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視閾下教師教育課程體系建構的基本思路論文

新課程視閾下教師教育課程體系建構的基本思路論文

  論文關鍵詞:新課程教師教育課程體系建構

  論文摘要:建構高師院校教師教育課程體系對於促進高師院校自身發展及推動教師專業化程序具有重要意義。教師教育課程體系建構的基本思路是:課程目標實現由“一”向“多”的轉換;課程內容相容“個體性”與“社會性”的需求;在課程結構上加大實踐課程的比例;課程實施將“講”、“評”、“練”、“議”、“思”有機結合;實現課程評價的人本性、專業性和規範性綜合的標準。

  一、教師教育課程體系的建構的意義

  1.高等師範院校教師教育課程體系的建構順應了新課程改革的要求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對教師培養和培訓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即“師範院校和其他承擔基礎教育師資培養和培訓任務的高等學校和培訓機構應根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目標與內容,調整培養目標、專業設定、課程結構,改革教學方法”。這對高師院校教師教育課程結構與內容、課程實施與評價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課程對教師在職業道德、專業素養和教育技能等方面提出了嚴格的要求。教師不僅要有高度的教育責任感,還要有廣博的文化知識、精深的學科素養和對現代化教學手段熟練運用的能力。目前,我國高師院校在對師範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方面還滯後於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因此,建構新的、科學有效的教師教育課程體系順應了新課程改革對師範院校培養目標的要求。

  2.高等師範院校教師教育課程體系的建構符合自身實際發展的需要

  我國教師教育日益走向大學化。師範院校“綜合化”和綜合大學“師範化”是世界教師教育改革的共同趨勢。儘管綜合大學也參與到教師教育工作中,但目前它主要承擔的還是教育學科研究生及教育技術學科的人才培養工作,師範院校仍然是我國廣大中小學教師培養的主體。面對非師範院校教師教育專業所具備的學科優勢,高師院校能否把握住發展的機遇,發揮自身的師範本色,從而形成與非師院校的優勢互補,這正是高師院校適應長久發展的必要條件。因此,建構科學合理的高師院校教師教育課程體系,對於提高學校自身的教育水平,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促進學校的教育改革與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3.教師教育課程體系的建構能夠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程序及高師生職業綜合素養的完善

  長期以來,很多師範院校的教育學科課程仍是“老三門”(普通教育學、普通心理學、學科教學論)。陳舊的課程內容導致教學方法的單一及教師職業倦怠心理的加劇,導致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學習動力不足,影響了高師生職業素養的完善。教師專業化是高師生職業素養綜合化的重要基礎,教師教育的專業化是教師專業化的必要前提,而教師教育課程體系的合理建構則是教師教育專業化的基本切入點。教師教育課程體系的建構,對傳統的課程內容與單一教學方式提出了變革要求。這一系列重要變革的實現無疑會促進教師專業化的程序,並不斷完善高師生的職業素質結構。教師和學生和諧的職業素養體系的形成必然對教育的發展尤其是對基礎教育的長久發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教師教育課程體系建構的基本思路

  教師教育課程體系建構的基本目標是突破以往課程體系陳舊的問題,強化課程建設的實效性;變革以往課程體系的單一格局,促進課程建設的綜合化程序;改變以往課程體系中以“知”一統天下的局面,全面開拓“行”的應有地位,重視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1.課程目標實現由“一”向“多”的轉換

  新課程改革強調學生學習態度的養成、學習能力的提高、學生價值觀的培養等,強調課程要促進每個學生身心的和諧發展,培養良好的品德以促進個體的終身發展。傳統的師範教育課程目標是以知識為本位的,對於學生的從教技能和德行的要求甚少,即便有要求也只是出於對形式上的考慮。新的課程體系應該打破傳統的以知識為本位的單一的課程目標定位,實現由“一”向“多”的轉換,構建出以知識、道德、能力、實踐等多種素質要素為目標的課程體系。這樣,不僅有利於高師生實現新課程對教師角色要求方面的訴求,而且可以培養高師院校教師“會教”、“善教”和“能教”的教學能力。

