投影的運動等。在這種教學模式中,真正做到了“教學是一種對話、一種溝通、一種合作共建”,這樣的教學模式中,所蘊涵的課堂文化,有著鮮明的和諧、民主、平等特色。在教與學的互動活動中,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的習慣,提高了他們獨立思考、創新思維的能力。

  3、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創設物理課程情境

  學生在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問題時,總是要利用頭腦中已經形成的物理形象,特別是動態的物理形象,進行思維和推理。在物理學習過程中,大量物理概念和規律,都因為條件的限制不能搬進教室,學生只能根據教材描述,或教師的語言敘述,在頭腦中形成物理形象。在網路盛行的今天,從網路尋找合適的資源,就可以更好地反映真實的、豐富多彩的情境。比如在講解本節新課時,我選用了一段影片資料——柯受良駕駛汽車飛越黃河,動態的影片展示,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學生,抓住了學生的心,從而很自然地引入了拋體運動的概念。

  適當的教學反思,可以對我們所進行的教學工作進行更好的資訊收集、整理、分析、評價,最終促成自身素質的提高;同時也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對教學活動產生積極的影響。

  新課程運動教育教材化論文3

  體育運動在全世界已得到了相當的發展,由於訓練水平的提高,運動員的競技自身機體要求都在明顯地不斷增強。運動員們都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挖掘他們的肌肉——韌帶的潛力。

  不論是業餘的還是職業足球運動員,只要一進入比賽場地,就會為了爭取最好成績而盡最大努力。其技術、技能和經驗有助於地避免某些災禍。但是,疲勞和偶然性將會使那些可能造成傷害事故的因素意想不到的出現。綠茵場上競爭的激烈性,個別運動員不良的職業道德等也使得損傷現象加劇。

  易受到損傷的部分——肌肉、肌健、韌帶和骨骼等,能夠或長或短地影響運動員重返運動場的時間。因此,儘量縮短受傷隊員傷口癒合的時間或加快恢復時間,瞭解損傷的原因,採取相應的措施,不應只是醫生們的工作,教練員及運動員本人也應有所瞭解,並予以積極的配合。

  一、足球運動損傷的原因及原因分析

  (一)原因

  1.物理因素

  比賽和訓練中對方爭球時,大、小腿等部位常常被對方碰撞、踢擊或拌摔、推拉等造成身體各部位尤其是膝、踝關節突然改變體位或過度內收外展、扭轉等引起肌肉、韌帶及骨的損傷。被球踢擊到面部、腹部、陰囊及等都可以造成外力損傷,粗野及犯規動作是引起拐傷的主要原因。運球搶球時,踩在球的上面,也容易引起踝關節、膝關節的損傷。準備活動不充分,保護措施不完善,都會造成區域性勞損。此外,肌膜炎,腰肌筋膜炎、筋骨軟骨病等均屬勞損,也應引起我們的注意。

  2.心理因素

  影響運動員損傷的心理因素主要有喚醒水平、焦慮、注意力和自信心。這些心理反應可透過運動員的自我評價和生理指標的變化表現出來。過度的喚醒激發。情緒的變化能激發,同時也能抑制運動員競技水平的發揮。適度的喚醒水平能使運動員臨場達到最佳的競技狀態。缺乏喚醒的激發,身心的能量和技術動作的發揮只能侷限在較低的水平上。過度的喚醒激發又將阻礙技術水平的發揮。在疲勞狀態下,大腦神經系統的靈活性明顯降低,運動員的反應遲鈍,注意力分散,中樞神經系統的調節支配功能率亂,運動員的本體感受器的技能狀況下降,動作的穩定性降低,在這種狀態下,運動員容易受傷。

  (二)原因分析

  1.運動員的身體特徵

  運動員的身體特徵因人而異。與損傷有一定關聯的因素大體上表現在年齡、體重、身體姿勢等方面。年齡是一個難以控制的因素,而生長的年齡是運動員與周圍環境因素相互影響的時間尺度,它與生物上的生長和經驗是不可分割的。正確的姿勢能防止突然和以外的扭傷,消極懶散的姿態加上肌肉彈性較差則使運動員易於受傷,而不斷變換的姿勢加上較好的肌肉彈效能保護韌帶。

  2.運動員的心理素質

  目前,人們對於運動損傷問題的心理方面的注意力在增加。布羅迪。L認為運動事故問題的核心在於運動員的性格。他描述了個性特徵,包括:機能不足的感覺;敵視的感覺;責任感不足;身體的全神貫注的能力;與攻擊性不相稱的能力;膽怯;無懈可擊的感覺;易激動的隊員被觀眾嘲笑和對導致焦慮的壓力的一系列反應及生活態度等所引起的高度激動。

  3.運動員的身體狀況

  這涉及到為確保運動員獲得最適宜的競技狀態所採用的手段,它包括:一個在訓練、飲食、休息和按摩之間保持平衡的計劃;增加肌肉爆發力量、耐力和其他素質的練習;學習正確的技術動作、保護動作、快速的反應和身體柔韌性的課程。此外不良的嗜好,如吸菸、酗酒、以及疾病不僅影響競技能力,而且也易導致運動員在訓練、比賽中受傷。

