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心理學論文

社會心理學論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一定都接觸過論文吧,論文是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寫起論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社會心理學論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社會心理學論文1

  摘要:

  眾多高校已將“社會心理學”作為普及大學生心理知識的通識課程,但傳統教學不注重將課程與社會需要、最佳化學生心理需要、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這些因素結合,只是單純的理論講授,沒有真正發揮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因此有必要採取新的教學方法——基於合作學習的角色扮演活動,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創新學習能力以及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解決自身遇到問題的能力,使學生成為一位身心健康、具有合作精神、能力出眾、主動參與的真正受社會歡迎的人才。

  關鍵詞:

  合作學習;角色扮演;社會心理學

  一、合作學習的提出和我國大學本科教學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1.合作學習的提出

  Robert E.Slavin在20世紀70年代第一次用認知理論和動機理論解釋了合作學習(coperative learning)的優勢,從而使合作學習逐漸被人們認可和應用。合作學習有利於改進學生的學習態度,增進學生課堂學習的心理氛圍,同時對提高學生非智力方面的心理品質有顯著的效果,所以它被世人稱為是最近十年來最重要也是最成功的教學改革。

  河南理工大學應急管理學院的公共事業管理專業開設了“社會心理學”課程。作為一門專業限選課,它的內容涉及影響個體社會行為的多個因素,比如個體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個體如何認識到作用在自己身上的社會力量;個體基於積極或消極的社會關係;個體如何將社會心理學知識應用到自己的社會生活中去。大學生學習這門課程,有利於他們對心理學理論知識體系的瞭解和掌握,同時還為他們的學習、應對挫折、人際交往、溝通等多方面提供理論和實踐指導。

  2.我國大學“社會心理學”課程教學模式的改革

  當前我國大學“社會心理學”主要採用的是教師講授模式。在課堂上,老師主要向學生傳授社會心理學的基本理論和知識,學生按時聽課並做筆記,課程結束後參加本門課程的期終考試即可拿到學分。老師沒有對學生探索新知識的興趣和能力進行關注和重視,這必然造成了我國大多數的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學習的興趣和熱情,缺乏創造意識和能力,缺乏對知識的質疑精神,最終也導致了大學生人才的質量令人擔憂的狀況。在大學“社會心理學”課堂上實行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將變學生被動參與教學過程為主動積極創造性地參與教學活動過程。合作教學充分調動了教學過程中每一個體的積極性,而且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基於相互依賴的學習環境,能夠相互幫助、共同促進,真正做到“教學相長”,也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理心。這不僅對大學生人格的健康發展和人際關係和諧是非常有益的,而且這也是我國大學生培養目標的要求。

  在大學教學過程中,師生為了完成一定的教學任務必然會採取一定的教學方式,這就是教學方法。過去常關注教師的教學思想,現在教育工作者們越來越重視學生的個人心理成長和發展。教師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把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作為教學發展的宗旨,而且更加重視學生思維方式、創造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學習心理,使學生在學習的同時學會積極做人、積極愉快的交往和獲得終身的發展。筆者在大學“社會心理學”的教學過程中,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將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和中心,特別是針對大四學生到課率低的實際情況,基於合作學習視角之下,發揮角色扮演在教學中的積極作用,得到了院領導和師生的一致好評,提高了教學質量。

  二、合作學習在“社會心理學”課堂上的應用及其效果

  1.合作學習在“社會心理學”課堂上的應用

  在“社會心理學”的教學過程中,筆者著重體現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重在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大學課堂上的許多理論,依靠單純的講授方法,學生無法真正理解教學內容,更談不上深刻體會這種理論的現實價值所在。如果不改革這門課程的教學方式,學生聽課的積極性不能調動起來,課堂氣氛也不活躍,學生參與課堂學習和討論的程度也不高,更談不上學生應用和解決自己實際生活中重大問題的能力的提高了。筆者給大四文科學生上課時發現,學生到課率僅為60%左右,其原因主要是大四學生考研複習、找工作、考各種資格證書,放鬆了對專業課程的要求。

  高校“社會心理學”課程的教學方式迫切需要改革,必須打破當前這種僵化和無效的教學模式。作為目前全球眾多國家都在採用的一種富有實際效果的教學理論和策略體系,合作學習有利於解決目前我國高校課堂教學中存在的諸多問題。教師在進行合作學習設計時,應考慮到在該課堂的教學設計一般程式中,將構建學生之間積極互動合作的結構為主,同時還要把合作學習的那些基本的要素(比如任務、方法、管理、評估、情境、技能等)納入到課堂教學整個教與學的過程之中。

  關於如何實行小組合作學習而言,筆者採借了西方學生小組學習法中的“拼圖連結”和主題角色扮演的方法。學生按自願的原則組成小組,每組成員不超過9人,老師將每次課程的學習內容按小組數量分成一定數量的單元。每個小組隨機從學習內容中抽取一個作為本小組合作學習的內容。小組內部討論和商量每位成員在這個學習內容的學習過程中擔任的角色和身份。儘量讓每位學生都有一次機會成為一次合作學習過程中的“教師”或“專家”。小組成員認可抽取到的教學內容,努力掌握內容,同時小組內部進行合理分工和協作,集體備課,寫出一份質量較高的講義。在即將到來的課堂上,“專家”或“教師”將給所有的學生講授這一部分的教學內容,同時由本組所有同學一起負責全部同學的疑難解答工作。每個小組都必須認真完成其抽取到的教學內容,每位小組成員也不斷地進行著角色和身份的轉換。在這樣一種教學模式中,如何讓各小組成員相互幫助、共同提高、彼此關心,從而共同提高課堂學習的良好社會新氛圍是這種合作學習法要解決的最重要的問題。

  在主題角色扮演活動中,教師先講授相關理論,然後要求學生透過在各個主題扮演活動中實際的角色體驗活動掌握理論知識。比如講“偏見”這一章知識時,學生以9人為一組,老師先對學生提出主題扮演活動的要求,然後由學生在各小組組長的分工下查詢相關文獻和資料,設計主題劇本,討論主、次要演員的人選,經過彩排,最後開一個角色扮演活動的總結報告。筆者專門拿出6節課(共3次,每次2節課)的時間,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活動。全專業總共有76名學生,被隨機分成為11組,每組為6~7名學生,這樣可以保證每位學生都會參與本小組的主題角色扮演活動之中,而且小組內部成員是缺一不可的,相互之間必然會形成一種相互依賴、相互合作、高度互動的人際關係。在這種良好的人際氣氛中,小組成員共同完成老師佈置的主題任務。每小組自願產生一名組長,組員在組長的組織協調下開展準備活動。筆者根據每章的重點內容,給出了11個主題(比如著名社會心理學專家蒞校講座、愛上你、傲慢與偏見、助人為樂、一次重要會議等等),然後按隨機原則將學生分為11個小組。其中各組的組長由學生自願申請擔任,但必須得到本小組成員的認可。角色扮演活動一般安排在本門課程即將結束的時候。學生在學習了“社會心理學”這門課程的相關理論後,根據自己的理解程度,透過合作學習,在統一的主題之下,把角色扮演活動作為一種對本門課程學習的成果展示出來。

  2.合作學習在“社會心理學”課堂上的應用效果十分顯著

  筆者在對這種教學方式近10年的運用中,積累了大量的實際經驗,同時也受到了學生的普遍認可。學生在主題角色扮演活動中表現非常積極,為了能讓本小組的扮演得到全專業和老師的肯定和認可,他們積極為本小組的主題角色扮演活動出謀劃策、群策群力,不遺餘力地在一起討論劇本、商定演員、排演劇本,直至達到他們希望看到的效果為止。筆者從學生身上看到了真正屬於年輕人的活力和朝氣,內心感到十分欣慰和快樂。透過角色扮演活動,他們對“社會心理學”這門課的理論知識理解得更深刻,同時學生的參與意識也在活動中得到了提高。而且,學生們坦言自己在今後的人際相處中會更多地運用換位思考的方法。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應始終把學生放在中心和主體的位置,充分調動他們參與教學的積極性、創造性和主動性。隨著教師進一步積累教學過程中的寶貴經驗和教學改革的深入開展,這門課會越上越好,讓更多的學生從合作學習中受益。

社會心理學論文2

  [摘要]本文基於社會心理學的角度、從宏觀層面把當代大學生心理焦慮的成因分為刺激因素和認知因素,進而分析了大學生心理焦慮的特性,並從宏觀和微觀層面提出了應對大生心理焦慮的方法。

  [關鍵詞]當代大學生 心理焦慮 心理調適 社會心理學

  焦慮是人類自身產生的一種保護性反應,是每個人都經歷過的一種心理狀態。在社會轉型時期,焦慮己日益凸顯為大學生群體的一個普遍心理問題。據一份對某省會城市18所院校2610名大學生的調查,20.3%的學生存在較嚴重的失眠、焦慮等心理障礙,46.4%的學生把“心理健康教育”列為“學校目前最需改進的教育內容”之首(楊建義,20xx:15-17)。同時,筆者在從事大學生心理諮詢工作的過程中,也發現很多個案心理健康問題都很大程度地與心理焦慮相關。因此,大學生心理焦慮現象應引起我們的重視。但目前有關焦慮的研究大部分是探討某些人格因素與焦慮的相關關係,很少從社會心理學的視角和宏觀層面上來研究焦慮。本文試圖從這一角度對大學的心理焦慮現象作一些嘗試性的分析。

  一、大學生心理焦慮的成因

  作為心理科學研究物件的焦慮,其本質是個體透過認知評價,預料到內外模糊的危險剌激對自我、自尊產生威脅,而又自感沒有能力應付時產生的一種強烈持久的情緒體驗,並引起相應的生理和行為變化(張松、張德山,1998:122-123)。基於此,我們可歸納出焦慮的四個因素:剌激,自尊,認知評價和能力。首先有來自內外部並指向個體自尊的刺激,同時個體透過認知評價認定這種剌激會對自尊產生威脅且自我無能力應付,如此才產生心理上的焦慮狀態。為此,我們把引起大學生焦慮的成因劃分為剌激和認知兩大因素,此二者是互動作用,彼此影響的。

  (一)刺激因素

  1.人際關係失調產生心理焦慮。大學校園已不同於往昔的中學校園,但大學生們(尤其是低年級)仍希望自己在新的環境中能一如繼往倍受矚目和重視,成為所屬群體的“核心”。但是,任何一個群體內部都必然產生層階和分化。一個班級(或年級)內部的成員之間必然產生相對的地位落差,處於劣勢的成員自然對優勢成員產生敵意。在社會倡導競爭的文化環境下,在群體規範的束縛下,這種敵意不能得到正當的發洩,個體感到無能為力,於是轉向壓抑敵意,由此導致焦慮。尤其是當涉及到諸如評優、評獎學金等各種或物質或精神的獎勵等稀缺資源的爭奪時,“僧多粥少”的局面致使激烈的競爭在大學生群體內部展開,當競爭超過一定的限度就會導致群體內部成員之間關係的緊張,個體感受到這種緊張但又無力化解時便會產生焦慮。

  2. 不確定性的威脅。“不確定性”是指社會成員對未來會出現的狀況無法預期,對社會行動無法做出利弊選擇的狀態。對大學生而言,不確定性的威脅主要來自就業和學習(或考試)。當前,就業競爭壓力使就業問題成為大學生們擔心的首要問題。“冷門”專業的學生為能否找到工作而焦慮,所謂“熱門”專業的學生又為留在發達地區還是回家鄉而焦慮,再加上高校不斷擴招,本科畢業生就業難已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因此,是繼續讀研還是儘快找個工作,也常常使大學生焦慮萬分。有關調查表明“社會競爭激烈,就業前途未卜”列在了“大學生最苦惱問題”的首位(楊建義,20xx:15-17)。另一方面,大學課程多、難度大、要求高,學習環境和學習方法都與中學差別很大,因此,大學生的學習壓力很重,再加上父母的期望值過高,具有自信、好強心理特點的大學生總擔心學習上被同伴超過,導致心理焦慮,並伴隨各種緊張症狀,在考試前期尤其會出現特定的考試焦慮現象。一般來說,大學生在校期間都會感受到以上兩個方面的不確定性危脅帶來的焦慮,但低年級學生更多的是學習焦慮,高年級學生則更傾向於就業或前途焦慮。

  3. 由於挫折產生焦慮。所謂挫折是指個體需要未能得到滿足的一種狀態。就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而言,大學生缺乏的往往是高層次的需要。大學生活豐富多彩,各方面的活動、競賽十分普遍,這一方面給大學生提供了展示才華的機會,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給某些同學帶來失敗的陰影、挫折的考驗。如果個體對挫折的容忍力很小,就會引發諸如焦慮等多種不良反應。這種由挫折導致的焦慮在成就動機強的大學生中表現得尤為突出。值得注意的是,少數大學生由於一段時間內連續受到挫折,往往對自我做出否定性的評價,由短暫性的輕度焦慮轉變為永續性的焦慮,這種焦慮狀態又會進一步影響到他的下一次行動,從而又受挫,又進一步焦慮,這在社會心理學上被稱作“習得性失助”。

  (二)認知因素

  1. 自我概念定位不準。與大學生焦慮有關的自我概念有兩種,一是差的自我概念,二是虛假的自我概念。有的大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取得成功的機會比較小,或者是自己的高水平和能力總不被他人接受,總得不到群體承認,因而產生差的自我概念,形成自卑的性格。這種自卑感與焦慮有著密切的聯絡。還有的大學生時刻不忘自己高中時期的某種優勢,不正視眼前激烈競爭的事實,或以父母高的社會地位、優越的家庭條件來過高地估價自己,從而產生虛假的自我概念,具有這種自我概念的學生確定的目標較高,認為自己會有好的機會,應有好的結果,但實際上他們很普通,沒有過人的能力,因而在自己獨立地從事某種活動時,會遇到比他人多得多的問題,這些問題對他的打擊很大,於是會表現出憤怒和焦慮。

  2.對社會及群體的非認同性。在我國近現代歷史上的各個時期,青年學生尤其是大學生總是站在時代的最前沿,對政治、經濟及社會變動的反應最敏感。如今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及政治體制改革正進一步深化,各種社會矛盾日益顯露和突出,腐敗現象成為一個越來越嚴重的社會問題,大學生們對此在觀察、在思考,他們迫切希望社會能維持良性的執行和發展,人民能平等地享受科技與文明發展的成果,但這些社會理想不是一蹴而就的,這就勢必導致大學生對社會期望值的低度兌現甚至是負向兌現,久而久之,大學生與社會本體之間產生某種隔閡,進而誘發出某種社會焦慮。另外,大學生這一群體在社會上的地位已不如往昔,隨著大學畢業生自主流動、雙向選擇制度的實行,大學生們對自己這一群體產生了或多或少的非認同性,對本群體的社會地位失落而焦慮萬分。

  二、大學生焦慮的特性

  (一)以高緊張度——低恐怖程度或低緊張度——低恐怖程度型焦慮為主

  焦慮有兩個維度:一是緊張,因為焦慮總是與人們的緊張相互聯絡,但在不同的情況下人們的緊張程度不同;另一個是恐怖的程度,一般焦慮總相伴以恐怖的情緒,但有時表現突出,有時表現不突出,這兩種維度共同組成了個體在特殊情況下的焦慮狀態,據此把焦慮分為高緊張度——高恐怖程度,低緊張度——高恐怖程度,高緊張度——低恐怖程度以及低緊張度——低恐怖程度四種,而大學生的焦慮一般以後兩類為主。在焦慮的成因作用下,大學生一般經常性地表現出輕度焦慮,這時他們一般有較弱的恐怖感,往往不知道恐怖的原因,相當於弗洛伊德的“自由浮動”,如不好的心境,大學生的一般反應為心情煩悶,焦躁不安,無所事事,不能靜下心來從事學習等。經常出現這種焦慮行為也會形成焦慮症。在較強的剌激環境下,個性敏感或對自己缺乏自信的大學生容易出現高緊張度的焦慮,此時的心理狀態以緊張為主,並沒有多少恐怖感,表現最多的是社交焦慮、人群焦慮、考試焦慮或異性焦慮等,不同的大學生在不同的生活階段都會有此種焦慮心理的存在。

