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學中的邏輯推理與邏輯論證的論文(通用5篇)

語言學中的邏輯推理與邏輯論證的論文(通用5篇)

  在各領域中,大家都嘗試過寫論文吧,論文是一種綜合性的文體,透過論文可直接看出一個人的綜合能力和專業基礎。寫起論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言學中的邏輯推理與邏輯論證的論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語言學中的邏輯推理與邏輯論證的論文 篇1

  邏輯學起源於古希臘,是研究人的思維的,即思維的形式結構及規律。人之所以和其他動物不同就在於人可以思維。思維是人腦產生的,人腦具有發達的思維功能,這是其他動物所無法企及的。而人的思維活動則是透過概念、判斷和推理等邏輯的形式進行的。所謂概念,如:“蘋果”、“校園”、“欣喜”等;所謂判斷,即“蘋果好吃”之類的;所謂推理,如“凡是蘋果都是樹上結的,紅富士是一種蘋果,所以紅富士是樹上結的。”思維的過程就是不斷運用概念、判斷、推理等思維形式進行活動的過程。

  邏輯學就是研究人的思維形式結構及其規律的科學,而推理和論證是形式邏輯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們在科學研究時經常要用到的兩種方法,二者既有聯絡又有區別。在語言學研究中也是如此,本文擬透過語言學研究的示例對邏輯推理和邏輯論證進行簡單的分析說明。

  一、邏輯推理

  推理是由一個或幾個已知判斷推出一個新判斷的思維形式。偵探小說作家柯南·道爾筆下的福爾摩斯就有著極高的推理能力,總是能透過一系列複雜的推理,進行案件的偵破。邏輯推理可以分為三種:歸納推理、演繹推理、類比推理。

  歸納推理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運用到,是從多個具體的現象中總結出一個一般的規律,是從個別到一般。語言研究中的探索性研究就屬於歸納,研究者常常並不十分清楚自己到底要找什麼,會找到什麼,而是透過採用觀察、問卷、訪談等方式從樣本中收集資料,透過對資料分析,歸納出其中的現象和規律。比如調查某地區店鋪名的命名特徵,首先透過實地考察,收集資料,然後對收集到的資料進行分析,最終歸納出本地區店鋪命名的特點和規律。

  演繹推理是從一個一般的規律到個別的具體現象的推理,是從一般到個別的推理。在語言研究中,比較典型的代表是生成語法學派。該學派基於語言是人類普遍的內在機制這一觀點,透過形式化語言規律,推導具體的語言的特徵,認為有限的語言規律可以演繹出無線的語言內容,其中最常用到的就是演繹推理,有普遍語言機制,推理個別語言特徵。

  類比推理則是由個別性前提推出個別性結論的一種推理形式。其方法是當兩個物件有一系列相同的屬性時,已知其中一個物件還有另一種屬性,就可以推出另一個物件也有這種屬性。在語言學研究中,當今非常流行的型別學的觀點就屬於這種。所謂型別學的分析方法,是基於語言同的基礎之上的,尋找不同語言之間的對應關係。比如漢語中有些動詞可以做名詞,像“這本書的出版”中的“出版”,運用型別學的觀點來看,英語中也應該有類似的用法,透過查詢發現,英語中的動名詞、現在分詞就屬於這類,是介於動詞和名詞之間的一種詞類。這其中就運用到了類比推理的方法。

  推理是思維形式,同時又是論證方法,推理作為論證方法在證明與反駁中有重要的論證作用。我們寫的論文當提出某個論題(即論點)之後,就必須用大量論據進行論證,而採用論證方法進行論證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推理的過程。此外,推理的結論要想真實可靠,必須保證前提為真,推理形式為真,否則推出的結論則真假不定。

  二、邏輯論證

  人們在思維過程中,往往要確定某種想法的真實性,在表達思想的過程中,往往要叫別人相信自己的某個觀點,或者對別人的某個觀點不同意,力圖證明它是錯誤的,這就需要用“論證”這種形式。邏輯論證可以分為兩種:證明、證偽。

  所謂證明,即從正面證實自己觀點的正確性。就是根據已知的真是判斷來確定所需要證明的判斷的真實性。證明的客觀基礎是事物之間存在的因果聯絡,我們要確定一個判斷的真實,就得尋找這個判斷為真的根據,反映出事物之間的因果聯絡。證明由論題、論據和論證三部分組成。論題即需要證明的問題;論據即用來證明論題真實的判斷、根據;論證就是證明的方式,即論題與論據之間的邏輯聯絡,就是我們前面講到的推理形式。

