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勒美育論對語文教育的啟示的教育論文

席勒美育論對語文教育的啟示的教育論文

  摘 要:在經濟高速發展,人們生活方式發生劇烈變化的今天,精神的自由日益趨於乏匱。我們的智慧而善的眼光看不到善,看不到自由,看不到我們的美的本質。審美教育透過既有內容又有形象的藝術培養人的心靈和健全人的人性,克服當前社會的腐朽與粗野以及現代人的分裂現象,為將來全人類的和諧做準備。語文教育中,透過對文字解讀與寫作的實踐,用語音生動、遊戲生動、模擬再現生動、模仿生動、畫面生動、情緒愉悅與幽默生動等形式,內容和形式的統一,對文學作品的接受過程是由欣賞到鑑賞,最終讓度學生於其中,使其心靈結構受到浸染而發生變化,培養學生的審美的感受能力,使之更符合自由的特徵。

  關鍵詞:

席勒;語文教育;啟示

  提到西方美學,德國有兩位思想家是繞不過去的,一位是鮑姆嘉登,他於1750年出版了《美學》(Aesthetic)一書,標誌著美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的誕生。另一位是席勒,他於1795年發表了《審美教育書簡》,第一次提出了美育的概念,並對美育的性質、特徵及其社會作用作了系統的闡述,把它與德育、智育、體育並列,作為一種相對獨立的教育內容、方式提出來,因此人們把《審美教育書簡》視為“第一部美育的宣言書”。

  一、培養感覺功能

  我們的教育目的,給人的培養提出了一個標準,卻忽視了人性內心的開拓,強調了一致性,卻忽視了受教育主觀和特殊的性格。席勒說:“倘若一部國家只有透過泯滅多樣性才能促成一體性,那樣的法律還是非常不完善的。”語文教育中,透過對文字解讀與寫作的實踐,其最終審美目的是要擴大倫理王國,使學生在倫理上獲得改觀。但是審美過程中的發現、浸染、愉悅、分享,則是我們更應注意到的,在教學實踐中,把審美教育目的表述出來時,只有目的而沒有過程,實在是空中樓閣之幻影。

  審美教育需要以生動性來保證學生的感受性程度,以豐富的想象來拓展審美感受性的範圍。“分析功能佔了上風,必定會奪走幻想的力與火,物件的變得狹窄,必定會減少幻想的豐富性。”在語文教育中,如果缺乏生動性和想象力,人的審美能力就難以發展,就會變成抽象的思想家或務實的人。因此,在語文教育中要做到生動性。如何做到生動性?常見的有:語音生動、遊戲生動、模擬再現生動、模仿生動、畫面生動、情緒愉悅與幽默生動。審美的感受能力是審美的基礎能力,有了審美感受能力,才能欣賞美,才能創造美。“培育感覺功能是時代更為緊迫的需要,不僅因為它們是一種手段,可以使已經得到改善的審視力對生活發生作用,而且還因為它本身就喚審視力的改善。”

  二、反對過分追求理性,語文美育是形式與內容的統一

  固然理性從人身上奪走了人實際佔有的,而只給人一種可能的社會理想,我們也不能否認理性是對自然的一大進步。“理性從人身上奪走的是人實際佔有的,沒有了這些他就一無所有;為了補償,理性給人指出的是人可能和應該佔有的。”正因為理性把人從自然的平衡狀態中撕裂,造成了人性的不平衡,人性才可以繼續發展,最終以由理性再一次迴歸自然,達到自然與理性相和諧統一的自由狀態。

  有一種觀點認為,在語文課堂上就該選擇一些所謂的精品,讓學生自由地讀、自由地悟,在多讀中提高學生的素質和能力。多讀書當然是對的,但應該怎麼讀,怎麼悟?又應該讀什麼,悟什麼?教師的作用又該是怎麼發揮?繞來繞去,問題又回到教學的`技巧乃至教學的藝術上。看來,形式是個過去的問題,慢怠語文教學的形式,不是語文教學的改革和創新。

  輕視形式的人,認為講究形式會導致形式主義。的確,形式主義的花架子的確存在,尤其在一些公開課、觀摩,但我們不能因噎廢食,因怕感冒就不開窗子。須知,真正意義上的形式應該和內容相輔相成、水乳交融。真正精當的內容也必須以精美的形式。形式,應該是對內容的聚焦,對內容的強化,對內容的烘托,甚至還是教學過程中漸入佳境時不可或缺的通幽曲徑呢!

  三、自由的心境

  幸福安寧意味著情感上人與自然完全交融,克服分裂感與異化感,達到萬物一體的體驗。與此同時,又體驗到我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實體。“美對我們是一種物件,因為思索是我們感受到美的條件。但是,美同時又是我們主體的一種狀態,情感是我們獲得美的觀念的條件。美是形式,我們可以觀照它,同時美是生命,因為我們可以感知它。”

  文學作品不是說教,它是一種特殊的形式,這種形式是和人的自由的特性相符合的,說教則是試圖生硬地改變一個人的心靈結構,其效果自然是以傷害人的本性來體現的。文學作品給學生帶來的是對生活的理想,而不是單純地為了滿足感官的憐憫。因此,對文學作品的接受過程是由欣賞到鑑賞,最終,使學生心靈結構受到浸染而發生變化,使之更符合自由的特徵。

  參考文獻:

  [德]弗里德里希·席勒.審美教育書簡[M].馮至,範大燦譯.北京:北京學出版社,1985,12:12,32,133.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