  二、結論和建議

  1.由於足球運動是一項對抗性很強的運動專案,所以運動員的損傷是不可避免的。

  2.運動員拐傷的部分是全方位的,但主要是集中在腿部上。

  3.思想上的不重視也是造成損傷的主要因素。

  4.減少物理因素造成運動損傷。加強對運動員、教練員進行職業道德教育,樹立正確的比賽動機,減少和杜絕有意犯規和故意傷人的行為;技術練習,正常掌握各種技術並能熟練運用。同時注意合理安排運動負荷;全面發展身體素質,尤其注意發展躁關節膝關節及大腿、小腿肌群的力量和柔韌。對易受傷部位要專門進行訓練;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加強協調性和靈敏性的訓練;比賽和訓練中嚴格執行保護運動員身體健康的有關規定,特別注意穿好球襪及戴好護腿板等。

  5.減少心理因素造成運動損傷。加強訓練中的心理監測。在指定訓練計劃時,要把心理訓練納入訓練過程,應重視運動員認知能力的培養,讓運動員瞭解自己傷勢的所有情況。教練員可以透過運動員進行焦慮值的測定來測定運動員在緊張狀態下,完成動作時參加收縮的肌肉,以進行心理指導,減低因焦慮造成損傷的發病率。充分發揮教練員的作用。加強教練員和運動員之間的交流,能夠給運動員提供表達思想和感情的場所,使他們在心理上的負擔得以釋放,從而對訓練和比賽充滿信心。同時根據運動員的個性心理特徵進行心理訓練。設定可實現目標。在各種提高動機的心理學方法中,目標設定是一種實際有效的方法。它可以使運動員明確看到自己的進步目標和事業發展的方向。

  新課程運動教育教材化論文4

  1概述

  當前各大院校的自主招生和不斷的擴招,直接導致各大院校所招收的體育教育專業的學生運動專業技能良莠不齊,出現整體水平下降,無專無能的趨勢。對此本人透過對西南地區某體育教育專業的在校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法,用數理統計法和邏輯分析法並參考了大量的文獻資料進行研究分析。

  2宏觀領域的研究

  本研究對於西南地區體育院校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在入學之前的運動專項技能、運動員等級、參加專項的訓練時間、參加過的專項比賽的級別以及獲得最高獎項、高考體育加試等進行了調查和分析。意在根本上了解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的實際專項技能狀況才能在之後各方面做到有放失的調整和解決實際存在的種種問題。體育教育專業作為師範教育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培養目標無疑是以培養體育師資為核心方向的,其培養的質量將會直接影響基礎教育體育課程改革。體育教師的高素質、專業化與學校體育的發展是息息相關的,這無疑對基礎教育體育課程改革的深入和體育教師專業化和運動專項技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早在10年前教育部就有頒佈有關檔案,體育教育專業的高校制定的培養目標也確定為:

  (1)勝任起學校體育的教育教學、專業專案訓練和各種競賽工作。

  (2)要能對學校體育進行科學的研究工作。

  (3)勝任學校體育場地器材的管理和學校之間交流與社會體育指導的工作。

  但是隨著各省市高校對體教專業學生考試製度的改變如,高考時的體育加試只考身體素質不考專項技能。或高考自主招生方式統一採用網上招生等。加之全國各大專院校不斷的擴招使得體育教育專業考生出現良莠不齊、運動技術水平呈現整體下降的趨勢[1]。在面臨這種整體趨勢下,全國各大專院校對於體育師資培方面就應該進行改革,先進行調整包括:招生制度方面、學校課程的設定方面、教學目標和培養方案等方面[2]。本文西南某體育院校的體教專業在校生為研究物件,研究具體物件實體為其運動專項技術能力。首先透過對體育專業院校中的體教生入校前的運動經歷和所掌握的專項技能狀況進行調查、分類與分析。最後透過各體育專業院校的專業課程設定調查分析其主要因素。

