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化理論視角下的進城農民工教育與培訓研究論文

社會化理論視角下的進城農民工教育與培訓研究論文

  論文摘要:進城農民工是我國社會轉型過程中湧現出的一個特殊群體。文章從社會化理論的視角分析了該群體發展訴求的本質以及教育與培訓促進其社會化的必要性,並對該群體再社會化的具體實施進行了探討。

  論文關鍵詞:再社會化;進城農民工;教育與培訓

  一、進城農民工的發展訴求——再社會化

  自工業革命以來,全球城市數量增長和城市化發展就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中國作為全球一個重要的發展中國家,也隨之進入城市化快速發展時期。根據國家統計局的調查資料顯示,1978年我國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為17.9%,到2009年已經發展到的46.6%,年平均上升0.9個百分點,大量農村人口在城市化浪潮的席捲下轉移進入了城市,他們不僅面臨就業與生活的困境,同時也面臨完善與發展的難題。大量農民工已經進入城市。他們具有強烈的發展願望,他們向城市轉移不僅僅是為了解決個體的生存問題,而是更加期望透過自己的努力實現個體在城市的發展,以及像現代市民一樣生活。

  進城農民工的發展訴求從表面上看是個體身份的轉變與確立,從本質上看則是他們改變、學習、提升、再適應的過程,即社會化的過程。“社會化”(socialization)一詞於1895年由德國社會學家齊美爾(G·Simmel)在“社會學問題”中開始使用,通常指個體在社會影響下,透過社會知識的學習和社會經驗的獲得,形成一定社會所認可的心理——行為模式,成為合格社會成員的過程。《中國大百科全書,社會學卷》中對社會化的解釋為:“自然人成長為社會人的過程。從一定的意義上講,剛出生的嬰兒是同其他動物無多大差別的生物人或自然人,社會透過各種教育形式,使自然人逐漸學習社會知識、技能與規範,從而形成自覺遵守與維護社會秩序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取得社會人的資格。”社會化對於個體而言是一個不斷髮展的過程,根據人的發展週期和各個發展階段的特點,社會化可以分為早期社會化(兒童及青少年時期)、繼續社會化(成人期)和再社會化三個時期。

  對於我國廣大進城農民工而言,他們除了要和社會其他成員一樣完成自身的繼續社會化,同時還要面臨來自農村鄉土社會和城市現代工業社會的巨大差異,必須在早期社會化和繼續社會化的基礎上實現個體的再社會化,即當個體的社會環境和社會角色發生鉅變時,為了適應新的環境和角色而全面放棄原已習得的價值標準和行為規範,重新確立新的價值標準和行為規範,進行新的學習的過程。城市與農村環境上的差異不僅使進城農民工因人力資本所造成的謀職和生活的不適性表現出來,而且使他們在城市生活與工作方式和觀念上的不適性更加突出,這些不適性促使進城農民工群體在主觀上要求逐步提升自我知識、能力和觀念。產生強烈的再社會化的主觀願望。

  二、教育與培訓促進進城農民工再社會化

  進城農民工再社會化的實現,需要教育與培訓增強其在城市發展多個層面的適應性,而該群體的城市適應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經濟層面適應、社會層面適應、文化和心理層面適應。經濟層面適應是個體城市適應的基礎,對於進城農民工而言,其進入城市謀生首先是著手解決個體在經濟層面的城市適應性問題,即必須透過個人努力獲得一份能夠滿足個體生存需要的職業,以及與其相關的經濟收入和社會地位。但進城農民工的訴求並非僅侷限於此,他們希望實現個體職業身份與社會身份的統一。實現個體在社會層面、文化和心理層面的全面適應,從而滿足他們從農村人向城市人、從農民向市民轉變的發展訴求。