  這種實證性的研究方法被廣泛的應用於語言學研究中,尤其是語音研究中來。在語音研究中,通常是先提出假設,然後設計語音實驗,在設計時做好對變數、自變數以及控制變數的定義,最後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驗證假設。這種實證性的研究運用到的方法就是邏輯證明的方法。

  所謂證偽,即批駁別人的某個觀點,又叫反駁。透過已知的真是判斷來確定某個判斷虛假的思維形式,也可以說是用一個證明去推翻另一個證明,是一種特殊的證明。反駁不是簡單地指出對方論題或論據的錯誤,而是要透過具體的分析、推理,說明為什麼是錯的。反駁是明辨是非、探求真理的重要工具,真理的產生不僅需要證明,更要能經受住各種反駁,在學術理論和日常生活中,同不同的思想觀點爭論過程中,反駁都可以作為一種有力的工具。

  語言學作為一門科學,自然會用到這種科學論證的方法。1957年,喬姆斯基出版了《句法結構》一書,“轉換生成語法”至此興起,他在哲學方面立足理性主義,採用演繹的方法,面向理論,先有初步假設,然後採用邏輯和數學的方法,根據他制定的模式和規則,推匯出各種語言的表達形式。這種方法基本上是一種科學的證偽模式,即:提出假設→根據假設進行演繹推導,做出預測→對預測進行嚴格檢驗以試圖否定假設→對比各假設,檢視哪項假設通過了檢驗,表現最佳。

  三、邏輯推理與邏輯論證的關係

  (一)聯絡

  邏輯推理和邏輯論證都是思維的形式結構,二者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絡。我們知道,邏輯論證包括論題、論據和論證方式,其中,論證方式就是一種邏輯推理的過程。在語言學研究中,上文講到喬姆斯基生成語法學派的研究方法,我們看到這是一種邏輯論證,其中有一個環節是“根據假設進行演繹推導”,這裡的演繹推導即邏輯推理的一種,可見,邏輯論證過程中包含了邏輯推理。邏輯推理是邏輯論證的一種論證方式。

  (二)區別

  邏輯推理與邏輯論證又是有著區別的。

  首先,邏輯論證是先確定觀點(即假設),然後才是證明的過程;而推理則正相反,根據推導過程,最後,然後得出結論。其次,一個邏輯論證的過程可能包括若干個推理,即要證明一個假設,有可能需要多步的推理,最後得出驗證結論;而作為一個推理,其只能是單獨一個推理過程。

  我們都知道,語言總是反映一定內容的,但是語言學作為一門學科,則著重研究語言規律,而非具體的語言內容。邏輯學也是這樣,它是一門工具性的學科,如同數學一樣,是一門基礎科學,是學習其他科學的工具。黑格爾說過,“邏輯學有用與否,取決於它對學習者能夠給予多少訓練已達到別的目的。學習邏輯學,在於訓練思維,使人得到真正純粹的.思想,因為它是思維的思維。作為真理的絕對形式,作為純粹真理的本身,邏輯學絕不單純是某種有用之物,它的用處,不僅是對於思維的形式練習,而必須另外重新估價。”

  邏輯學和其他學科的知識一樣,來自於人們的社會實踐。因此我們學習邏輯不能機械地學,必須聯絡活生生的實在內容,結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學習邏輯固然需要記一些基本的理論概念,但重點是理解和應用,聯絡社會實踐,聯絡自己的日常生活,並在學習、研究中自覺地學會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思考問題。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

  [2]龐卓恆.唯物史觀與歷史科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呂嘉.重新理解“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J].哲學動態,2001(6).

  [4]胡斌.歷史唯物主義對歷史哲學的繼承與超越[D].復旦大學,2013.

  語言學中的邏輯推理與邏輯論證的論文 篇2

  1.低年級邏輯語言教育訓練

  低年級(一、二年級)在分析應用題時應培養運用因果關係的邏輯語言,用說明因果句式、推論因果的句式去表述算理和思維過程。例如:同學們包書皮,第一組包了9本,第二組也包了9本,兩組包了多少本?講解時,在學生掌握條件、問題和數量關係的基礎上,教會用如下語言表述算理:

  (1)用說明因果關係的句式表述因為部分量加上部分量等於總量,已知兩個部分量,所以9本加上9本等於總量。之所以9本加上9本,是因為部分量加部分量等於總量。根據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可確定該題是求兩數和的運算,因此用加法。