  (二)有一個醞釀、形成到呈指數擴張的過程

  大學生的心理焦慮具有某種社會焦慮的特徵,即它是在大學生中普遍存在著的一種心理狀態。起初,大學生中可能只是較少的存在著某些不安的心理傾向,如果引起這些不安心理傾向的環境因素沒有及時被消除,並且有所增多、強化,那麼便會引發起群體成員的普遍焦慮,這時,焦慮如果還不被及時地遏制住,那麼再進一步,便極有可能由於大學生之間相互感染,相互促進,從而使得焦慮從總體上呈現出一種指數型的擴張狀態,達到高潮。大學生焦慮心理的這一發展特徵依賴於兩個基礎,一是大學生在生活環境上的高度同質性,二是心理的互相感染。

  (三)表現形式的多樣性

  焦慮的表現形式反映在生理變化、情緒表現和行為反應這三個層面上。對於具有不同人格特徵的大學生來說,焦慮在這三個層面上的表現是不盡相同的。在出現焦慮心理後,性格內斂的大學生傾向於壓抑自己,因而變得神思恍惚,煩悶不安,思想遲鈍,唉聲嘆氣。上課時本能性地選擇靠角落的位置並盯著書本發呆,聽講注意力不集中而易分散。在人際交往中表現為退縮。對任何事情都提不起興趣,白天無精打采,夜晚失眠多夢。但是,性格外向的大學生就會有較強烈的行為反應,常會無緣無故地在同學面前發脾氣,或者突然打斷別人的談話、學習等活動,這些學生的肌肉系統處於一種緊張的反應狀態,以隨時可以採取行動去對付危險,但由於不知威脅來自何處,何時會來,所以只能做些無目的、無效的動作,他們行事匆匆,但又不知道自己在做些什麼,在寢室裡會氣憤地拍桌子,扔書本,或突然大喊大叫,以此來釋放焦慮產生的能量。有些焦慮感強的學生對外界的剌激特別敏感,甚至連一點點聲音剌激也會引起驚跳反應,每一個新的剌激都會引起他的注意,但他又將注意力集中在另一個剌激上。可見,大學生由於個體性格、素質等的差異以及接受外界剌激程度的不同,焦慮的表現形式也會多種多樣。

  (四)既有顯型焦慮,也有隱型焦慮

  大學生心理焦慮經常是以顯型狀態存在的,就是說,大部分學生的焦慮往往可以被直接觀察或感受到。但不應忽視的是,它有時還以隱型的狀態存在著,一時難以被直接認識到。這種隱型的焦慮往往是深藏於大學生心理的潛層次,一旦轉換為顯型焦慮,其強度往往是很大的。由於對隱型焦慮的識別和社會控制存在一定的難度,而且多是在社會缺乏必要準備的情形之下突然而至,因此會對社會造成很大的衝擊。

  三、大學生心理焦慮的調適

  下面從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面對大學生心理焦慮的調適進行探討。

  (一)宏觀層面

  當今就業的壓力、專業的社會認知度、社會對大學生的負面影響,對於正在成長中的大學生而言,需要高校、甚至整個社會的教育工作者多角度、多層面、全方位的介入,從而使大學生擺正認識,正確面對。

  1. 開展職業規劃教育,及早應對就業挑戰。不是每個大學生都能在進入大學時,對自己的人生有很好的規劃,到底是先就業、就什麼樣的業,還是選擇畢業繼續深造,他們都沒有明確而清醒的認識。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對前途往往是茫然的。所以,需要高校開設職業規劃課程,甚至可以重金聘請人力資源管理人士、成功的管理者和市場開拓人員等等,為學生做專題講座。然後配合本科生的導師制,對學生分別實施職業規劃,應對就業挑戰。

  2. 真抓實幹的實行本科生導師制,實施個別和分類指導。目前很多學校實行本科生導師制實是有其名而無其實,一個老師指導幾十名學生,甚至一個年級配備一名導師,可想而知,指導效果會怎麼樣。這種局面應該儘早改善,否則這種制度不如取消。我們認為,這種情況,一方面是高校專業課師資力量不足所致,另一方面是管理者不能充分地認識到導師制的作用。對於後者,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應加強教育和引導,提高高校管理者的認識水平。對於前者,可以打破學科、院系的界限,充分的利用一切教師資源,讓學生自由選擇導師,這樣也有助於更好的分類和個別指導。

  3.加強高校心理諮詢的機構和師資隊伍建設,提升應對大學生焦慮的心理工作水平。很多大學的心理諮詢工作是教師業餘兼職,有些學校甚至沒有心理工作機構。我們認為,在發展完善的基礎上,要重點建設心理諮詢中心,有專門的管理人員和工作隊伍,透過培訓兼職教師或引進專業的心理工作者,來提升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水平。

  (二)微觀層面

  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這些心理問題並不都是壞事。挫折和磨難會促使人奮起、成熟,變得堅強。既然己經發生,就應當面對它,解決它,擺脫它,從而達到對心理焦慮的自我調適。

  1. 選擇適當的滿足動機或需要的方式。當自己的需要、願望與客觀現實發生矛盾而不能同時得到滿足時,應實事求是地重新衡量主客觀條件,權衡利弊,或適當調整自己的目標和要求以彼此兼顧,或抉擇其一而舍其餘,以滿足主導動機,減緩衝突,或全部放棄,另闢蹊徑,以滿足新的需要,或暫時擱置,推遲解決,以緩解衝突。

  2. 用自我激勵的方法,調節自己的情緒與情感。藉助自我暗示、動機強化、興趣回漲、改善需要等精神激勵方法,可以增強良好情緒與情感形成的內部動力,實現內部動力的自我疏導,增強調節和控制情緒與情感的動力源,增強自我激勵的效果。還可將情緒激起的能量引導到對社會或個體發展有利的方面去。

  3. 學會宣洩,疏導壓力。雖然我們不能避免所有的挫折和不幸,但是我們卻有辦法對付挫折、疏導壓力。

  (1) 正確認知法。遇到挫折時,一方面要豁達達觀,多發現事物積極的一面,另一方面還可以主動找師長或朋友傾訴,使自己的不愉快情緒得到適當的宣洩。

  (2) 主動進攻法。這是指個體在遭到挫折之後,審時度勢,冷靜分析,以積極進取的態度改善挫折情境,減輕挫折壓力。如果是由於自身知識、能力不足而受挫,那麼就要繼續挖掘潛力,增強實力,以更加堅定的毅力與信心致力於既定的目標,以期獲得成功。

  (3)心理疏導法。指藉助他人的安慰勸導,減輕精神上的痛苦。當心靈受到創傷後,應有意識地做一些事情,或參加一些感興趣的活動,轉移注意力,淡化不良心理環境,使心理恢復平靜,保持平衡。如果還不具備足夠的知識和能力從正面去應付挫折,還可以運用一些心理疏導的方法和技巧,來減輕心理負荷。常用的方法有:渲洩、移情、昇華、自我暗示、呼吸調節、音樂調節等等。同時,到各高校設定的心理諮詢室或中心尋求專業的心理輔導也不失為一個很好的途徑。

社會心理學論文3

  當前社會對大學生群體的關注度持續高漲,作為社會新技術、新思想的前沿群體、國家培養的高階專業人才,可以說他們代表了最先進的流行文化,因此大學生心理狀況的研究至關重要。本文試圖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探析崇拜心理的根源與發展意義,在此基礎上總結出大學生崇拜心理的特點與引導方式。

  崇拜心理是人類透過自我意識的一種產物,更是人類的思維和社會歷史發展、想象力發展的必然結果。某種意義上講崇拜心理是一種人的精神支柱,反應了人們特定的實際需要,可以說對於處在人生旅途轉折點的大學生來說,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崇拜心理的根源

  許多年來哲學家、思想家、心理學家都對崇拜心理有過討論。對於唯心主義者而言崇拜心理似乎是與生俱來的。一部分早期的唯物主義者也討論過崇拜心理但是由於認識的侷限性和不徹底性導致他們對於崇拜心理的論述有許多不足之處。直到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發展成熟後才準確揭示出了三種崇拜心理的根源。

  心理根源:關於崇拜心理的根源,情感因素至關重要,人們往往在維持自身存在和發展的時候,並且處於缺乏對現實直接成功的把握的時候,就可能在心理上產生一種超現實的想象力來催動現實的發展趨勢,期望得出一種理想的現實,使得心理得到一定的慰藉,這就形成了崇拜心理。

  認識根源:人類的思維能力必須達到某種高度是崇拜心理的產生的一個最基本的條件,也就是說人類必須把自身與自然區別開來,並且能夠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等問題。但是人們對自然界和社會的思考,總是受到一定條件的制約,還受到本身認識水平的制約。這種水平的制約,使人們對現實和理想的矛盾、有限和無限的矛盾總是處於一種有限的認識中。那麼,如何處理這種有限和無限的矛盾呢?人們只有藉助神靈崇拜、祖先崇拜來渴望靈魂永生,以化解個體生命的無限性和自然無限性的矛盾。

  社會根源:崇拜心理在一開始是以自然崇拜的形式出現的,其產生是由於人們在社會生產活動中對自然力量的無奈和恐懼,對強大的自然力量無法解釋便把自然當做一種神秘而強大的力量頂禮膜拜。進入階級社會以後,階級之間的壓迫、剝削、鬥爭十分激烈,階級對立給人們帶來的災難和恐懼比大自然還要頻繁和沉重。廣大勞動者對擺脫階級壓迫的需求十分迫切,最終形成對帶領他們打破壓迫形式的英雄的崇拜。而人類社會發展到現在這種因為社會因素而形成的崇拜廣泛了開來,產生的偶像也越來越多,大學生這樣一個主流而且特殊的社會活躍群體也形成了自己一定的崇拜心理。

  二、偶像崇拜對大學生心理發展的意義

  積極方面:大學生處於青年期,是一個從準成人向成熟成年人過度的時期,是個人價值的認同和建立正確理想的時期,對大學生而言,他們需要透過偶像崇拜來實現自我的確認和定向。例如,六十年代的雷鋒就是人們成長道路上的一盞明燈,是眾多年輕人崇拜的偶像,雷鋒精神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可見,正確的偶像崇拜有助於大學生自我意識的健康發展。不僅如此,大學生對個人心目中高度理想化、浪漫化的偶像所建立的特殊感情依戀也常常給大學生帶來一種近似童話世界的精神滿足,一種自我陶醉似得情感體驗。而大學生的自我成長也需要有這樣的精神體驗來夢幻自己未來的情感生活和事業發展。

  消極方面:心理學認為,對偶像人物的神話會導致狂熱的個人崇拜及個人的自我迷失。當我們在崇拜某個偶像人物時,我們不能將其在舞臺、螢幕、書籍中的形象過分美化或誇張,那樣會使偶像脫離生活而成為個人心目中的神。一個偶像人物一旦變成了神,則很容易導致其崇拜者盲目和狂熱的追逐。結果是不但會情迷於偶像人物的外部而不能自拔,也很容易自感渺小無比。雖然大學生文化層次較高思維獨立性較強,但他們重感情、好幻想、情緒易衝動、容易受外界事物的影響,再加上他們缺乏社會閱歷,認識水平也有限,有時就分不清什麼是虛幻的偶像、什麼是自己真正應該崇拜的偶像,偶像的崇拜常常只是迷戀其外表形象而不注重其內涵,甚至出現超越於社會行為規範的行為方式。如一些大學生出現性觀念激進、故意破壞社會規則等行為。

  三、如何對待大學生崇拜心理

  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人類在初期就已經有了崇拜心理,這是一種需要的產物,一個人從懂事那天起,父母就以自身經歷和自己的期望影響孩子,而學校則以國家的需要教育孩子,大學生是在這種環境下一步步成長起來的,對自己該做什麼樣的人有了豐富的想象,他們需要在現實生活中印證自己的想象,需要找一個可以效仿的活生生的人物,偶像就應需而生了。因此我們應該承認偶像崇拜是大學生成長中的一種正常表現並且尊重他們的選擇,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放任,大學生雖然年齡、學歷較高但依然處於成長階段,心理成長並不一定與年齡成長成正比發展而且大學生對涉及自我的認識問題更關心,更希望獲得一個比較滿意的答覆,加之現在流行的偶像很大程度上歸結於市場行為、商業炒作。在自我教育方面:大學生需要提高自身文化內涵,提高自身修養,科學理性地選擇偶像崇拜。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長要正確看待大學生崇拜這一現象,走進其內心世界,尊重選擇,平等溝通,協助其尋找適宜崇拜物件。在學校教育方面:學校透過科學的分析崇拜心理影響加強思想品行,道德素質的教育給大學生以正面的引導。在社會教育方面:國家和社會有責任加強文化市場管理,大力弘揚正確有益的社會文化和價值取向幫助大學生增強對社會主流價值的認同感,同時呼籲全社會,特別是媒體要發揮更大的作用,為大學生群體形成科學、正確、合適的崇拜心理營造出和諧良好的社會環境。

社會心理學論文4

  摘要:

  現今小學生大多是家庭的獨生子女,即使不是獨生子女,也因為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父母等親人對孩子百般寵愛、有求必應,從而使得許多孩子養成不良習慣與不端品行。

  還有一種情形就是因離異家庭或留守兒童的理由,導致這些孩子沒有監護人的嚴格管理和正確的教育撫養,最後自身缺點逐漸增加,甚至自暴自棄,失去希望。他們共同的特點是不喜歡被任何人約束,對師長的教育置若罔聞,有的還有牴觸、反抗情緒。對於這些心理上需要幫助、情感上需要關懷的孩子,他們的教育更需要教師的特別關注。

  關鍵詞:

  後進生 心理教育 教育策略

  一、尊重孩子的差異

  每位學生的性格與智力都是不同的,就像有的孩子生來就是高智商,有的生來身體或頭腦就有殘疾一樣,教師應該尊重孩子的差異性,不能按照一個標準衡量每位學生,更不應該對不同孩子持不同態度,而應一視同仁,把所有學生都當做自己的孩子一樣教育培養,給予後進生足夠的關懷與愛護,不讓他們產生被歧視與被疏遠的感覺,而應讓他們感到學校的溫暖、教師的關愛。不要因為他們學習成績差而放棄或感到厭煩,否則只會給這些後進生以極大的傷害,嚴重的還會毀了他們的一生。因此,教師要利用自己的文化知識與教育理念,讓這些後進生感到被重視、被理解、被關懷、被尊重,教師的尊重會影響其他學生對後進生的態度,這樣大家都沒有了歧視,剩下的只是尊重與關懷,將對後進生的成長起到決定性作用。

  二、深入瞭解每位學生的家庭狀況

  後進生會表現出封閉、羞怯、害怕、孤獨、倔強、暴躁等不良行為,導致這些現象發生的根本理由有很多,最大的可能是家庭因素。因此教師要對這些學生開展教育,首先應該深入瞭解後進生的家庭狀況,掌握家庭實際情況對教育會有很大的幫助,可以說是轉變這些孩子的切入點,或治病救人的藥引子。教師要了解這些學生的家庭狀況不是簡單易行的,因為這些學生本身會有自卑心理,不希望別人知道自己的家事,對家庭情況有所隱瞞。這時就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開導教育,給這些學生以足夠的尊重,不要傷害他們的心理,可讓學生或敞開心扉或側面瞭解,在得到其家庭實際情況後,我們便可以根據這些現實情況有針對性地制定教育策略或開展教育行動,總之不能盲目地對這些心理上有理由的孩子展開說教,否則只會適得其反,好心辦壞事,傷害學生。

