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農村水環境治理思路論文

新時期農村水環境治理思路論文

  隨著農業集約化程度和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鎮化和工業化發展以及農村生產生活方式的改變,農民生活汙水、農業面源汙染、農村畜禽養殖排放的廢物以及鄉鎮企業的發展和城市汙染轉移給農村的水環境帶來了嚴重汙染。在2014年舉行的第八屆環境技術產業論壇上,有關部門介紹,我國農村生活汙水排放量約為2300×104t/d,但村莊的汙水處理率只有約8%[1]。農村水汙染問題誘發各種疾病,危及到農村居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制約了農業生產和農村的可持續發展。

  1農村水環境汙染成因分析

  當前,造成我國農村水環境汙染原因主要有農業面源汙染、農村生活汙染以及城市汙染轉移等因素。

  1.1農民生活汙水

  隨著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快速發展,小城鎮建設和農村康居點數量增速明顯,農村居民的聚居模式逐漸由原先的分散狀態逐步發展為相對集中的生活方式,大量生活汙水未經排放直接傾倒入周邊河流水體,致使農村很多地區的小溪和河流儼然成為了“黑河”,進一步加劇了原本就極為脆弱的農村水體,威脅著飲用水源的安全。

  1.2農業面源汙染

  我國是農業大國,近年來,隨著人口的不斷增長和城鎮化發展的需要,耕地面積不斷減少,為了提高耕地單位面積的糧食產量,農戶加大了化肥、農藥的施用量,我國也因此成為世界上化肥農藥生產、消費大國,年均農藥的使用量約為32×104t左右,平均每公頃的農藥施用量約為2.49kg。大量農藥、化肥的使用在提高農業產量、創造更多收益的同時,也對農村的水環境和農村生態系統產生了巨大危害。據統計:我國一般農藥只有10%~20%附著在農作物上而被有效利用,其餘的80%~90%的農藥流失進了土壤、水體和空氣中,並在灌溉或降水等淋溶作用下流入了溝渠、江河等而汙染農村水體和農村地下水。

  1.3規模化畜禽養殖

  近10年來,我國農村的畜禽養殖從農戶的分散養殖逐漸朝著集約化、規模化養殖模式發展,無論是畜禽養殖的規模還是數量都呈不斷增長態勢。據2012年環境統計資料,全國規模化畜禽養殖場超過了16萬家,單位土地畜禽量山東省最高,達到了1168頭當量豬/km2[3]。2013年,山東省畜禽養殖產生糞便1.89×108t,尿液9436×104t,有15個市的單位耕地面積糞尿負荷超過歐洲每公頃30t糞尿還田的限量值。養殖糞便COD排放量佔全省的68%,氨氮佔37%。目前,全省畜禽糞便處理利用率60%,汙水處理利用率40%。

  1.4鄉鎮企業發展

  鄉鎮企業是我國農業工業化程序的產物,鄉鎮企業的發展極大地促進了農村經濟和國民經濟的發展,吸納了農村大量富餘勞動力,但另一方面,我國鄉鎮企業普遍存在佈局分散、規模小、經營模式粗放等特徵,許多造紙、印染、電鍍、化工等鄉鎮企業在生產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大量汙染物未經處理便直接排放到周邊的河溝,大量雜亂堆放的工業固體廢物對地表水以及地下水產生二次汙染,對農村周邊的水體汙染構成了嚴重威脅。

  1.5城市汙染轉移

  城市汙染轉移,又被稱為農村環境汙染的外源汙染,這也是近年來城鎮化發展農村水環境汙染所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隨著城市環境保護執法力度的加大,以及城市居民環保意識的增強,更多的高耗能、高汙染型企業逐漸開始向農村轉移,導致了以城市為中心的水體汙染正逐漸向農村發展,尤其是在城郊結合部成為了城市生活垃圾及工業廢渣的堆放地,進一步加劇了農村水環境汙染。

  2新時期農村水環境治理對策

  農村水環境汙染呈現來源複雜,分佈面廣,治理難度大等特點,與城市汙水集中處理相比,農村汙水治理難以集中收集,難以實現管網集中處理模式。就當前我國農村水環境汙染的現狀特點,應該從源頭上減少汙染的增量,積極採用資源化利用相結合,結合農村居民經濟實力和知識水平,發展適當地的治理技術,切實改善農村水環境現狀。