  (2)用推論因果關係句式表述既然部分量加上部分量等於總量,那麼9本就要加上9本。已知兩個部分量求總量,可見要9本加上9本。

  (3)從意義上表述因果關係例如:新新和毛毛擦桌子,新新擦20張,毛毛擦25張,毛毛比新新多擦了幾張?在學生理解意義的基礎上用如下語言表述算理和思維過程。根據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新新和毛毛比,毛毛擦的多新新擦得少,毛毛比新新多擦5張。假如新新和毛毛擦得一樣多,新新也要擦25張,實際上新新只擦了20張,那麼要求毛毛比新新多擦幾張,就要從毛毛擦的張數里減去新新擦的同樣多的張數,所以25張要減去20張等於5張。

  2.中年級邏輯語言教育訓練

  中年級(三、四年級)在分析應用題時除了鞏固因果關係的邏輯語言外,還應培養用假設關係的邏輯語言表述算理和思維過程。例如:學校給三好學生買獎品,買了3盒鋼筆,每盒10支,一共花了60元,每支鋼筆的價錢是多少元?講解時要教會學生用如下語言表述:

  (1)根據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如果能求出買鋼筆的總支數,那麼總錢數除以總支數就是所求問題的答案。

  (2)根據每份數、份數與總量的關係,倘若先求出每盒鋼筆的價錢,再求出每支鋼筆的價錢,那麼問題就解決了。

  (3)既然單價乘以數量等於總價,就要首先求數量(總支數),然後再求單價。以上表述,不僅數學語言敘述嚴密,而且能抓住中間問題正確解題。

  3.高年級邏輯語言教育訓練

  高年級(五、六年級)在分析應用題時,除了鞏固因果關係、假設關係的邏輯語言外,更主要的是教會學生用三段論式的邏輯語言去表述。例如:甲騎腳踏車從學校到少年宮需要8分鐘,乙步行從少年宮到學校需要24分鐘,甲乙兩人同時從學校、少年宮相向而行,幾分鐘後相遇?教學時,要教育學生學會用演繹推理中最常見的推理方法———三段論推理去表述:大前提:凡是行程問題要具備路程、速度、時間其中的任意兩個條件。小前提:此題具備了路程(整體1),以及甲乙兩人分別行完這段路的速度(1/8+1/24)這兩個條件。結論:這道題屬於行程問題中的相遇問題,求相遇的時間列式為1÷(1/8+1/24)。

  4.邏輯語言的教育思考

  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兒童心理發展的年齡特徵是教育工作的出發點。一方面教師要從兒童心理發展的已有水平出發,實事求是的提出要求,才有利於兒童心理的發展。如果脫離實際,提出不適當的要求,就不會起到促進作用。另一方面,教師還要積極創造條件,引導兒童的心理逐漸向高一年級的年齡段過渡。如果過分遷就已有的心理水平,看不到發展的趨勢和方向,也會貽誤時機,妨礙兒童心理水平的迅速提高。以上分年級進行的因果關係、推論因果關係、假設關係、三段論關係的邏輯推理教學,是根據兒童心理發展的年齡階段、認知能力的逐步提高和表述推理的需要提出的。採用循序漸進逐步提高的方法,在應用題教學中把學生引導到用邏輯語言、數學語言表述算理中來,才能使學生的語言發生深刻的變化。能力的發展又是獲得知識的重要條件,學生的能力發展水平高,就能加快學習程序,提高學習效率,保證學習質量。在低、中、高年級應用題教學中我們就是培養學生準確掌握並正確運用邏輯語言的能力,以達到加快學習程序、提高學習效率的目的。

  語言學中的邏輯推理與邏輯論證的論文 篇3

  語言是思想的鏡子,這是分析哲學家秉承的基本原則。弗雷格在寫給達姆施達特的信箋中說:“可以把句子看作是思想的影象,因為句子部分與句子之間的關係大體上相應于思想中部分與整體的關係。”[1]我們人類僅接觸以語言或符號方式所表達的思想。維特根斯坦承繼弗雷格的基本思想,試圖用語言分析來澄清思想的邏輯結構。在他看來,“思想是有意義的命題”(TLP,4)①對思想的探討可以轉化為對語言邏輯的分析,因此,他將全部哲學宣稱為是一種“語言批判”。然而,語言如何能夠表達思想?思維的本質是什麼?思想與語言二者何為根本或者說誰更為重要?透過維特根斯坦的TLP,能否為這些問題找到一個確切的答案呢,這是許多學人一直在探究的問題。對於這些問題的解答,不僅有助於捕捉維特根斯坦在TLP中所傳達給讀者的思想,而且影響到對其前後期思想的整體解讀。

