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述土地整理農田水利設計論文

試述土地整理農田水利設計論文

  摘要:在進行土地整理的過程當中,農田水利工程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對於提升土地的利用效率以及改善農村土地的自然環境等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貢獻。但是就浙江省土地整理過程中農田水利的現狀來看,雖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在農田水利進行設計的過程中仍然存在著很大的問題。所以在進行農田水利設計的過程中必須結合浙江省的實際情況,在土地整理的過程當中,有效的提升農田水利設計的質量及水平,對,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科學合理的解決,提升浙江省土地整體的利用效率。

  關鍵詞:土地整理;農田水利建設;灌排渠系;標準

  農業是我國的經濟基礎,農業用地是土地資源管理的過程當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怎樣對土地進行整理,有效的增加能農業用地的數量、提高農業用地的質量是目前土地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內容。土地整理主要指的是在一定的區域內,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土地開發整理專項規劃,有效的確定土地的使用目的及用途,透過使用政治、經濟方法等手段對農田、水利、道路、農村進行合理的整治,有效地提升土地的利用效率,改善人們的生產及生活條件。

  1設計標準

  在對農田水利進行灌溉的時候,灌溉輸配水工程主要包含灌溉渠道系統與管道配水系統,灌溉輸配水系統主要的作用就是將適量的水逐級輸送到農田之中;在進行排水工作的時候,主要是將多餘的地表水以及地下水進行排除。通常情況下,農田水利工程在進行設計的時候,需要參考的標準主要有《灌溉與排水工程設計規範》、《渠道防滲工程技術規範》以及《農田水利工程技術規範》等等,其中,農田水利灌溉設計的保證效率就是根據灌溉區的規模、農田水利灌溉的方式以及灌溉區域水土資源的具體情況等等,並且需要結合相應技術的規範要求進行取值。在農田水利進行灌溉的時候,灌溉保證率應該≥75%,在雙季節稻田或者是糧食高產區則需要≥85%,在中、西部等嚴重缺水的地區灌溉保證率需要≥60%。

  2灌排渠道系統設計

  2.1渠道斷面設計。對於農田水利進行設計的時候,渠道斷面的設計是整個農田水利設計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農田水渠道斷面的設計能夠使灌排渠道系統的利用效率提升。傳統的農田水利渠道斷面設計並不是很精確,只要在某種範圍內保證灌溉就可以了,但是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們意識到農田水利工程渠道斷面設計的重要性,加強對這一環節設計的精確性,這樣就會對農田水利灌溉輸配水系統有非常大的作用。將農田水利渠道斷面設計中每一個數值都進行精確地計算,並且在確定農田水利工程渠道斷面的尺寸進行校核,這樣可以有效的保證農田水利灌溉系統的優勢得到充分的發揮。2.2輸配水渠道系統。在進行土地整理的過程中,農田的大小、田地的佈置都需要結合天地的具體情況,在農田水利輸配水渠道進行設計的時候需要根據農田的大小、農田耕種條件以及現有的水利工程進行合理的配置。農田水利輸配水渠道系統中經常會分為乾渠、支渠、斗渠、農渠四級。在這四級渠道上需要根據農田水利的具體情況修建渠道建築物,其中主要包括水閘、節制閘、跌水、陡坡、倒虹吸等渠道建築物等。各樣的建築物在進行設計時候都需要進行必要對水力以及建築物的結構進行計算,結構斷面比較下的時候可以適當對渠道系統進行簡化。輸配水渠道系統在進行設計的時候,既需要考慮到對已經存在的農田水利設施進行修復與再利用,同時也需要根據現有的專案對主幹排灌溉渠道進行合理的佈局,保證設計的合理性。2.3渠道防滲工程設計。良好的防滲漏工程可以很大程度上減少渠道中出現水利滲透的情況,這樣對水利的節省、保護水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我們還需要根據農田水利灌溉的自然條件以及水裡的規模等因素,並且結合《渠道防滲工程技術規範》來有效地對防滲漏施工材料運用以及防滲工程進行合理的佈置。通常情況下,防滲施工材料的`合理使用需要因地制宜、有效地滿足工程經濟的可行性與符合生態保護的相對原則進行分析。根據很多地區渠道防滲工程建設以及使用的經驗得知,浙江地區的土地整理專案中渠道乾渠、支渠、斗渠可以使用混凝土預製決策進行襯砌,其中的優點就是結構相對簡單,並且施工技術要求比較高,防滲漏工程的效果比較良好。

  3排水工程規劃及水土保持

  3.1排水工程規劃。農田水利系統的主要任務就是防澇、防漬、防止土壤出現鹽鹼化、改良鹽鹼土以及農田耕作創造條件等。因為農田水利的地形、降水情況、灌溉方式、河流湖泊的滲透情況、農田土質的情況等原因需要對農田水利漬澇進行合理的排水,在進行地下水排水、排鹽鹼等。排水工程中主要有排水溝渠、排水的泵站、排水閥門與其他的交叉建築物的存在等等。需要有明溝排水、暗管排水之分。在進行排水工程規劃的時候,需要根據當地的條件以及將來的耕作制度合理的確定農田水利的排水方式,並且結合渠道進行合理的對水溝網進行佈置。3.2水土保持。在對土地進行合理的利用的時候,暴雨是造成水土流失的根本原因。在農田水利工程的安全性進行考慮,(1)消除暴雨對土地產生破壞力,(2)擴大農田水利資源的供給能力。在農田水利工程進行設計的時候需要加強對排出水量的考慮,及時的排除農田中存在的多餘水量,又需要防止土壤養分的流失,可以有效的保證土地的利用效率,防止土地出現鹽鹼化的情況。可以考慮在專案區域種植農作物有效地保證農田的含水量,保持水土,防止出現水土流失情況的發生。

  綜上所述,開發利用土地是實施土地整理專案的一種新型途徑,專案地區土地的利用水平和實際生產率是受到農田水利設計的影響。所以要著重研究農田水利設計對土地整理專案中所出現的問題,並且進一步完善設計質量,應該怎樣去解決專案區內的灌溉問題,排水問題還有水土流失等問題,都具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葛一霓,楊鳳海,楊光.土地整理中的農田水利設計研究[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0(6):114-115.

  [2]何成江.土地整理的農田水利設計之我見[J].商品與質量(建築與發展),2012(3):23-24.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