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學視角下典籍英譯探討論文
傳播學視角下典籍英譯探討論文
一、傳播學與翻譯
在傳播學領域,所謂傳播即一個系統透過操縱可選擇的符號去影響另一個系統,這些符號能夠透過連線它們的訊號得到傳播,以達到一種資訊的交流和共享。翻譯是透過對語言符號的轉換,達到資訊的交流和傳播。因此,傳播學與翻譯有著共同的特徵,即資訊的處理和交流。傳播學關注的是如何讓資訊從信源到達受眾,以達到傳播者的目的;翻譯所關注的是如何將原作者要表達的資訊傳達給譯文讀者,以達到譯者的目的,二者有著驚人的相似。典籍英譯顯然具備傳播的特性,只是其傳播過程更為複雜些,但並不影響傳播學理論對它的指導意義。將傳播學與典籍英譯研究相結合本身就是一個有意義的嘗試,翻譯的傳播學特徵引起學者們在傳播學視域下關注和研究翻譯問題。然而,在當前經濟及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中國優秀典籍傳播的相對滯後與我國綜合國力、國際地位不相符,如何將中華五千年的文化更好的傳播出去是當前典籍英譯研究的重中之重。
二、中國典籍英譯與對外傳播的意義
“中國典籍”包含兩個義項,一是中國古代重要文獻、書籍;二是法典、制度(汪榕培,2009:1)。中國典籍浩瀚淵博,博大精深,匯聚了中華民族數千年的文化精髓,是全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典籍英譯是讓世界瞭解中國,讓中國參與全球文化交流的一個極好途徑,同時對提升我國的文化魅力乃至文化軟實力大有裨益。當今,人們談論最多的是全球化,而全球化不等於西化,不等於美國化。中華民族是一個海納百川、好學上進的民族,在漫長的“西學東漸”過程中,我們翻譯並學習了大量的西方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文化。我們已成功地“拿來”西方的文化,現在的關鍵是把我們自己的文化“送”出去,積極參與到世界文化交流中,讓世界人民更多的瞭解中華文化,以保持中華民族固有文化身份。
三、傳播學視角下典籍的對外傳播
在國際市場上,如果我們翻譯的東西進入不到他們文化的核心部分,那我們的典籍翻譯也就是在閉門造車了。優秀的典籍譯本還需要恰當的媒介推廣,才能為世界人民瞭解。為此,中國要認真思考,結合世界對中國的需求和中國提升自身文化軟實力的需求,大力拓展對外傳播渠道,發揮人力優勢,藉助媒體,把我們“和合”的價值核心體系傳播到世界各地,使之成為國際社會普遍認同的文化理念。
1.拓展對外傳播渠道,傳播中國典籍文化。在資訊科技高度發達、日新月異的今天,誰能掌握國際話語權,關鍵在於是否能結合傳播內容巧妙利用最新的傳播平臺、採用先進的傳播手段提高國際傳播能力。當下,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平臺加強典籍文化的海外傳播不失為一個好辦法。設法在國外建立新媒介傳播平臺,有目的地傳播“中國故事”,從細微處入手,用細節來打動世界,做到“潤物細無聲”,從而達到典籍推介的目的。也可以花重金在國外電臺、電視臺透過某些欄目推廣中國典籍文化。藉助孔子學院,以其為載體傳播中國文化。孔子學院已得到國家的大力支援,據統計到2013年末世界上已有400多所孔子學院,分佈在100多個國家。其教學方式靈活,受眾面廣包括學生、政府工作人員、高校教師及家庭主婦等等,其影響力是巨大的,國家可以先選擇一些經典、簡單的典籍作為孔子學院的輔助教材,並充分利用孔子學院的網站、圖書館等循序漸進慢慢推廣。
2.適應國際市場需求,推介典籍文化。不同的'國家,文化傳播途徑和方式不同。中國典籍文化走不出去,很大程度上是中國不瞭解國際市場的出版趨勢,因此要清楚國外出版發行體制的慣行方式,就要融入對方譬如聘請經紀人、代理機構等的操作流程中,如果我們侷限於自己的推廣方式,不融入到他們的傳播體制中,同樣不會有切實的傳播效果。組建調研團隊調查分析海外市場和海外讀者,調查和研究典籍翻譯和海外傳播的歷史。根據不同的讀者需求開發選題及讀本,並且根據不同體制國家讀者的閱讀習慣對圖書版式、裝幀等進行相應的調整。這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環環相扣,任何一個環節的失誤都會影響對外傳播效果。要實施“借帆出海”的戰略。藉助外國人傳播中國文化,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十分注重利用外國人來宣傳本國文化。如美國VOA、英國BBC等國為了向中國推介其文化都聘用了許多中國人。日本媒體則大量聘請英美人向歐美推介其自身文化。這種方式宣傳效果好,容易被外國人接受。中國文化若想走向世界必須聘請國外優秀人士加入對外宣傳大潮,讓中國文化更好的走向世界。也可利用中國出版社與國外知名出版社聯合出版方式來達到對外傳播目的,充分利用國外的圖書分銷網路來推廣典籍譯作。步步為營,慢慢推進。在受眾物件上,先以海外華人華僑為首要受眾,兼及亞洲和亞裔受眾,再推廣至全球。在紙質的傳播媒介上,先立足國外普通報刊雜誌書評欄,繼而慢慢將精華文章推介到有影響力的專業報刊雜誌書評欄。以此,一步步造成“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局面。同時,充分估計政治、歷史、意識形態等諸多因素帶來的困難,兼顧對方的文化傳統,做到平等融入,既不居高臨下,也不妄自菲薄。
四、結語
傳播學視角下的典籍翻譯跳出了僅研究原語和譯語的轉化的侷限,將翻譯性質定性為一種跨文化的資訊交流與傳播,以一個更廣闊的視角看待中國典籍翻譯,為典籍英譯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豐富了典籍英譯研究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