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教學質量下降的原因及對策分析論文

高等教育教學質量下降的原因及對策分析論文

  論文摘要:從1999年起,我國開始了大規模的高校擴招。到2002年,我國高等教育的毛入學率已達到22%。按照馬丁·特羅的理論,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在15%至50%之間的為大眾化高等教育階陵,大於j0%的由普及化高等教育階段。根據這一國際標準,我國高等教育早已跨入了大眾化教育的行列,有部分發達地區開姑進入普及化階段:然而在這一階段,也出現了諸如高等教育數量和質量發展不平衡,高梗辦學條件不足、大學生就業困難等問題。面對這些抑制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種種瓶頸,我國需要採取樹立正確的高等教育質量觀、合理配置高等教育資源、多渠道加大高等教育經費投入、改革大學生就業制度及提高大學生就業競爭力等對策。

  論文關鍵詞:高等教育 大眾化教學 質量下降 原因對策

  1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現狀

  (1)質量和數量發展不平衡。

  自1999國務院下達了高等教育擴招的指示開始,我國的高等教育進入了規模急劇擴大的發展階段,中國高等學校本專科學生由1990年200萬人增至1998年340萬人進入21世紀,我國在“十五”計劃明確了高等教育大眾化的目標,提出到2005年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15%,而目前,我國高等教育的毛入學率則高達22%,即進入了國際上通常所說的“大眾化”階段。大大超前完成了“十五計劃規定的發展目標。這種規模的迅速擴張雖然體現了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高,但在另一個層面上卻直接導致了我國高等教育質量不高的嚴重問題,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我國培養出的本科生、研究生在國外是不被認可的。同時在國內,大學生惡性案件大幅增加,因偷竊、考試作弊甚至因心理問題自殺的的新闡經常見渚報端。這種種事件都表明我國高等教育發展質量問題是一個我們不容忽視且迫在眉睫需要解決的大問題。

  (2)高等教育軟硬體資源不配套。

  伴隨著高校擴招所帶來的另一個問題就是許多高校辦學條的軟硬體發展跟不上規模擴張速度。馬丁·特羅指出,美國是先準備好了大眾化高等教育系統的組織和結構框架,再接受眾多的學生註冊入學。但在我國情況卻恰冶相反,當高等教育大眾化成為結果時,國家尚未建立起一個與數量擴張相協調的、適應大眾化發展的高等教育結構。辦學條件的不足對高等教育質量的影響將是致命的,如許多高校的圖書館、高素質教師、實驗裝置和學生宿舍都嚴重不足。從發展過程看,發達國家的高等教育大眾化、普及化過程是以市場為導向自然形成的,而不是靠外部行政力量規劃、建設出來的。而我國的大眾化程序明顯具有行政規劃色彩。我國現在的“21l工程”、“985工程”大學基本都是靠近幾年的合併和擴招才使規模迅速擴大,許多高職院校則由中等專業技術學校升格而成,因此辦學條件存在先天不足。由於教育經費總體投入不足,這種先天不足難以在短時間內改觀,從而影響高等教育的進一步發展。

  (3)高校畢業生就業難。

  有兩組數字可以非常直觀地說明大學生就業形勢的嚴峻。一組是不斷攀升的高校畢業生數字:2001年,114萬;2002年,145萬;2003年,212萬;2004年,280萬;2005年,338萬;2006年,413萬。另一組是與之相對的連年持續下滑的大學畢業生就業率數字:2001年6月畢業生一次就業率本科生就超過80%,2002年底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率達到8o%,2003年就業率降為75%、2004年73%、2005年72.6%。可見大學生就業的困難程度。這種嚴峻形勢今後將會持續若干年。綜上所述可以概括為我國高等教育發展在數量,規模,速度,質量,結構,效益方面有著突出矛盾。

  2導致教學質量下降的原因

  (1)擴招所帶來的問題:

  ①生源質量悶題.高校的擴招使更多的學生有機會上大學,然而他們當中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是在父母、同學和社會影響下被動地進入大學的。他們上大學只是混文憑、求資格。還有一類學生雖有優良的高考成績,但多年的應試教育已經磨滅了他們的求知慾望,在課程的學習上並不積極。所有在生源的質量上存在著很大的問題。

  ②師資力量不足。高校擴招與師資力量不協調也導致教學質量下降。有資料表明,學校正常的師生比例應當是l4:l,但2001年的統計資料表明,教育部直屬71所大學中,我圖高校的師生比例已達到了18:1。俗話說的好,教師是學生的領路人,在學校教育教學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隨著擴招的推進,許多高校的學生數量急劇上升,而師資力量卻沒有發生質的變化,如此高的師生比例使得大部分的教師都在超負荷運轉,無暇顧及知識的儲備與更新,這些都勢必影響教育質量。