  一語言為何能夠表達思想?弗雷格給出的解答是:“因為思想是由思想構築材料構成的。這些思想構築材料相應於構成表達思想的句子的語音組。因此,句子由句子部分構成,相應地,思想由思想的部分構成。人們可以稱思想部分為相應的句子部分的涵義,同樣,人們也可以將思想理解為句子的涵義。”[2]280在弗雷格看來,思想與句子是兩種不同的東西,句子只是表達思想的一種方式,不同的句子可以表達相同的思想。思想與句子應該做出嚴格區別。“也許人們並不對語詞或符號表達式和被表達的思想進行嚴格區別。但是,為了清晰性,最好做出這種區別。”[2]180可以看出,弗雷格對語言為何能夠表達思想給出了一種結構性的解答,即思想語言具有相對應的結構。思想的部分與語言的部分又是如何相對應起來的,他沒有做出進一步的探究。維特根斯坦在TLP中提供的線索顯示與弗雷格的觀點有相似之處。在他看來,語言是思想的可感表達方式(3.1),“在命題中,思想可以被如此表達而使命題指號的諸成分與思想的諸物件相對應。”(3.2)“以如此表達”是指命題指號的諸成分簡單指號或名字意謂物件,“簡單指號在命題中的配置,與物件在事況中的配置相對應”(3.21)。因為思想是事實的邏輯影象,思想的諸物件對應於事實中的諸物件,所以命題的諸成分與思想的諸物件相對應。簡言之,命題與思想透過邏輯影象論相互對應。但是繼之而起的問題是,命題—名字如何與世界—物件相互對應,思想—物件又如何與世界—物件相互對應?此外,由於維特根斯坦又講到“思想是有意義的命題”,那麼,思想與語言是否可以如弗雷格所認為的那樣作出區分。

  二在回答上述問題前,必須搞清楚思想的本質是什麼?在維特根斯坦與羅素的通訊中:羅素曾問:思想的構成成分是什麼,並且與那些被摹繪的事實的關係是什麼?維特根斯坦回覆到:我不知道思想的構成元素是什麼,但是我知道它必定含有與語言的詞語相對應的那種構成元素。另外,思想的構成元素與被摹繪的事實的那種關係是無關緊要的。那是心理學應該去尋求的東西。

  關於羅素的問題,“思想是由詞語組成的嗎?”維特根斯坦回覆到:不!而是像詞語一樣與實在具有同樣關係的精神元素(psychicalconstituents)。那些構成元素是什麼,我不得而知[3]。據此,馬爾康姆認為,思想是由精神元素構成。

  思想與語言是兩種不同的介質,但是可以表達相同的意義,也就是說,它們可以成為同樣的命題。因為思想與語言與實在具有相同的對應關係。思想可以用物質指號(physicalsigns)進行表達,但是無須非用物質指號表達。命題是對可能事態的摹繪,“我們利用可被感官感知的命題指號(語音的或文字的,等等)作為可能事況的投影。”因而事態是命題所具有的意義,而事態中的物件是命題指號或名字的意謂。在馬爾康姆看來,命題與事態之間的聯絡之所以可能,是因為“思想的意義被注入到了句子之中”[4]66,而這是由思維的精神活動(mentalactivi-ty)完成的。綜而論之,“思想比之詞語命題更為根本。”[4]66思想之所以能將世界—物件賦予命題—名字,是因為思想—元素與世界—物件之間的摹繪與被摹繪關係,後者是前者的意謂。那麼思想又如何能夠摹繪世界呢?肯尼認為,思想的元素具有意義是由TLP中的“形而上學自我”(5.641)賦予的。肯尼說:在思想自身之中,也許,我們可以在具體的精神構造與那種構造的意義或意向之間作出區分。前者由心理學來研究,後者是由形而上學自我賦予的。思想……可能有恰當的數學復多性來描繪事實;但是它的復多性賦予它的只是描繪的可能性;事實上它描述的依賴於它的元素的意謂,二者是由超心理的意志賦予的,這種超心理的意志賦予這些元素一種用法,一種使用[4]78。

  馬爾康姆對此持反對意見,在他看來沒有任何東西能將意謂賦予思想元素。它意謂一個特定的物件,是由它的內在本性決定的。思想是對與自身不同的某物的思考,它的意義是在其成為一個思想時已經具備,不可能先有思想後有一種意義,因此,思想—物件與世界—物件的聯絡是由思想的本性所決定的,沒有任何東西能夠給予幫助。