  3微觀領域的研究

  由於本人在查閱了國內外於其相關的文獻資料後,未發現有對運動專項技能概念的具體界定,本研究大膽的對“運動專項技能”的概念暫時界定為:運動技術中為人從事運動過程中所具備的較高水平的一種能力。在研究過程中對體育院校的體育教育專業教師和體育教育專業學生,以及部分大中小學的基層體育教師制定了三大類調查問卷進行整體抽樣調查。其中發放於3所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問卷1000份,其中有效問卷882份,為88。2%的回收率。透過對以上問卷各項指標和調查結果進行相關資料統計分析與數理統計法檢驗。再運用邏輯學的相關知識和方法進行歸納與演繹、分析與綜合,得出研究假設。根據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的運動專項技能狀況將其掌握運動技能的狀況分成一專多能、無專多能、一專少能、無專少能[3],四大類進行研究分析。被調查的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在大學之前的專項共有15類,其中填寫田徑類專案共有573人,佔全部被調查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總人數的65%以上,比例超過1/2這表明田徑專案為內容主要佔據了大部分中小學的課餘運動訓練,這無利於學校對其他的專案的開展與發展[4]。其中有100人沒有填寫專項這在調查體育教育專業學生中佔據了總數的10%之多,由此可見此類學生在入學前沒有專項,多是因為文化課成績不理想或嚴重偏科在體育教師的勸說下為了上大學或報好大學、好專業臨時轉報體育專業的,此類學生訓練內容也只圍繞高考考試專案進行專門的練習,受到系統訓練者少之又少一般都沒有專項技能。從被調查的600名體育教育專業學生中,二級以上運動員只有180人,無等級運動員共有230人,其中大部分只接授過田徑類專案的訓練,除了傳統的專案外其它運動專案基本無法接觸。在大學之前參加專項訓練時間在1年以下的共有288人只佔被調查這總數的33。2%呈現出增長趨勢。綜上所述,被調查的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的在校期間的專項共計17項,田賽徑賽所佔比例最大共計118人佔總人數的15%左右,但於學生進校前的專項統計所佔比重也是有所下降的,並且降幅較大,而學生在進校前無專項的只有70人左右只佔總人數的10%不到。透過調查得知出現此類情況主要還是與學校的教學設計有關[7]。排名運動專案訓練人數前十的是:1籃球、2田徑、3健美操、4足球、5乒乓球、6網球、7排球、8游泳、9羽毛球、10體操,人數都在50人左右。這10個專案專案在中小學基礎體育教學中具有一些共性:常見、可行、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喜愛、場地滿足允許、與學校傳統專案相結合,同時這些共同斷也是可以進行大單元的教學內容。

  3·1在校期間本專項的運動員等級

  調查顯示,被調查體育教育專業的學生二級以上運動員共計330人,佔被調查總數的37。4%,與大學入學前的相比下降幅度較明顯,從2009~2012年級呈現出來的下降趨勢尤為突出;其中無任何運動員等級的學生有400人以上佔據總人數的50%左右,而從2009~2012年級中所佔總人數的比例則出現明顯的上升趨勢。透過調查和分析,可知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

  (1)學校對專業課程設計方面;

  (2)學校給學生提供各類比賽專案方面;

  (3)體育教育專業的學生個人的運動專業技術技能水平方面。

  3·2目前體教生在校期間所參的專項技能訓練的時間

  被調查的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專業技術技能的訓練時間,從2009年級學生專業專案訓練時間在4年以上的15人佔總人數的15%左右;2010年級學生專業專案訓練時間在3年以上的70人佔總人數的29%以上;2011年級學生專業專案訓練時間在2年以上的有55人佔總人數的30%左右;2012年級專項訓練在1年以上的有200人以上佔總人數的70%以上。透過調查分析其主因和學校開設幾年的專業課程相關還和學生畢業後的就業情況等也相關。

  3·3在校期間的各專項比賽的等級和級別以及學生能獲得的最高獎項

  被調查的體教生在進校之前參加過全國以上比賽的有25左右,而進校後只有15人左右兩者所佔總人數分別為2。5%和1。3%相差1。3個百分點之多。其主因有兩點:

  (1)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的專項技術能力稍差;

  (2)運動專案之間的競爭相當激烈其中包括運動訓練專業的學生和在校跟讀的現役運動員之間產生的競爭。

  4建議

  (1)根據體育教育專業的'特殊性,建議上級教育部門對該專業的招生制度進行最佳化改革,增加體育高考的專項技能水平測試,對學生進行較全部的綜合素質考察。

  (2)針對新入學的學生,導師因根據每個學生的差異性制定較符合學生本人實際的個人計劃,引導學生向一專多能的方向發展。(3)學校、院系、教師和學生都應該提高對體育教育學生一專技能的重視。

  (4)為了更高效率的發展提高體教學生的專業運動技能,學校在課程的設計上應結合實際情況,做出適當的調整。例如合理安排:專選、選修、訓練、體驗課的課時比例,技術與休息時間比例及學生之間的差異性等。

  5結論

  (1)因為近幾年的高校擴招,造成學生整體素質呈下降趨勢。

  (2)體育專業類學生自身運動水平與基礎教育緊密相扣,但該類學生進入大學後運動強度及訓練水平不理想,整體素質有較大程度的下降,不利於運動技能的形成與發展。

  (3)透過具有針對性的調查與嚴謹的分析得出,可大致將此類體教學生專業技能的狀況分為4大類:①一專多能;②一專少能;③無專多能;④無專少能。

  (4)在經過這一系列的調查分析後,得出根據體教專業學生目前的專項技能狀況,可將該課程也分成4個大類:①專選課;②選修課;③訓練課;④體驗課。

  新課程運動教育教材化論文5

  摘要:海寧一中依託“三生教育”,把“生命、生存、生活”融為一體。本文在結合我校“三生教育”發展理念的基礎上,對定向運動開展情況進行調研分析,並得出此運動在中學實踐中的意義,在學生成長生涯中養成他們對生命、大自然的敬畏,對生活的更高追求。

  關鍵詞:“三生教育”;高中;定向運動;實踐性我校依託

  “三生教育”課程建設探索了高中德育教育的新路徑,把“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融為一體,依託“課程化”有機地融合構建素質教育的載體。我校定向運動發展理念是在“三生教育”基礎上強化了對生命的追求,對生存的執著,對生活的熱愛。