  (一)透過教育與培訓提高知識和技能水平,實現經濟層面的城市適應

  進城農民工為了在城市謀得一份滿足生存與發展的職業,實現個體的再社會化,需要教育與培訓更新和豐富他們在就業、創業和生活等方面的知識與技能,使其適應全新且快速發展的城市環境。對於大量進城農民工而言,他們不但在文化程度上普遍低於城市市民,而且在職業技能培訓和專業技能的掌握上也有所欠缺。調查資料顯示,我國農村勞動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為7.33年,而城市是10.20年;城鄉具有大專以上受教育水平的人口比例是20:1,受高中教育人口比為4:1,受初中教育的人口比為0.91:1,受小學教育的人口比為0.37:1。進城農民工中接受過短期職業培訓的佔20%,接受過初級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的佔3.4%,接受過中等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的佔0.13%,而沒有接受過技術培訓的高達76.4%。文化知識、專業技能的缺乏導致我國進城農民工在進入城市這一新的生存空間,面臨全新的工業化、現代化生產方式與機器裝置時通常底氣不足,他們大多要從簡單的、職業地位偏低的工作做起,面臨艱難、繁重的工作環境。再加上進城農民工對法律、權益保護等方面的知識內容知之甚少,缺乏自我維權和自我保護的能力,因此,他們通常在工作和生活中處於弱勢,難以滿足我國城市化、現代化發展對勞動者素質的要求。只有透過教育與培訓實現他們在早期社會化和繼續社會化基礎上的再社會化,才能快速縮小進城農民工與城市市民在人力資本水平上的差距,使進城農民工能夠儘快適應城市這一新環境。

  (二)透過教育與培訓增強觀念意識和行為能力,實現社會、文化和心理層面的城市適應

  進城農民工再社會化的實現,還需要教育與培訓增強其在社會層面、文化和心理層面的城市適應性,使他們具備適應城市這一新環境的觀念意識和行為能力。進城農民工在經濟層面的適應是個體城市適應的基礎,是其進入城市謀生必須著手解決的問題,但進城農民工的訴求並非僅侷限於此,他們希望實現個體職業身份與社會身份的統一,實現個體在社會層面、文化和心理層面的全面適應,從而滿足他們從農村人向城市人、從農民向市民轉變的發展訴求。進城農民工社會層面的城市適應,主要是指轉移人口實現生活方式上的城市性。城市化發展對於每一個轉移勞動者而言,不僅是生存空間和發展地域的變化,更是一種生存方式的變化。生活方式是指在一定社會客觀條件制約下,社會中的個人、群體或全體成員為一定的價值觀念所引導的、滿足自身生存發展需要的全部生活活動的穩定形式和行為特徵,早在1938年。學者路易斯,沃爾斯(LouisWirth)就曾在其文章《作為生活方式的城市主義》中明確提出“城市化作為一種特殊的生活方式”這一觀點。進城農民工除了要形成城市化的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以外,還需要在文化和心理層面形成其對城市生活的適應性,即形成對城市社會的歸屬感和適應城市文化的價值觀念。從進城農民工對城市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來看,他們更加傾向於認為自己是城市的一員,應該得到城市市民的同等的社會地位。據調查顯示:新生代進城農民工認為“農民工還是農民”的僅為18.94%,認為“農民工不以務農為主,應該得到市民同等社會待遇”的佔56.82%。進城農民工再社會化發展訴求的實現,需要透過教育與培訓樹立其與城市文明和現代化發展相適應的公民意識、主體意識、法制意識,能夠形成與市民溝通與合作共事的能力,能夠在與市民交流與共同工作的過程中,融入市民群體中,形成對城市社會的歸屬感,從而全面適應城市社會。

  三、進城農民工再社會化教育與培訓的實施

  (一)拓寬教育培訓內容

  教育與培訓是實現進城農民工再社會化的重要手段,只關注該群體生存而忽視其再社會化發展的教育與培訓內容僅僅侷限於工作知識和技能這一維度。對於他們的再社會化發展而最終成為未來城市新市民所應該具備的觀念意識和綜合知識素養並未提及或者尚不全面,而這些內容恰好是轉移勞動力從“農民工”向“現代市民”轉化時所面臨的素質瓶頸。因此,必須拓寬進城農民工的教育與培訓內容,多方面提升進城農民工的綜合素質,以使他們能夠實現對城市這一新環境的全面適應。

