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語文教學中實施非同步教育理論的幾點思考教育論文

對語文教學中實施非同步教育理論的幾點思考教育論文

  語文教學是最具民族性同時也是最講求科學性的一門科學。中國歷史上無數的教育家在漢語言的教學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建立了門派眾多特色各異的教育理論。民族性科學性的精髓體現在提倡因材施教、注重啟發誘導、強調循序漸漸、講求舉一反三。從孔夫子的"因材施教"、"有教無類"、"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到葉聖陶先生的"教是為了不教",這些都是對語文教學的要義最具民族性最具科學性的闡釋。

  湖北大學黎世法教授建立的非同步教育理論宏大而精湛,強調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與教師指導的非同步性。從推進素質教育的高度看有前瞻性,從落實基本知識培養基本技能的要求看有很強的可操作性。非同步教育理論對大面積快速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無疑是大有可為的。非同步教育以學情分析為基礎,以教師對學生提出明確要求並相機非同步指導為保證,主張教師放開手去讓學生自學,這與語文教學民族性、科學性的特徵是相通的。繼多媒體輔助教學模式的研究與運用取得階段性成果後,沙市一中的決策者們又在全校範圍內掀起了學習非同步教育理論、研究教改現狀、實施非同步教育工程的熱潮。理論是美好的,但美好的理論離我們的教學實際畢竟有一段距離,需要我們在具體的教學中落實它、充實它、完善它。在語文教學中怎樣實施非同步教育理論呢?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全新的課題。下面是我對這個課題的幾點思考。

  一、面向個體也就是面向全體

  現行的語文教學依綱扣本。"依綱"即依大綱、考綱,"扣本"即扣課本,很少顧及學生的實際學情--學生學習語文的實際困難、學生學習語文的實際願望,尤其很少顧及個體的學生的個性發展。往往是把我們的願望當作學生的學情,以為依了大綱考綱扣了課本,教學活動就可以高枕無憂了,這是對教育要發展人的個性要培養人的創造力的本質特徵的誤解。非同步教育理論最可貴最實在的地方就是強調教師指導的非同步性,在對學生的指導上反對"大鍋飯"主張"小鍋小灶",這對現行語文教學看似熱熱鬧鬧其實高耗低效的現狀來說無疑是吹來了一陣清風。每一個語文教師都曾發出這樣的感嘆:一個很簡單的知識在課堂上講了好幾遍,考試時還是有人弄不懂。這說明部分學生接受能力差外,也說明在教學中非同步指導的重要性。少數人不懂的問題面對全體學生再三強調,結果不懂的依然不懂,懂了的學生卻覺得教師在浪費時間,這樣的.語文課堂顯然沒有任何生趣可言。國內的一些知名中學班級的規模都不大,國外的一些中學班級的人數就更少了,比如德國的中學十幾個人一個班,教師面向個體非同步指導的優勢充分顯示出來了。我國的國情是人口多,十幾個人的班級短期難以出現,但隨著我國計劃生育政策的不斷推進,班級規模的小型化是大趨勢。非同步教育強調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與教師指導的非同步性既是教育科學性的要求也是社會發展的要求。眼下我們的班級人數少則五十餘人多則六十多人,在對學生進行非同步指導的方式的選擇上需要費些思量。我以為應該充分調動學生自學的積極性,透過學生的自學解決學習中存在的絕大部分問題,凡是透過學生的自學能自主解決的問題教師絕不插手,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集中指導,學生個別存在的問題個別具體指導。這樣學生學語文就會學得紮實,語文教學也就有了出路。

  二、非同步指導重在學習方法的指導

  我們的一些在學習上存在困難的學生,表層的原因是基礎不紮實、該掌握的東西沒掌握、該落實的知識沒落實,深層的根本原因是學習的方法或學習的習慣存在缺陷。不少學生勤勤懇懇整天埋頭在教室裡耕耘可是收穫卻極其有限,像這樣的學生如果不是弱智的話只能從學習方法、學習習慣上找原因。在具體知識點上的指導僅解決了具體的零碎的知識,其效果是有限的;如果在對學生進行具體的知識的傳授時授之以方法、指點一些迷津,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悟出點治學的道道來,並形成適合自己特點的科學高效的學習方法,那將使學生受用終身。教師的責任除了在幼小的心靈童心未泯時向他們描繪科學與真理的美景使他們神往外,更重要的工作就是傳授學習的方法、灌輸做人的道理使他們養成好的學習習慣與道德品質。學習方法重於具體知識,點金術強過金子,我們在語文教學中要時時提醒自己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自恃才高八斗學識淵博而不肯在教學藝術上動腦筋那是危險的。我們都曾見過名牌大學畢業的教師不敵中師畢業的教師的例子,這說明教師自己淵博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要找到讓學生也"淵博"起來的方法。看看我們自己的學生吧!普遍的現狀是教師盯著不肯學,教師放手了不會學,這樣一種現狀亟待改變。

  三、閱讀--一片待開墾的園地

  既然非同步教育理論強調學生學習的自主性,那麼在學習上就應該給學生一些自由。語文學科是一門特殊的學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沒有閱讀就沒有語文,因為僅僅靠模仿街談巷語的大白話、靠學習電視連續劇中的"哼哼韻"是學不好也學不像語文的,必須讓學生接觸到一些高品位的、能培養道德情操又愉悅身心的、對學生的寫作能力的提高能產生積極影響的讀物。著名語文教育家於漪先生說過,閱讀與寫作是語文的雙翼。閱讀這隻翅膀是萬萬不能斷的,少了它寫作也就少了源頭活水。99級新生入校以來,在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援下,我們堅持抓學生的閱讀,每週抽一至二節課讓學生到學生圖書閱覽室、多媒體電子閱覽室閱讀各種報刊雜誌和電子讀物,受到了學生的歡迎。閱讀課的紀律比平時上課的紀律要好很多。閱讀對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開拓學生的視野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我們透過深入領會非同步教育理論中關於學生學習認識過程的"十環節"和"六因素"的理論,在學生閱讀課的指導上確定了對學生閱讀指導的"七個環節":1、刺激學生閱讀興趣;2、明確閱讀要求;3、選擇閱讀內容;4、點撥閱讀方法;5、檢查閱讀筆記;6、交流閱讀體會;7、仿寫小品文章。對中學生來說,閱讀不是休閒。不加要求不加限制,閱讀就會流於兒戲。我們在七環節中尤其強調後三個環節:要求學生閱讀時或動筆摘抄些精美的文章或即興寫下自己的體會,教師評改後擇其優者"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 在班上交流,最後讓學生模仿閱讀時極欣賞的優秀作品自己寫小品文章。以閱讀為龍頭帶動了語文學習的整個流程,使語文學習成為學生自主的、自願的、自覺的行為。學生的閱讀習慣養成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具備了,學生能自主學習了,語文課的滿堂灌、滿堂問也就沒市場了,語文教學中的一些積弊也就迎刃而解了。較對閱讀課進行開發的潛在意義看,我們的工作才剛剛起步。

  以上是我對語文教學中實施非同步教育理論的一些不成熟的思考。對於黎世法教授耗費幾十年心血的非同步教育理論來說,我的語文教學的理論修養還極其淺薄;對語文教學面臨挑戰的嚴峻形勢來說我只能算個小學生。俗話說,無知者無畏。我決心在探索語文教學規律的征程中,多作些努力,邁出些堅實的步子!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