  三、真誠地與學生溝通、不斷鼓勵

  後進生時間久了往往會產生自暴自棄的心理,覺得社會不喜歡我們、家裡得不到關愛與溫暖、學校裡到處是歧視看不起的眼神,讓他們覺得自己與這個時代格格不入,四處遇冷受挫,而自己不可能轉變這種目前狀況。因而破罐子破摔。經常打架的會覺得還需要打架,讓大家怕我也是一種驕傲;不遵守課堂紀律的,經常與老師唱反調,這樣在同學面前感覺很威風等不良現象愈演愈烈。此時教師應該與這些後進生真心交流,與他們交朋友,談他們喜歡的話題,讓他們把自己當做可以吐露心聲的人,之後再尋找到他們身上的優點以鼓勵他們,讓他們認識到自己也有可取之處,不只是缺點毛病,如果把這些優點發揮好同樣會讓同學、老師刮目相看,甚至他們的某些優點可以成為全體學生學習的榜樣。這樣經常得到鼓勵,這些孩子就會看到希望,有了希望他們就會有所轉變,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四、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理想及實現理想的信心

  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理想,後進生同樣如此,只是他們會把理想埋在心底,深深地埋藏起來,他們覺得自己如果說出自己有某某理想,想實現某某目標會被同學、老師笑話,自尊心會被傷害。所以他們通常讓人覺得自暴自棄、沒有理想就是自己的真實狀態,但教師應該清楚地知道這些孩子也有理想、也有目標,我們應該幫助他們樹立信心,把自己的理想勇敢地說出來,並朝著這個理想目標努力。教師可以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幫他們樹立近期可以實現的小的理想目標,讓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與快樂,體驗到透過自己的努力完全可以實現這些切合實際的目標。之後再逐漸樹立遠大目標,循序漸進地讓學生重拾信心,不放棄理想、不拋棄自我,只要自己不斷努力,理想均會實現。

  五、做學生的楷模,發揮榜樣作用

  榜樣對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推動作用,小學時期,教師往往會成為學生的第一榜樣,在小學生的心目中,教師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有了這個重要角色,教師應該淋漓盡致地發揮自身的榜樣的魅力與力量,可以和學生談談自己的成長經歷,把自己親身經歷過的坎坷與磨難、艱辛與不易跟學生分享。透過現身說教告訴學生,人生沒有一帆風順的,人生的道路上不只有甜蜜跟坦途,人總要經歷各種磨難與不幸才會逐漸成長為能抗擊風雨的強者。有的人會經歷家庭的不幸,有的人生來就是身殘或智殘……不幸有各種各樣的,但相同的是隻要自己努力拼搏、相信生活、樂觀向上,未來就會是豐富多彩的。

  綜上所述,教師要在教育教學中不斷關注後進生的成長變化,給他們足夠的關懷幫助,逐步培養他們成為社會所需的有用人才。

社會心理學論文5

  社會心理學是心理學的重要分支學科之一,是研究個體和群體的社會心理、社會行為及其發展規律的科學。社會心理學不但包含了心理學的基礎理論,也是一門具有很強的應用價值的學科,它的理論可以應用於現實社會中的人們的行為的解釋、預測和控制等方面,所以,它在市場銷售領域的應用很廣泛。社會心理學中的社會動機、社會需要、社會認知、社會態度等理論都對各種銷售人員的工作有很大的現實意義。

  市場營銷涉及到商品的需求調研、商品的設計包裝、宣傳規劃過程,以及商品的銷售。在營銷過程中,正確分析判斷客戶的需要,設計出符合客戶需求的產品,建立使客戶接受的產品理念,並應用各種銷售渠道將產品銷售出去,是市場營銷創造價值與利潤的步驟。在營銷的每個環節中,應用社會心理學的理論使得市場營銷在原有的舊的營銷模式下增添了更大的成功因素,也使其能更多的創造市場價值與利潤。

  一、需求調研階段

  根據馬斯洛的理論,在高層次需要出現之前,較低層次的需要必須首先得到滿足。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可以應用於分析客戶需求。

  許多的客戶在購買商品時的需求基本都會優先滿足最迫切的需求,選擇由低到高的需求商品,優先選擇最急切需要的商品。例如在缺少食物時優先選擇補充用來滿足生理需求的食品;安全的需要使人們租用或購買住宅時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選擇周圍治安環境較好的地段等;出於尊重的需要,使自己的衣服與周圍的人儘量保持一致等。

  從社會心理學角度,更多地分析、考慮客戶的需求,使我們在調查客戶,進行產品的開發開拓時,更容易把握市場的動態。

  二、商品設計包裝、宣傳規劃階段

  在商品的設計階段,可以用上“雙因子歸因理論”,即客戶只有“不滿意→沒有不滿意”以及“滿意→沒有滿意”的歸因情況,即不存在滿足了客戶的不滿意的基本需求就直接就導致客戶滿意的,這些基本需求只能作為客戶基本需求的“保健因子”;而滿足了作為客戶滿意的“激勵因子”之後,則可以將客戶的滿意度提高使其從“沒有不滿意”轉向“滿意”。

  雖然在我們的常識,或甚至可以說時我們預期的角度看來如果我們解決了商品中使客戶不滿意的地方,客戶的態度就應該直接趨向對我們的產品感到滿意。但是雙因子歸因理論明確的告訴我們,當透過修改產品設計等方式解決了客戶的基本需求的不滿意的地方之後,實際換來的只是客戶對於被修改的相應產品的沒有不滿意的結果,而透過為客戶預先著想提出的最佳化設計方案,並將其對客戶說明演示,符合客戶心目中的優質產品之後,客戶會更加的滿意進而增加使用的頻度。

  雖然關於這點社會心理學理論和我們的常識有出入,但是透過對“雙因子歸因理論”的理解,對於我們實際的把握客戶對於商品功能設計的滿意與不滿意的歸因心理變化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在商品的包裝宣傳階段,我們最為常用的是社會知覺,社會認知方面的知識,在宣傳中創造商品良好的第一印象將會極大地增加了商品的銷售業績。此外對於所謂的“明星”企業的宣傳所造成的品牌效應,使得大多的客戶也更願意購買他們的產品,因為他們會覺得這種企業生產的產品將會更有保障。

  三、商品銷售階段

  這是商品營銷的實際階段,與使用者的溝通與交流也更多。在銷售產品時,掌握了社會心理學中尤其是顧客心理的人際知識的銷售業務員往往可以進行更有效的銷售。

  在掌握一定的社會心理學之後,銷售人員可以與客戶進行更加有效的溝通,從而根據瞭解與判斷客戶的態度,使用人際溝通技巧轉變其消極態度,最終達到銷售產品的目的。

  1、溝通

  溝通是資訊的傳遞與理解。溝通可以準確的瞭解客戶的需要,以及使客戶瞭解並接受產品。溝通是在認知的基礎上進行的,透過與客戶之間的相互認知,克服或消除由於資訊不對稱及其他種種原因導致的相互之間的不利的認知偏差,並建立有利的認知結果,可以使客戶更容易接受併購買商品。

  認知偏差有以下幾種:

  首因效應(通常所指的第一印象)。在認知過程中,第一印象對認知具有極其重要的影響。第一印象不光是對人,也可以對物,對企業。

  如果客戶對銷售人員良好的第一印象將會極大的增加該客戶從該銷售人員處購買商品的機率。

  並且有相關的統計研究資料指出,客戶有較高的機率會選擇購買他們所想購買的種類中第一眼看中的商品,這樣就無怪乎各大超市紛紛將物品分類存放,並將其中最好最貴的物品突出存放,以便吸引客戶的注意力。

  近因效應(通常所指的最近印象)。最近的印象對認知也具有重要的影響。

  當某人(或事物)的兩種資訊連續被人感知時,人們總傾向於相信前一種資訊,即第一印象起主要作用;然而當某人(或事物)的兩種資訊是斷續的被人感知時,則是近因效應起主要作用。

  所以熟人的推薦往往比由客戶陌生的銷售人員的推薦更為有效。而且,間斷性的拜訪與定期的商品售後回訪更加利於產生近因效應,提供商品銷售的業績的潛在增長更加有利。

  對於“明星”企業的品牌效應,也使得客戶也更願意購買他們的產品,因為他們會覺得購買並使用這種企業生產的產品將會更有保障。

  還有透過對產品的在持續的有選擇的時段進行宣傳曝光,造成的曝光效應,使得人們增加對其的喜歡,更有可能去購買這些產品。

  暈輪效應。它是指認知者對一個人的某種人格特徵形成好或壞的印象後,人們還傾向於據此推論該人其他方面好或壞的特徵。

  以貌取人是暈輪效應的一個典型事例。“品牌效應”在某些方面也應該可以算是暈輪效應的一個拓展。

  透過與使用者的溝通和交流,掌握使用者的需要,消除使用者對於產品的認知上的不利偏差,並建立對與產品的有利認知,可以使客戶更容易接受併購買商品,從而創造更多的利潤和效益。目前有很多的銷售人員都在透過此種方式推銷產品。

  2、態度以及說服

  態度可使人們對相似的事物有相當一致的行為。態度比認識和信仰更為強烈,並且通常在長時期內較為穩定,因此態度一經形成是很難改變的。

  在商品銷售時,建立客戶的對產品信心,並逐步轉變其對商品的不利態度,這就需要銷售人員透過說服引導使用者接受併購買產品,這就需要用到社會心理學的說服模型,為此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實事求是地向客戶提供相關資訊,既不過分誇大,也不過分縮小。過分誇大產品資訊會使人產生懷疑和不信任,認為說服者會從中獲取過多的好處,而不如從客戶角度說明資訊更為容易被客戶所接受。過分縮小相關資訊則不易引起人們對於產品的重視。

  (2)說服宣傳要曉以利害。說服的宣傳會使人們的內心感到有壓力,使客戶認為只有聽從勸告轉變態度,才能消除心理上的負擔。

  如果需要人們立即採取行動轉變態度,則說服宣傳選擇和其態度比較大的方法能夠引起較強烈的恐懼心理,使這種恐懼心理轉化為一種動機力量。

  當然說服要有適度的原則,因為恐懼感引起的態度改變是成倒“U”形的,即當恐懼感超過了一定的限度,可能反而會有“自暴自棄”的情況發生,是使用者覺得即使做再多的改變也不會影響現有情況,導致其態度不做任何改變的情況。

  (3)可以適當的使用正面說服、反面說服,以及正反結合的說服來對客戶進行說服。正面說服就是由銷售人員來進行銷售的說服,反面說服則是由已經購買商品的使用者進行推銷,這兩種方式的結合使用,更有利於客戶對於商品的瞭解以及作出相關的比較,最終以理性的趨向做出決定。

  (4)透過活動的形式引導人們,利用暗示、模仿等心理作用促成銷售。例如舉辦商品相關的有獎活動,請準客戶參加,會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客戶對商品的興趣,並且也擴大的商品的知名度。或召集準客戶開商品產品說明會,並在說明會中有意安排一些準客戶,會上當面洽談、簽單,其他與會者可能會在這些人的影響下也簽單。

  再例如營銷人員可以向客戶介紹某個對該客戶有影響的人物買了什麼樣的商品,透過暗示等方法使其可以模仿或仿效他人購買相應的商品。

  在商品營銷工作中,使用社會心理學的知識不但可以增強商品的競爭力,增加商品的利潤,增強企業的競爭力,也有利於我們更瞭解客戶的需求,作出更適用的產品,從而更適應社會的發展進步。在商品營銷的流程中應用社會心理學的知識和方法,對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今天正變得越來越重要。

社會心理學論文6

  社會心理學歷史通常劃分為三個時期,1908年到二戰為學科形成階段;二戰到60年代為學科發展階段;從60年代末期開始,社會心理學研究遭遇嚴重危機,反省和試圖消除這種危機構成70年代以後社會心理學研究主旋律。危機意識促使社會心理學共同體從研究主題選擇、主宰方法偏好、理論模型構造和研究潛在假設等所有方面進行冷酷而全面自我反思和檢討。西方社會心理學因此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開始全面理智轉型。或者說,在過去20年中,西方社會心理學已經超越危機時期苦悶,從研究程式、研究技術和理論構造到研究主題拓展,從基礎研究到應用研究等各個方面,都有突飛猛進演化。

  一、西方社會心理學危機

  1、當代西方社會心理學危機是認知主義危機

  上世紀50年代後社會心理學研究及其主要成果,如人際知覺與歸因理論、認知一致性理論、認知不協調理論、社會比較理論等。走都是認知主義路線。因此,50年代以後西方社會心理學就是認知社會心理學,所謂當代社會心理學危機更準確地說是社會心理學中認知主義危機。60年代中後期,受到波普爾批判理性主義、庫恩正規化論、現象學、解釋學以及後現代哲學思潮影響,社會心理學開始從某個個別、具體研究到核心認識論、方法論,對認知主義開始進行全面反省和深刻批判,認知主義在社會心理學中主導地位開始動搖。80年代末後現代社會心理學、文化心理學興起,以及建構主義為其哲學基礎心理生態觀出現,昭示隨著人們對社會心理學基本理論問題認識不斷深化,當代西方社會心理學研究模式運用於重要文化轉向。

  2、認知主義危機是自然科學研究模式運用於社會心理學失敗

  早期心理學以自然學科為自我發展正規化,在自然科學統攝下,認知社會心理學長期以來將研究重點放在“經驗事實積累”上,社會心理學紛紛遵照實證主義研究正規化:首先在觀察基礎上形成假設,再透過設計精巧實驗驗證這些假設,得出結論被作為規律性知識構成社會心理學理論體系組成部分。這樣做直接結果一方面促進社會心理學中小型理論爆炸性增長,一本普通大學《社會心理學》教課書通常要涉及四五十個形形色色彼此相互獨立理論;另一方面由於忽視基本理論研究,導致社會心理學學科體系內部缺乏嚴密邏輯聯絡,各種研究成果人言人殊,甚至相互矛盾在諸多問題當中,使認知社會心理學遭受到沉重打擊。

  二、西方社會心理學文化轉向

  當代社會心理學危機經歷兩個發展階段。從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屬於危機前期階段,這一階段特點:一是幾乎所有社會心理學家都被捲入危機,在其中扮演著各種不同角色,代表不同認識,發出不同聲音;二是人們在有關批判物件、目標、觀點、對危機反應等任何方面都形不成一致意見,學科研究完全陷入混亂。當代社會心理學文化轉向正是這種反思積澱。當代西方社會心理學文化轉向具有兩個標誌:

  1、後現代社會心理學紛爭

  當代認知社會心理學危機,對映著後現代文化思潮影響,甚至可以說“危機”本身就是以後現代文化立場審視認知社會心理學結果。後現代社會心理學首先意味著對認知社會心理學全面解構:社會心理學研究目不再是對人心理“治療”或“改造”,而是促成對人心理學差異與心理侷限“理解”,促進人心理解放。心理學研究不再熱衷於去“證明”一個理論“真”或“假”,因為在後現代語境中,理論根本不可能在真正意義上得到“證明”。後現代社會心理學致力於從文化、歷史角度對人心理做出“解釋”。這種新研究模式強調以人與他人、他物(包括社會、文化)之間內在、本質構成性為幾點:

  (1)要求以“現實人”取代“抽象人”作為社會心理學研究物件;

  (2)強調心理文化意義,拒絕接受“文化特權”“西方優越”與“種族中心主義”,堅持以平等原則接受一切文化與個體心理差異;

  (3)以人與人之間“對話”——互動過程研究取代傳統心理學認知中心;

  (4)重視理論前構性;

  (5)主張用語義學、解釋學方法作為社會心理學研究方法重要補充。後現代社會心理學到目前為止還處於理論探索階段,尚未形成比較成熟理論體系,有關它對社會心理學研究和發展所產生或將會產生影響也眾說紛紜。但後現代社會心理學思想、觀念被越來越多人解釋也標誌著社會心理學研究正在發生重要文化轉型。