  一、從生命理念出發

  活著—生命—愛命———人生的前提與載體,要懂得珍愛生命從而愛護自己,懂得敬畏生命從而關愛他人,懂得感恩生命從而尊敬師長[1]。“三生教育”要求開展生命意義教育,使學生認識人類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會生命的存在和發展規律,樹立正確的生命觀,領悟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定向運動很好地契合了這個教育的主題,定向運動一般都在野外開展,各類動植物、渺小的生命體往往就在我們前行的路線上,是直接踩踏破壞,未達目的不擇手段,還是捨近求遠,寧可犧牲比賽時間也不去踐踏那些美麗而弱小的生命,這就需要你瞬間做出選擇。定向是貼近自然,走進自然,是體育運動和自然環境完美結合的專案,宗旨就是要大家學會享受自然給於的恩賜,隨意的踐踏與破壞就違背了專案本身的宗旨。所以,選擇定向就是選擇熱愛生命,熱愛生活。定向運動的過程是一個跨越障礙,到達每一個目標點,最後抵達終點的過程。中間有溝渠、窪地、山谷、懸崖、高坡等各種地形,這些地形好比是各種艱難困苦,阻礙著我們前行的道路。而生命的美好之處就是在感受到生機、美和喜悅之外,也要體會迷茫、焦灼和艱難。生命正是在體驗這些人生百味的過程中彰顯著屬於它的奇妙意義。生命的每個片段就如同定向的兩個點之間的路程,當遇到艱苦的地形時,你如果畏懼退縮,選擇放棄,那你就體會不到找到點時成功的喜悅,同樣你也看不到前面的風景。

  二、從生存理念出發

  活下去—生存—謀生———人生的基礎,掌握基本的知識技能能在社會上立足,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能促進自我成功,具有進取的拼搏精神能不斷改變現狀。[1]“三生教育”要求開展生存能力教育,使學生認識生存及提高生存能力的意義,學會判斷和選擇正確的生存方式,學會應對生存危機和擺脫生存困境。掌握一定的野外生存技能並能合理的實踐運用,這正是定向運動給參與者帶來的最有效的收穫。與一般的課堂教學有所不同,定向運動除了理論知識學習以外,更重要的便是不同環境的實踐,真正做到學以致用,變成參與者真真正正掌握並能合理運用的技能。參與者從中可以學到:如摔傷、扭傷、割傷等一些常規的損傷如何包紮處理;如何判斷中暑及中暑以後如何自救,採取何種措施;迷失方向後如何重新定位;在困難條件下如何尋找水源和食物;在惡劣環境下如何自救等;落水或在火場如何自救的生存技能。因為這些技能對大部分人來說可能一生都不會遭遇或者就算遇到也有旁人的幫助,所以對他們來說可能學了也不會去記,記了也不一定會用。但對野外定向的參與者來說,在野外環境下,都要獨自面對和處理,掌握這些技能都是必須的,有些技能甚至能挽回生命。學生小A在野外定向實踐打點過程中被蛇咬傷,他並未慌亂,馬上根據野外生存中“蛇咬”後的處理方法來應對,根據蛇的外形和牙印判斷得出,這是條無毒蛇,在確定自己並無大礙後,他迅速下山清洗傷口,包紮,並在老師的陪同下到衛生院打了破傷風。由此可見,生存教育是定向課程裡必要的內容之一。

