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最佳化課堂教學 提高初中資訊科技課堂教學效果論文

淺析最佳化課堂教學 提高初中資訊科技課堂教學效果論文

  論文關鍵詞:課堂教學 資訊科技 教學效果

  論文摘要:最佳化課堂教學,提高資訊科技教學效果:一是最佳化教學內容,讓學生在循序漸進中學習;二是最佳化教學情境,讓課堂充滿吸引力;三是最佳化教學方法策略,發展學生學習能力。

  總結多年來教學實踐的成功經驗,我們認為最佳化課堂教學是提高初中資訊科技課堂教學效果的一種好方法。具體上須採取以下措施。

  1最佳化教學內容讓學生在循序漸進中學習

  目前,大部分初中資訊科技教材的通病是一味從學科角度強調知識內容的理論性、系統性,教學內容顯得繁瑣、複雜。教師對這種教材內容如果缺乏精心準備和思維加工,就照本宣科,其結果必然會讓學生感到索然無味,失去學習掌握資訊科技知識的興趣。為此,我們在遵循新課標的前提下,可有機結合初中生喜歡資訊科技學習的特點,適當滿足初中生學習資訊科技的強烈需求,對資訊科技教學內容進行最佳化,以利於增強教學內容的吸引力。在最佳化資訊科技教學內容上,可從兩方面著手:一是要扣緊新課標,按照從易到難、從簡單到複雜的認知規律對教學內容重新編排,藝術加工;二是可把教材內容劃分為資訊科技基礎課和技能課兩部分。資訊科技基礎課主要是資訊科技入門知識和基本原理;技能課是在學生學習資訊科技基礎課之後,採取任務導向,給學生布置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任務,要求學生上機動手實踐,並在一定期限內完成。由於教材和教學內容是由資訊科技教師自己編寫,注重教學內容之間的銜接,而且組織教材內容主要採用例項的方式,有詳細的操作步驟,有利於教師熟練地設計好教學目標,在精講中做到突出重難點、抓住關鍵、簡明扼要,深入淺出,有利於充分照顧學生,使學生能夠較快地抓住學習要領,在循序漸進的學習中消化、吸收知識。

  2最佳化教學情境讓課堂充滿吸引力

  最佳化教學情境是讓課堂充滿吸引力的關鍵。經過精心最佳化的教學情境,能孕育出恬靜與活躍統一、寬鬆與嚴謹統一的良好的`課堂氛圍,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因此,教師須著力最佳化教學情境,做到:(1)遵循首因效應的心理規律,全力上好第一堂課。在初中生第一次上資訊科技課時,教師要有針對性地精彩講授,把自身良好的教學風格、能力和優良的品質與行為展示出來,才能在學生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形成積極的首因效應,為教師以後的教學更容易為學生接納創造良好氛圍。(2)鼓勵學生大膽嘗試,在嘗試學習中獲得成功。初中生剛接觸計算機時充滿好奇心,具有強烈的探索慾望,若學生在嘗試學習中獲得成功,得到老師的認可,既能滿足學生的成就感,又能很好地強化學生學好資訊科技的動機。為此,教師在資訊科技教學中要創造條件,善於鼓勵學生在嘗試學習中都能擁有成功的體驗,才能使學生在學習動機的誘發下,形成內在的求知傾向。如學習《美化文章》時,我先精心講解了計算機操作方法後,然後讓學生動手嘗試練習,利用所學的藝術字和圖形等知識,設計、製作一幅《慶祝國慶》的宣傳版面。學生們躍躍欲試,在嘗試動手設計和製作過程中各顯神通,設計出了多種圖式、版式。在製作完成後,我因勢利導,鼓勵學生把自己的成果逐個演示到大螢幕上與大家共享。此舉的成功,活躍了課堂氣氛,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熱情。當演示完成後,學生都不同程度地學會了運用現代資訊科技獲取、識別、處理和綜合運用資訊的基本能力,獲得了成就感。(3)提供生活例項,激發學生興趣。教師有目的地選擇生活例項,多向學生提供資訊科技在生活中運用的真實情境,可使學生親切感受到資訊科技與生活的密切關係,從而激發出他們的學習興趣。比如學習《初識Powerpoint2003》時,可先給學生介紹家庭影院中聲音、動畫、影片為一體的多媒體的效果,然後再讓學生欣賞集聲音、動畫、影片為一體的多媒體簡報,能把學生引入到多媒體所產生的美妙情境中去體驗;在絡檢索時,向學生介紹學校圖書館按目錄查詢資訊科技基礎知識參考書的過程;這樣不僅能使學生感受到十分親切,而且可使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到學習的樂趣。

