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夾對二語學習動機的作用論文

資料夾對二語學習動機的作用論文

  概括而言,資料夾指在一定的學習階段,學生與學習物件相關的學習活動所呈現出的文字資料的集合,內容涵蓋課堂練習、課後作業、課外自學,學習反思,以及與教師的定期溝通。一般而言,資料夾的評閱具有整體性的特徵。即教師小在每個教學片斷結束後對資料夾進行檢查,而是經過了整個學習階段統一反饋。那麼,相較於傳統的作業型別,資料夾在促進學生學習動機方面有何優勢呢?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確何為學習動機。

  1學習動機的定義

  對多數二語教師來說,學習動機會被認為是最具影響力的,因為他們相信學習動機小僅影響著學習者是否主動地去利用一切機會去操練目的語,還決定了學習者是否有排除困難的信心。然而,關於學習動機的概念隨著社會心理學理論的變化也經歷了很多不同的解讀。Domyei曾說,“動機可以被看作是一個非常寬泛的術語,因為它涵蓋了各種意思,從經濟上的動因。例如,漲薪水,到理想主義的信仰,比如渴望自由。”William和Burden認為動機這個概念表明了一個人對學習的大概認識和安排。McDonough進一步提出,學習動機是學習者的一種特質,同時又是可轉變的。換言之,動機是動態的,會隨著時問而發生變化。並且動機的概念包含了很多小同的卻又相互疊搭的因素,比如,興趣,好奇心,或是一種渴求。如此一來,小難看出,任何關於學習動機的討論都會小可避免的複雜起來。

  2在社會心理學影響下的二語學習動機理論及其發展

  社會心理學把二語學習看作是一個社會心理現象。在這種理論下,學習動機更多的'是在研究群體環境和目的語文化環境下的個體;並且態度決定了行為也是社會心理學的一個突出思想。20世紀90年代之前,二語學習動機的研究主要就是被以上的思想理論所影響。這其中,Gardner是不得不提的。因為,正是因為他和他的同事們提出的“融合型”(即瞭解和融合目的語文化)和“工具性”(即用語言作為工具達到某個實際目的),成就了經典的語言學習社會心理研究。在1991年,Cmokes和Schmidt將動機的研究放在更具體的語言學習範疇裡。它更強調個人,學習的環境,學習者可能採取的策略以及教室裡每個人的學習行為。

  而匈牙利學者Domyei則在綜合了前人的研究和自己長期的實證研究基礎上,提出了學習動機的三維建構模式。在他看來,學習動機應該分別從融合性、語言自信度和課堂環境評價三方面去研究和測量。具體這三維模式包括語言層面、學習層面和學習情境層面。而學習情境的說法,也是他所提理論的一大亮點。他特別探討了學習者和教師這兩個角色在二語課堂學習中的作用,對實際操作的二語教師有一定啟發意義。比如,學習者對課程的內在興趣如何,教學是否滿足學生的個體需求,學生對教學效果是否滿意,教師的親和力如何,教師是唱主角還是著重營造民主的教學氛圍,等等。

  到了2001年,Domyei又進一步提出學習動機一般會經歷四個階段:(1)創造學習動機的條件。(2)開始執行。(3)保持和保護學習動機。(4)追溯。他定義這個模式為面向過程的模式。我們也可以理解是,選擇實際操作(即開始二語或外語的學習)或開始一項任務,接著是考慮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如何變換方法來保持自身的努力,恆心或者是面對挫折的忍耐力。最後學習者需要總結已有的經歷並評估結果。

  在我國,關於外語學習動機的研究多遵循國外的模式。其中關於融合型動機,有學者認為是不太適用於中國的外語學習者,並且提出了“證書型動機”,因為眾所周知,中國的教育還是偏向於應試,學生學習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透過考試。在大學英語教學中,透過考試獲取大學英語四、六級,或者專業英語八級,成為許多學生的學習動機。除此,還有一些社會上通用的專業考試,比如中級口譯、高階口譯等等,都成為學生們學習英語的動機。但是針對這方面有中國特色的學習動機的論述,還需要更多系統和大範圍的實證材料做支援。

  3二語學習動機理論的應用

  透過研究二語學習動機以及研究的結果,一些學者得出了小少有影響力和借鑑作用的教學策略。例如,Domyei和Csires透過研究得出了激發學生外語學習的10項宏觀策略:(1)以身作則,樹立榜樣。(2)創造輕鬆、愜意的課堂語言學習環境。(3)正確說明學習任務。(4)與學生建立良好關係。(5)士曾強學生的語言學習信心。(6)使課堂語言學習充滿樂趣。(7)促進學生自主語言學習能力。(8)使語言學習活動個性化。(9)增強學生的學習目標意識。(10)讓學生熟悉目的語文化。

  實際上,Domyei在2001年出版的書中,在面向過程的模式下,也具體列出了很多的詳細的激發學生學習的策略。其中有一些,可以為國內的老師作為參考。例如,策略2認真對待學生的學習過程,如及時批改作業和試卷;鼓勵額外的學習工作並給予幫助。策略7制定明確的適用於學習團隊的規則和標準,而規則和標準一定要經過所有參與的學習者的討論並獲得大家的接受。需要注意的是,在這裡,標準不應只著重於學業的成功與否,而應該是既有效,又全面的。換言之,應該是教師和學生的溝通和協商的結果。策略37獎賞。這種獎賞可以是物質的,也可以體現為某種特權。當然,在“特權”的選擇上,教師要小心,防止挫傷其他學生的積極性,又或者造成他們心理上的傷害。

  4資料夾對學習動機的促進作用

  目前,我國英語教學處於轉型階段。傳統的唯“證書”或“分數”動機論已不足以解釋日益複雜化的英語學習。在向能力培養的轉化過程中,資料夾具有其他作業或考試型別所缺乏的優勢。首先,資料夾可以幫助學生在學習階段開始前制定明確具體的學習目標,並對實施情況持續進行記錄。而在完成資料夾的過程中,學生可以隨時瞭解自身的小足與進步。對於不足,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進行相關訓練,並作為課外自習資料儲存至資料夾,以此循序漸進地克服小足。而當學生從資料夾中反思獲悉自己取得的成績後,會樹立信心,進一步促進學習動機的穩固。傳統的考核方式,往往呈點狀分佈,割裂了學習的連貫過程,小利於學習動機的連貫性發展。但是,在資料夾的操作過程中,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問題。首先是教師的反饋。上文提到過資料夾的評閱具有整體性的特徵。那麼在資料夾的操作過程中,教師必須注意隨時與學生溝通,而非與傳統考核方式類似的最終評分的單一模式。小然,學生的學習動機無法維持。而師生問的溝通也可以透過“學習反思”等方式儲存至資料夾,成為學習整體的一部分。其次,教師必須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學習資源。無論是在課堂內或是課堂外,都必須有教學講義、教學練習、課外自學材料、課外連結等具體材料,讓學生在資料夾中有物可呈。

  當然,隨著科技的發展,以及多媒體教學的推廣。目前電子資料夾已成為一股新的趨勢。電子資料夾,Helenl C Harrett博士給出的定義較為寬泛:學習者運用電子技術,檔案開發者以各種格式(音訊、影片、圖片和文字等)來收集和組織內容和素材。可見,電子資料夾與傳統資料夾在內容上差別小大。但是,由於多媒體技術的運用,使得學生在使用電子資料夾時,能夠調動多種學習手段,並且開展聽、說、讀、寫全方位的訓練。與此同時,學生與教師之問的溝通也更為便捷。這一切,都為提升學生的二語習得動機創造了便利條件。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