  2、“文化”社會心理學興起

  如果說作為當代社會心理學文化轉向重要標誌,後現代心理學還僅僅是表現為一種思想、觀念形態,文化社會心理學則已經形成相對完備體系,能夠為文化轉向提供更加翔實研究資料。從社會心理學學科內部發展邏輯來看,文化社會心理學是試圖消解認知主義危機產物:從學科外部影響來看,文化社會心理學是七八十年代印度、紐西蘭、土耳其等非西方文化傳統心理學界本土化心理學研究及這一時期其他相關學科,包括科學哲學、語言哲學、臨床心理學、文化人類學等研究成果向社會心理學研究滲透結果。與“認知”社會心理學相比,“文化”社會心理學興起意味著當代社會心理學研究一系列重大轉變。“文化”社會心理學認識到人心理實質上是一種文化建構,在文化社會心理學中,文化與心理不再是兩個相互分離、獨立要素,而是一個不可分割整體:心理是文化投射,是文化對應物。文化社會心理學完全是一種“文化”視角,它顛倒認知社會心理學思維邏輯,將文化前置,將心理作為文化延伸或對應物置於審視地位。文化社會心理學要著重討論是,人心理如何形成以及在何種程度是文化表現?站在“文化”立場,過去人們普遍接受“西方”心理學研究模式不能被接受,在這種思想指導下,文化社會心理學將研究重點導向心理學“本土化”問題和個體在特定社會文化背景中“社會化”問題,強調對心理學文化內涵理解、分析。

  三、社會心理學文化轉向意義

  西方心理學一直對文化存在著忽略,這種忽略很大程度上是與其個體主義傾向有關。個體主義把心理學研究看成是個體心理探討。在意識與行為研究中不是從個體所處文化歷史背景出發,而是從個體角度,分析個體內部動因和外在行為。這種社會心理學研究中個體主義傾向排斥文化因素考慮,文化研究由此為心理學家所忽略或拒絕。而文化轉向無疑對克服西方社會心理學中個體主義傾向有著積極意義。同時,西方社會心理學文化轉向可以促進心理學與社會文化緊密聯絡,而同本土文化緊密聯絡社會心理學更符合社會需要,因此更具有實際效用。傳統西方社會心理學由於把追求目標定位在一般、抽象、普遍適用心理科學模式上,不考慮特殊文化條件對心理學需要和要求,因而脫離社會生活實際,成為一種純學術追求。因此,緊密聯絡本土文化實際,考慮本土文化特殊需要,研究本土特殊文化條件下人心理特徵應該是全球心理學工作者共同努力方向。

社會心理學論文7

  一、西方社會心理學的危機

  1、當代西方社會心理學的危機是認知主義的危機上世紀50年代後的社會心理學研究及其主要成果,如人際知覺與歸因理論、認知一致性理論、認知不協調理論、社會比較理論等。走的都是認知主義路線。因此,50年代以後的西方社會心理學就是認知社會心理學,所謂當代社會心理學的危機更準確地說是社會心理學中認知主義的危機。60年代中後期,受到波普爾的批判理性主義、庫恩的正規化論、現象學、解釋學以及後現代哲學思潮的影響,社會心理學開始從某個個別的、具體的研究到核心認識論、方法論,對認知主義開始進行全面反省和深刻批判,認知主義在社會心理學中的主導地位開始動搖。80年代末後現代社會心理學、文化心理學的興起,以及建構主義為其哲學基礎的心理生態觀的出現,昭示隨著人們對社會心理學基本理論問題認識的不斷深化,當代西方社會心理學研究模式運用於重要的文化轉向。

  2、認知主義的危機是自然科學研究模式運用於社會心理學的失敗早期心理學以自然學科為自我發展的正規化,在自然科學的統攝下,認知社會心理學長期以來將研究的重點放在“經驗事實的積累”上,社會心理學紛紛遵照實證主義研究的正規化:首先在觀察基礎上形成假設,再透過設計精巧的實驗驗證這些假設,得出的結論被作為規律性知識構成社會心理學理論體系的組成部分。這樣做的直接結果一方面促進了社會心理學中的小型理論爆炸性的增長,一本普通的大學《社會心理學》教課書通常要涉及四五十個形形色色彼此相互獨立的理論;另一方面由於忽視基本理論研究,導致社會心理學學科體系內部缺乏嚴密的邏輯聯絡,各種研究成果人言人殊,甚至相互矛盾……在諸多問題當中,使認知社會心理學遭受到了沉重的打擊。

  二、西方社會心理學的文化轉向

  當代社會心理學的危機經歷兩個發展階段。從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屬於危機的前期階段,這一階段的特點:一是幾乎所有的社會心理學家都被捲入危機,在其中扮演著各種不同的角色,代表不同的認識,發出不同的聲音;二是人們在有關批判的物件、目標、觀點、對危機的反應等任何方面都形不成一致的意見,學科研究完全陷入混亂。當代社會心理學的文化轉向正是這種反思的積澱。當代西方社會心理學的文化轉向具有兩個標誌:

  1、後現代社會心理學的紛爭當代認知社會心理學的危機,對映著後現代文化思潮的影響,甚至可以說“危機”本身就是以後現代文化立場審視認知社會心理學的結果。後現代社會心理學首先意味著對認知社會心理學的全面解構:社會心理學的研究目的不再是對人的心理的“治療”或“改造”,而是促成對人的心理學差異與心理侷限的“理解”,促進人的心理的解放。心理學的研究不再熱衷於去“證明”一個理論的“真”或“假”,因為在後現代語境中,理論根本不可能在真正意義上得到“證明”。後現代社會心理學致力於從文化、歷史的角度對人的心理做出“解釋”。這種新的研究模式強調以人與他人、他物(包括社會、文化)之間內在、本質的構成性為幾點:

  (1)要求以“現實的人”取代“抽象的人”作為社會心理學的研究物件;

  (2)強調心理的文化意義,拒絕接受“文化特權”“西方優越”與“種族中心主義”,堅持以平等的原則接受一切文化與個體心理差異;

  (3)以人與人之間的“對話”——互動過程研究取代傳統心理學的認知中心;

  (4)重視理論的前構性;

  (5)主張用語義學、解釋學的方法作為社會心理學研究方法的重要補充。後現代社會心理學到目前為止還處於理論探索階段,尚未形成比較成熟的理論體系,有關它對社會心理學研究和發展所產生或將會產生的影響也眾說紛紜。但後現代社會心理學的思想、觀念被越來越多的人解釋也標誌著社會心理學研究正在發生重要的文化轉型。

  2、“文化的”社會心理學興起如果說作為當代社會心理學文化轉向的重要標誌,後現代心理學還僅僅是表現為一種思想、觀念形態,文化社會心理學則已經形成相對完備的體系,能夠為文化轉向提供更加翔實的研究資料。從社會心理學學科內部的發展邏輯來看,文化社會心理學是試圖消解認知主義危機的產物:從學科外部的影響來看,文化社會心理學是七八十年代印度、紐西蘭、土耳其等非西方文化傳統的心理學界的本土化心理學研究及這一時期其他相關學科,包括科學哲學、語言哲學、臨床心理學、文化人類學等的研究成果向社會心理學研究滲透的結果。與“認知的”社會心理學相比,“文化的”社會心理學的興起意味著當代社會心理學研究的一系列重大轉變。“文化的”社會心理學認識到人的心理實質上是一種文化建構,在文化社會心理學中,文化與心理不再是兩個相互分離、獨立的要素,而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心理是文化投射,是文化對應物。文化社會心理學完全是一種“文化的”視角,它顛倒了認知社會心理學的思維邏輯,將文化前置,將心理作為文化的延伸或對應物置於審視的地位。文化社會心理學要著重討論的是,人的心理如何形成以及在何種程度是文化的表現?站在“文化的”立場,過去人們普遍接受的“西方”心理學研究模式不能被接受的,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文化社會心理學將研究重點導向心理學的“本土化”問題和個體在特定社會文化背景中的“社會化”問題,強調對心理學的文化內涵的理解、分析。

  三、社會心理學文化轉向的意義

  西方心理學一直對文化存在著忽略,這種忽略很大程度上是與其個體主義傾向有關。個體主義把心理學的研究看成是個體心理的探討。在意識與行為的研究中不是從個體所處的文化歷史背景出發,而是從個體的角度,分析個體的內部動因和外在行為。這種社會心理學研究中的個體主義傾向排斥了文化因素的考慮,文化的研究由此為心理學家所忽略或拒絕。而文化的轉向無疑對克服西方社會心理學中個體主義傾向有著積極的意義。

  同時,西方社會心理學的文化轉向可以促進心理學與社會文化的緊密聯絡,而同本土文化緊密聯絡的社會心理學更符合社會的需要,因此更具有實際效用。傳統的西方社會心理學由於把追求的目標定位在一般的、抽象的、普遍適用的心理科學模式上,不考慮特殊文化條件對心理學的需要和要求,因而脫離社會生活的實際,成為一種純學術追求。

  因此,緊密聯絡本土文化的實際,考慮本土文化的特殊需要,研究本土特殊文化條件下的人的心理特徵應該是全球心理學工作者共同努力方向。

社會心理學論文8

  摘 要: 本文透過兩項簡單的社會心理學實驗研究對社會心理學的實驗方法的可用性問題從理論上作了初步探討。討論圍繞著實驗方法用於社會心理學問題的有效性和現實性問題展開,認為實驗安排的現實意義是獲得有效性的基礎。同時,本文也涉及了實驗方法的科學道德問題,定量化研究的困難性和定量性分析的必要性以及人的意識活動在實驗程序中的作用等問題。從這些問題的討論中,提出社會心理學實驗方法的特點及侷限性。更多心理學論文相關範文盡在top期刊論文網。

  關鍵詞:心理學論文

  1.實驗社會心理學概念

  社會心理學是一門研究和社會有關的心理學問題的學科,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一門較為成熟的學科。作為一門科學,其創始人馮特提出了兩種研究取向,即自然科學的取向或者說心理學取向的社會心理學即實驗社會心理學和文化科學的取向或者說社會學取向的社會心理學。

  實驗社會心理學是以實驗方法研究社會心理現象的社會心理學分支。實驗社會心理學對社會心理現象不作玄學思辨或空洞理論的探討,而是透過實驗,根據實驗資料作出相應的結論。實驗社會心理學的研究物件是各種各樣複雜的社會心理現象;實驗社會心理學所運用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包括實驗室實驗法在內的一切客觀方法,主要有:實驗室實驗、現場實驗、系統觀察、比較文化的研究、檔案研究、測量法、統計法(包括相關法)、模擬法、訪問法、問卷法等。每一項實驗社會心理學的研究,或採用上述一種方法,或同時採用幾種方法,所得結果比較準確和可靠。

  2.實驗社會心理學研究的特徵

  2.1實證主義

  實證主義是社會心理學研究最為鮮明的特徵之一。持實證主義觀點的人認為,科學的社會心理學的任務就是透過觀察、實驗、以及抽樣調查收集各種經驗資料。他們認為,唯有采取實證的方法才能達到科學的真理,唯有可被這種方法接近的現象才是科學的興趣所在,才能被納入社會心理學的研究視野。實證主義直接衍化了社會心理學中的客觀主義(主張資料及其收集過程應剔除偏見)、行為主義(主張只著眼於外顯行為,堅決排斥直覺主義、心靈主義以及現象學)和操作主義(主張社會心理學使用的概念,其意義不能來自經驗過程之外)。

  2.2實驗主義

  自20世紀20年“實驗社會心理學之父”F.奧爾波特那本全面介紹實驗成果並系統闡述其個體主義立場的《社會心理學》發表,公認為是“實驗社會心理學”(也叫“科學社會心理學)誕生的標誌,他首次將社會變數系統引入實驗室中以後,以實驗作為自己的基本研究手段的心理學的社會心理學家實際上成了社會心理學的主流。受實證主義影響,心理學取向的社會心理學家們在研究方法上極力向一些精密學科靠攏,重定量而輕定性研究,力圖在控制得十分嚴格的實驗室中透過對變數的操縱來確定社會現象之間的關係,以致實驗法,尤其是實驗室實驗基本成了心理學的社會心理學即實驗社會心理學尋求答案問題的唯一方法。肖(M.Shaw)和康斯坦佐(P.R.Constanzo)斷言,只有在控制條件下進行的實驗室中的社會心理學研究,才是科學的社會心理學。

  2.3個體主義

  在有關現代社會心理學的批判性著述中,這一學科的個體主義傾向受到了學者們的高度關注。伊恩.帕克在《現代社會心理學的危機》中,將“社會心理學中無處不見的基本概念——個體主義”視為與舊正規化有關的五大觀點之一;A.佩皮在總結社會心理學的歷史教訓時更是明確地寫道:“縱觀構成美國社會心理學歷史的純理論和實際研究領域,我們會發現大多數有影響的重要學派及運動都將個人視為研究中心。與此相對的是,那些以群體或叢集現象為重點的理論研究(即應用相互依賴或其他關係概念的理論研究),對該領域的影響則遠沒有那麼深遠。”F.奧爾波特在《社會心理學》中認為:“社會心理學不應該被當作與個體心理學截然不同的學科,它是個體心理學的一部分,它所研究的是與個體的由其他同伴組成的環境相關聯的個體行為。”“社會心理學是研究個體行為的科學,這種行為特指個體刺激別的個體時的行為或對於別的個體的行為的反應;社會心理學也描述個體的意識,這種意識特指對於社會事物與社會反應的意識。簡言之,社會心理學是研究個體的社會行為和社會意識的科學。”

  3.實驗社會心理學研究的新進展

  3.1生態學的研究趨向日益濃厚

  心理學研究的生態學取向既是當前心理學的一種改造運動,又是日益受到關注的一種心理學方法論。它主張在真實環境中研究人的心理和行為,即研究人的現實行為和自然發生的心理過程,它在方法上採用的技術要求儘量保持心理和行為發生的自然性,如採用準實驗設計、無覺察技術等。

  生態學取向最早是在20世紀40年代,在心理學的社會行為領域中出現。格式塔心理學家勒溫、機能主義心理學家布倫斯維克,分別注意到當時的心理學研究不注意在現實環境中考察行為和心理過程,力主在現實環境中考察行為、心理與環境的關係,從而開創了心理學的生態學研究。20世紀60年代至80年代末,這種研究取向不但在社會心理學中繼續發展,拓展其在這個領域中的影響範圍,而且逐漸向心理學的其他領域擴張。20世紀90年代,生態學取向的研究更加具體化,屬於該研究模式下的各種專題不斷出現。

  3.2文化這一重要的環境因素被列入對心理與行為的考察過程之中

  文化這一重要的環境因素被列入到對心理與行為的考察過程之中,體現在:第一,實驗社會心理學的本土化研究的深入。本土心理學的興起是對作為主流心理學的美國社會心理學的反叛與分化,它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社會心理學追求普適性而忽略文化因素的不足,建立在美國文化下的社會心理學並不能解釋在所有其他文化下產生心理和行為的原因。第二,跨文化研究。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歐美心理學者的文化意識不斷增強,他們就文化對社會行為的影響更為敏感。跨文化研究者借鑑了“主位與客位”的方法學,把在所有文化中對行為都起作用的普遍的原理稱為客位;而把在文化上受限制的原理稱為主位。跨文化研究的深入,避免了傳統社會心理學將歐美文化強加給其他文化,促使研究者以更加豐富的眼光來看待文化現象,促進多元化的社會心理學的發展。

  3.3研究方法也日益科學化和多元化

  實證主義的研究方法包括現場觀察法、深入訪談法、現場實驗法、實驗室實驗法、問卷法,還有個人生活史法、檔案材料分析法、話語分析法,等等。每一種研究方法的價值都是相對的,對某一種研究方法的強調是以犧牲另一種研究方法為代價的。因此,對每一種研究方法都應抱著寬容的態度,在多元化觀念的指導下,實驗社會心理學日益注重研究方法的科學化和多元化,用各種方法的組合去彌補使用某一種方法所帶來的侷限。

  3.4充實傳統課題研究內涵,增加了新的研究課題

  沒有繼承,就沒有創新。社會心理學對於傳統的研究課題並不迴避或否棄,而是從新的角度進一步充實、擴充套件和深化。如對社會時尚、社會態度、社會認知等都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僅僅拘泥於傳統的課題框架,已不能適應或包容社會生活的深刻變化和理論認識的創新發展,為此,實驗社會心理學的研究,還增加了新的課題。諸如:社會潛能、社會慾望、民族潛意識等。

社會心理學論文9

  把P2P對等技術運用到虛擬學習社群中,透過對社會心理學理論的學習,使之更加適應當前遠端教育領域分散式協同的趨勢,為解決當前網路教育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全新的思路。

