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林綠化後的林業技術工作探索論文

造林綠化後的林業技術工作探索論文

  1引言

  在環境問題日益突出的今天,建設綠色生態環境成為我國一個重大的課題,而綠化造林是這個課題中十分關鍵的一項。種植樹木可以淨化環境、調節大氣中的碳氧平衡,為人類提供良好的居住環境。據統計,我國森林資源日益豐富,許多樹木的年增長量均已滿足了其消耗量,在取得了一定成績的同時,仍需認識到我國森林資源總量處於較低水平,且分佈極其不均衡,使得很難從已有的森林資源中獲得想要的高質量的樹種,森林資源的豐富度僅體現在數量上。要想改變這一現狀,需要在目前的造林規劃基礎上,再接再勵做好造林綠化後的各項林業技術工作,為人類提供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努力實現自然環境與生態環境協調統一的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造林綠化工作只是林業建設中的一小步,完成造林目標並不意味著完成了所有的工作,還有許多問題需要考慮,如保證苗木的質量、保持生態的平衡、促進經濟的發展等方方面面的因素。此外,跟蹤苗木生長的情況,總結出如何在適合的地方種植適宜的樹種,為後續的造林規劃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也是造林綠化工作完成後需要考慮的問題。類似這些後續工作可能比造林綠化本身更復雜、更繁重,需要耗費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因此從這個角度看,造林僅僅是個開始,是林業建設工作的基礎,只有這個基礎打好了,才能夠順利地開展下一步的各項工作。

  2造林綠化後的工作

  2.1保證苗木造林後的成活率和質量

  造林用樹種一般採用的是用材林樹種,這些樹木在長成後通常被用作各類傢俱和器具的原材料,達到造林綠化目標並不等於所有的宜地林都種上了樹,種了樹,也不等於所有的樹都能長得好,而且綠化造林不是單純像公園一樣給人們觀賞用,因此樹木質量的.好壞至關重要。要想保證作為原材料樹木的質量,首先要對質量較差的殘次林進行改造,在符合自然發展規律的前提下,加強對林木的管理工作,針對未出苗的林地要進行科學地補種,對已長出的苗木要精心管理,如澆水、施肥、修枝等工作的技術都要進一步提高,在精心對樹木進行管理的前提下,對樹木的各項指標進行測定,根據指標對樹木進行優勝劣態,使質量好的樹種佔有更多的土地、陽光和水分資源,從而可以生長得更好,不可將殘次林中的苗木全部砍伐,這種方式雖然簡單但不符合大自然的發展規律,不利於生態平衡而且會造成極大的浪費;其次是要逐步調整樹種的結構,在造林綠化之的一,通常會出現有些樹種生長態勢不夠理想,最終發生老化現象,抑或是造林時選用的樹種品種比較單一,一遇到病蟲害便大面積地受災,整個森林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較低,出現這種情況時要及時做出有針對性地調整,增加樹種多樣性,並對苗木的種植區進行合理佈局,進一步提高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做到以上兩點才能在保證苗木一定成活率的基礎上培育出質量較高的苗木,從而滿足實際生產需要。

  2.2對林木進行科學化管理

  強化林木的管理,堅持做到一種就管,定期更換死樹枯樹,加強苗木扶正,撫育中對土壤定期進行鬆土施肥、林地清理,對樹木進行合理間植、適度修剪和病蟲害防治等工作都包含在林木管理工作之中,且林木的生長髮育與其本身的特性、環境因素以及管理方式等有著密切的聯絡。不同樹種的生長髮育都有其獨特的生長規律,對林木進行科學化管理就是要在遵循樹木本身生長規律的基礎上,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使林木朝向人們需求的方向生長。只有對林木實施合理有效的管理才能促進林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樹木的生長環境對樹木的影響非常大,一般來說,林木所處的自然環境越好、對其管理得越科學到位,林木生長的質量就越好。如較高的土壤質量、適宜的種植深度、充足的水分和陽光加上科學有效地管理,樹木會獲得更大的生長空間和更高的質量。此外,在林木日常管理工作中也要注意病蟲害、氣候變化、自然災害和市場現狀等因素對林木的影響。只有綜合考慮各種因素,才能按照需要在林木管理中做到科學有效地規劃並組織開展各項工作,實行綠化養護經費的動態管理並堅持依法治林,在提高森林生產力的同時兼顧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