  拓寬進城農民工的教育與培訓內容,必須將過去單一化城市生存、就業知識和技能拓寬為集知識、能力、觀念意識三個維度為一體的現代市民綜合素質。其一,觀念意識維度。教育與培訓要著重轉變進城農民工對於事物的認識態度和情感,將主體意識、公民意識、法制意識和可持續發展觀念的塑造納入到教育與培訓的內容之中,使轉移人口消除對城市的隔離感,形成城市主人的自覺意識,將自身發展與城市發展緊密聯絡起來,發揮個體主動性,承擔公民義務,增強城市歸屬感,實現人與社會、人自身的和諧而持久的發展。其二,知識素養維度。教育與培訓要幫助進城農民工不斷豐富自身知識,掌握工作崗位變化和社會快速發展對勞動者所需的文化知識、專業技術知識、安全知識、維權知識、求職知識。具備與現代城市生活相適應的城市生活知識,成為能夠適應城市第二、三產業發展需要和社會知識化、資訊化發展所需的知識型勞動者及學習型公民。其三。行為能力培養。進城農民工教育與培訓不僅要使受教育者獲得在城市工作必需的實際操作能力,而且要使他們具備學習的能力,對已有的知識進行鞏固。對新知識進行消化,將學習成為其內在需求和發展的支撐手段;使他們掌握業緣式人際交往的能力,轉變其原有的同質性與血緣、地緣本位的交往方式,促進他們形成市民社會的複雜而間接、交往面廣的異質性與業緣本位人際交往:使他們形成應變能力,應對和實現社會發展所帶來的各種被動變化和主觀改變,適應實踐活動中人員、崗位、內容、方式的各種變化,不至於在多變的社會發展中陷入被動局面,實現他們的可持續發展。 (二)強化多元主體職責

  為了實現進城農民工的再社會化發展,必須充分發揮職業技術學校、成人教育與培訓學校、企業和社群多元主體的有效功能,透過進一步強化多元主體的職責,增強他們的工作實效性,完善進城農民工的素質結構,從而促進他們在城市的`後續發展。

  其一,強化企業培訓功能。企業作為進城農民工的重要聚集地和實現個體繼續發展的重要媒介組織,必須嚴格執行國家規定:“按照職工工資總額的1.5%足額提取教育培訓費,從業人員技術素質要求高、培訓任務重、經濟效益好的企業可按2.5%提取,列入成本開支”,對聘用的進城農民工進行崗前準備性培訓和在崗提高性培訓。企業可以建立自己獨立的專門培訓機構或組織,也可以和職業學校、成人學校等部門合作,對進城農民工進行專業技能、知識等方面的培訓,不斷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工作能力、主體意識等綜合素養。其二,強化成人教育與培訓機構功能。作為在職人員進行繼續學習的通道,成人教育具有與全日制學校學歷相同的權威性,必須成為進城農民工繼續提升自身學歷水平、提高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成人教育一方面要發揮其學歷提升的重要作用。使進城農民工能夠透過業餘時間的學習獲得系統性的專業教育,實現學歷補償和提高,使他們的文化程度能夠達到高中及以上水平,另一方面,成人教育要增強其崗位培訓的作用,充分利用其資源對進城農民工進行各類崗位培訓,使已經具有一定職業工作能力的轉移人口能夠透過繼續教育實現個體實踐能力與人文素質的整體提升,使他們能夠透過這種非學歷教育的形式為個體的後續發展積聚實力。其三,發揮職業學校的教育與培訓功能。在農村勞動力轉移的最初階段,職業學校要充分發揮其對即將進入城市和已經進入城市人群的準備型和補償型的教育與培訓功能,使大量擬轉移勞動力能夠在農村當地獲得各類準備性培訓,使那些缺乏培訓但已進入城市的轉移勞動力能夠獲得短期補償性培訓。完成上述工作後,職業學校還要在第一階段的基礎上,發揮對在職人員進行崗位培訓、轉崗和素質晉升的功能,透過週期性的崗位培訓更新他們的知識內容,提高他們的學習、實踐與創新能力,增強他們的主體意識和可持續發展觀念,使轉移勞動力能夠在“合格農民工素質”的基礎上具備“現代市民素質”,使那些具有強烈發展訴求的進城農民工能夠具備社會流動的技術資本和綜合素養。其四,發揮社群的教育與培訓功能。社群在教育與培訓上具有物件大眾化和內容多樣性的天然優勢,實現進城農民工再社會化的發展目標,必須強化社群的教育與培訓功能的發揮,在學習時間和教學模式等多方面充分考慮靈活選擇性和實效性,利用辦新市民學校、農民工培訓班等方式,在進城農民工的閒暇時間,對其開設文化知識、職業技術、公民素質、家庭教育等課程,透過豐富多樣的社群活動,提高進城農民工對城市的認同感、歸屬感,構建學習型和諧社群,促進進城農民工不斷學習和提升,推進其再社會化程序。