  目前大多數虛擬學習社群和網路學習環境都是建立在客戶端/伺服器模式下的,這種模式隨著學習人數的增加會給伺服器造成很大的負擔,導致伺服器癱瘓,社群內的活動不能正常執行。

  一、基於社會心理學理論的P2P虛擬學習社群的系統特徵分析

  (一)理論支援——社會心理學理論

  社會心理學理論指出教師和學習者角色發生轉變時,學習的協作性將增強。在虛擬學習社群中,系統為學習者建立探索、發現、構建知識的情景,提供必要的構建知識的學習資源以及與外界環境包括夥伴、指導教師相互作用的手段。因此,在虛擬學習社群中,教師和學習者的角色發生了很大的轉變,教師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與灌輸者的角色轉變為學習者意義建構的幫助者、促進者、群體的協作者、資訊資源的設計者和查詢者,學習者由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轉變為意義的主動建構者。它要求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用探索法、發現法去建構知識的意義;在意義建構過程中要求學習者蒐集並分析有關的大量資訊和資料;需要將新、舊知識聯絡起來,並對這種聯絡加以認真思考。虛擬學習社群就是要促進和支援這種構建,而不是嚴格控制和支配學習者的學習過程,這種學習更強調學習的主動性、社會性、自由性、情景性、協作性。

  (二)技術支援——資料同步更新

  在虛擬學習社群內應保證課程中的資源是連續的,同步的,這樣才能使學習者在任何時候收到的資源列表都是最新的。在客戶端/伺服器模式中,伺服器中集中存貯資料和備份資料,控制客戶端可以分享的資源,而在分散式的P2P系統中,由於沒有伺服器而使得資料的同步很複雜。在虛擬學習社群中,每一個參與的成員都能共享社群內的資源,當資源更新時,每個成員的資訊及時儲存備份後再同步更新後的資料。首先,假設學習者A,B,C是一個課堂對等組的成員,這個對等組中只有一個管理成員BPA,這個管理成員只是負責這個組內的共享資源的更新。下一個假設是A剛剛修改了組內的一個共享資源,這次修改導致了更新資訊的調整,顯示出被修改資訊的名稱和被修改的部分。A透過組內複製服務提供的管道釋出這個修改資訊,也就意味著這個資訊將被組內其他的線上成員B、C和 BPA收到。B、C接收到這個資訊後立即把這個更新的資源複製到本地資源,因此A、B、C現在都獲得修改的資源的備份資訊。BPA在接收這個更新的過程中把這個更新資訊儲存在快取中,然後透過屬於管理對等組的管道把這個更新資訊傳送給其他的管理者。其他的管理成員隨後收到更新資訊,同樣儲存在快取內。其他的管理者在快取記憶體儲更新資訊的備份,這樣可以使不線上的課程對等組的成員在下一個管理者那裡得到更新資訊。假設D是這個課程對等組的非線上的成員,他再次上線的時候A已經修改了資訊,但是這些修改資訊還沒有傳輸到每一個管理員那裡,在這樣的情況下,D只能接收到組內的管理者BPA釋出的更新資訊,而錯過其他的管理者釋出的更新的資訊。為了避免這種情況,D可以透過啟用其他的組內成員執行一個錯誤保障檢測程式,這個程式可以把自己的更新資訊與其他的成員的資訊作比較,如果不同的話則複製其他成員的資訊,以保證自己的資訊與組內成員的一致。

  二、基於社會心理學理論的P2P虛擬學習社群的結構及功能模組設計

  1.虛擬課堂是一個獨立的課程對等組,學生加入到這個對等組後,便可以使用組內的核心服務。學生和教師在這個虛擬課堂中能擺脫時間和地域的限制,方便的進行學習活動。教師的教學材料可以供大家下載,而且不受人數的限制,人數越多,下載速度越快;學生的個人學習材料和學習心得體會也可以給大家共享,以促進學習者之間的交流和互助。

  2.教師園地對等組模組主要是為教師提供更多的服務,以促進教學。教師可以透過管道服務方便的將各種公告資訊釋出給每一個學習者和上傳教學資料,透過即時通訊工具實現教師和學生、教師和家長的溝通,針對學生的不同情況給予正確指導,更好的促進學生的學習。

  3.休閒廣場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休閒娛樂的場所。在工作和學習疲倦的時候,就可以來到休閒廣場,這裡提供各種遊戲可以使人放鬆,並且在娛樂的同時還可以開發智力和培養協作精神。

  三、基於社會心理學理論的P2P虛擬學習社群的構建

  在P2P虛擬學習社群中為學習者提供了學習與交流的環境,學習者之間可以很方便進行交流與知識共享,充分利用了P2P通訊的優勢,從而快速有效地獲取學習資訊。學習者之間進行交流與知識共享的過程,也是學習者之間進行社會性互動的過程。社會性互動是激發和產生知識共享的主要途徑,虛擬學習社群中學習者之間的知識共享與社會性互動都有著必然的聯絡。

  從社會性心理學理論可知,學習者進行的社會性互動越多,獲得知識共享的可能性就越大。從知識管理的角度可知,知識包括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顯性知識是透過網路能夠看到的知識,而隱性知識卻隱藏在每一位共同體成員的頭腦中不論是顯性知識還是隱性知識都只能透過學習者之間社會性互動才能獲得。所以學習者之間可以透過P2P虛擬學習社群建立相關聯結,當一個學者對某一知識發出幫助請求時,所有具備這一知識的教師與請求者之間可建立知識共享的社會性網路。如果某個學習者對某一知識提出搜尋請求時,該搜尋請求將按照指定格式被封裝成相應的消啟,然後傳送到網路的所有的資源結點,並在資源中心內進行檢索, 將相關檢索結果返回給請求學習者;如果資源庫沒有相關知識,就需要向社群中的其它學習夥伴傳送搜尋請求,收到搜尋請求的學習者將會解析相應的搜尋請求訊息。然後學習者根據自己的資源情況提供相應的幫助請求。這時在擁有這一知識的學習者與教師之間便形成另外一個社會關係網路平面。但在這個網路中並不顯示沒有這一知識的學習夥伴。請求者可以從其中的任一個教師那裡得到幫助;以學習夥伴a為例說明,a分別與教師b,c,d建立了聯結,他們與a可以線上即時通訊與交流,方便及時地提供a所需的幫助資訊。同時a可以對不同的教師所提供幫助的資訊做出評價,依據與自己所需資訊相匹配的程度確定其信譽級別,並利用社群所提供的分類方法上傳到資料中心,以備知識共享。

社會心理學論文10

  摘要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社會最小的經濟單位,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地方。家庭教育的成敗,不僅關係到孩子的成長和發展,關係到家庭的安寧和幸福,還關係到社會的穩定和民族的未來。本文在分析家庭教育存在問題及其對孩子健康成長影響的同時,提出了改善家庭教育、促進孩子健康發展的方法。

  家庭教育要著力於用言傳身教激勵等方法培養孩子良好的品格和行為習慣。

  關鍵字:家庭教育,教育方法,挫折教育,言傳身教,習慣培養

  1 愛而有度,嚴而有格

  天下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然而,許多父母為愛孩子而阻礙了孩子的發展,甚至損害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其主要表現為:

  其一、物質上過度滿足。基本上是孩子要什麼給什麼,生怕孩子受了委屈。這樣使孩子既無累之苦,又無凍餒之憂,習慣於坐享其成、養尊處優,不知生活艱難、不懂節儉、不願付出; 常身在福中不知福,不尊重父母及他人勞動,珍惜勞動成果,視享樂為氣派、將奢侈當瀟灑,怕艱苦奮鬥,缺乏直面社會人生、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勇氣。

  其二、行為上過分遷就。總認為樹大自然直,只要學習成績上去了,其它都可以馬虎遷就。這就容易形成孩子固執任性、唯我獨尊的不良個性,促長孩子我行我素、蠻不講理的“霸氣”,使孩子心中只有自我,自私自利,缺乏團結合作精神,缺乏崇高理想和強烈責任心、使命感,尤其缺乏為理想事業獻身的精神。

  其三、生活上過多照顧。孩子的衣食住行乃至學習用品幾乎完全由父母包辦代替,總認為這樣能幫助孩子排除干擾,使孩子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學習中去。殊不知,這樣既助長了孩子的依賴心理,又縮小了孩子自主探索空間,減少了孩子自我鍛鍊、自我提高的機會,弱化了孩子獨立自主意識,壓抑了孩子求新求異、開拓進取的天性。與生活上的過度滿足、過分遷就、過多照顧相反,父母對孩子的學習往往期望過高、要求過嚴、督促過急,不切實際地與人攀比。這樣不僅容易使孩子經常處在緊張和焦慮之中,導致學習興趣減弱、學習效率下降、學習成績難以提高,而且可能引發心理疾病,損害身體健康,甚至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惡化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係,妨礙孩子的教育和成長。真誠地關愛孩子,既天經地義,又是取得家庭教育實效的前提。但為了孩子健康成長、成材,父母必須注意愛的方式和分寸,把握要求的尺度,在心與心的溝通和情與情的交融過程中,既關心愛護、尊重。

  2 以身作則,言傳身教

  小孩子的世界觀尚未形成,模仿能力強,家長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將成為孩子學習的範例,可能影響到子女的一生。中國有一句老話: 身教重於言教,用在孩子的情感教育上是十分貼切的。因此,作為家長要率先垂範,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必需做到,為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同時也由於孩子的模仿性強,父母的言行如何,往往會對孩子產生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第一、家庭無小事,事事有教育性。首先,父母雙方應相互理解、相互敬重、相互鼓勵、相互幫助,努力營造友好和睦、民主溫馨的家庭氛圍,引導孩子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尊重父母的辛勤勞動,切忌相互埋怨、相互指責; 其次,不要當著孩子的面隨意對他人尤其是孩子的同學、家長或老師品頭論足,而是要引導孩子遇事多從對方的角度想想,學會寬容別人,尤其是在孩子與別人產生矛盾或摩擦時。

  第二、遇事則教,遇物則誨。父母要正確處理好自己的工作、娛樂與孩子教育之間的關係,經常注意觀察孩子的言行舉止,多與孩子的科任教師和班主任聯絡,多與孩子溝通交流,及時瞭解孩子的成長狀況和存在的問題,把握好教育時機,進行科學有效的引導,不要等問題積累成堆或出現大問題時,再批評指責甚至打罵孩子; 切實把握好理智與情感的關係。真正把孩子教育作為夫妻雙方共同的義務、責任和常規性工作,而不是生活的佐料,更不是情緒發洩的物件。在關心照顧好孩子的同時,注意結合日常生活進行積極引導,努力促使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3 注重挫折教育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既會有愉快的創造,又會遇到各種挫折,即所謂“碰釘子”。心理學上認為它是“當個人從事有目的的活動受到障礙或干擾時所表現的情緒狀態”,挫折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生活內容之一。世上的事情往往這樣:成果未成,先嚐苦果;壯志未酬,先遭失敗。拒絕挫折,就等於拒絕成功,如果在幼年時期受到積極的挫折教育,就會理順受挫折的情緒,給自己開拓出可以容納自己奮進的心境;如果在幼年時期缺乏積極的挫折教育,長大後一旦遇到高考落榜、招工無名等挫折時,就會爆發“人生危機”。

  現在,不少獨生子女的家長只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衣、食、住等,而忽視了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吃苦耐勞和向困難挑戰精神,而這些“精神上的東西”,正是適應社會高速發展,培養跨世紀人才所必須的,也是孩子心理發展所需要的。

  3.1創設情景提供機會,利用一些困難情境訓練幼兒。

  幼兒的活動範圍有限,許多挫折是現實生活中不常遇到的 。教育者在利用自然情景進行挫折教育的同時,還要注意有意識地創設一些情景和機會,讓幼兒得到各方面的鍛鍊。為了提高幼兒對挫折承受能力,我們可設定難度不等的情境,讓幼兒逐步經受磨練,有目的地去培養幼兒的耐挫力。比如說遠足、勞動、競賽、批評、延遲滿足等活動和手段,可以鍛鍊幼兒的意志,增強他們對惡劣環境的適應能力以及對待失敗、打擊的能力。

  遊戲是幼兒最基本的、最喜歡的活動,在遊戲活動中容易讓幼兒接受和掌握戰勝挫折的方法。在遊戲時可設定一些人為的障礙,讓幼兒自己解決……如讓幼兒到暗房子裡去取東西;和小朋友鬧矛盾怎麼辦;戶外遊戲時引導幼兒走“獨木橋”爬障礙物,在角色遊戲中可安排幼兒分別扮演人際關係衝突中排斥和被排斥的角色,讓他們體會不同的心理感受,引導他們分析產生衝突的原因並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等等。

  在日常生活中,也可創設一些挫折情境,如:把幼兒喜愛的玩具藏起來,鼓勵他們自己去尋找等等;

  3.2樹立榜樣增強信心,樹立孩子必勝的信念

  幼兒的思維具有直觀性,生動活潑的形象往往更容易打動幼兒。因此,要善於利用生活中那些活的事例來教育孩子,樹立榜樣。如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會遇到幼兒摔傷,擦傷等情況。這時,作為教師應儘可能平靜地對幼兒說:“沒關係,老師和你一起到保健室包一下好了,下次注意一點就行了。”或者說:“沒關係,很快就會好的。”老師這樣的行為給幼兒很好的暗示,使幼兒自然而然地學會怎樣坦然地對待挫折,怎樣勇敢地面對未來。

  另外,教師和家長也要以身作則,以自己的行動為孩子樹立榜樣,教育孩子勇於面對困難,面對挑戰。遊戲走“獨木橋”時丁丁會說:“老師我怕,我不走”。這時我說“別怕,你可以的,你看能走過去,你也一樣能做好。”或者說“我相信你會跟張鑫一樣勇敢的。”這樣在榜樣的力量下,孩子會變得的越來越有信心,越來越勇敢,增添了戰勝困難的自信。這時,我的一句“你真行”就會變成孩子的“我真行”。

  3.3為幼兒創設與同伴交往的機會

  與同伴交往可以使幼兒發現與自己不同的觀點,從而更好地認識他人和自己,克服自我中心。在同伴群體中,幼兒往往會經歷一些挫折,如觀點不一致,屈從於被領導的地位等,這樣他必然要在不斷的磨練中學會如何友好相處,如何合作,從而更好地在同伴中保持自己的地位,而這種磨練有助於提高幼兒的耐挫力。另外,同伴之間的相互交流和指導,也能夠幫助幼兒更好地克服困難、解決問題。

  總之,教會幼兒面對挫折,戰勝挫折,並非一朝一夕可得,也並非刻意追求能成,關鍵是順其自然,順應幼兒的發展規律。在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培養幼兒的承受挫折的能力,幼兒能獨立完成的一定使其獨立完成,使其持之以恆。任何放縱和遷就的行為都會造成幼兒的依賴思想,要讓幼兒在體驗中認識挫折學會克服困難,戰勝挫折的本領。

  3.4把握適度,挫折教育應注意的問題

  孩子在遇到困難和失敗時,往往會產生消極情緒,表現出畏縮、退卻、逃避等行為,因此,作為我們就應該在平時有意識的設計一些有一定難度的,跳一跳就夠得到的任務,讓孩子去完成。在孩子遇到困難退卻、逃避的時候可以有一些批評,以提高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而不是因為不忍心、捨不得孩子受委屈,就不願意對孩子的行為作出正確的評價。當然,在孩子承受挫折的時候,我們還是需要給孩子適當的鼓勵,給他們面對挫折的勇氣。

  4 勞動鍛鍊及培養好習慣

  要注意從小培養孩子愛勞動的素質,克服當前社會上青少年中懶散、浪費的現象,充分認識主體性、創造性的重要意義,重視實踐活動對孩子主體性、創新意識、創新性格、創新能力的決定作用,提供孩子各項實踐活動的機會,消除阻礙少年兒童創造性發展的各種因素。引導孩子從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如: 洗手帕、洗衣服、整理被褥等自理性勞動; 打掃衛生、煮飯洗碗等家務性勞動; 幫助幼小兒童、孤寡老人等公益勞動; 種菜摘果等生產性勞動,營造一個“勞動最光榮”的良好家庭氛。