  馬爾康姆的上述詮釋,並不能在TLP中找到充分的證據。他依賴上文所引的維特根斯坦回覆給羅素的信箋和維特根斯坦的《哲學研究》是對前期思想,特別是TLP的批判這種詮釋為其論證的主要文字依據和指路明燈。針對這兩點,溫奇一一作了批駁。上文所引材料所現,思想由對應於詞語的精神元素構成。溫奇認為,這封信“僅限於此,無法進一步得出,為了能夠把一串可感指號轉化為命題,諸如此般精神事態必不可缺。”[5]13其次,維特根斯坦的後期思想是不是對TLP中的思想的批判,這一點也很值得質疑。他確實在《哲學研究》的序言中說過:只有把他的新舊思想一起發表,新的思想“以舊的思想方式為背景,才能得到更好的理解”[6]。除此之外,還抨擊了這種說出一個句子的物理活動伴之以一種賦予它意義的內在活動的觀點,“思想並不是一種賦予言說以生命和意思的非實體的過程……”[7]。然而,這不意味著被批判的思想蘊含在TLP中。溫奇明確指出,與其說《哲學研究》所批判的關於意義、理解和思維的概念是針對於TLP,還不如說是針對於1914—1916年筆記。因為在他看來,筆記中有許多思想傾向如命題意義的精神性詮釋是維特根斯坦在經過深思熟慮後所拋棄並且在TLP中竭力批判的物件。

  溫奇提出了一條不同的詮釋路徑。在他看來,命題中名字的意謂不是由思維賦予的,它之所以具有意義取決於它在句子中的“有意義的使用”。TLP中的命題3.326“為了就指號認出符號,我們必須觀察其有意義的使用”可以為此提供依據。除此之外,命題與思想的關係也不是截然分離的。維特根斯坦在序言3、4段中指出:因此本書是要為思維(Denken)劃一條界限,或者說得更確切些,不是為思維而是為思維(derGedanken)的表示式劃一條界限。因為要為思維劃一條界限,我們就必須能思及這個界限的兩邊(也就是說,我們必須能思不可思著)。

  因此只能在語言中劃界限,而在界限那一邊的東西則根本是無意義的。

  溫奇認為,為思想的表示式劃界不是指“我們必須使用語言來陳述界限的所在,而是界限自身在某種意義上必須被看做為語言的界限”[5]7,也就是說,思想的問題要透過語言的邏輯澄清來解決。在此,思維與語言是同一的。“說p是思考p可能採用的一種形式。所以:如果我斷定命題p,我也會有思想p,這兒的意思不是,除了斷定命題p外,我還在做其它某種事情,思考p,而是斷定命題p是思考p的(一種形式)。”[5]15然而,溫奇認為,思想除用這種可被感官感知的表達方式表達外,還可以以精神的元素來表達。這種由精神元素所構成的思想也是可能事態的投影,它與由物質元素構成的語言命題一樣可以表達同樣的意義,二者在邏輯上無先後之別。與之相反,馬爾康姆的觀點是,由精神元素構成的思想在邏輯上要優先於由物質指號構成的命題,命題只是思想表達的一種可感方式。然而,溫奇的詮釋同樣也面臨著思想的精神元素是如何與世界的物件相互聯絡起來的的問題。

  三馬爾康姆與溫奇的詮釋代表了對TLP思想、語言與世界三者之間關係思考的兩種路徑。二者都堅守自己的陣地,互不相讓,但又不能說服彼此。以筆者之見,二者的詮釋都有偏頗,都沒能真正將維特根斯坦的思想完全地明示於眾。馬爾康姆的詮釋在TLP中能找到明顯的反駁例證。根據馬爾康姆的觀點,命題的意義來自思想的精神活動,那麼,思想怎樣將意義賦予精神活動呢,這勢必要牽連出一個能操縱精神活動的主體。然而維特根斯坦明確表明“不存在能思維,能表象的主體”(5.631)。另外,思想的構成元素與被摹繪的事實之間的聯絡,在維特根斯坦看來,是無關緊要的,屬於心理學研究的問題。以此看之,馬爾康姆將思想元素與被摹繪的事實之間的關係當作思想的本性使然,是一種心理學研究還是一種哲學的闡發?如果是一種哲學研究,那麼必有違於維特根斯坦的思想;如果是對維特根斯坦思想的正確闡發,那麼它必是一種心理學研究。