  三、從生活理念出發

  活的有價值—活—謀道———人生的目標,要具有樂觀堅忍的生活態度,具有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具有高尚豐富的生活情趣。[1]“三生教育”要求開展生活態度教育,使學生學會正確的生活比較和生活選擇,理解生活的真諦,能夠處理好學習與休閒、工作與生活的關係。現在教育體制下的學生,學習壓力過重,心理負擔也很大,其生活必定是枯燥而乏味的,需要有一些活動來排解學生的學習壓力,讓其愉悅心情,放鬆心情,給生活增加色彩,提高生活的質量。這樣能讓學生更加輕鬆地面對課堂學習,有更多的精神去迎接各種挑戰。同學B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剛進校時,疲於學業壓力,整個人很內向,不愛和同學交流,更別說是參加集體活動、主動和老師敞開心扉了。讓她改變的就是一場定向比賽。我校曾開展了一次小型的定向活動,該名學生在班級同學要求下無奈地參加了,參加之後卻驚奇地發現,她在零基礎上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因此我校體育老師決定好好栽培她。在經過體育教師及班主任幾次苦口婆心的勸說之後,該名學生決定嘗試參加定向隊。這對於她自己來說就是一個不小的突破。在定向隊期間,每週末都要進行艱苦的訓練,地點也從學校到了東山、袁花、大腳板樂園……一次次的訓練,不僅磨鍊了小姑娘堅韌的意志,還加深了她與隊員之間的默契與團結。在不斷的深入瞭解過程中,體育老師驚奇地發現她會主動開口聊天了,內容也從一開始的定向到現在的生活和學習,從一開始的簡單問、單純聽到現在勇於表達自己的心得與體會。這些改變也漸漸從定向中延伸到了學習中,現在的她是班級中話題的製造者,不僅能自己坦然面對困難,更能幫助老師開導遇到困境的同學。該名學生獲得如此大的改變,生活態度積極健康向上,正體現了“三生教育”中對生活的詮釋。定向運動是一項非常健康的智慧型體育運動,是智力與體力並重的運動;是一項自然環境運動,它讓你走進自然,放鬆心情,自我娛樂,教會你如何在自然環境中把握自己;是一項驚險刺激的尋寶運動,給你驚險刺激的人生經歷;是一項社交性的體育運動,助你擴大社交網路。定向運動是一項符合青少年身心發展需要的運動,它不但能強健身體素質,而且寓教於樂,讓參與者充分發展自己的特長和個性。定向運動在野外,在公園,在陌生環境,不斷變化的地形地貌、自然風光很能吸引參與者的注意力並不斷地轉移,找到攻擊點的成功的喜悅感能吹散一切心頭的陰霾,故定向運動能消除煩惱、陶冶情操、擺脫壓力、開闊胸襟。而擁有如此心情的人,他的生活態度肯定是積極向上、樂觀進取的。所以,綜合“三生教育”對生命、生存、生活的探求,定向運動的開展對學校來說不僅僅豐富了選課的廣度和深度,促進了學生生理上量的改變,還在心理上有了質的昇華;不僅讓學生從室內走到了戶外,還讓學生離開了灰白系的水泥鋼筋走進了生機勃勃的大自然。我校以“三生教育”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關注每個學生主動、健康的成長、成人、成才,關注做人、做事、做學問等基本問題。在此基礎上,我校定向的開展嚴格按照“三生教育”的指導思想對學生進行生理及心理的磨鍊教育。在個人定向實踐中遇到瓶頸時得到生命的真諦,在團體定向實踐中發展同學之間協作能力,增加個人責任感。總之,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能促進自我成功,使我們具有進取的拼搏精神能不斷改變現狀,改變自己。全面開展“三生教育”生存能力教育,可以使學生認識生存及提高生存能力的意義,學會判斷和選擇正確的生存方式,學會應對生存危機和擺脫生存困境。

  參考文獻:

  [1]羅崇敏.生命,生存,生活[M].晨光出版社,2008.

  [2]胡久成,等.定向運動[M].中南大學出版社,2003.

  [3]王雲江,依託“三生教育”課程建設探索高中德育新路徑[J].海寧一中,2015.

  [4]劉擎,周紅偉.我國學校定向運動發展現狀的調查研究[J].吉林體育學院報,2008,(5).

  [5]韓飛,包海濤.定向運動在高校的開展意義及影響因素分析[J].大連理工大學,2006,(3).

  新課程運動教育教材化論文6

  一、少兒趣味田徑運動對於促進少年兒童運動技能學習的價值

  雖然少兒田徑運動將趣味性融入各運動專案中,但並不意味著在教學過程中就可以不注重運動技能的教學。《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中將運動技能定義為:“在體育運動中有效完成專門動作的能力,包括在神經系統調節下不同肌肉群協調工作的能力。”體育院校通用教材的定義為:“運動技能是指人體在運動過程中掌握和有效地完成專門動作的能力。”在範傳奇的教學實驗中,採取“傳統教學法”和“少兒田徑運動教學競賽法”,實驗前首先對實驗組和對照組進行運動技能的評價,評價指標主要包括跑(50米)、跳(立定跳遠)、投(沙包投遠)三個方面,並透過樣本檢驗說明在實驗前實驗組和對照組的運動技能基本處於同一水平。實驗組和對照組採用不同的教學內容和組織方法,透過對實驗後樣本檢驗分析得出的結果來看,兩個組運動技能變化也呈現出不一樣的差別,實驗後3項測試指標:50米跑、立定跳遠、沙包投遠均出現了非常顯著的差異,作者在實驗中採用了少兒田徑專案每一個比賽專案都專門設定了很多的輔助練習方式,比如,在跑的練習中採用了“速度階梯”的練習方式,以提高學生在練習過程中跑的動作頻率和落地點的準確性,透過變換跑動速度的往返跑練習使學生在不同速度節奏的練習中體會控制速度的能力。相較於傳統的田徑教學中,50米練習一貫採取單調而枯燥的重複跑練習法,少兒田徑專案所採取的組織形式多樣,輔助練習器材、方式新穎,更能吸引學生參與其中,練習的效果顯而易見。而在沙包擲遠的練習中,在團隊練習過程中更是出現了同學之間互相交流練習經驗的場景,這在傳統教學中是不多見的。測試結果表明,少兒田徑專案教學競賽法對於提高學生運動技能明顯優於傳統的體育教學法。