  良好的習慣是學習知識、培養能力、發展智力的重要條件,重點要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在學習上要重點培養獨立思考、單獨作業、勤於預習、精於預習、善於檢查等習慣。家長每天要督促孩子按時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並逐步養成獨立檢查和及時改錯的習慣。在網路電子時代要正確引導孩子上網,不要採取簡單否定的態度,正確地認識網路的價值與功能,學會利用網路學習,明白網路是“用的”而不是“玩的”。在生活習慣上,重點培養孩子自我管理、自立自強和規律化的生活習慣,讓孩子養成早睡早起和按時就餐的生活規律。“文武之道,一張一弛”,要適當安排孩子的體育鍛煉和文娛時間,如帶孩子假日旅遊、郊遊、跑步等。

  5 注意教育方法的正確性和科學性

  教育工作本身的複雜性要求家長必須懂得教育工作的特點和規律,並運用這些特點和規律來指導具體的教育工作。所以,家長做好以下三點:

  ( 1) 重視對孩子學習過程的管理,注意“抓反覆”和“反覆抓”。許多家長注重子女平時考試成績,以期將來考上好大學,而在其求學過程中則以“年齡尚小,高考尚早”為理由放鬆或疏忽了對學習過程的管理和關注; 也有許多家長只在孩子期末考試之後才關心其進步與否; 還有許多家長只在孩子成績明顯倒退或思想行為出現嚴重偏差之後才感到焦慮。對於這些情況,家長必須從關心孩子的日常起居、思想行為、心理情緒、學習態度、學習效果等細微方面入手,持之以恆、反覆不斷地觀察判斷孩子的思想狀況,及時糾正孩子的偏差,督促他們克服學習中出現的困難,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效率,促進學生不斷進步。

  ( 2) 重視孩子的全面發展,促進孩子智力、智慧水平的提高。要使一個人的智力全面、深入地得到開發,這個人必須博學深思、全面展,這是被無數先哲、智者證實了的。所以,家長必須全力支援學校對孩子的全方位教育,更要注意身體力行地對孩子進行廣泛興趣的培養,促使他們對所學課程全面重視,努力培養和促進學生在藝術和體育方面的興趣和發展,努力把他們培養成體魄健壯、多才多藝、全面發展的人才。切忌把孩子侷限在基礎學科的學習中,防止將孩子培養成滿腦子公式名詞而一無所能的書呆子。

  ( 3) 與孩子建立良好的感情,講究教育方式方法,追求教育的質量和效果。家庭是孩子生活的場所,更是其天性、本能表現較充分的場所。所以,家長應該充分利用這一環境的獨有優勢,及時把握孩子的心理,透過家長了解他們對人生、對社會、對學校、對老師、對同學、對自己諸方面的看法,及時把握孩子的思想動態。然後利用茶餘飯後、日常閒話的機會,以春風化雨的方式和孩子交流思想,潛移默化地對其思想行為加以正確引導。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家庭、家長在教育中的積極作用,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促進孩子的長足發展。

  參考文獻

  [1]田宗友,周浪.家庭教育策略淺探.九江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xx,4.

  [2] 趙慧榮.如何進行家庭教育.甘肅日報.20xx.4.6.

  [3] 王剛.中國家庭教育成功指南.成都:四川少年兒童出版社,20xx.

  [4] 彭立榮.家庭教育學.江蘇教育出版,1993.

社會心理學論文11

  社群老年教育作為我國社群教育的重點,是老年工作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在構建學習型和創新型社會的今天[1],各地已經越來越重視。如何開展社群老年教育成為當今老年工作的熱點與焦點。電大參與社群老年教育已經成為開展社群教育的一個潮流與趨勢,不過目前效果還不是很理想。社會心理學作為一門新型心理學,從很多方面為電大參與社群老年教育提供了啟發。因此,從社會心理學視角探索電大參與社群老年教育的途徑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長遠意義。

  一、社會心理學與社群老年教育的內在關聯

  社會心理學是我國心理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其主要精神是研究個體與社會層面的各種關係[2],研究個體面對社會所表現出的各種心態與心理狀態。老年群體是一個社會化非常強的群體,面對社會,表現出諸多的文化弱勢、心理弱勢與交往弱勢,需要加強引導、教育與關懷。因此,社會心理學在很大程度上能夠為老年教育提供一個重要的實驗場所。

  1.社會心理學的原理與指導意義。社會心理學從個體與社會相互作用的角度出發,研究特定社會生活條件下個體心理活動發生發展及其變化的規律。社會心理學不僅強調社會與個體之間的相互作用,還重視關於社會情境的探討,重視個體的內在心理因素。社會心理學的研究範圍涉及個體社會心理和社會行為、社會交往心理和行為、群體心理,以及應用社會心理學等層面,即理論與方法、社會個體、態度與行為、社會影響和社會心理學的應用等領域。專業定位是以人文社會科學為導向的社會心理學,並堅持自然科學框架下融合人文社會科學基礎的社會心理學研究思路。從研究領域來看,社會心理學研究常常被分為三個領域,這三個領域涵蓋了社會心理學研究的幾乎所有問題,其中個體過程---主要涉及與個體有關的心理與行為研究,到目前為止,這個領域的研究課題包括成就行為與個體的工作績效、態度以及態度改變、歸因問題、個人知覺與自我意識、人格與社會發展、應激和情緒等方面的問題;研究人際過程這個領域,主要涵蓋了人與人相互作用的所有領域,包括侵犯和助人行為、人際吸引與愛情、從眾和服從、社會交換與社會影響、非語言的交流、性別角色和性別差異等內容;研究團體過程,主要從宏觀環境與團體的角度研究人類心理與行為問題,這個方面的研究包括跨文化的比較研究、擁擠與環境心理學、團體過程與組織行為、種族偏見與倫理問題、健康心理學等。這些研究視角和內容為開展教育工作提供了諸多的指導。

  2.社會心理學與老年教育的關係。一是社會心理中的親社會行為是老年道德提升的基礎。這要求老年教育工作要注重老年群體的社會活動開展。二是社會心理中的群體影響促進老年心理品質形成,這啟示老年教育工作要注重社會大眾以及老年群體對老年個體的影響。三是正義公民心理為社會風氣的好轉提供必要的助推作用,老年教育工作要注重培養老年人的正義精神品質。四是同情心理是社會救助的基礎,這啟示我們在開展老年教育工作時,要注重老年群體善良本性的培養。五是情愛心理是形成老年家庭美德、家庭良好行為的基礎。

  二、當前電大參與社群老年教育存在的問題

  社群老年教育是電大拓展自己發展空間和提升自己合法性的契機和平臺,不過由於各種原因,電大參與社群老年教育的過程還存在諸多的問題。這些問題其實也是我國老年教育和老年工作存在的問題[3].這些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電大參與社群老年教育的有效性和積極性。

  1.價值取向的單一化與功利化影響了電大參與社群老年教育工作的健康發展。這方面主要體現在,電大對自身參與社群老年教育工作的定位存在一些問題,比較注重這項工作能否給電大帶來多少利益和好處,沒有很好地考慮能夠為社群和地區老年工作做出多少貢獻;同時,電大對於老年教育的規律、老年群體的心理發展規律、社群教育的規律等方面挖掘不夠,凸顯電大參與社群老年教育科學性不足;沒有很好地分析自身參與老年教育的各個環節,對這些環節的統籌協調不夠,凸顯系統性不足。這種發展理念影響了電大參與社群老年教育的可持續發展,提出了電大應該好好構思自己參與社群老年教育工作的發展取向和價值走向的課題。

  2.內容體系的構建不完善,創新不夠,影響電大參與社群老年教育工作的內涵式發展。這方面主要表現如下:電大對自身參與社群老年教育工作的內容體系建構沒有很好地構思,在很大程度上還是重視黨的政策教育與形勢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偏重應付性地完成一些硬性的政治任務,對老年人急需的休閒教育、心理調適、保健知識與其他方面的知識與常識的教育覆蓋不夠,彰顯了電大對老年教育的課程資源開發研究不夠。這些問題其實提出了電大在參與社群老年教育工作時要注重根據老年群體教育的實際情況,做好老年教育工作的內容體系設計。

  3.在模式與方式上,網路教育模式開展不夠,影響了電大參與社群老年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和吸引力。這方面主要體現在,電大對自身參與社群老年教育工作的方式、途徑與模式問題思考和設計不夠,沒有很好地利用社群老年群體的網路化特點[4],導致發揮老年群體在老年教育過程中個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方面做得不夠;沒有很好地利用社群老年群體的交往活動特點來設計和開展各種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專案,導致電大參與老年教育工作對於老年群體的活動專案採用不夠;沒有很好地走進老年群體的心理世界與精神世界,導致電大在參與老年教育工作時對老年的心理輔導與心理調適做得很不夠,尤其是對一些空巢老人。這些問題其實提出了電大在參與社群老年教育工作時要注重根據老年群體教育的實際情況和現代社會網路化的特點,不斷推動老年教育工作網路化發展和生活化發展。

  4.電大師資力量的不足,彰顯了老年教育工作人員的不足,影響了電大參與社群老年教育工作的教師隊伍。這方面主要體現在,電大對自身參與社群老年教育工作的教師隊伍的素質建設不夠,沒有很好地根據老年教育的需要和老年工作的特點來加強電大教師隊伍的培訓提高,導致電大參與社群老年教育工作所需的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都豐富的雙師型的教師極度缺乏。

  5.老年教育的環境影響了電大參與社群老年教育工作的後勤保障。這方面主要體現在,電大參與社群老年教育工作的一系列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沒有出臺,彰顯了電大參與社群老年教育工作的法律支援體系不健全[5];同時,地方政府對電大參與社群老年教育工作所需要的各種經費保障沒有很好地落實,導致這項工作經費保障機制不健全;同時,當前我國社會處於轉型時期,難免會出現一些不好的風氣,社會環境淨化不夠,網路環境的清爽不夠。

  這些問題其實提出了電大在參與社群老年教育工作時要積極爭取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的政策支援與經費支援,促使地方政府做好社會環境和網路環境的治理。

  三、主動運用社會心理學,不斷創新電大參與社群老年教育的路徑

  針對我國社群老年教育存在的諸多問題,根據社會心理學與老年教育的關係,電大在參與社群老年教育時[6],積極運用社會心理學,從理論到實踐構建好電大參與社群老年教育的常態化機制,以此不斷拓展電大的生存發展空間。

  1.構建多元化的教育價值取向與發展理念,推動電大參與社群老年教育健康發展。價值取向和發展理念是電大參與社群老年教育工作的先導,因此,電大在參與地方社群老年教育工作時,應按照社會心理學的要求,努力構建面向社會和未來的終身教育理念,將電大參與老年教育工作納入老年群體的終身學習與教育視域下進行思考;構建面向社會與未來學習性的教育理念,突出電大參與社群老年教育工作的學習性;注重老年教育的區域協調發展,突出電大參與社群老年教育工作的公平性教育理念,讓每一位老年人接受到教育的人文關懷;電大參與社群老年教育工作要注重構建科學化、系統化的教育理念,尊重老年教育的規律和老年工作的規律,注重對老年教育的各個環節和各個層面進行細化與系統化。

  2.面向社會需要和老年需求,不斷拓展電大參與社群老年教育的範疇。教育內容是電大參與社群老年教育工作的重要支撐,因此,電大在參與社群老年教育時務必注重社會心理學對老年人文化弱勢、心理弱勢和交往弱勢的分析,積極主動拓展社群老年教育的視域[7],將心理、健康、交往、現代科技、現代文化等方面教育納入社群老年教育的內容體系中。一是從社會認知角度出發,變認知失調為認知和諧。按照社會心理學的分析,老年群體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對社會的認知和看法比較保守,已經出現了很多與當代社會發展不適應的現象,這就要求電大在參與社群老年教育工作時要將老年群體的社會認知問題納入教育的視域,全力引導老年群體提高自己的社會認知能力與適應能力。二是從轉化社會態度入手,變學習服從為學習內化。按照社會心理學的分析,老年群體中還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對學習的態度顯得很被動,主動性和積極性不高,習慣於安排式教育,沒有真正將學習內容轉化為自身的東西。這就要求電大在參與社群老年教育工作時要注重引導老年群體的社會態度積極轉變,引領老年群體形成一種健康的社會心態。三是從塑造角色意識著眼,變角色衝突為角色認同。按照社會心理學的分析,老年群體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社會角色問題,往往把自己置於一種社會邊緣化的角色定位,導致其心理的巨大弱勢。這就要求電大在參與社群老年教育工作時要注重老年群體的社會角色的認同教育,注重引導老年正確定位自己的社會角色,引導老年群體積極參與社群建設和地方發展,引導老年群體快樂生活和學習。四是從關係需求理論誘導,變人際衝突為人際和諧。按照社會心理學的分析,老年群體在人際交往上,由於一些利益或者一些優勢的比較,往往容易出現衝突和矛盾,導致老年人際關係的不和諧。這就要求電大在參與社群老年教育工作時要把老年群體的交往世界作為重要的教育內容來處理,豐富老年群體的社交知識與提升其社交技能。

  3.緊跟網路化發展,推動電大參與社會老年教育資訊化發展。教育模式與方式是電大參與社群老年教育的重要途徑。因此,電大在參與社群老年教育工作時要好好分析社會心理學對老年教育模式的要求,多開展一些適宜老年群體的志願活動、健身活動、學習活動,引領老年群體在活動中提升自己的健康與幸福指數;同時,充分利用老年群體逐漸網路化的特點,充分挖掘網路資源,不斷開展網路化的老年教育方式,以此不斷提升電大參與社群老年教育的水平,拓展老年教育的視域[8].

  4.做好制度、經費、人員等方面的後勤保障工作,夯實電大參與社群老年教育的各項基礎。後勤保障是電大參與社群老年教育工作的重要條件,因此,電大在開展社群老年教育工作時要好好分析老年群體教育所需的政策法規、經費支撐、課程資源、人員配備等,積極向地方政府和社會爭取這些方面的支援與供給,這樣方能為電大參與社群老年教育奠定堅實的後盾。

  5.全力提升教師的素質與能力,為電大參與社群老年教育提供雙師型教師隊伍。雙師型教師隊伍是電大參與社群老年教育的人力基礎。因此,電大在參與社群老年教育時要根據老年群體的需要,從理論到實踐方面全力提升電大教師的素質與能力,尤其是提升教師隊伍的教育學、心理學、保健學、休閒學、家政學與社會學等方面的知識與技能,力求為電大參與社群老年教育工作打造一支雙師型社群教育隊伍,從而為電大開展老年教育工作提供現代化的教師隊伍。

  總之,電大參與地方社群老年教育是一項複雜系統的工作,需要地方政府、電大與社會各界積極協作,同時也需要從不同視角去探索與嘗試。社會心理學視角為電大參與社群老年教育提供一種很好的視角和思路。目前重要的是,電大在投入地方社群老年教育的工作中,應該根據社會心理學的相關原理與方法,結合老年群體的特點和學習型社會建設的要求,不斷探索電大參與社群老年教育的規律與方法,將老年教育與整個社群教育結合起來考慮[9],力爭建構起電大參與社群老年教育的科學化、常態化機制。

  參考文獻:

  [1]劉明永。學習型社會背景下社群老年教育探索[J].中國成人教育,20xx(9):6-9.

  [2]王芳。聚焦重大社會現實問題的社會心理學研究[J].中科院院刊,20xx:98-107.

  [3]喬維德。社群老年教育發展的瓶頸與對策[J].天津電大學報,20xx(1):52-55.

  [4]蔡釩,林志良。電大參與社群老年教育實踐初探---以溫州社群大學老年教育為例[J].廈門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xx(1):8-12.

  [5]董勇,王昕峰。獨立學院承接社群教育的路徑研究[J].現代教育科學,20xx(1):113-114.

