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時期的工程專案管理之我見工學論文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時期的工程專案管理之我見工學論文
摘要:隨著市場開放性程度提高,國外建築投資商和承包商進入,政策法規逐漸國際化,建築工程專案管理正向現代的工程專案管理方式轉型,全面加強工程專案管理,紮紮實實地提高質量效益水平,依靠一流的質量和速度,贏得信譽,擴充套件市場,才是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時期的工程專案管理的最佳途徑。
關鍵詞:基建設施;建設工程;專案管理。
面對國家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工程質量管理的歷史機遇,施工企業如何搶佔大市場、實現大發展,筆者認為最根本的措施是全面加強工程專案管理,紮紮實實地提高質量效益水平,依靠一流的質量和速度,贏得信譽,擴充套件市場。
一、牢固確立充分利用市場資源,集中優勢打短促突擊殲滅戰的指導思想
市場是社會資源配置的基礎,市場競爭實質上也是資源配置利用能力的較量。在新的發展機遇面前,要實現高速度建設、高質量取勝,必須面向市場,配置資源,武裝自己,發展自己。既要向市場要任務、要資金、要裝置、要物資,也要向市場要人才、耍資訊、要技術、要產權。要堅持"知識化競爭、高層次公關、專家型投標、精兵強將幹活"的策略,依靠科學和知識、智慧和意志、汗水與真誠、質量與信譽,佔領市場,擴大份額,在進一步鞏固現有施工領域的基礎上,全力以赴擴大工程經營成果,千方百計構築以國家重點投資專案為依託的經營大格局。
平攤兵力、分散資源不可能創造高速度;小別、鬧、墨守陳規不可能謀求大發展;等、靠、要更是坐以待斃。要加快,就必須短促突擊,集中優勢打殲滅戰;要發展,就必須提高效率,縮短工期,加速專案迴圈。只有堅持摒棄佔專案、養隊伍、均資源、拖時間的陋習;徹底杜絕四面出擊、到處告急的現象發生;統籌安排,精心組織,速戰速決,出奇制勝,才能夠贏得時間,爭取主動。
二、全面推行精幹高效的管理體制和執行機制
權責明確、層次清晰的管理體制;政令暢通、規範有序的執行機制;素質過硬、優勢突出的作業隊伍是幹好在建工程,提高市場競爭能力的必要前提。
在管理模式的設定上,要堅持以下幾個原則:一是精幹高效、均衡適度的原則,在不留管-理真空和責任死角的前提下,儘可能地壓縮機構,裁減人員,提倡一人多崗,一專多能;二是鏈條清晰、一杆到底的原則,構築起一個權責分明、統一協調的豎向垂直指揮系統,避免層次重疊、剝皮過重、扯皮過多的現象,確保企業戰略意圖和專案責任目標能夠全面落實,貫徹到底;三是職工擇業,服從市場的.原則,破除崗位和技能不分,安置與配置不清的傳統觀念,變企業安置為市場配置,在強化基礎技能培訓的基礎上,做到市場需要什麼就要去幹什麼,就要會幹什麼,就要幹好什麼,絕不允許以工種(專業)不對口拒絕就業或包工隊幹活,內部職工放假歇業的情況發生。
在專案的組織管理上,要形成一套嚴格的規章制度和科學的操作規程。堅持嚴格標準、公開競爭、擇優上崗,抓好專案經理的優選配置;堅持精幹高效、動態配置、有序執行,規範專案管理執行機制;堅持綜合測算、分級負責、合同約束,強化專案管理效益責任制;堅持制度化管理、系統化控制、標準化作業,加強專案施工管理。紮紮實實地把企業的專案管理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在作業層建設上,要充分利用國家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大型工程增多的有利時機,儘快配置必要的裝置、設施、迅速組建與企業資質主營兼營專案相配套的專業化施工作業隊。公開競爭,優選隊長、副隊長,加快培育領工員、技師、高階技師、特殊工種和缺門專業技術人才,培養能攻善戰、技術熟練、裝備先進的骨幹作業隊伍。
三、努力營造快速、優質、豐產、低耗的決戰氛圍
高起點進入,高速度建設的決戰姿態;幹一項工程,樹一座豐碑的質量意識;高效益產出、低成本投入的創業理念是當前施工企業抓住新機遇,實現大發展的最佳戰略選擇。
快速,就是要堅持爭分奪秒.快速突破、快速轉場、快出效益的原則。工程一旦中標,就要快速安排部署,快速集結隊伍,快速調配資源,快速準備、快速建設、快速流動,透過科學的組織管理,依靠科技進步,創造一流的建設速度,擴充套件速度效應,搶時間、搶工期、搶市場、爭效益。