  (2)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脫節。

  隨著現代化教育技術在教學中的廣泛應用,帶來了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新變化。但是這些舉措並沒有引起教學質量的明顯提高。教學質量反而下降了。其根本原因就在於這些更新只是形式上的變化,教學內容上並未發生實質性的變化,仍然採用傳統的純理淪灌輸方法,實踐教學環節未引起足夠重視,理論與實踐相脫節的現象極為嚴重。實踐教學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教學環節,也足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

  (3)高校自身定位不合理,教學和科研孰重孰輕高校認識模糊。

  目前我國高等教育學校的層次有很多,不同型別的學校其培養人才的任務是不同的。可以說培養人才和進行科研是高等院校的雙重任務,按邏輯講,二者應該同時兼顧,因為,一方面在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可以在科研中得到解決;另一方面科研的結果可以運用在教學當中來,充實教學內容,進而提高教學質量。然而,教學和科研之間的比例應該有個界限,一般來講,研究型的高校,科研的比例應適當高點.而教學型的高校教學則應適當降低科研的比例。但是,在現實中,把教學當“副業”,為了儘快評上職稱而全力以赴搞科研的現象在高校中比比皆是,甚至還流傳著“上好一門課,不如發好一篇文章”的言論。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還在於我們的高等院校對教師的教學評估仍然是以科研成果的多少為標準。從而在高校裡形成了突出的科研成果意味著更高的職稱和更多的'獎金及地位的現象。

  3在高等教育大眾化背景下提高教學質量的對策

  面對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浪潮以及我國高等教育發展所存在的種種問題和瓶頸,提高教學質量必然成為當下高等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結合當代高等教育發展對個性化,多樣性以及綜合行等方面的要求來提高教學質量,下面給出幾點意見:

  (1)加大對青年教師的培訓力度,構建合理的教師結構。

  高校具有一支高素質的結構合理的教師隊伍是保證教學質量的前提。一方面,高校要加大對青年教師的培訓力度。對捌幣的培訓可以採用崗前培訓和在崗培訓兩種形式。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不僅要掌握教師職業道德、法律法規和教育心理學等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基本的教學技巧和藝術,包括備課、課堂組織、語言藝術、課後總結等方面的內容,甚至與前者相比,後者顯得更為重要。因此,針對當前高校普遍存在忽視對教學技巧和藝術等知識進行培訓的狀況,應該引起足夠重視。同時,要相信年輕教師,大膽使用年輕教師,給以他們自我展示的機會,還應要求指導專家對他們的教學能力進行隨時跟蹤,積極提出意見和要求,及時幫助改進。

  (2)加強實踐教學,提高大學生就業競爭力,培養社會需求型人才。

  實踐教學是高等院校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實踐教學質量的高低直接關係到整體教學質量的實現,因此,加強實踐教學,做好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工作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根本保證。首先,學校在教學課程的設計上應該包括實踐教學環節,並把它作為期末成績評定的一部分。其次,建立固定的餃內和校外實習基地,為學生實習提供場所保障。實習基地的建立應該結合專業的特點,體現特色和實用,能很好地和課堂教學內容相結合再次,構建實踐教學質量評價體系,負責對實踐教學的效果進行全程跟蹤和反饋,使實踐教學質量評價指標形成系統,使人才培養能夠符合當前市場的需求,從而提高大學生自身的就業競爭力。

  (3)高校應該進行合理的自身定位,解決教學和科研之間的矛盾問題,提高自身在本領域內的教育質量,構建合理的高等教育層次結構。

  針對許多高校存在“唯科研是尊”的現象,各高校領導應引起重視,採取有力措施解決教學和科研孰輕孰重界限模糊的問題。首先,高校要對自身進行合理定位,避免盲目追趕攀比的現象,應集中精力發揮自身的資源優勢,提高自身在本領域內的教育質量。比如針對教學型的高校,應該在教學上多投入,改變先前的教師職稱、工資和獎金單純與科研成果相掛鉤的現象。如針對一些講課好的老師可以在評職稱、漲工資和獎金時適當地給予優惠條件,以作為對他們完成高質量教學的一種鼓勵。當然,要做好這一點,前提是必須要有科學合理的評價教師教學質量好壞的標準,並能保證評比的公正、公開和公平。其次,充分利用好教學與科研互動,教學與科研互相促進的關係,做到用科研來求解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在科學研究中開展教學活動,把最新的科研成果運用於教學當中,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