  二、少兒趣味田徑運動的開展對於田徑運動文化傳承的價值

  田徑運動的歷史源遠流長,而田徑運動文化作為體育文化有機整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既有體育文化的一般屬性,又具有其自身的特徵。田徑運動文化的概念可以描述為田徑運動在形成、傳播和發展過程中,對社會發展與人的價值觀、行為方式以及與田徑有關的物質表現形式影響的總和,可分為觀念文化、關係文化和田徑物質文化三種具體的形式。而少兒田徑運動以傳統的田徑運動專案為藍本,透過改變田徑運動中競技化色彩濃厚的跑、跳、投的競賽規則,在將趣味性恰當地融入其中的同時也很好地保留了這些傳統運動專案的一些技術特徵,並將提高學生各項身體素質、傳授田徑運動技術、傳播相關的田徑運動知識和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儘可能地結合為一個整體。在國際田聯推廣少兒田徑運動的發展理念中,同樣也表達了這樣的思想:作為一個將學生從遊戲運動為主的運動方式引導向競技運動比賽的過渡環節,在學生正式接受成人競技運動專案之前,對學生進行一定的田徑文化知識的傳授,不但可以使學生初步認識和了解田徑各個專案,而且容易使廣大少年兒童重新對田徑運動產生濃厚的興趣,有利於田徑運動的長遠發展。少兒田徑運動所設定的各個新式專案中都有傳統田徑運動專案的影子。因此,在進行競賽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有選擇性地結合教學中採用的專案,進行相關田徑運動知識的傳授。例如,少兒田徑運動中包含有的在傳統田徑課教學中已無法開展的撐竿跳高、推鉛球、擲鐵餅、擲標槍等專案,在對這些專案進行規則改變、器械改造變更之後,雖然器材結構進行了很大程度的改造,但依然保留了傳統田徑專案技術上的特點,加之色彩多樣、讓人耳目一新的全新體育器械,體育課上讓學生不再談“田徑”色變,這種將體育運動文化傳承與田徑教學相融合的教學方式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國際田聯選取的少兒田徑運動推廣國家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教學效果,同時也得到了這些推廣國家教育機構的認可。

  三、少兒趣味田徑運動的開展可以改善學生心理與社會適應性的價值

  體育作為一種文化對整個社會所具有的第一個重要功能便是能促進人的社會化。學校體育是我國體育的基礎和重要組成部分,學校體育的物件主要是青少年兒童,學校體育可以使他們在運動中懂得互相尊重,養成良好的社會態度,發展自主能動性和道德問題的判斷力,並促進他們良好個性的形成與發展。而田徑運動作為唯一能夠透過改變活動的性質和活動的自然特徵來滿足各種挑戰的運動專案,國際田聯少兒趣味田徑的推出具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力,在少兒田徑運動中,以團隊形式來開展的競賽式教學,讓場上每一個成員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為團隊的成績和榮譽而努力。一些運動專案,如擲標槍、撐杆跳遠等專案還有利於少兒在活動中發揮領導和教練的責任,不但能讓他們懂得在與人相處過程中要尊重他人的努力和付出,只有透過努力才能達到自己的計劃目標,在練習和團體活動中更要嘗試並學習去承擔實際責任,把學到的內容能很好地應用於測驗中,而學會承擔責任也是他們在成為公民時在社會上所必須真正承擔的。在這個過程中,個人和團隊夥伴之間的合作可以讓自己更清晰地看到自己在整個團隊成員中的形象,激發出自己對自己以及自己與集體是一個整體的意識,進而可得到進一步的自我肯定和能力的認可,對於學生自我意識的發展和自信心的培養有著良好的促進作用。自2001年開始實施我國新一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起,作為學校體育與健康課程重要組成部分的田徑模組因為國際田聯這一創新田徑運動形式的產生而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國際田聯少兒趣味田徑以其新穎有趣的練習內容和組織形式以及安全、新穎的器材,與傳統田徑專案練習形式截然不同,在教學實驗和實踐案例中能夠對學生的各項身體素質指標、運動技能掌握、學生心理和社會適應等方面起到促進作用,課程的教育價值明顯。國際田聯少兒趣味田徑運動在我國仍屬起步階段,需進一步加強推廣、宣傳工作,以使更多的地區、學校瞭解並接觸到這一創新運動形式,為學校田徑運動的開展提供更多的課程價值參考。

  新課程運動教育教材化論文7

  一、鄉村教育運動促進了高等農業教育的勃興和農業學科調整

  教育與經濟社會的關係決定了教育必然反映經濟社會發展狀況,並體現教育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職能。為適應鄉村教育運動的需要,20世紀二三十年代全國各地相繼成立了一批農村教育或建設學院,有些綜合性大學還設定了為農村培養人才的涉農學科。據不完全統計,當時成立的鄉村教育學院有河南村治學院、山東鄉村建設研究院、四川鄉村建設學院、安徽農村合作研究訓練院、河北定縣中華平民教育總會專科學校、上海農村服務專修科等多所,[1]這些學校都帶有農業教育或農村教育的內容,聘請農科大學的教師前去任教。一批學校增設了涉農專業或農業學院增設了服務農村的學科。1933年後,教育部曾指定中央大學、金陵大學、武漢大學分別辦理農藝、園藝、機械等職業師資科,如1939年金陵大學農學院奉命令舉辦園藝職業師資科;1934年燕京大學正式成立農村建設科,1930年成立的江蘇教育學院附設了農事教育專修科。一些大學還設定了農業教育系。如金陵大學農學院農業教育系、四川省立教育學院農業教育系、福建協和大學農業教育系、國立青島大學教育學院鄉村教育系、湖北教育學院農業教育系等,根據教育部1939年的規定,一些大學設立的與農業培訓有關的農業專修科、鄉村教育科等統一改為農業教育系。農業教育系中開設了鄉村社會學、農業合作、農村教育概論、農業推廣學等貼近農村實際的課程。在鄉村教育運動的影響下,加之教育行政力量的推動,許多教育家關注農村教育和建設問題,創辦了一批農村教育學院,綜合大學增設了農業教育學科,使得近代農業教育呈現蓬勃發展的態勢,涉農學校、涉農學科快速增加,而且創造了許多更快、更有效地為農村服務的教育培訓形式,培養了一大批農業教育、鄉村教育人才。