  如果仔細察看TLP,我們可以發現,維特根斯坦多次闡釋了思想與語言的關係。命題4.112“……哲學應當把不加以澄清似乎就闇昧而模糊不清的思想弄清楚,並且給它們劃出明確的界限。”4.1121“我對指號語言的研究與哲學家們認為對邏輯哲學如此重要的那些思想過程的研究不是一致的嗎?”5.61“我們不能思我們不能思的東西;因此我們也不能說我們不能思的東西。”等等從中可以得出,維特根斯坦堅守的一個信條是:我們可以思的東西,就可以用語言來表達,或者說“思想是有意義的命題”(3.5)。我們可以在《哲學評論》中找到印證之處:……我認為,當他思維的時候,他也就創造了影象,而這些影象在一定意義上是任意的,因為其他的影象也可以起到同樣的作用。另一方面,語言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也就是說,必須有一個始作俑者,他第一次用說出來的句子表達了一定的思想。

  此外,整個過程都是無所謂的,因為每一個學習語言的孩子,都是透過開始用這種語言去思維來學的,是突然開始的。我認為,沒有什麼準備階段,即孩子雖然已經使用語言,已經使用語言去所謂交流,但卻沒有用語言來思維這樣的階段。[8]

  在此,維特根斯坦雖然認為在語言形成之前,思維已經存在,並且在時間上先於語言,但在他看來,這在邏輯上是無關緊要的。重要的是,用語言表達的思想在邏輯上不依賴於非語言的思想。後者雖然在時間上優於語言,但它屬於心理學關注的範疇。

  命題—名字與世界—物件的關係也必須在語言之內才可以獲得理解,因為我們不可能在語言之外來使用語言,而語言的界限就是世界的界限(5.62)。所以在考慮語言與世界的關係時,我們已經處在語言與世界的一種關係之內,對此我們只能接受這種關係,而不可能獨立語言與世界去追問它們之間的關係從何而來。莫里斯(H.O.Mounce)在《哲學評論》中為此觀點找出了一條很好的論據:……任何一種語言的可理解性都是以一種語言為前提條件的。語言的使用在一定意義上並不是教會的。也就是說,不透過語言去教,人們怎麼能透過語言學會彈鋼琴。這無非是說:我不能用語言來超越語言[9]。

  當然,這不排除語言的使用者在此基礎上去構建語詞與世界的其他種聯絡。但是,這種由使用者建立的聯絡是以語言與世界既有的一種聯絡為基礎的。如“Grünistgrün”為例來說,我之所以可以理解這個命題是因為我懂德語,知道“grün”在德語中有哪些基本意謂,以及其使用的語法知識,然而我才能理解第一個“grün”是人名,第二個是形容詞。換句話說,一種語言的一個詞含有他所承載的意義,並不是誰選擇了這種意義然後賦予它,而是其本身具有這種意義。然而我們從語言中獲知了其有這種意義並用它來構建句子,繼而模仿它創造出一些新的詞語。

  語言學中的邏輯推理與邏輯論證的論文 篇4

  隨著近些年資訊化的不斷推進,使得計算機成為實現資訊化的重要前提,而作為抽象語言的一種,計算機以數字邏輯為基礎,透過設計者設計,確保能夠實現計算機內部邏輯的相應功能,計算機語言主要包括C語言和基於物件的程式設計語言,在邏輯方面,兩者一方面存在互通性,另一方面有存在差異性。相關研究發現,計算機技術開發依託計算機語言的邏輯功能,實現不同軟體的需求,從而實現軟體功能。程式開發是計算機軟體實現中最為重要的環節,且保證了程式的合理實現。我國在進行計算機軟體開放設計中,還需要去不斷採取新的程式設計技術,以便能夠最佳化計算機軟體開發設計工作,有效保證使用過程中計算機軟體的可維護性,確保軟體的質量與功能均可得到提升。本研究透過研究計算機語言邏輯,對計算機軟體開發設計應用展開深入分析。

  1、C語言邏輯開發

  C語言不僅可以將其應用到嵌入式的軟體程式設計中,也可將其應用到設計軟體的硬體驅動程式中;C語言還可被應用到計算機底層的程式設計設計之中。在當前計算機軟體開放設計中,應用C語言的優點就是,能夠實現嵌入彙編,直接運用C邏輯語言與計算機硬體打交道,也可做底層的軟體開發。C語言是面向過程的語言,由方法、函式與資料共同組成,三者成為彼此連線的關係,而資料型別則主要包括浮點型與整型,可以與普通程式設計需要相滿足,相對資料運算程來說,其庫函式極為強大,C語言典型語句和函式是C語言程式設計的前提與基