  2.3適時合理砍伐

  造林工作完成後,林木會經歷幼齡林、中齡林、成熟林和過熟林等階段,各個階段需要採取不同的管理措施,其中適時砍伐可以促進林木的更新、調整養分結構,使林木產生更大的經濟和生態效益。按照林木年齡的大小制定採伐指標、範圍及相關的輪伐區間,並採取小班作業方式按一定順序進行砍伐。我國開展類似這樣的科學林木砍伐工作還處於摸索階段,需要更多的林業工作者餞行此砍伐策略並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教訓,不斷改進和完善此項工作。

  2.4對林木資源進行有效利用

  提高對森林資源的利用率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任務,要求在實施砍伐前不斷更新林木資源和質量。主要措施有:針對採伐與培育失調的森林資源,要嚴格控制採伐量,特別嚴重的如過伐林區採取只育不採的手段,使其得到休養生息;對於森林生態環境遭到破壞和森林覆蓋率下降等問題,要實施人工干預,積極營造人工林並建立自然保護區,適當發展速生豐產林,加強森林資源保護防止生態環境進一步惡化;在木材加工環節要提高其綜合利用率,對木材加工後的剩餘物進行再利用,如木屑可以進一步加工製成紙漿、纖維板、建築材料和傢俱等。

  2.5利用高新技術

  加強林業建設當今林業市場的競爭不單單是物質資源的比拼,而是高新技術應用的較量。政府有關林業管理的管理條例短時間內不會做出大的調整,主要還是依託高新科學技術來促進我國林業的發展。在高新技術快速發展更新的時代,使得林業建設也搭上了順風車,尤其是生物技術的廣泛推廣不斷地促進林木優良性狀和品種的選擇,提高了林木的抗蟲抗病能力等。利用科學技術促進林業技術發展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首先要建立一支穩固林業技術推廣隊伍,加強林業技術的推廣力度是林業建設的基礎保障,也是保證苗木成活率的重要方法,要把林業技術推廣納入林業總體規劃中去,努力培養一支具有實踐經驗和專業技能的高素質科技隊伍,提高先進科技成果的適用性;其次,要提高造林科技含量,總結鑑定成熟的適用型技術,雖然目前已有一些技術經過總結實踐,廣泛運用到林業生產中,但仍然存在很多的技術缺乏總結探索、實驗及觀察記錄等環節致使在運用時造成苗木成活率低等問題,林業相關單位要針對當地實際林地條件制定科學的技術推廣措施;再次,想要加快林業技術推廣的步伐,加大林業建設的資金投入是必不可少的條件,要加強基層林業單位基礎設施的建設,提升裝備水平,開設林業科技人才專項資金,獎勵對林業建設有突出貢獻的科技人員;最後要加強科技培訓工作,林業推廣隊伍的專業技能和業務水平對林業建設是至關重要的,學習是人才培養的重要手段,要把科技興林政策切實落實到思想層面,提高林業技術從員的使用和傳播林業科技的能力,確保林業一線工作人員的素質和技術力量,使其更好地服務林業建設工作。

  3結語

  造林綠化工作是實現社會與生態環境和諧發展的必要手段,增加森林覆蓋率可以有效地保持水土、防風固沙、淨化空氣和降低噪聲汙染,為人類的學習、生活和工作創造良好的環境。造林綠化工作是否能達到理想的效果,與造林後的林業技術是否做到位有很大的關係,透過對一系列造林後的林業技術工作的思考和研究發現,造林並不是簡單地在土地上種好樹就可以的,在綠化後的林業技術工作甚至超過了造林綠化本身的工作量,而且更加複雜,要求更多的技術力量支撐。造林後林業工作的一個關鍵原則是生態環境的和諧發展,造林本身是一項環境友好的人類活動,如果在造林過程中出現了一些破壞環境及生態的情況出現,如農藥、化肥等汙染,造林綠化工作就失去了其原本的意義。因此要致力於開創依靠高新科學技術促進造林綠化後工作的新局面,在保持環境原本面貌的前提下,進一步提高林業生產的經濟效益,使社會經濟與生態環境和諧友好發展。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