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如何處理詞典編纂週期長和語言變化快這一對矛盾論文
淺談如何處理詞典編纂週期長和語言變化快這一對矛盾論文
【摘要】詞典編纂週期長和語言變化快這一對矛盾一直困擾著詞典編者,如何解決這一矛盾是詞典編者、詞典學家以及詞典使用者關注的熱點。本文旨在解釋這一矛盾的產生原因,在此基礎上,試圖探討解決這一矛盾的一些方法策略,藉此探討以期引起更多人的關注。
【關鍵詞】詞典編纂 語料庫 因特網
一、造成詞典編纂週期長的相關因素
採用傳統手工方式寫一本大型詞典,短則五六載,長則十數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方可告成。若再想對其進行修訂、縮簡或是在它的基礎上編纂各類派生詞典,則又是一項曠日持久的工程,一切需從頭開始,而前期投入的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便成為一次性耗費,無法重新利用,造成大型詞典的修訂本、增補本的出版週期長,大型詞典的內容滯後無法與時代同步。
另外,一部質量好的詞典都有其必須遵循的標準,原則和方法。許多著名的詞典學家均對一部詞典做了很詳細的評價標準,例如:從詞典本身的質量來說,陳楚祥提出了雙語詞典的十項評價標準:宗旨是否明確;收詞是否全面;立目是否合理;義項是否分明;釋義是否精確;註釋是否完備;術語是否標準;參見是否嚴密;例證是否典型;檢索是否便捷。Al—Kasimi也在他的雙語詞典專著《語言學和雙語詞典》(Lingustics and Bilingual Dictionaries)裡提出了一個“核對清單”(checklist)。他從目的、內容和版式三方面分門別類地提出多達44個問題,包括是否收入了最新詞彙,是否體現了語言學的最新進展,直至各方面內容是否妥帖,版式是否完善等等。所以依據以上所說,詞典編纂的過程是一個反覆修改、增刪、求新、求確、求實的漫長過程。
二、詞典編纂週期長與語言變化快之間的矛盾對詞典質量的影響
詞典編纂週期長與語言變化快之間的矛盾直接反映在詞典質量上:由於詞典編纂歷時長,可能在收詞、例證、用法等各個方面都有影響。這裡僅以詞典例證為例加以說明。《漢英詞典》(修訂版)(危東亞,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5)是我國漢英詞典中的典範,以其例證豐富見稱。然而,由於該詞典是在1978年版的基礎上修訂而成,許多例證反映的仍然是六七十年代的時代背景,與九十年代中國改革開放的新局面相悖甚遠,因此這些例證不能很好的反映時代特色,也不具有典型性,顯得陳舊甚至有不恰當之處。例如:
(1)變色:保證我國社會主義江山永不變色。Ensure that socialist China will never change her political color 、
(2)慈悲:對敵人的慈悲就是對人民的`殘忍。Kindness to the enemy means cruelty to the people、
要想解決詞典編纂週期長和語言變化快這一對矛盾,毫無疑問,只有想辦法縮短詞典編纂的週期,因為任何人是無法阻止語言變化的。
三、解決方法
1、語料庫對詞語編纂的巨大作用。透過傳統手工方式寫一本大型詞典,這種編纂方式與資訊激增、變化日新月異的時代顯然格格不入。計算機的介入,免去詞典過程中反覆抄寫以及手工排字製版等工序,提高了文字的正確率,大大縮短了出版週期。利用計算機將大量的語料分門別類地管理起來,同時給每個編輯人員配置一個編輯平臺,語料庫隨時提供所需的各種釋義和例句,提供各種交叉參見和每個詞的運用範圍、運用頻度等方面的各種可靠的最新統計資料,還可隨時增補某方面的語言資訊資料。這樣,編纂工作者幾乎全在計算機上進行,大大加快了編纂速度,縮短了最新語言資訊的反饋週期。
語料庫對現代詞典編纂的巨大作用不容質疑,但建一個稍有規模的語料庫都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才力資源,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語料庫的發展。儘管語料庫在國外詞典界已有幾十年的歷史了,但普及使用似乎還存在一定的困難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把思路轉向現存的網路世界,利用網路資源來彌補由於沒有現存語料庫所造成的一部分缺憾。
2、因特網與詞典編纂。網路資訊的特點是資訊量巨大、內容新穎、更換及時、查詢快捷方便。搜尋引擎不但能提供詞典編纂者有關某方面的大量最新資訊,也具有其他工具難以比擬的查詢和驗證功能,更能為編纂者提供大量真實、可靠、實用的例證。很明顯,詞典編纂者如能認識到因特網的以上功能並充分有效地加以利用,詞典包含的資訊量就會劇增,詞典的實用性也會大大加強。
但是利用因特網輔助詞典編纂,對網路的穩定性和高速度有較高的要求,一些網路的不穩定,網速過慢,有些網站有時會無法登入都會影響詞典編纂的進度。儘管網路存在弱點,但與其提供的巨大便利相比,畢竟是“功”大於“過”。因特網對詞典編纂的影響是巨大和不可逆轉的。
3、詞典編纂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雖然無法完全彌補詞典編纂週期長與語言變化快這一對矛盾,但是詞典編纂者應時刻努力,不斷改進編纂手段,不斷尋求縮小詞典與現實語言差距的新方法,新途徑,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有創新精神。
4、詞典編纂者要有敏銳的洞察力和判斷力,正確地決定詞典的收詞量和收詞範圍。雖然語言變化快,但是每一種語言都有一些穩定的詞彙,即核心詞彙。詞典中如涵蓋這一部分核心詞彙,從某種程度上說也是縮短了詞典編纂週期長與現實語言變化之間的落差。
5、詞典編纂者需時刻注意及時記錄,不斷更新。著名的英國詞典學家,羅伯特伯奇菲爾德提醒我們在編寫雙語詞典時不但要及時記錄,而且要不斷更新,因為任何新的社會、政治和技術的進取都會在它們身後留下一堆詞彙,這就要求詞典編纂者判斷、記錄、更新以保證語言的現實性。
參考文獻:
[1]Al—Kasimi, Ali M、 Linguistics and Bilingual Dictionaries [M]、 Leiden: the Netherlands, 1983、109、
[2]葛校琴、編纂理念的變化——從《漢英詞典》到《新時代漢英大詞典》[J]、辭書研究,2002,(3):46—54、
[3]李明,周敬華、雙語詞典編纂[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
[4]孟傳良、略談漢外詞典的修訂[J]、中國圖書商報,2005,(3):1—2、
[5]吳景榮、編寫《漢英詞典》的經驗與教訓[J]、辭書研究,1980,(2):32—41、
[6]張柏然、語言資料庫與雙語詞典編纂[J]、辭書研究,1995,(1):2—10、
[7]曾東京、雙語詞典研究[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