  2.課程內容相容“個體性”與“社會性”需求,完善高師生職業素養結構

  “個體性”需求是指教學內容在功用與性質上應有利於教師和學生的發展,應有助於學生未來教育工作物件的成長。“社會性”需求是指課程內容的選擇應具有時代意義,既有對課程歷史依據的考察,又有對課程現實價值的論證。然而,無論從個體需求還是從社會發展的條件出發,目的都是為了使課程內容有助於實現高師生在職業素養結構上的最最佳化。因此,在課程內容安排上應突出“相容性”特徵,將身體與心理、理論與實踐、才智與德行等有機結合起來,讓那些與教師職業素養相關的學科以不同面貌呈現,變革“老三門”單一學科結構,將理論課、技能課和實踐課等建立在對生命個體的生命感受予以充分尊重的基點上,同時考慮社會的實際需求,把中小學的課程安排作為課程設定的現實依據,豐富教師教育課程的內容,以提升高師生的職業綜合素養。結合新課程改革對教師角色的定位,教師教育課程內容要突破以往偏重理論的不足,加強綜合性課程的設定,關注學生學習能力的養成和生活經驗的累積,完善教育教學體系。

  3.加大實踐課程比重,突出教師教育課程的“示範性”

  對於能夠體現教師教育專業特徵的課程結構內容,不同學者見解不一,但在基本方面已達成共識,即認為一個教師需要掌握普通文化知識、學科專業知識、教育學科知識和教學基本技能與技術。基於這種認識,形成了由教育學科課程、教育技術課程、教育實踐課程等所構成的教師教育課程的基本結構正規化。’但是,目前看來,教育技能課和教育實踐課在整個課程結構中所佔的比重偏小。而我們認為,隨著新課程改革對教師實踐素質要求的提高和社會對教師專業化程序要求的提升,在有效提高普通文化課、學科專業課和教育理論課授課質量的基礎上,加大實踐課程比重才是更為理性的選擇。高師院校教師教育課程必須突出“示範性”。因為“示範性”是高師院校同其他非師範院校競爭師資培訓的重要資本,高師生的“示範意識”是在活動中而非在理論中得到強化的。

  4.課程實施將“講”、“評”、“練”、“議”、“思”有機結合,實現教學的最最佳化

  傳統教師教育課程在知識講授上基本奉行“一講到底”的方式,既沒有教師的課後反思和課前反饋,又缺少學生的課堂評價和課後研討,教師和學生在教學中形成了缺少對話的被分隔的兩極。教學過程缺少生氣,基本處於靜止和封閉的狀態。因此,轉換教學思路,在課程實施上將“講”、“評”、“練”、“議”、“思”有機結合,不僅有利於教學活動的最最佳化,而且對高師生職業能力結構的形成以及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要都具有重要意義。新課程對教學方式的變革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即要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和機械練習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和樂於探究,不斷提高其合作意識與交往能力。新課程對教學目標的規定圍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展開。教師教育課程的實施有利於學生把握這三個層次的目標,有利於幫助高師生形成其在未來的中小學教育工作中對教材的挖掘能力和對教學本質的反思能力。顯然,這種能力的養成決不是在“滿堂灌”的教學實施中獲得的,而是在認真地“講”、積極地“評”、努力地“練”、廣泛地“議”和理性地“思”的過程中實現的`。“講”、“評”、“練”、“議”、“思”有機結合的課程實施方式也是適應教師職前職後培訓一貫性與連續性的有效方式,是一種真正將“對話”引入教學活動的教學路徑。當然,這種良好的課程實施方式需要滿足一些基本條件:一是學校在教學條件方面具有優勢;-是班級規模適宜;三是教師具有較強的教學能力,學生具有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四是要有諸如制度、組織和文化氛圍等方面的保障。

  5.發揮評價的發展性功能,實現評價的人本性、專業性和規範性綜合的標準

  教師教育課程評價的合理與公正是以課程本身的不斷完善為目的的。在評價過程中對於人本性、專業性和規範性的標準要求源於高師院校可持續發展的客觀需要。對於教師教育課程的評價首先要以發展性功能為導向,將診斷與甄選置於評價功能的邊緣或輔助地位。教師教育課程的內容具有多樣性,既有實踐層面的也有理論層面的,有能力考查範疇的也有知識掌握範疇的,因此,在評價過程中切忌以“一”量“多”,或以“靜”量“動”。課程構建的可持續原則要求在評價實施的過程中要從微觀出發,但要站在宏觀視野中操作。其次,在評價主體的選擇上,應遵循“人本性”原則。這裡的“人”是以高師院校學生和教師為主體,以其他教學輔助人員為補充,以家庭、社會及相關中小學教學機構成員為現實參照的廣泛意義上的人。在對評價結果的處理上,要依據制度的規範予以權重的分配,這種分配的依據是“生命個體的合理需要”。最後,在評價方式與技術層面強調要具有專業性水準。這裡的專業性是指既要充分考慮評價物件的特殊性,又要考慮評價技術的可行性,既要考查評價功能的有效性,又要建立對評價過程的監督保障機制。在此基礎上完善評價功能體系,使教師教育課程體系在執行過程中暢通無阻。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