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如何提高效率論文

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如何提高效率論文

  摘要: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要克服傳統語文教學習慣的制約,更新觀念,以課本為中心,向課堂要質量,要效益。教師開源於課本,激起學生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興趣,引“活水”於語文教學之中,這是一種重要的方法。對於語文課堂教學而言,只要抓住了課文內容中關鍵的知識點,以此作為突破口,才能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更新觀念 樹立目標

  在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大力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講,課堂教學始終是關鍵環節。高質量、高效益、引人入勝的課堂教學,不僅能使學生在和諧自由、輕鬆愉快的環境下接受知識,參與教學活動,而且能啟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創造能力,達到“教而不教”、“授之以漁”的效果,可謂事半功倍。在多年的語文教學實踐中,注重學生語文能力和文化素質的全面提高,我就如何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進行了一些探索,具體可概括為“立足課本、開拓課本”。

  一、立足課本

  現行的語文課本集中表現為它體現教學大綱的思想,包涵了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教學目標:使學生“具有現代語文的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和聽說能力,具有閱讀淺顯文言文的能力,並開拓學生視野,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社會主義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審美觀和愛國主義精神,提高社會主義覺悟”。由此可見:第一,語文課堂教學是一種有目標的訓練。第二,每冊語文教材從文體、基礎訓練、單元練習、知識點等方面看,都是一個系統結構,若將初中各冊教材結合起來分析,則其系統性更明顯。這一系統的完成是透過示範性例證體例得以實現的。第三,語文教材不僅是一個較為嚴密完整具有科學性的內容系統,而且是一個方法系統。同時,教材只是教師教學的一種客體性憑藉,其最終完成取決於教師的使用即教學行為,其間必須體現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思維、行為模式,因而語文課堂教學應是教材方法論體系和教師方法論實踐的緊密結合及其生動體現。這是學生的課外訓練所不具備的。第四,由於語文教材中文字兼美的選文以線串珠似的聯成一個訓練系統,用規範的語言文字寫成,它們是學生學習的楷模和範本。根據中學生模仿——變化——創新的言語認知規律,他們的語言學習和寫作訓練,就應以課本的規範和要求為主,並由此在課外進行延伸和深化,而不能捨棄課本這一重點,本末倒置,或任其自然。第五,初中語文課本是由易而難,由淺而深,由簡單到複雜編排的,這體現了學生的認識發展規律。如記敘文的編排及寫作訓練要求,就是由簡單到複雜,由單一性到多元化。可見,初中語文教學應以本為本,以綱為綱,應立足課本,以課本為中心、為基點、為指南。“立足課本”最重要的一條,就是教師要深刻理會、掌握、熟悉教材,對其中的知識點、內在結構、體系特徵等都能熟記於心。

  二、開拓課本

  依據新課程標準及由此確定的教學目標與規劃,全面理解把握教學內容,提煉重點、難點,發現疑點。從點走向面,由淺入深,其關鍵在於一個“探”字,即把握住課本中教學的重點與疑點。小到字詞句,大到文意篇章結構,無不如此。

  從小的方面講,“染”可謂是一個常見的字,而學生往往不經意地在“九”字中加上一點,關鍵是學生不懂得“染”字是一個會意字,“九”乃是表示漂洗過多次的意思。筆者從“染”字的字源意義上講解分析,學生都恍然大悟,印象深刻。又如“協”、“博”的偏旁,學生常常誤寫為“忄”。其實,“十”乃是意符,表示很多。不懂這種含義,學生往往因不明意義的形式而出錯。因此,教師不僅要講清字詞的根源、語意及其變化的規律,而且要進行比較、歸類,避免以形亂義,因形似而混同。

  從大的方面來說,教師在文意、篇章結構、單元知識訓練等方面也要聯絡特定的語言環境,結合學生的'實際,作深入的挖掘。特別是對文學作品的分析,若可以從多方面、多層次、多角度理解的,教師應起引路的作用;在作品主題及寫作整體傾向上,把握學生的思維方向與心理傾向,又要在細微處啟發學生,以疑點為切入口,達到正確、深刻理解全文的目的。

  總之,“立足課本”是基礎,“開拓課本”是關鍵。但全面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是一個大題目,涉及到許多方面,儘管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作了些有益的探索,但有待進一步深入、完善,因而本文所述有些淺陋。但要指出的是,在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語文科的教學理應發揮自身特有的功能,更要開發學生的潛能,培養他們自主學習、自我發展的能力。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