  (三)完善外部保障措施

  教育是現代社會大系統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各項調整、變革都逃脫不掉教育系統之外的社會大系統的影響,尤其是對於進城農民工的再社會化問題,不但需要透過教育與培訓系統的努力,增強其在城市社會的綜合適應性,而且需要來自教育系統之外的相關部門及有關措施給予有力保障,透過多方協調共同促進進城農民工的再社會化。

  其一,政府支援。為了實現進城農民工的再社會化發展,政府必須在政策和資金方面給予大力支援。在政策支援上,政府應該充分認識到實現進城農民工再社會化的緊迫性,制定專門政策,明確各職能部門的相關職責,建立統籌協調的領導體制和分工負責、相互協作的推進機制,以督促教育、勞動保障、農業、建設、財政等多個部門的積極協作,明確責任分工,並納入工作考核內容職責:明確勞動力輸出地和輸入地政府的教育與培訓職責,制定鼓勵政策。在資金支援上,要建立和劃撥專項資金用於進城農民工的素質提升,減少或減免教育與培訓過程中各種不必要的服務費用,同時監督企業、相關教育與培訓部門的工作實效。其二,戶籍改革。為了促進進城農民工再社會化目標的達成,我國必須對城鄉二元戶籍制度進行進一步改革,確立以職業為身份確認標準的戶籍制度,徹底取消過去農業和非農業戶口的二元劃分,統稱為居民戶口,建立城鄉統一的戶口登記制度。此外,對城市落戶政策進行相應調整,鼓勵農村勞動力到城鎮落戶,以具有合法固定住所、穩定職業或生活來源為基本落戶條件。改變戶籍這一先賦性因素的決定作用,加大後致性因素對個體城市落戶的影響性,使進城農民工能夠憑藉自身在城市的努力工作、穩定就業、人力資本獲得市民這一社會身份,最終實現個體職業身份與社會身份的統一,成為城市新市民。其三,傳媒引導。大眾傳播媒介必須發揮正確的輿論導向功能,杜絕對進城農民工的歪曲報道,為進城農民工的發展創造平等的社會氛圍。大眾傳媒不僅能夠消除進城農民工在城市繼續發展的不良影響,而且對於實現進城農民工的社會化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大眾傳媒為進城農民工提供了接觸現代社會思想與行為的途徑,能夠使他們透過耳濡目染,逐漸轉變行為方式和價值觀念,形成與城市和現代社會相一致的素質結構。為了實現進城農民工的再社會化發展,大眾傳媒必須發揮應有的導向與促進作用。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