  二、鄉村教育運動帶動了知識分子走向農村

  鄉村教育運動的發起者和參與者以大批洋博士、洋碩士和高校的教授學者為主體,他們以其拳拳報國之心,走出高樓深院的象牙之塔,離開繁華的大都市,走向農村,到鄉村施展自己的抱負,與農民為伍,為農民服務,成為鄉村教育運動中的靚麗景觀。1926年底,陶行知先生聯合趙叔愚教授在南京近郊籌辦鄉村實驗師範學校,1927年3月15日該校正式開學,標誌著中國近代知識分子下鄉的開始。1929年後,以晏陽初為代表的定縣實驗,更是延攬了相當數量的一流知識分子。在各鄉村教育流派和各建設試驗區中,都有一批高層次的知識分子參與其中。如在農業和鄉村教育方面,有美國康乃爾大學農業經濟學博士馮銳,衣阿華大學博士、北京師範大學教授、農業工程專家劉拓,康乃爾大學鄉村教育博士傅葆琛;在衛生教育方面,有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畢業的陸志潛;在鄉村文化教育方面,有曾留學日本的原國立北京藝術專科學校校長鄭錦,留法歸來的原北京大學教授、北京《晨報》副主編孫伏國,哈佛大學教育學博士、曾擔任政法大學教授兼教務長的矍菊農等等。中國農村社會學的開拓者之一、留美博士楊開道教授,康乃爾大學教育碩士、金陵大學農學院院長章之汶教授,金陵大學農學院主任章元瑋教授等等均參加了鄉村建設實驗;還有一批農業專家被鄉村建設學院聘請講課。這些參與鄉村教育運動的博士人數,已很難統計準確,它以定縣、南京曉莊和山東的鄒平為中心,形成了波及全國的博士下鄉運動。他們積極參與鄉村教育改造,“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為鄉村教育與建設盡心盡力。以洋博士為代表的近代知識分子對廣大農民寄予了深切的同情,懷著振興農村與改造社會的美好願望,從城市走向農村,以埋頭苦幹的精神,把做學問與做社會服務結合起來,走知識分子與民眾相結合的道路,並在不同程度上做了大量有益於“三農”的工作,尤其在改良農業生產技術,推廣農業科學知識,改造鄉村衛生條件,推進掃盲運動,普及文化科學知識,提高農民的道德水平和改善農民精神面貌上,取得的明顯的成績。鄉村教育運動對農村和農民問題的高度關注以及他們那種敢於走出城市,走出書齋,走到鄉村與農民結合的精神,不僅在當時具有進步意義,就是在今天也仍然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更為重要的是,透過鄉村教育運動實踐,探索出了高等院校和知識分子如何與農村發展相結合、如何為農民大眾服務的途徑。他們走向鄉村獻身鄉村教育的精神值得進一步倡導,他們的行動為今日知識分子走向農村、建設農村做出了榜樣。

  三、鄉村教育運動促進了高等農業教育與農村建設相結合

  “教育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偉大的無形的手”,[2]正因為如此,鄉村教育家們認為“改造中國必先改造鄉村,改造鄉村的關鍵是重視鄉村教育”。正是基於這一共識,鄉村教育派才全身心地投入到鄉村教育運動。在鄉村教育和鄉村建設試驗中,儘管各派的教育理念和實踐方式不盡相同,但綜合不同鄉村教育流派的觀點和實踐,“培養鄉村教育人才、改進農業、改良鄉村生活”是三條途徑是共同的,因此,農民教育、農業教育和農事推廣工作,成為鄉村教育與建設運動中的重要內容。正如黃炎培所說:“我們要以新農業推行到普及到農村,而農村經濟農村自治也都是相連不可分的。於是我們的職業教育中農業教育就變成到農村去作一種整個農村改進運動了。”[3]鄉村教育運動的特點決定了高等農業院校和農業專家在這場運動中的重要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鄉村教育和建設運動中,高等農業院校、綜合大學農學院和一大批留學歸國的洋博士、農業科學家紛紛走向農村,加入到鄉村建設的洪流中,他們不但參與了各種教育團體建立的鄉村試驗區,成為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而且許多農科高校、大學農學院利用農業學科和技術優勢,以農業教育、農業推廣為基礎,建立了各具特色的鄉村建設試驗區,開展綜合性的鄉村建設試驗,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促進了高等農業教育與農村建設的緊密結合。以晏陽初為代表的定縣實驗區,由南京東南大學農科教授馮銳擔任其農業教育部主任,傅葆琛教授擔任鄉村教育部主任,農業工程專家劉拓也參加了農業和鄉村教育工作。[4]中華職業教育社與中華教育改進社、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東南大學農科和教育科等單位,在1926年共同開闢了江蘇崑山徐公橋實驗區,由職業教育家黃炎培負責,成立鄉村改進會,建立農藝實驗場,推廣金陵大學農科的改良品種,進行農業新品種的實驗、農業技術和農機具的推廣、組織合作社等。