  2、基於物件程式語言邏輯開發

  從根本上說,面向物件是基於物件程式語言關鍵特徵,第一對類進行建立,第二對類的物件進行建立,並對封裝形式予以選擇,以對資料與方法進行有效的封裝處理,選擇定義物件法實現呼叫物件實際設計模式,基於物件程式設計語言同樣有類本身的繼承特性,選擇基類建立法,對以往資料與方法進行封裝,基類中有程式設計資訊,或者叫做原始資訊。對類中各個資料和相關方法予以詳細界定,對派生類中的相關共享、保護功能的展開具有決定性。從根本上說,封裝、整合為基於物件程式語言的一大特色,而且這也是程式設計能夠大規模實現的關鍵性因素。C語言和基於物件程式語言的程式設計、設計語法相同。

  3、邏輯語言在計算機軟體開發中的應用

  3.1邏輯語言的表現形式

  作為一種理論性語言,選擇邏輯語言解決問題被更多人所關注,計算機是數學模型實際表現形式,且由邏輯語言展開描述,在應用非連通電路和連通電路時,可有效聯絡數學二進位制,並以此為基礎選擇邏輯語言解決實際問題,對針對性比較強軟體進行開發的重要基礎在於能夠對各領域之需加以詳細瞭解,在開發計算機軟體期間,基於有效的邏輯關係排列相應的計算機軟體語言。

  3.2邏輯語言的具體應用

  一般計算機軟體會對高階語言編寫軟體進行選擇,然而,若想使軟體各功能得以實現,必須在實際設計期間依照實際功能劃分軟體模組,並確保不同模組軟體功能得以實現,其次建立最佳主程式,透過相應掃描系統,及時呼叫所需模組功能,進而是程式全封戶操作得以實現,計算機建立的基礎是史學,其嚴謹性非常高,若在編寫程式過程中出現錯誤,那麼就會對計算機軟體整體應用產生直接性影響。透過調查可知,現階段的計算機程式設計軟體功能比較完善,且編寫程式結束後,可以使執行和編譯得以實現,透過邏輯語言展開計算機程式的科學編寫,可以對邏輯錯誤進行有效預防。

  4、開放設計研究

  各個領域的技術應用展開需求分析,以此合理完成軟體編輯流程圖。實際流程圖可以將系統不同階段與需求體現出來,透過網頁設計語言當作其最具代表向的一個開放軟體設計,PHP語言為其主流開放式語言。為使開原始碼流得以實現,現階段社群論壇己對程式碼進行開放,使用主體可依照自身需求,邏輯分析原有程式碼後,對部分邏輯功能進行修改,以使高效程式碼編譯模式得以實現。

  對適用計算機語言進行選擇,相對現階段軟體開發來說,被稱為計算機軟體設計的重要基礎,一般情況下,高階軟體會對面向對物件進行有效選擇,而指令設計會對邏輯基本結構進行有效選擇。從根本上說,計算機語言是軟體開發設計的前提與基礎,而開放設計的重要前提在於根據領域不同而展開具體應用。

  5、總結

  在計算機軟體中,計算機語言是其中樞系統,採用邏輯指令編譯不同邏輯語言,從而使軟體基本功能得以實現。計算機軟體技術開發基礎為計算機語言,對各個領域不同的實際需求對邏輯開發流程進行制定的系統性分析,並研究與闡述計算機開放式設計,實際流程圖應該制定相應需求。所以使軟體高效開發得到最大程度的實現,開發計算機軟體在國內科技環節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在計算機軟體開發期間應用邏輯語言也有助於計算機軟體實際應用程式的提升,這對國內計算機行業可持續發展具有很大促進價值。

  語言學中的邏輯推理與邏輯論證的論文 篇5

  1、概述

  1.1概念

  邏輯語言的概念來源於古希臘哲學家的辯論,隨著數學理論不斷的發展,邏輯語言也在不斷的提高升華,為了解決一些相應的數學問題邏輯語言被廣泛的應用。然而,隨著計算機的發明計算機的語言逐漸的升級。計算機的豐富多彩在日常生活中也改變了人們的單一生活無趣的方式,之所以計算機的生產被稱作第三次科技革命。因為計算機基於數學模型的存在形式所以它需要使用邏輯語言進行控制,本著計算機自身的效能限制,軟體使用二進位制語言編寫,因此必須具備一定的邏輯性才能讓計算機正常執行,隨著之後的科技水平的發展計算機程式在逐步使用高階語言,它的邏輯關係的作用從而更加的明顯。

