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閘除險加固設計研究論文

水閘除險加固設計研究論文

  摘要:特別在北方地區,出現的灌溉以及排澇等現象影響了交通的正常執行。近幾年已經建立了多種水閘對水流量進行制約,在各個地區的經濟變化上具有重要作用。但水閘在設計方式上,也存在著不同程度的損害現象,所以就要進行水閘除險加固設計。文章根據對水閘相關設計的研究,闡述幾種水閘除險設計的有效方案。

  關鍵詞:水閘;除險;加固;設計

  水閘在水力工程建設中已經廣泛應用,隨著我國在科技力量下的推動,水閘設計水平也得到較大提高。在設計水閘期間,要根據當地水力的生態變化、周圍環境、水系變化以及自然條件的影響進行分析,然後在設計結構上實現創新設計,並保證在施工期間執行管理的穩定性,從而實現水力工程建設的新挑戰。

  1水閘設計

  1.1結構設計

  水閘工程在整個結構佈置期間,水閘的中心線要與河道中心線保持在同一水平上。建築物在建設期間,要保證合理、美觀,並在整體設計上保證一定的成本效益和經濟效益。不僅在結構形式上保持美觀形式,閘孔以及寬度還要形成統一形式,從而實現水閘在執行期間的合理性。在水閘整個結構設計形式上,首先對閘頂高程進行設計。該高程主要為水閘門在上游閘墩頂部的高程設計。它不僅要考慮擋水現象,還要考慮洩水現象。在擋水期間,閘頂的高程一般低於水閘所在的正常蓄水水位。對於洩水,水閘頂部高程一般要保證低於水閘在洪水位上的設計。還要對底板高程進行設計,如果底板高程設計的比較高,在枯水期,就會影響河道流量。如果下游河床子在高程上沒有一定變化,閘底板設計的太低就不會影響水閘流量,一般會增加閘墩以及閘門的高程。對水閘閘孔在總淨寬以及孔數設計方式上,一般的水閘流態分為兩種,一種是洩流期間水流由於不受阻,形成堰流現象;一種是洩流期間由於閘門的阻擋現象,出現孔流狀況。所以,根據不同水位的設計要求,就應利用不同比值進行設計。

  1.2消能防衝設計

  因為影響池水力的因素條件比較多,實現的情況比較複雜,所以要控制消力池的變化因素,就要分析水閘在上游、下游之間的水位差、過閘流量寬度、下游水深以及孔數、寬度等因素。一般利用低流式消能設計[2]。首先,在設計形式上,應先考慮上游與下游的水位差、過閘期間的流量寬度等水力存在的條件,然後再控制消力池的池深度,底板厚度等相關組合。這樣不僅能夠增加排程期間的靈活性,還能保證一定安全性。

  1.3防滲排水設計

  由於閘基的'上部為礫石層,下部的基石為已經風化的花崗岩,不僅受風力影響比較強烈,而且岩石質量也比較軟弱,所以水閘地基處容易出現滲透等現象。為了防滲排水,在設計期間,首先在離閘室上游存在的鋼筋混凝土加固防滲牆,然後在上游牆的兩側以及混凝土擋牆下設計高壓旋噴防滲牆,並保證防滲效果的穩定性。而且,由於滲透壓力的影響,所以應根據上水閘在地基上的深度以及滲透水力進行計算,從而保證滲透期間的穩定效果。

  2水閘除險加固設計方案

  2.1溢流壩除險

  由於原來的水閘溢流壩的表層都會存在較強的混凝土,不僅不能滿足一定的抗凍性,還產生一定的碳化深度。所以在溢流壩進行除險設計期間,應鑿除一部分的混凝土。首先實現消能方式,在原溢流壩下游實現防衝措施時,要利用低流消能,一般在設計期間針對巨大洪水進行的。還要對堰型進行調整,因為消能方式與洪水產生的標準會不斷變化,所以對溢流壩的堰面形狀就要進行調整。這期間,應利用複核計算,由於該壩體中的基地應力不能實現一定的規範要求,所以就要利用計算方式將壩體基礎下順流方向的長度進行加長。對溢流壩結構進行設計期間,為了保證地基在承載力以及應力上的規範要求,為了對除險加固形式進行設計,就要對溢流壩的順水流方向長度進行計算,使它能夠滿足一定的要求標準。特別在溢流壩基礎,首先,應將原壩體的高程進行鑿除,然後將已經鑿除後的形成為新的澆築壩體,最後將新的混凝土與原壩混凝土進行結合,並保證原壩體內的漿砌石以及基岩相互連線。在確定好溢流壩的前緣長度以及順流方向長度期間,還要保證上游壩面的垂直現象,並加寬下游的壩基礎,從而實現一定的灌溉要求。對於新澆築的溢流壩,要保證體內混凝土在外包設計形式上具有一定厚度,將溢流壩的壩段進行分組、編號,並保證它在衝沙閘形式上的長度。溢流壩與衝沙閘之間還有用牆過渡開,如果在下游處設計了過河交通橋,在上游就不能設定交通橋。

