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促進和諧校園文化建設學生組織工作的創新與管理論文

試論促進和諧校園文化建設學生組織工作的創新與管理論文

  摘要:

  高校作為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的搖籃,思想政治工作必然列於首位。學生組織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陣地,是高校共青團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物件,也是共青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所依靠的主要物件和實踐者。同時,高校學生組織為學生課外文化活動搭建平臺,是大學校園文化的載體。其在促進學生良好品質的養成、營造校園德育氛圍和構建和諧校園文化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對學生組織進行科學引導、強化和規範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學生組織;校園文化;管理

  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社會背景和發展主題,構建和諧、高雅高校校園文化需要學生組織不斷調適與發展。隨著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在不斷加強和改進以求與時代同步、與社會共進,順應社會潮流,把握時代脈搏[1]。新時期新形勢下多元文化對高校學生組織的建設提出了新的挑戰。“團委、學生組織、學生”之間的提供服務和享受服務的供求關係也發生了重大變化。為了應對新的挑戰、新的變化,作為學生組織主管部門的學校團委必須轉變傳統的管理模式:對學生組織管理由以往的強調“逐級管理,程式辦事,按規定模式發展”的觀念轉變為“樹立新型的服務觀,強化服務職能,‘少干預,重在引導’”。透過發揮學生組織在學生中的橋樑和紐帶作用,保證“第二課堂”活動有意義;透過活動增強學生的團隊精神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達到對學生進行教育的目的。本文就促進和諧校園文化建設的學生組織工作的創新與管理作一論述。

  一、觀念更新、方法創新、機制革新,探索學生組織管理的新模式

  1、觀念更新是學生組織工作創新的先導。

  學生組織從我校學生組織的宗旨和活動內容來劃分,可以分為:

  (1)學生會是以倡導良好的校風和學風為己任和協助學校營造良好育人環境的學生自治組織,是聯絡學校和學生的橋樑及紐帶,屬於利益性學生組織。

  (2)學生社團聯合會是以開展精神文明為主線,以科技、藝術、體育、公益事業等方面的志趣愛好為基礎,自願組成的學生群眾性組織,屬於志趣性學生組織。

  (3)《廣東醫青年》雜誌社是以開拓大學校園文化,薰陶情操,體現時代特色,傳送青年心聲,屬於文化性學生組織。

  (4)大學生藝術團是以“寓學於娛,以娛求進,立足校園,面向社會”為宗旨,活躍在校園的文化舞臺。透過各種文藝形式反映大學生校園生活,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娛活動,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屬於文藝性學生組織。

  (5)青年志願者協會是志願從事社會公益與社會保障事業的青年學生組成的社會團體,屬於公益性學生組織。

  要使這些在學生中起到橋樑和紐帶作用的組織健康地成長並充分發揮其“第二課堂”的作用,則必須轉變“舊”的管理模式,更新服務觀念。針對不同性質的學生組織,在強化、規範管理的前提下給與不同的“引導”,同時做到“少干預多指導”。觀念更新是學生組織工作創新的先導。某些學生組織工作管理者只片面強調嚴格管理,把學生組織簡單地視為管理的物件,習慣於我佈置,你執行;做不好,我批評;犯了錯,我處罰,這種傳統的管理模式基本上已被逐漸淘汰[2]。因此,學生組織管理者必須更新觀念,轉變傳統的管理模式;樹立“以學生為本,服務學生”管理理念。觀念更新,則必須充分認識到:學生組織工作除了管理外,更多的是服務——為學生組織更好地發展、更好地發揮其“第二課堂”的作用而提供優質的服務。在日常學生工作中,應注意從不同性質的學生組織分析學生群體的特徵入手;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尊重、理解、關愛、服務和發展學生。把學生成長成才的目標和需求作為做好學生組織工作的現實依據與考評標準;找準黨組織、上級團組織等上級組織提出的要求與同學需求之間的結合點,增強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2、方法創新是學生組織工作創新的核心。

  學生組織是聯絡學生與社會、學校的重要媒介,是促進學生和諧發展和建設和諧校園、和諧社會的重要力量,是我校共青團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物件,也是共青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所依靠的主要物件和實踐者。作為工作物件,學生組織的發展壯大及其管理都是共青團工作的一部分重要內容;作為共青團工作中所要依靠的主要物件和實踐者,學生組織及其所開展的各項活動也是共青團工作中最積極、最活躍的閃光點。做好學生組織管理工作是我校共青團工作不可或缺的環節。科學有效的工作方法是推動學生組織健康、快速發展的途徑。因此,工作方法的創新是學生組織工作創新的核心。

  學生組織管理工作方法的創新,則要在樹立“以學生為本、服務學生”的工作理念的基礎上;要求學生組織的工作做到堅持以人為本,堅持“三貼近”的原則,即:“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實際。”在開展各項校園文化活動中,著眼於學生的素質拓展;全面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可就業能力和自我發展能力[3]。

  在開展工作中,團委應該繼承:

  (1)少干預多引導,充分發揮學生組織在學生中的橋樑和紐帶作用;

  (2)應培養一批優秀的學生幹部,保證學生幹部的個體質量和整體素質,發揮學生幹部模範帶頭作用;

  (3)透過學生幹部促進學生的自我教育與管理。

  確立“與時代發展同步”的組織工作理念,則要求:

  (1)學生組織與時俱進、不斷創新;

  (2)緊跟時代步伐,把組織建設成為具有鮮明時代特徵和引領時代潮流的團體;