  1.2邏期語言特點

  邏輯語言隨著語言學的標準分為:自然語言、形式化邏輯語言和帶符號數學語言。在邏輯學發展的基礎上產生了邏輯語言,邏輯語言的產生是為討論問題時,建立與數學同樣完美的特定符號語言應運產生的。所以兩者有這截然不同的差異。對邏輯語言來講他自身就有著非常高的嚴謹性,能夠將邏輯推理和有效的轉換成了數學語言,一般都是在有特殊問題的情況下才可以使用該語言,並結合了計算機的形式解決問題,與此同時,隨著邏輯語言的不斷改善與發展,邏輯語言在廣泛應用於實際問題中解決問題時,它優先建立數學模型,巧妙的運用了數學的方式來解決,從而有效的提高問題的解決效果。

  在計算機軟體開發過程中,其中最大的做工就是邏輯語言,它具有著比較強有力的嚴謹性、普遍性,而且換可以對全部問題進行有效的描述。從實際情況的分析可以發現,計算機每個程式相應的可以轉換成數學模型,也可以使用邏輯語言來進行對其的描述。

  2、計算機C語言的邏輯開發

  計算機C語言是兼顧高階語言與組合語言的一種計算機語言,以此面向過程的語言是c語言的統稱。C語言的主要組成包括資料、函式以及方法。它們三者之間缺一不可像話有著依靠的關係,其中的資料型別它能夠滿足一般的程式設計需要,它包括常用的整體塑型以及浮點型,但對於資料的雲端程式而言,它有著非常強大的庫函式,並給予一些支援。資料可以被稱為是C語言的基本促成單元,而C語言的進行程式設計的核心是函式。函式以及C語言中典型的語句。比如,例如for迴圈語句,選擇語句ifelse等成為C語言程式設計的基礎。

  指標成了C語言程式程式設計設計的核心,指標的存在讓C語言的設計更具魅力,並簡化了設計流程,靈活設計的理念也成為了C語言的設計方式。

  2.1計算機面向物件程式語言的邏輯開發

  面向物件程式設計語言的主要特點就是在於面向的物件,採用了封裝的形式,將資料方法進行封裝處理,透過定義物件,變實現了一種設計模式是隻需要對物件進行呼叫即可。其中,面向物件程式設計語言還具有一種類繼承特性,透過建立基類在將原始資料與方法進行封裝,建立在基類當中資料與方法可以透過派生類的方式進行派生。基類包括程式設計的最基本資訊也是最原始的資訊,而透過對類中不同資料和方法的界定決定將其進行派生類過程中的共享與保護功能,封裝與繼承是面向物件程式設計語言的最大特色。也是面向物件程式能夠進行大規模程式設計的原因之一,面向物件程式設計語言的程式設計與設計語法與C語言有類似之處並在一定程度上兼顧了C語言,在此基礎上進行發展,面向物件程式設計是一種高階程式語言,其封裝、繼承以及多型成為了計算機程式設計語言中具有特色的程式設計模式之一。

  2.2c語言和麵向物件程式設計對比分析

  瞭解到兩種不用計算機程式設計的語言特點和區別,可以採取一樣的需求分析的形式,透過對相同需求進行著程式設計,從而對比兩者之間的不用有事,便以得到所需要的結論。

  3、軟體的開放設計與研究

  相對於計算機軟體的開放設計,實際上就是進行分析設計不用的領域技術應用,在進一步進行軟體編輯流程圖的設計。流程圖能夠體現出很多不同的階段和系統的不同需求,然而在很大的程度上來講實現了高度滿意的軟體開發,最具有代表性的開放軟體設計目前是以網頁設計語言中PHP為主流的開放式語言。一般在社群論壇的程式碼都已經相對開放,實現相對應的開原始碼流,需求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對原來有的程式碼進行邏輯分析,得出修改部門邏輯功能,實現高效程式碼編譯。

  4、結語

  相對而言計算機軟體開發是一門比較熱門的行業,但也是受到我國技術水平的限制,目前我國計算機軟體開發的水平還是較低,但是透過對計算機語言的對比分析,以主流的C語言以及面向物件程式設計語言的分析,瞭解到了計算機語言的邏輯開發需要經過一定的計算機基礎平臺,要想從根本上改善這種情況,必須借鑑別國軟體產業發達一些國家的成功經驗,結合我國軟體產業的一些比較實際的情況,對邏輯語言等一些影響到計算機軟體開發的因素進行研究,然而軟體開放式設計研究需要經過對需求領域進行軟體需求的分析,從而制定了相對應的需求邏輯流程圖,只有這樣,才能夠提出我國軟體開發的水平。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