  1931年,梁漱溟在鄒平縣創辦的鄉村建設研究學院也彙集了一些農業教育專家,並與山東大學在濟南合辦實驗場以改良農業生產。農業大學或綜合性大學農學院在鄉村教育中的活動也各具特色。如北京大學農學院在京郊羅道莊建立“農村建設實驗區”,其組織辦法大綱中規定:農業推廣教育業務既包括教育事業,也包括社會事業。教育事業包括農村成人補習學校、婦女補習學校、兒童簡易學校,社會事業包括農業科學之推廣、農民知識之提高、農民自治之提倡、農民生活之改良、農民健康之促進。可見,鄉村建設實驗不僅僅侷限於農業技術的推廣、生產生活的改善,也注意到了農村整體文化水平的提高,是全方位的農村建設試驗。而金陵大學農學院在農村建設中成績斐然,贏得了國內外關注。自金大農科創辦以來,就採用美國農科大學的教學、科研、推廣三位一體的制度,十分重視社會服務。先後建立了江寧農業推廣示範縣和烏江試驗推廣區,其中烏江試驗推廣區是1930年與中央農業推廣委員會合作創辦,其宗旨是:

  (1)從農業生產、農村經濟、農村教育、農村衛生、農村組織及地方自治等方面,推進試驗區的鄉村建設。

  (2)作為金大農學院農業推廣工作試驗地,將大學研究成果推廣到該區農民。

  (3)作為金大農學院學生及其他機關研究鄉村問題的實習地。試驗區成立以後,成績卓著,名聲在外,許多機關團體相繼前去參觀和考察,認為烏江“講求實際乾的很好”,所進行的事業,使農民獲得了利益,無論是農業技術的推廣、經濟生產上的合作事業,還是提高農民文化水平與素質的各種教育、改良農民生活狀況的社會活動,都對農民的生產方式、生活習慣、思想觀念等產生積極的作用。而且,試驗區成為了金大農學院的實驗實習場所,幫助了農學院的科學研究和學生培養,形成了雙方良性互動。

  四、啟示

  1、高等農業教育的目的需進一步明確。雖然我國高等農業教育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但其教育目的仍需要進一步明確。儘管傳統的觀念認為,大學從事知識的普及與推廣,是“令人難以置信的荒唐事,是不必要降低自己的身份,使自己庸俗化和機械化”。[5]但自從大學的社會服務職能在1904年發端於威斯康星大學後,不僅為當時美國其他州立大學所接受,而且逐漸影響到美國乃至世界各國大學成為大學的重要職能之一,從此為社會服務成為高等教育發展的不可逆轉的潮流。近代農業教育家過探先認為,農業教育的目的“是要造就一般有知識的人,為現在的農業謀發展、為現在的農業謀福利罷了”。[6]他用一句話概括了他的農業教育思想,“農業教育的宗旨,在輔助農民,改良農業,發展農村”。[7]高等農業教育的最終目的,就是為改良農業、改變農民、發展農業服務。只有高等農業教育通向農村,才能使農業人才、知識、技術通往農村,使其在農村建設中發揮作用,實現其教育的最終目的。

  2、高等農業教育與農村建設的結合仍需加強。高等農業教育與農村建設緊密結合,才能促進教育與經濟的和諧發展,互動提高。高等教育為農村服務的前提是要適應農村的實際需要,符合農村的生產、生活實際,符合農民的文化知識水平。學院式的研究,往往容易脫離實際,研究成果束之高閣,不能為實際所用和被實踐檢驗。鄉村教育運動的實踐證明,專家走出書齋,深入農村,就會使高等教育和農村生活打成一片,從中不斷修改研究課題和研究計劃並獲得新的研究課題。這不僅可以使農村的發展直接得益於高等農業院校的科研成果,而且也使高等農業院校的教學水平和科研質量不斷提高,達到“和諧發展,互利雙贏”之目的。

  3、農民素質的提高仍是農村建設的關鍵。在鄉村教育運動中,儘管各教育家所關注的重點不同,但他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重視農民的教育。如中華職業教育社在上海漕河涇創辦的“農村服務專修科”,晏陽初在定縣創辦的“平民學校”、“平民職業學校”、“平民教育講習所”,陶行知的“鄉村工學團”,梁漱溟的“鄉村服務人員培訓部”等等,都是透過教育培訓來提高農民知識水平。而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和人力資本已成為經濟發展的決定性要素,農民的素質更決定了農村的進步和可持續發展。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農村興,則中國興;農村富,則中國富。而農村的興與富,最終依靠的是大批有知識文化的新型農民。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