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煤倉施工風險控制研究論文

地上煤倉施工風險控制研究論文

  【摘要】本論文將主要分析為何要建設地上煤倉以及在建設地上煤倉的過程中的專案要點,來解決現有儲煤裝置存在的損耗量較大、佔地面積較大、浪費建築成本以及使用成本較高等問題,以建成一種節能高效的地上煤倉。對該專案潛在的風險進行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地上煤倉;專案要點;風險控制

  1地上煤倉建設工程施工專案要點

  經濟發展帶來了煤炭的高需求,而煤炭在生產、運輸、銷售過程中都需要儲存。但煤炭產量的提高卻使原煤倉不堪重負,由此看來,煤倉的頻繁破壞已經成為制約各礦井生產能力持續增長的瓶頸。如何提高煤倉的永續性、增加煤倉的倉儲能力是亟需解決的問題。地上煤倉的施工具有作業難度大、施工方法特殊且嚴格、人員組織複雜等特點,在施工過程中也需要不斷安裝配套裝置。因此,本論文將詳細分析地上煤倉的優點和工程施工的專案要點。

  1.1地上煤倉取代地下煤倉的原因。以前,由於挖掘工藝的不成熟、煤炭運輸環節複雜、運輸能力相對較小等原因,必須同時依靠工作面同時生產才能保證礦井的生產能力,所以多采用地下煤倉的形式,既可以儲存煤炭,也可以對運輸系統起到一個緩和的作用。但是隨著經濟和科技的發展,隨著煤炭工業的現代化水平的不斷提高,現在國內已經出現了超級回採工作面——也就是那些年產百萬噸、甚至千萬噸級的超級回採工作面。礦井生產裝置的機械化,使得井底煤倉在煤炭運輸系統中的地位越來越弱,而且井底煤倉也不能適應如此大的工作量和儲煤量,所以,取消井底煤倉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1.2煤倉材料的選擇。在“不同硬度煤粒的衝擊試驗”中,在控制其他變數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分析出煤倉的衝擊磨損和煤粒硬度以及煤倉材料的硬度存在對應關係。透過進一步實驗我們可以發現當煤粒的硬度比煤倉材料的硬度低一些的時候,煤倉內壁發生的磨損相對較小。但煤倉材料的硬度並不是唯一的變數,更主要的影響因素應該是是煤倉材料的硬度與煤炭硬度的比值,當兩類材料的比值大於等於0.6時,會迅速提高地上煤倉內壁材料的耐磨性。因此,根據此標準來選擇煤倉材料能夠有效提高煤倉內壁的耐磨性和耐撞性,進一步提高地上煤倉的使用壽命,減少耗損程度,這無論對於煤炭的儲存還是緩解當前的煤炭危機都有很大的幫助。

  1.3煤倉井壁抗破壞技術。解決材料問題以後,我們應該考慮煤流會對井壁造成衝擊和腐蝕,所以,如何減少腐蝕和衝擊也是應該思考的問題。煤倉的井壁因為會與煤粒產生摩擦,所以不可避免地會有磨損。因此,以鋼筋混凝土為材料的井壁會在煤炭的衝擊下產生一些可恢復彈性的變形和不可恢復彈性的變形,其中這些不可恢復的變形危害較大。而這些變形與煤再摩擦以後又會促使煤倉內壁損傷的進一步增大,所以鋼筋混凝土的變形又會隨之增大,損傷也會隨之加劇。面對這種情況,單方面的提高煤流衝擊部位的維修速度並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而且經常施工也是不現實的,所以施工的總體設計應該調整到改變煤流的執行軌跡,以此來減少煤對倉壁的`衝擊,如此將這種煤流的衝擊力轉移到倉底,以此來提高地上煤倉的壽命。

  2風險控制研究

  在介紹了地上煤倉的優點以及建設時的注意事項以後,關於地上煤倉的風險控制研究仍然是不可忽視的部分,本論文列出了在地上煤倉的施工中可能出現的風險和地上煤倉的不足之處:(1)在礦井運輸環節複雜、運輸能力小或運輸距離遠等情況下,一旦運煤系統出現故障,地上煤倉短時間內不能排除,將影響工作面的正常生產。(2)對於區域性生產作業來說,地上煤倉不利於生產作業,將會增加運輸的成本。所以地上煤倉適用於超大型的煤採作業。(3)當煤採區採用帶式輸送機,大巷採用軌道列車運輸時,地上煤倉無法發揮運輸系統的潛力,很難保證連續均衡生產。(4)當主井運煤系統檢修時,採用地上煤倉將使整個礦井將無法生產。(5)地上煤倉不適用於主井為立井且用箕斗提升的礦井。(6)若使用地上煤倉而取消井底煤倉,不適用同時開採多煤種且要求分裝分運的礦井。我國幅員遼闊,煤炭資源的分佈極為廣泛,而且不同區域的煤炭資源條件差距很大,特別是長江以南和長江以北的開採條件差距很大。由於煤炭的需求量上升,所以煤倉的使用週期長、服務強度大,長期受到腐蝕和衝擊,整個煤倉的破壞都非常嚴重。因此,為了有效解決上述問題,我們需要儘快對煤倉實施技術改造,這也就是本文的立意之處。我們要因地制宜地選擇是否要建設地上煤倉,當然要摒棄傳統的觀念,從最佳化礦井設計出發來儘量減少煤炭的運輸環節和成本,達到運煤系統的連續、完整、高效。

  參考文獻

  [1]劉承赫.摩擦理論及其應用[J].華北礦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2).

  [2]趙會友,趙善鍾.幾種鋼的腐蝕沖蝕磨損行為與機理研究[J].摩擦學學報,2013(2).

  [3]林福嚴,邵荷生.低角沖蝕磨損機理的研究[J].中國礦業大學學報,2014(4).

  [4]萬鵬.恆山煤礦礦井建設專案的質量管理研究[D].吉林大學,2016(1).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