  3最佳化教學方法策略發展學生學習能力

  透過最佳化,優選出適合教學實際的教學方法策略,不僅能增強教學的針對性、有效性,而且有利於教師引領學生開展自主探究性學習,發展他們的學習能力。因此,要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發展,教師就必須重視教學方法策略的最佳化,做到:(1)有機結合教學內容,優選現代化教學手段,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如在教學《資訊科技網際網路》知識時,我藉助多媒體,先給學生放一段有關資訊科技網際網路在生產、生活中運用的短片,讓學生從中感知網際網路的基本功能。接著,運用幻燈片播放了資訊科技網路的組成(如資訊科技系統、資料通訊系統和網路連結構成的網路系統),並要求學生開展自主探究,畫出學校的資訊科技網路示意圖。在學生個體完成任務後,我給予學生充分時間進行交流研討,使他們獲得了學校資訊科技網路的正確示意圖。在此基礎上,我啟發學生主動去認知資訊科技提供的QQ、視訊會議、網路協作等功能。然後,我趁著學生對網際網路知識興趣正濃,引導學生了解網路結構的優劣,除了硬體裝置好之外,還取決於軟體系統的好壞和因特網,並透過幻燈片邊播放邊講解,使學生在圖文並茂、具體直觀的教學中自主探究,掌握了因特網的常見接入方式。最後,我要求學生按自己思路畫出因特網的接入圖,經歷了這種自主學習的訓練,學生既學會了因特網的常見接入方法,又鍛鍊了學習能力。(2)優選直觀教學,引導學生參觀學習,增強學生對資訊科技的感性認識,提高他們對資訊科技的自主認知能力。我帶學生到學校更新過的各個階段資訊科技發展裝置的收藏室參觀學習。學生一方面從參觀中深刻認識了近幾十年來資訊科技技術的突飛猛進和裝置的快速更新;另一方面也從直觀感知中深化了課堂所學的知識,比如講CPU發展的歷程,學生在參觀中對386、486、586、Celeron、Pentium等代表性的產品親自摸一摸,看一看,瞭解在各個電腦配件上標註名稱、生產日期和一些技術引數,不僅使學生對課本上的理論知識有了更直觀的理解,而且培養了他們從日常生活中自主認知事物的能力。(3)運用遊戲教學,最佳化教學形式,讓學生在好玩中學到資訊科技技能。所謂遊戲教學,是指在教學中以遊戲的方式把資訊科技教學寓教於遊戲之中,讓學生在學中玩、玩中練,以促進教學變得生動、有趣。比如:在資訊科技基礎課教學中,巧用“警察抓小偷”、“太空大戰”等這些富有情趣的闖關遊戲,可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操作技能。由於遊戲中都設定了由易到難多個關口,學生每闖過一關,心中就多一分成就感,他們在忘情地“玩”中不知不覺地熟練了指法,熟知了換擋鍵、退格鍵、功能鍵等多個鍵的功能與操作。由於借鑑了遊戲的設疑、挑戰、自主等理念,把教學目標隱蔽於遊戲活動中,遵循了學生的心理特徵,採取了相應的遊戲化教學策略,因而遊戲教學能引發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動機,不但能使學生在放鬆的狀態下發揮潛能,充分體驗學習的樂趣,從樂趣中既獲得知識、陶冶了情操,培養觀察力、想象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而且能讓他們在自主訓練中增強計算機基本技能。

  參考文獻

  [1]郭立明.中學資訊科技教學方法初探[J].現代教育技術,2008,18.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