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羽毛球選修課分層教學的實驗研究與分析論文
高校羽毛球選修課分層教學的實驗研究與分析論文
【摘 要】:根據高校體育教學的特點以及大學生的發展性、層次性和個體差異,進行羽毛球選修課分層教學的實驗研究。在與常規教學訓練及其教學效果進行對照分析的基礎上,提出基於因材施教、注重差異框架下的高校羽毛球選修課分層教學模式。
【關鍵詞】:高校體育 羽毛球 選修課 分層教學
羽毛球選修課是大學生喜歡的一門重要的體育課程,近幾年的實踐表明,羽毛球選修課對大學生步入社會後在體質與健康、心理與社會化方面形成一種持續的、獨立的體育與健康能力和行為具有重要的意義。但以往教學上採用的一個方式、一個標準的教學模式,由於忽視學生運動水平的差異,不僅會給學生造成學習上的心理壓力,而且還會在訓練中產生“吃不飽”“吃不了”的矛盾,直接影響到整體教學效果。因此,體育教學針對不同層次,不同型別學生的實際情況,使各類學生分別在各自的起點上進行學習,獲得最佳的學習效果,取得最大收益的教學方法的研究與探討,是目前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一項十分重要的課題。
基於這種現象,筆者根據高校體育教學的特點以及大學生的發展性、層次性和個體差異,進行羽毛球選修課分層教學的實驗研究,旨在有限的選修課課時內能夠最大程度地提高大學生的羽毛球運動水平和能力,為他們形成終身體育意識和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並試圖尋找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為體育教學改革和推動羽毛球教學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論參考。
一、分層教學法的理論依據
所謂分層教學,是指在人的發展過程中,由於受遺傳、家庭及社會環境等因素影響,個人在發展過程中存在著不同的生理、心理及個體差異,根據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掌握能力,教師在安排課堂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教學方法上要符合學生實際學習的特點,有區別的進行教學,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有針對性地對不同型別的學生進行學習指導、檢測、評價,從而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在原地基礎上得到提高。分層教學模式的最大特點是: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區別對待,因材施教,有針對性的對不同水平,不同型別的學生進行學習指導,使每個學生都最優發展。
實驗班根據羽毛球專項技術教學要求,將學生原有掌握羽毛球專項技術水平的綜合考核成績分成A、B、C3個層次組。各組教學內容有所側重:A組以基本技術的銜接練習、基本戰術為主,輔以專項理論講授和教學競賽及規則,B組以基本技術練習及基本技術的銜接練習為主,輔以基本戰術和專項理論的講授,C組以基本技術為主,輔以專項理論講授。各層次班要有適當的調整,對學習進步較快,對羽毛球運動感悟較強的,可在一定的課時後升到上一組,這樣在整個分層次教學的實驗過程中,沒有把學生定格在某一層次班組。對實施“分層教學”的班組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進行相應分級考核,達到某級別考核合格者晉升高級別的學習和考核,在學習結束時進行最終級別的考核,以確定其最終學習成績。對照班採用傳統式的.統一授課的教學模式,按波海大學教學大綱進行教學。各層次班齊頭並進,先基本技術後基本戰術。專項技術教學內容包括基本技術、基本戰術、專項理論、教學競賽。
二、高校羽毛球課實施分層教學的優越性
(一)實施分層教學針對性強。
學生在中學時代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如經濟條件、場地器材、師資力量、時間等問題,使學生對羽毛球運動專案的瞭解和掌握等情況有很大差異。在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有利於學生體驗成功,激發學生主動、愉悅的學習熱情。
(二)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興趣和個性發展。
興趣是人認識某種事物或從事某種活動而具有積極情緒的心理傾向。這種傾向與情緒和注意緊密相關,以致對感興趣的事物優先注意,而產生嚮往心情。羽毛球運動是一項集娛樂健身為一體的體育專案,它能使學生求新、求趣、求自我、求刺激的心理慾望得到滿足。
(三)突破了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
傳統體育教學模式的核心可用“統一、集權、呆板、封閉”來概括。它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其一,強調增強體質的單一生物觀,排斥向多層次、多樣化、開放型轉化。其二,“三中心”(書本、課堂、教師),“三統一”(大綱、教材、教法)和“一刀切”(內容、負荷、標準)妨礙了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分層教學突破了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突出以人為本、因人因地制宜的原則,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符合新課標的要求。
分層教學訓練符合現代教學思想,符合當代學生的身體素質、運動能力和心理特徵。分層教學訓練與常規教學訓練相比,能較好地貫徹因材施教、區別對待的體育教學原則,有利於充分利用教學的場地和裝置,同時也有利於發揮教師和學生的互動作用和學生體育成績的考核與評價。
各層次的教學方法、教學目標、任務、要求等要符合各層次組的具體情況,符合學生的承受力,實行“優升劣降”制,調整人數不宜過多,過頻,1~2個月時間調整1次為宜,每次調整後應有小結。“分層”教學訓練的過程中,應進行全程跟蹤,及時調整學生班次和小組,形成競爭強化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