  2.1農村居民生活汙染防治

  根據當地農村居住人口數量、居住集中程度以及汙水的產生量合理的選擇生活汙水治理模式和技術。對於人口密集、人口數量大和汙水產生量大的中心村鎮,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建立小型的汙水治理廠,在周邊村鎮居民點附近埋設完善的管網系統,收集汙水後集中處理,選擇活性汙泥法和SBR法治理汙水。對於大多數農村地區的居住相對分散、人口數量小的區域,加強居民的環保教育,做到垃圾的統一堆放和分類管理,建議發展建設投資小、技術成熟、執行費用低、維護簡便的技術,並可利用現有坑塘、溝渠建設人工溼地公園,對處理後的汙水進行強化處理和儲存,取得汙水資源化利用和美化鄉村環境雙重效果。

  2.2農業面源汙染防治

  教育農民合理使用化肥和農藥,改善農業種植灌溉方式和施肥方式,大力發展滴灌技術,加強對土壤的監測,實行科學施肥、定量施肥;增加有機複合肥和生物肥料的使用,減少肥料流失,提高化肥使用效率。積極推廣生物病蟲害防治技術,積極開發、推廣和應用生物防治病蟲害技術,減少油劑農藥的使用量,提高施藥技術和方法,鼓勵企業研發並推廣多效抗蟲害農業,減少從源頭上農藥的使用量,切實從源頭上減少因農藥的使用造成的水環境汙染。

  2.3畜禽養殖汙染防治

  積極推進集約化畜禽養殖與生態農業的農牧一體化發展之路,大力推廣生態養殖技術,對規模化養殖企業的畜禽排洩物收集處理加強監控,引導畜禽養殖企業對畜禽排洩物的.資源化處理模式,對接生態農業發展模式,鼓勵農村大力發展沼氣,大力發展沼液、沼渣的就地有機肥轉化,實現畜禽養殖場汙染物的資源化利用。政府相關部門,要加強對轄區內畜禽養殖企業的基礎資料的掌握,即養殖場的數量、養殖場的規模,結合農村實際,合理佈局,控制畜禽養殖發展規模,運用財政、稅收、信貸等槓桿作用,引導規模化畜禽養殖企業做好畜禽排洩物的收集和無害化處理。

  2.4鄉鎮企業汙染防治

  準確掌握轄區內的鄉鎮企業生產規模和生產工藝,鼓勵鄉鎮企業引入清潔生產模式,堅決治理和逐步淘汰落後產能和高汙染高耗能型鄉鎮企業,對於汙染嚴重的鄉鎮企業,要加強監督檢查力度,對預期治理目標不能實現的,要堅決予以關、停、轉,堅決防治已有鄉鎮企業的水環境汙染,條件允許的區域,應積極引導鄉鎮企業向工業園區集中,以實現汙染的集中防控。幫助企業做好技術改造和產品的升級換代,積極推行節能環保技術。此外,政府相關部門要嚴格從源頭做好把控,在招商引資時,要大力引進綠色、環保型產業進駐。根據區域內的經濟發展情況,因地制宜地建設一定數量和規模的城鎮汙水處理和垃圾處理設施。

  2.5加強環保監察力度

  環保監察部門要加強對轄區內環境現狀的監察力度,加大對重點區域、重點行業領域的環保監察,堅決防止城市垃圾向農村轉移現象的發生。政府相關部門要積極開展環保知識講座,加強向村民講述環保的重要性,提升村民保護水環境的重要性認識,拓寬環境汙染線索舉報途徑,設立專項資金,鼓勵村民對違法亂排汙染行為的舉報,充分群眾的力量,共同做好農村水環境保護工作。

  3結語

  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村生態環境汙染問題不容小覷。農村水環境汙染防治是一項複雜的系統性工程,涉及到技術、經濟、社會各個方面,既要求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加強制度的制定和落實,也需要企業、養殖大戶增強環保意識,還需要村民積極的參與進來,發揮多方積極性,共同做好促進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的同時保護好農村的生態環境,努力實現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