社會心理學論文12

  一、研究背景

  (一)形成性評價的概念與價值。美國教育評價專家Stufflebeam等人認為“評價最重要的意圖不是為了證明(prove),而是為了改進(improve)”。國際上著名的研究形成性評價專家Black,William進步提出,形成性評價指由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能夠收集學習資訊的任務或者活動,這些反饋資訊有助於改進教與學。國內有學者總結,形成性評價有利於對學習過程的指導和管理,有利於及時反饋學習資訊,指導教學,有利於提高學習者的綜合素質和能力。筆者認為,形成性評價還有有利於實施多樣化的、靈活的教學手段,促進學生髮揮自主性和進行研究性學習的優勢。

  (二)社會心理學課程教學評價中存在的問題。社會心理學是心理學本科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同我國大多數本科課程的教學評價一樣,社會心理學的教學評價以終結性評價為主,如有的研究者總結社會心理學的考試特點表現為“閉卷多,開卷少;筆試多,口試、答辯方式少;理論考試多,技能、操作、實踐能力考察少;一次考試定論多,數次考試及綜合評價少”。結果強化了考試的“證明(prove)”功能,弱化了考試的“改進(improve)”功能,不能為教師與學生提供及時的反饋資訊來改進教學活動,導致學生為考試而學習,忽視了平時的知識積累和能力的培養,勢必造成學生“高分低能”的現象。

  另外,社會心理學主要研究人的社會心理與社會行為,生活在不同社會文化背景中的人們在社會心理與行為方面必然存在差異,而當前的社會心理學教學內容中的主要理論都是由西方心理學家以西方人(主要是北美)為研究物件提出的,其是否適合用來理解與分析中國人的社會心理與行為是可疑的,已有許多心理學家對這方面的問題進行了探討,從而推進了本土心理學的發展。因此,作為社會心理學課程的教師就必須進行反思,當前習用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與評價方式是否有助於學生辯證地理解教材中的內容,培養自己的批判精神與研究能力,發揮自己的學習與研究的自主性,促進本土心理學的發展?從這個角度出發,社會心理學課程的教學改革勢在必行,而教學評價的改革是其中的重要內容,形成性評價無疑是主要的改革方向。

  二、社會心理學課程評價方式的應用

  形成性評價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採用教師觀察、課堂討論、作業分析等多種形式,近年來教育評價的技術發展迅速,如日常表現評定、問題簡答、實地設計、學習檔案袋、個人展示評定等一些新的方法都得到了應用。根據社會心理學課程的教學目標,及我校的實際情況,課題組將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結合應用,以發揮兩種評價方式的各自優勢(終結性評價實施方便,易於量化)並互補其短。

  課題組在20xx-2016年度的上下兩個學期中,對20xx和20xx級的兩個自然班的社會心理學教學進行了教學評價的改革實踐。其中,形成性評價採取的手段主要有:課堂討論、課後作業、小組論文寫作與彙報,小組案例搜尋分析與彙報、教師評定與學生互評。在教學過程中採用研究性教學的方式,向學生說明社會心理學研究的特徵,提出問題,鼓勵學生髮揮自己的創造力,認真觀察並研究現實生活中的各種現象以分析中國人的社會心理與行為的特徵,大膽地質疑現有社會心理學理論的有效性。最後的成績評定中將小組與個人的成績綜合起來。終結性評價主要是採用期末測試的形式。

  由於研究過程中兩個自然班班額較小,並且沒有對照組,因此無法對研究實施的效果進行量化的評價。就期末測試的成績來看,兩個班的學生與往屆的學生沒有差異,但是在教學過程中,的確可以看到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三、形成性評價的應用反思

  形成性評價雖然有諸多優勢,但是在應用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可能會妨礙實施效果,使評價偏離了預期的目標。

  “形成性評價的關鍵組成部分是幫助學生明確需要達到的學習目標與他們當前知識、理解與技能實際水平之間的差距,並引導他們採取行動縮小差距。”因此設立哪些形式與題目作為形成性評價的內容,以幫助教師和學生分別評估自己的教與學,是實施形成性評價的大難點。其次,很多研究者討論過形成性評價的效度問題,如何設計有效的評價方式,以獲得清楚一致的評價標準,提高形成性評價的效度,也需要更多的研究。第三,在國內的教學評價實踐中,形成性評價更多地成為一種考核的方式而不是發揮反饋資訊的功能,背離了形成性評價的目標,這一點需要引起注意。

  課題組在研究之初在所在學校部門進行了調研,結果發現多數教師都認為當前的終結性評價方式不是一種“好”的評價方式,但是對於要實施形成性評價又都心存顧慮,很少有人表示會馬上開始採用新的評價方式。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傳統的教學管理方式的限制,二是應用形成性評價需要教師大量的工作量。因此如果不能從學校相關部門獲得足夠的支援,僅憑教師個人的行為很難取得預期的效果。當然任何的改革嘗試都是有價值的,總比固守原有的方式不做任何變通要好得多。

社會心理學論文13

  摘 要: 思想政治工作科學化,必須汲取鄰近科學的成果。社會心理學的全部原理、原則都可用於瞭解分析人的思想,強化與改變人的思想,樹立人的新思想。因此,應用社會心理學的知識進行思想政治工作,不僅是改進思想政治工作和開創新局面的需要.

  關鍵詞:社會心理學論文

  如何積極有效地開展對廣大人民群眾的思想教育是我黨思想工作中長期研究和探索的話題。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和國際化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的思想意識逐漸呈現出多元化趨勢,加強思想教育,積極開創符合時代要求的思想工作方法勢在必行。人們社會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必然使傳統的理論說教、思想灌輸等思想工作方法不能適應人和社會發展的需求。思想工作的直接物件是社會化的人,而社會心理學正是研究人在社會化過程中思想現象和心理現象的學問,將其有效地應用到思想工作中才能正確認識和把握人們複雜多變的思維活動,從而走進人的心理。以人們的心理為基礎和導向開展思想工作,思想工作必然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社會心理學和思想工作的關係

  社會心理學是從社會與個體相互作用的觀點出發來研究特定社會生活條件下,個體心理活動的發生、發展及其變化規律的科學,即“怎麼想”的問題。而思想工作則是“一定的階級或群體幫助人們樹立與社會發展要求相一致的思想,……其目的是使人們的思想更符合客觀實際,以便更好地改造客觀世界”,即“想什麼”的問題。兩者的研究和作用物件都為社會化的人,“怎麼想”和“想什麼”是一個相互依賴、相互促進的過程。一方面,思想工作必須以社會心理學對人類社會心理和現象的研究為基礎和出發點,這樣才能保證思想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另一方面,思想工作的開展將會為社會心理學的研究提供豐富的資料和例證。另外,思想工作中所指的“思想”,在社會心理學中就是透過個體或群體的思維而得到的認識、行為的觀點的綜合反映。社會心理學關於個體心理特徵的研究為區別對待不同的教育物件、因材施教提供了大量的理論知識,可以為思想工作直接運用。

  二、社會心理學在思想工作中的應用

  社會心理學在思想工作中的應用主要體現在對社會心理學中動機和需要、情緒和情感、人際關係、歸因等理論的應用上。

  (一)個體的動機和需要理論是思想工作的出發點

  思想工作的出發點就是在瞭解個體政治歷史、思想覺悟、道德品質和個性心理特徵的基礎上,把人的思想和行為引導到正確的方向上來,這裡的思想和行為的出發點也就是社會心理學所說的動機。社會心理學認為,動機是引起和推動個體活動,並使活動朝向某一目標前進的內部心理過程或內部動力。人的各種活動是在動機的指引下,並向著某一目標進行的。動機具有啟用和指向功能,懂得動機產生的本質和功能運動機制,有助於思想工作者深入瞭解和分析人們活動的各種誘因,從而根據正面引導的方針,採取不同方式,幫助人們建立良好的動機,使活動收到預期的效果,以達到教育的目的。社會心理學認為,動機是在需要的基礎上產生的。需要是人對某種客觀要求的反映,它可以來自個體內部,也可以來自個體周圍的環境。需要是人活動的基本動力,是個體積極性產生的重要源泉。思想工作者只有準確的瞭解了教育物件的需要,才能從源頭上杜絕教育物件不良動機的產生,從而實現思想工作在尊重教育物件需求、得到教育物件認可和支援的狀態下,引導教育物件在符合社會要求的動機下產生行為。

  (二)情緒和情感理論對思想工作的及時性引導

  在思想工作中成功的實現對教育物件的社會引導總是與有效的情感激發相聯絡的,它表現為從情感的角度喚醒物件,並運用情感的力量感染物件。社會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富於情感的溝通最容易產生積極的效果。富於情感的溝通方式首先要求思想工作者對自己所傳播的思想資訊有著真切而強烈的感情,這就使被引導者在情緒上受到教育者的感染,從而使自己的思想逐漸向社會要求的方向靠攏。情緒感染是人際間情緒同化的反應,它是情感低階的、簡單的表現形式,具有情境性和時效性,是情感產生的基礎,受已經形成的情感的制約,並在一定條件下和情感相互轉化。

  情感和情緒具有資訊交流和影響心理狀態等功能,所以,思想工作者要注重對教育物件情感、情緒的影響。比如消除心理屏障,找到思想上的“切入點”。就是要注重消融受教育者的防禦、牴觸情緒,能在物件傾向方面找到共同點。其次要注重情感感化,即主動觀察、尋找和教育物件能夠產生情感共鳴的地方,以便使教育物件情感發生微妙的改變。還可以透過對教育物件性格特點的瞭解進行相應的情境和事件感染,以此來達到對受教育者教育的目的。

  (三)人際關係理論促進思想工作的順利開展

  人際關係是指:“人與人在相互交往過程中所形成的心理關係,包括夫妻關係、親子關係、朋友關係……同學關係等。”人際關係有多種型別,就思想工作者而言指“教育者團結和協調受教育者以及教育相關的受眾群體,以實現共同目標而進行活動的能力”。和諧的人際關係是取得教育物件的信任和支援,順利開展思想工作的前提條件。如果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間關係緊張、情緒對立,任何形式的思想工作都不會取得積極效果,反而會使教育物件產生牴觸心理,進而發生消極行為。這就要求思想工作者首先要堅持真誠原則。即在處理人際關係時,要以“真正的自我出現”,沒有防禦式的偽裝,做到表裡一致、真實可信;其次,要堅持尊重原則。尊重原則包括對自我尊重、對他人尊重、他人對自己的尊重。在人際交往和處理人際關係中,自尊、人尊和他尊是緊密聯絡的:只有首先尊重自己,對自己負責任的人,才可能尊重別人,別人才可能尊重自己;再次,要堅持寬容原則。寬容是一個人自信、魅力和勇氣的表現,尤其是在現實生活中,錯誤明顯在對方時,如果能表現出“有理讓三分”的寬容態度的人更是如此。寬容是一種美德,透過寬恕別人而得到別人的信任,從而建立起人與入之間和諧友好的橋樑。 (四)歸因理論促進思想工作的進一步完善

  歸因是指“人們對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為進行分析,指出其性質或推論其原因的過程,也就是把他人的行為或自己的行為的原因加以解釋和推測。瞭解原因之後就可以對行為加以預測,從而對人們的環境和行為實行控制。思想工作者需要預見教育物件的行為,透過控制周圍環境,以便使教育物件在行為發生前對其行為的適宜性有清醒的認識。歸因理論可分為外在歸因和內在歸因兩類,外在歸因主要是把事件的原因歸咎於外部因素的影響,內在歸因是把事件的原因歸咎於自身的主觀因素上。思想工作者既要注重從外在歸因出發,瞭解和分析外部環境對教育物件思想的影響和制約,預測物件思想的變化動向,尋找時機展開思想工作;又要注重從內在歸因入手,根據物件對即成事件中自身因素的總結來制定相應的思想工作策略,從而以恰當的方式和氣氛開展思想工作。

  綜上所述,社會心理學作為思想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無論是其理論成果還是其研究過程在思想工作中都具有極高的應用價值。思想工作者首先應以社會心理學個體動機和需要理論為出發點,從而對教育物件進行有針對性的引導。教育物件的情緒和情感是影響思想工作成敗的重要因素,充分關注和分析教育物件的情感和情緒能夠對思想工作進行及時性的引導 。人際關係的好壞直接影響思想工作的效果,人際關係理論能夠幫助思想工作者正確處理和教育物件之間的關係,和諧的人際關係必然促進思想工作順利開展。人總會在一定事件和事實發生後產生思想的波動和變化,不管是積極還是消極的,積極主動的對其原因進行了解和分析,強化對物件的思想和行為的預見性,從而實施符合教育物件需要的思想工作,這就要求將歸因理論運用於思想工作當中。總之,社會心理學在思想工作中的有效應用是創新符合時代發展需求思想工作方法的必然要求,以社會人自身的心理為出發點,思想工作定能取得積極的成效。

  參考文獻:

  [1]陳萬柏,張耀燦.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2]肖旭.社會心理學[M].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xx.

  [3]陳大柔,叢杭青.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5.

  [4]孫時進.社會心理學導論[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xx.

社會心理學論文14

  抱怨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種言語行為,學者們已經從不同的角度對抱怨言語行為進行了定義及研究。在語言學界,在抱怨言語行為中,由於過去或正在進行的活動對說話人產生不利的影響,所以說話人表達不滿、煩惱、責難以作為對該活動的反應,並且這一抱怨常常講給對這一冒犯行為至少要負部分責任的受話人。漢語抱怨的社會語言學研究在國內還未見到。

  心理學界對抱怨言語行為的研究主要是針對抱怨的心理原因、功能、後果,以及抱怨者的人格特徵等方面展開的。目前,國內也有一些關於抱怨言語行為的心理學文章,但缺乏系統性和理論闡述,只是簡單的講述。另外,考慮到社會心理學是一門新興的學科,它大部分的發展都在美國進行;因此,許多發現尚未在其他文化中進行驗證以確定其是否具有普遍性。本文就是透過對漢語抱怨言語行為語料的分析,發現漢語抱怨言語行為同樣具有自我表現的功能,因此提出漢語抱怨言語行為本身就是一種自我表現方式的觀點。下面首先介紹社會心理學中自我表現這一概念。

  自我表現概念在社會心理學中,人們把自覺的印象控制過程稱作自我表現。自我表現是人與人之間相互作用的一個基本方面,因為大部分社會交往活動可以基於自我表現的分析,只有少部分行為可以被認為是沒有自我表現的意圖。被廣泛使用的自我表現行為分類是:把自我表現分為自信的自我表現和防禦性的自我表現。可以肯定,幾乎每個人都會使用某種策略達到自己的目的。那麼人們將抱怨作為自我表現的一種方式,是想給抱怨的傾聽者留下什麼印象呢?想要達到什麼目的呢?下文針對這兩個問題做詳細論述。

  漢語抱怨言語行為是一種自我表現的方式。抱怨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種言語行為現象,我們時常會聽到周圍其他人或我們自己抱怨天氣不好,考試題太難,工作壓力太大,或其它一些令人不滿意的行為或事情。那麼,我們為什麼要抱怨呢?有人會說:“我需要發洩!”是的,抱怨具有宣洩的功能,透過抱怨可以減少自己內心的認知失調所帶來的不愉快。但是,我們抱怨並不僅僅是為了發洩自己內心的不滿或不快,有時,我們是為了進行自我表現,也就是試圖被他人以自己所期待的方式來看待自己,這在社會心理學中稱之為“印象管理”,無論我們是否親身體驗了對他人、某物或某一情形的不滿情緒,我們仍可能會進行抱怨,透過抱怨來影響我們在他人心目中印象的形成,試圖給他人留下各種不同的印象,並實現不同的目的。

  抱怨表現個人屬性。首先,抱怨可以表現我們的個人屬性和品質,並達到同他人建立人際關係的目的。透過對抱怨言語行為實施或抑制的自我控制,我們試圖留給別人不同的個人屬性印象。當我們的同事向我們抱怨公司老闆太苛刻時,如果我們隨聲附和他的抱怨,不管我們自己是否真得有同樣不滿的體驗,我們實際上都是在表現我們的個人屬性。這種情景下,抱怨成了我們之間關係的一個聯結點,我們之間產生了某種共鳴,拉長我們的談話,並達到了在我們之間建立起團結一致的人際關係的目的。這就是我們透過抱怨給別人留下的印象和我們的目的所在。相反,如果我沒有跟隨他抱怨,他很可能會認為我不同意他的觀點,從而形成我和他不屬於一類的印象,他很可能結束他的談話或尋找其他傾聽物件。由此可見,抱怨同時也是人際關係的一種調節劑。