  2.2衝砂閘除險

  對原攔河閘進行復核計算能夠看出,衝沙閘原設計比較小,不僅在排砂形式上不能滿足,汛期中產生的河水砂量比較大,在上游,還會出現比較嚴重的淤積現象以及河床抬高現象。而且,衝沙閘的金屬結構以及相關的機電裝置也不能滿足相關要求,衝沙閘也不能實現消能防衝作用。衝沙閘在結構設計上,對於地基承載力以及應力比的設計要求,如果衝砂閘的垂直水流方向為13m,為了除險加固,就要對沖砂閘底板的水流方向長度設計為5m。閘底板一般利用原衝砂閘底板,首先應對原衝砂閘底板進行鑿除,然後利用混凝土進行澆築,並形成合理的衝砂閘底板。新澆築的混凝土要保證與原有的漿砌石底板、基岩進行接觸,並保證底板的澆築厚度以及混凝土厚度。一般情況下,衝砂閘底板的高程與原衝砂閘底板高程以及河床低高程保持一致。由於衝砂閘孔數一般都保持不變,在孔的淨寬以及水斷面設計上,要保證在設計期間的相關設計標準,就要選擇溢流壩在河道產生的水斷面積。對於衝砂閘的閘門,一般為平板鋼閘門,並利用手搖螺桿方式進行啟動、關閉。衝砂閘的閘門在頂部一般分為兩層,下層閘門是專門檢修平臺,能夠實現人行通道。而上層閘門一般為開關相關裝置平臺,不僅能夠對開關裝置進行佈置,還能檢查出閘門的層高要求。

  2.3進水閘除險

  在原攔河閘實施複核計算形式上,如果出現較大洪水變化,原進水閘就不能保持正常執行形式,所以就要對進水閘進行增高。因為進水閘為金屬結構,原進水閘在墩的厚度上根本不能滿足該金屬的相關結構。原進水閘在不斷利用其間,經過長期間的執行,它表面的混凝土以及粗骨料都已經滑落,在閘墩以及閘牆上都出現混凝土裂縫現象。儘管利用水毀進行修復,但內部結構還無法消除。其次,混凝土本身就具有較大強度以及抗凍性,進水閘混凝土結構根本不能實現。所以在設計期間,就要對拆除掉進水閘的啟閉機以及閘墩。進水閘的結構設計,為了使基地應力能夠滿足一定條件,實施的除險加固行為一般是增加水閘底部中水流的流向長度,首先將水閘底板進行鑿除,然後增加混凝土的高程變化,在新形成的進水閘底板處,要保證石底板與基岩之間的接觸形式,並保證底板的組合厚度。一般在進水閘頂部也設計兩層平臺,下層為人員檢修平臺,上層為開關裝置平臺。

  3結論

  實施除險加固設計主要能夠保障原工程在建設期間實現安全性,並能夠以最小的經濟成本獲得最大經濟效益。所以在原工程建設中,不僅要做出該設計的深度研究,還要找出水閘在變化中存在的問題,對存在的問題進行解決,這樣才能保障水閘除險加固行為的有效實施。

  參考文獻:

  [1]毛新強.溈水水閘除險加固設計及研究[D].南昌大學,2013.

  [2]樊靜.對病險水閘除險加固初步設計中一些問題的思考[J].新疆水利,2010,01:49-51.

  [3]姚久經.蘇家吉水閘除險加固設計方案探討[J].水利規劃與設計,2015,06:97-99.

  [4]都興洋,唐振華,孫利,常萬軍.撫順市冷口子水閘除險加固設計[J].東北水利水電,2015,08:9-11.

  [5]白子昕.水庫除險加固之水閘設計探究[J].水利技術監督,2014,02:50-51.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