優質,就是要認真貫徹執行ISO9000標準,全面加強質量管理。透過完善和落實技術交底制度、培訓上崗制度、樣板引路制度、施工掛牌制度、過程三檢制度、質量否決制度、檔案記錄制度和成品保護制度。按制度管理,按標準作業,按規落施工,一次成優,依靠一流的工程質量,擴充套件信譽,擴大份額。
豐產,就是改變企業廣種薄收或只種不收的現象,下大力氣提高單位面積的產量。不能只單純追求量的擴張,重要的是轉變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方式,切實提高產值收益率。
低耗,就是要從源頭抓起,從點滴做起,精打細算,精耕細作,減少浪費,降低消耗,努力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四、廣泛掀起學邯鋼、抓成本、增效益的施工熱潮
市場競爭,效益為本。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佔高枝,爭魁首、至關重要的是緊緊抓住成本這個"牛鼻子"不放手,抓住效益這個中心不動搖,抓住成本否決這個關鍵不留情,這是邯鋼經驗的精髓,也是加快積累和發展的關鍵。施工企業只有真學真抓,才能真出成果。
一是建立科學的成本目標體系。即堅持以施工工序、操作工藝、規範標準為依據,建立科學的成本費用模式;以數量、效率、質量為主線,建立成本價值指標體系;以工程專案和隊、班組為物件,建立成本責任體系。並區別不同情況及時修訂各種消耗定額標準,做到支出有尺度、消耗有標準、考核有依據。
二是完善基本管理制度。包括領導制度、科目負責制度、經濟活動分析制度和責任考核制度。抓住大頭降成本,點滴人手抓節約,多頭審查把關,依約結算付款,千方百計收錢。
三是強化基礎工作。主要是定額管理工作,成本費用支出的有關標準、計量工作,工程隊及班組的核算工作,專業人員的配備、培訓工作,以及責任制為核心的專項管理工作。
五、全力構築黨政工團共同圍繞中心工作,發揮優勢,臺力攻堅的專案管理新格局
搶佔大市場,實現大發展,既是施工企業當前最大的政治,也是首當其衝的中心工作。企業黨政領導應該把工作重心放在承攬工程任務上,放在抓好在建工程的管理上,放在加速發展的戰略目標上。認清形勢,把握大局,振奮精神,堅定信心,從企業生存發展的高度,充分認識其重大意義,明確自己肩負的歷史使命和責任。各級指揮員要靠前指揮,精心組織,化解矛盾,解決問題,重點最佳化資源配置,加強管理控制,推進科學進步,搞好協調督促和保障服務。黨群系統要充分發揮思想政治工作優勢,深入發動群眾,掀起施工高潮。在會戰中培養、考核幹部。著力抓好黨員創崗建區活動、社會主義勞動競賽活動和青年突擊隊活動。特別要圍繞重點工程,深入開展"五比"勞動競賽;圍繞難點、攻堅工程開展突擊賽、攻堅賽;圍繞管理和技術中的薄弱環節,開展合理化建議活動和技術攻關,組織職工開展技術革新、發明創造,把勞動競賽引向深入。開創黨政工團齊心協力,發揮各自優勢,帶領職工攻堅克險,拚搏奉獻,決戰決勝,加快發展的新局面。
六、不斷抓好基地建設,充分調動廣大職工積極性和創造性的永恆主題
加強基地建設,既是各級領導幹部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也是增強企業凝聚力和戰鬥力的基礎工程。分散、流動、艱苦是施工企業的基本特點,越是困難,越是條件艱苦,越是大幹快上,就越需要關心職工疾苦,改善職工文化教育和生活條件,妥善解決職工群眾的醫、食、住、行。在新的歷史機遇下尤其要把加強基地建設作為企業全面建設的永恆主題,因地制宜,常抓不懈,常建常新,持之以恆。
一是抓好基地基礎設施建設。既要繼續貫徹企業、專案、工程隊多級投入的原則,確保基地基本需要;也要就地取材,勤儉持家,管好、用好器材設施,減少費用開支。
二是抓好素質教育。要透過職工夜校、知識競賽、技術比武、 "五小"成果展覽等,激勵職工自學成才,崗位成才;透過舉辦各種觀摩和施工現場宣傳鼓動,陶冶情操,鼓舞士氣,促使職工的價值觀念、行為準則和道德規範都統一到企業文化和企業精神上來。
三是抓好骨幹隊伍。採取各種方式培育高素質的技師、廚師、醫務和文化教育骨幹,激勵他們愛本行,鑽業務,努力提高業務素質和工作成績,把企業基地建設不斷引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