  抱怨表現個人優勢。日常生活中我們時常會自我體驗或聽到周圍人的這種對事物或他人的否定評價。在餐館吃飯時,有人會抱怨某道菜不正宗或某種酒不如另一類酒好喝,他的抱怨是要給同桌其他人造成一種印象:他對菜和酒挺有研究,他的品位很高或比其他人見過世面。在公司裡某一個部門主管可能會在老總面前抱怨其他人的無能,他是想給老總留下一個好的印象,即他很有能力。所有這些抱怨都是在傳遞一種資訊:即我的期望和標準很高,並且透過這種印象實現被讚賞或被服從的目的。

  抱怨表現個人弱勢。我們抱怨時,並不總是在表現自己的優勢,相反,有時我們抱怨是故意在別人面前表現出自己比較弱勢,以期望獲得別人的關注和同情。

  抱怨表現個人弱勢,保護自己的自尊和麵子。抱怨表現個人弱勢,還可以保護我們的自尊和麵子。我們都希望別人覺得我們很棒,希望獲得別人的尊敬。告訴別人自己不好的表現是由於外在因素的影響,可以給失敗的自己“留點面子”。如果一個人準備做某事並且由於某種原因沒有做好它,這會給別人留下不好的印象,但是,這時如果我們透過抱怨一些事情,會挽救我們的面子。這時的抱怨是一種防禦性的自我表現方式,其實是一種找藉口的行為。有的學生考試沒考好,害怕丟人,他會抱怨考試題太難,或別的同學作弊等。有的運動員參加比賽沒有取得好的成績,覺得面子上過不去,就會在賽後抱怨自己身體有傷,或是裁判不公平。這些人都是在尋找藉口來挽救自己的面子,減小給其他人留下負面印象的程度。同時,透過抱怨,人們會產生一種自己不是太差勁的自我印象,保護了自尊。

  透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漢語語境下人們進行抱怨不僅僅是一種內心不滿情緒的宣洩,人們還透過抱怨言語行為完成各種自我表現:表現個人屬性、個人優勢和弱勢;並實現各種不同的目的:獲得別人讚賞、同情和關注;保護自己和他人的自尊;挽救自己和他人的面子。但是這些想法和目的是否一定可以實現,還受其他因素的影響,例如:抱怨的內容、抱怨傾聽者的認知等,並可作為今後研究的內容。

社會心理學論文15

  摘要:

  從社會心理學的視角看,教師威信是教師對學生的一種人際影響力,這種影響力的發揮需要教師具有讓人欽佩的學識威信、讓人喜歡的人格威信、讓人親切的情感威信。但是教師威信在發揮積極作用的同時也會伴有束縛學生的思想,導致學生盲目崇拜和模仿等消極影響。以提高教師自身素質、能力為中心,學校、家庭和社會通力配合,採取積極措施,才能預防教師威信帶來的消極影響。

  關鍵詞:

  社會心理學;教師威信;影響力

  教師成長與發展的五階段理論中提出新手教師、熟練新手教師、勝任型教師、業務精幹型教師和專家型教師五個階段,這五個階段既體現了教師從新手成長為專家的過程,也體現了教師威信形成和發展的過程。教師威信是指優秀教師的心理品質震撼了學生的心靈,使學生表現出對教師的尊敬和依賴。教師威信一經形成,將會對教育教學成效產生巨大的作用。這並不意味著教師威信對教育就沒有消極影響,只是很多時候這種消極影響的存在被忽視了。為了更好地發揮教師威信的積極作用,有必要辯證地看待教師威信的作用,從而採取有效措施克服消極影響。因此,本文在闡釋威信與教師威信涵義的基礎上,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分析教師威信的形成與維護,指出教師威信的消極影響並提出克服策略。

  一、威信與教師威信

  “威信”在社會心理學理論中被叫做“團體領導人的影響力”。心理學認為:“一個團體的領導人要實現有效領導,必須具有影響力。影響力就是一個人在與他人交往中,影響和改變他人心理和行為的能力”。基於這些認識,學者們從社會學與心理學角度對“威信”進行界定,認為“威信是指威望和信譽,即一個人在他人心目中所具有的那種讓人信服的約束力和號召力”;“威信是人際交往中客觀存在的心理現象,它是值得尊敬和信賴的人在一貫的言行中表現出來的有影響力的優秀品質”。筆者認為“威信”從實質上看是一種良好的人際影響力,這種影響力既讓人“敬畏”,又讓人“信任”。

  教師威信是指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譽,是師生之間積極肯定關係的表現,是教師在履行教育職責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優良素質和高尚道德品質對學生產生的一種精神感召力量。目前,一般教育理論中認為教師的威信主要是指教師透過自身高尚的品德、淵博的知識、高超的教學水平等方面所表現出來的能使人心悅誠服的力量或使人敬畏的影響力。

  教師有威信對於教育效果影響很大。有威信的教師在學生心目中是積極的,學生對其所講授的課會認真學習,對他的教誨會言聽計從;相反,沒有威信的教師,在學生心目中是沒有地位的,是會持相反態度的。教師威信對學生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在認識上,學生確信教師的影響是正確的;第二,在情感上,學生樂於接受教師所傳遞的影響;第三,在行為上,學生往往以有威信的教師為榜樣。根據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可知,榜樣的作用是無窮的。因此,形成和維護良好的教師威信,是開展有效教育的前提。而且教育實踐也證明,教師主導作用發揮的程度,與其在學生心目中的威信有直接關係。一個教師必須在學生中享有威信,才可能使教育工作取得應有的成效。

  二、社會心理學視角下教師威信的維護

  1.專家效應:學識威信

  社會心理學在談到態度改變和說服效果時指出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專家資格,即在某些方面具有專長的人在說服他人的時候比較有效。也就是說一般人更容易相信專家的話,更容易受專家的影響。同樣的話,是否是從專家的口中說出來,對聽者的影響是不一樣的。人們常常受那些被認為更有特權、更有經驗的人影響,而且這種影響的程度往往超出了人們的想象。拒絕別人本來就難,拒絕權威的要求更不容易。所以,教師要想具有威信,很重要的一點是把自己打造成專家,在學識上讓人欽佩。比如找一位德高望重、白髮蒼蒼、年過古稀的資深優秀教師,讓他和學生來談人生問題,可能影響力會更大一些。因此,教師要積累知識,在專業領域讓學生佩服。比如要勤奮學習,不斷充實自己的知識儲備,包括專業知識和課外知識。注重實踐,重視教學,根據學生的特點,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珍惜學校每一次培訓的機會,每一次講課比賽的機會,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不斷反思,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提出了一個公式:教師成長=經驗+反思。如果一個教師僅僅滿足於獲得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思考,他可能永遠只能停留在一個新手型教師的水準上。當然教學反思也要講究一定的策略,比如寫反思日記、利用微格教學分析自己的教學過程、同行觀摩、專家觀摩、交流探討等。

  2.吸引力效應:人格威信

  社會心理學上關於吸引力的理論能為教師威信提供理論依據。“美的就是好的”,我們喜歡外形有魅力的人。研究發現,人們更喜歡平均水平的外在形象,因此,首先教師的衣著打扮也最好是大眾化,不能奇裝異服。其次教師留給學生的第一印象對教師威信的獲得也有很重要的影響,首因效應告訴我們,師生第一次見面時要注意留給學生良好的第一印象,這有助於在學生心目中建立起初步的威信。“我們喜歡喜歡我們的人”,研究發現,人際交流中適當的讚美會收到很好的影響效果。也就是說,誰欣賞我,誰對我好,我就喜歡他,這是很多人的心聲。學生喜歡那些認可和欣賞自己的教師,教師也一樣,同樣喜歡那些誇獎自己的學生。因此,教師要學會表揚學生,恰當地運用讚揚。“我們喜歡和我們相似的人”,意思是指人們趨向認為那些和我們相類似的人將會喜歡我們,所以我們有可能會主動建立人際關係。因此,教師在與學生交往中,要努力尋找與學生的相似之處,尋找雙方的共同點,這樣會更容易得到學生的認可。比如,基本上所有的優秀教師在做學生工作的時候,都有一個共同的口頭語,即“老師在你這樣的年紀,也……”,這種說法可以表明和學生有共同點,暗示對學生現狀的理解和認可,而這也是進一步深入交流的基礎。人格威信還表現在教師要言行一致,做學生的楷模。也就是說教師首先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要保證自己在品德上沒有任何讓人指責的地方,如果學生對教師的學識和品德有懷疑的話,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就會大打折扣。其次要做到言行一致,是指教師不僅要謹言慎行,更應該說話算數。學校教育中很多學生是因為喜歡某位教師而喜歡上該教師所教的科目,所以,優秀教師表現出來的人格魅力是教師威信的重要來源。

  3.情感效應:情感威信

  每年教師節,教師收到的不僅僅是來自學生的鮮花、掌聲、祝福的簡訊,更多的是湧上教師心頭的暖暖的師生情。這深深的師生情就是教師情感威信的一種很好的體現。教師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名學生,以包容的愛心和真誠的付出關心學生,使學生產生親切感和信賴感,在潤物細無聲的關懷中流淌的是教師的情感威信。要維持教師的情感威信,教師首先要保持關愛意識,用滿腔的熱情關心每一名學生的成長和進步,相信每一名學生都是獨特的,有其自身的優點。同時教師也要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關注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其次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情緒控制能力。教師隨時會面臨各種突發事件,而且職業要求教師在對這些事件進行處理時應該遵循教育和發展的原則,因此,教師要比其他職業的工作者有更強的情緒控制和管理能力,尤其要善於控制班級的情緒。再次不要挫傷學生的自尊心,心理學研究發現,在人際交往中存在一個行為對等原則,即你以一種什麼樣的態度和行為方式對待別人,別人也會以相同的態度和行為回報你。教師的威信是在教師與學生的交往中建立起來的,要期望學生信服你,就必須注意不能挫傷學生的自尊心。最後也是很重要的一點是在關愛中不能缺少應有的威嚴,很多優秀班主任的管理經驗證明,教師如果沒有威嚴,學生對教師沒有一點敬畏之心,那麼,其教育影響的效果也會大打折扣,甚至會影響到教師自身在學校的生存,因此,教師在教育和影響學生的時候,適當樹立自己作為一名管理者的“威嚴”,讓學生心存敬畏之心,不僅是必要的,也是必須的。

  三、發揮教師威信的有效影響

  1.教師威信消極影響的表現

  教師威信對教育成效的積極影響是有目共睹的,但辯證地看待教師威信的作用也是必要的。根據社會心理學的理論,影響力從性質上看,分為強制性影響力和自然性影響力。強制性影響力,也稱為權力性影響力,由社會賦予個人的職務、地位、權利等條件構成。自然性影響力,也稱為非權力性影響力,這種影響力任何人都有。自然性影響力與強制性影響力不同,它對被領導人所產生的心理和行為的影響是心悅誠服的。這種自然性影響力比強制性影響力要大得多。我們所談的教師威信更多的時候是指這種自然性影響力。受中國傳統文化中“師嚴道尊”的思想,現行教育制度中教師和學生在教育資源控制上的不對等和學生個性、心理、價值觀上的不成熟等因素的影響,教師威信的某些消極影響也會在教育中表現出來。

  (1)“暈輪效應”,束縛學生的思想。“暈輪效應”又稱光環效應、愛屋及烏心理效應,比如學生因喜歡某位教師而喜歡他所教授的課、學科及教學方法等。反之,也有學生因討厭某位教師而不喜歡其所教的科目。學生因喜歡並相信威信高的教師,從而無限擴大和泛化教師身上的優點,對教師產生崇拜心理。這種“暈輪效應”容易使學生盲目地信服教師而喪失自己的思維,從而成為思維僵化、缺少個性的學生。這與注重素質教育、培養創新人才的教育模式相差甚遠。

  (2)“馬太效應”,教師威信更易兩級分化。“馬太效應”是一種社會心理現象,簡單地講就是強者愈強,弱者愈弱。如教育中部分教師只關注拔尖的學生而忽視了後進生的現象。教師的威信是學生對教師認同的體現,一方面威信高的教師容易得到學生的認同,從而教師威信更高,另一方面威信低的教師由於得不到學生的認同從而更難建立起教師威信。如有的學生因認識上的偏差而導致偏科,甚至對威信低的教師存在敵意,這對學生的發展極為不利。從某種意義上講,“暈輪效應”和“馬太效應”在某些方面是相互影響的,要避免教師威信的這兩方面的不良影響,都需要學生保持正確的認知。

  (3)“模仿效應”,導致學生喪失自我。教師威信甚至還會導致學生對教師的盲目崇拜和模仿,導致學生喪失自我。根據心理學的觀點,自我意識是指人對自己各種身心狀況的認識及對周圍事物關係的各種體驗。從三歲到青春期,是社會教化對個體影響最深刻的時期,也是角色學習的重要時期。兒童在幼兒園、小學、中學接受正規教育,透過不斷地練習、模仿和認同,逐漸習得社會規範,形成各種角色觀念,如性別角色、家庭角色、同伴角色、學校中的角色等,並能有意識地調節控制自己的行動。雖然兒童也積極關注自己的內部世界,但他們主要依據別人的觀點去評價事物、認識他人,對自己的認識也服從於權威或同伴的評價。因此,這一時期個體自我意識的發展被稱為“社會自我”發展階段,也稱為“客觀化”時期。從青春發育期到青年後期,是自我意識發展的關鍵期。如果這段時期學生對教師盲目崇拜和模仿,很容易導致自我的喪失,甚至產生一系列問題行為。

  2.克服教師威信消極影響的措施

  從以上關於教師威信對教育消極影響的分析中可知要想克服這一情況,需要多渠道、多方面的通力合作,但關鍵還在於教師自身。所以要想克服教師威信的消極影響,需要做到以下幾點:一箇中心、一個重要、三個輔助。

  (1)“一箇中心”是指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能力等各方面。既然教師威信的影響是雙向的,作為教師就應該積極發揮教師威信的有效影響,而避免或縮小消極影響。歸根結底需要教師提高自身的素質和能力,這是關鍵,只有保證教師對學生的指導性影響都是正確的,才能更好地發揮教師威信的積極影響。所以教師在外在形象上要展現給學生健康、陽光的方面。在教學中,要以淵博的知識引導學生、啟發思維;以公平公正的態度對待學生,挖掘學生的潛力;以無私的愛心呵護學生,培養學生良好的個性品質。

  (2)“一個重要”是指學校要重視教育,創造有利條件。作為管理者的學校,應從大局觀出發,採取積極措施預防教師威信的消極影響。首先,在教師專業技能訓練中,不僅要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還要向教師傳遞正確的育人觀。其次,要加強教師的自身反思教育,客觀地認識自身的優點和缺點,及時發現不足並加以改正。再次,學校也要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位教師,讓教師感受到學校的關愛,增強教師的歸屬感。同時,學校也要透過多種途徑提高學生的認識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使學生客觀公正地看待教師和學校。

  (3)“三個輔助”是指學生、家庭和社會的作用。就學生自身而言,要提高自己的思維水平和洞察力,理智地對待教師威信,做到信服而不是盲從。同時要用批判的思維看待教師和學習過程,用堅定的自信挑戰權威,做到既尊師重道又釋放個性,展現真我。就家庭教育而言,家長要樹立正確的家長觀、學校觀、兒童觀。在關注孩子學習成績的同時,更應關注孩子的個性發展,及時和孩子溝通交流,幫助孩子客觀地分析教師威信及其影響。就社會教育而言,多元化的社會價值觀,可以有效地防止學生對某一威信的盲從,有助於學生理性地對待教師威信。

  四、結論

  “親其師,信其道”,教師威信在學校教育中的積極影響是主要的,這是教育教學有效開展的前提。但是其消極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只有教師自身、學生、家長、學校等多方面共同努力,揚長避短,才能更好地發揮教師威信對教學的有效影響,從而促進學生的發展和教育的進步。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