  (3)樹立服務為主的工作思路,明確工作目標,不斷創新工作的內容和方式,把學生作為學生組織的創新實踐主體、權益維護主體和建設參與主體。此外,充分調動學生組織的主動積極性,指導其開展豐富多彩且具有意義的第二課堂活動及高品味的校園文化活動。透過活動引導學生塑造真善美的心靈;樹立優良的學風、文明校風,提高大學生的文化、藝術、審美素養和自身的綜合素質;創辦具有“特色”具有“品牌”的刊物也是促進和諧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重要工作。

  (3)機制革新是學生組織工作創新的保證。

  強化、規範管理,加強各學生組織的隊伍建設;指導其完善聘用制度、考核制度、獎懲制度等相關制度。即在組織制度、機構設定等方面建立合理、有效的機制,保證學生組織能發揮“第二課堂”的功能。同時,在管理學生組織中加強自身制度建設,完善相關的規章制度,保證各項工作有條不紊地開展,從而提高引領青年、凝聚青年、服務青年和發展青年的能力與水平[4]。這樣才能構建真正意義上的和諧型學生組織,從而促進和諧校園文化的建設。

  二、構建和諧校園文化,學生組織是主體,教師為主導。

  校園文化是指學校全體師生員工在長期的辦學過程中培育形成並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標、價值標準、基本信念和行為規範。其外延包括學術氛圍、制度文化、校風教風學風、校訓校歌、學術傳統、文化氣息等。校園文化具有示範、導向與凝聚、揚棄與創新、約束與薰陶、平衡與協調等功能與作用。校園文化,它不是對個別文化活動的概括和描述,而是以深邃的大學傳統為底蘊、先進的大學精神為理想。透過校風、學風等校園精神層面而瀰漫在每一個大學人心中的群體文化。高校校園文化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學生組織為組織形式的校園文化活動觀[5]。校園文化中,有主題鮮明的思想教育,有形式新穎的文藝活動,也有以學生組織為單位的學術活動。綜上所述,校園文化表現在校風、教風、學風與課外文化活動等方面。現主要從高校學生組織所開展的課外文化活動方面探討“學生組織在促進校園文化建設中所發揮的作用”。

  1、學生組織是大學校園文化的新載體。

  隨著高校學分制的實行以及學校管理的集中化,系級管理機構被壓縮,班級的集體意識逐漸淡化[6]。而學生組織卻越來越為廣大學生所接受和認同,在大學生成長過程中的作用越來越凸顯、越來越重要。學生組織已逐漸取代了班級的部分功能。班級的角色逐漸淡出了校園文化的舞臺,而學生組織逐漸成為校園文化的活躍分子,成為校園文化的主力軍,形成校園文化的新載體,是高校第二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7]。在學校的精神文明建設中,對建設良好的`校風、學風,營造濃郁的校園文化氛圍,對傳承學校的優良傳統,起著重要作用。

  學生組織為大學生施展才華、鍛鍊才幹、鑄造品質提供了廣闊的舞臺,成為大學校園文化的新載體。因此,在日常開展學生組織工作時,應注意重視學生組織,強化服務意識。對學生組織在構建和諧校園文化中所起的作用和產生的影響應給與充分的肯定。在管理上“重在引導,減少干預”,主要在政治方向上把握和引導,其他方面具體做到:要放手,但不能放任。要信任,但不能掉以輕心,要積極引導,而不是簡單應付[2]。

  2、深入指導學生組織開展特色、品牌活動,促進和諧校園文化建設。

  校園文化是學校生存和發展的靈魂,也是學校可持續發展的精神動力[8]。健康和諧的校園文化和良好的環境氛圍使學生的自主發展在參與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得以展現和提升,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將德育滲透到教書育人過程中[9]。學生組織透過舉辦各種有特色的“第二課堂”活動,從而參與校園文化的建設中。須指出的是:校園文化建設絕不能搞“膚淺流俗,華而不實”的形式主義,不能簡單地把校園文化活動理解為幾場熱熱鬧鬧的歌唱比賽或者幾個簡單的團日活動。因此,學生組織在舉辦各項課外活動時應深入瞭解情況並給與科學指導,使每一項活動都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充分發揮“第二課堂”的作用,這樣才能激發廣大師生參與的熱情。此外,加大投入,創辦“品牌”活動。以實施科學文化素質教育為基礎,以建設優良的校風、教風、學風為核心,以最佳化學園文化環境為重點,以樹立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導向,弘揚主旋律與突出高品味和努力建設體現社會主義特點、時代特徵和學校特色的校園文化才能不斷滿足大學生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10]。

  深入指導學生組織開展“第二課堂”活動,舉辦豐富而具有 “特色、質量”的課外活動。辦出有內涵而具有“品牌”的活動以引導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導向,這樣學生組織才能在構建和諧、高雅校園文化中發揮其重要作用。

  綜上所述,構建高質量、高品位的校園文化,促進和諧校園文化的建設,營造和諧的校園環境。除了需加強學風和校風建設、樹立良好的校園風貌、提煉校園文化精神外,還需精心設計內容充實、形式新穎、富有特色的校園文化活動。大學校園的學生組織是校園文化活動的主要陣地。因此,學生組織管理工作的創新,能對學生組織進行科學指導,有效、規範的管理,有利於推進校園文化建設走上科學化健康的軌道。根據我校的實際對不同的學生組織(如學生會、雜誌社、大學生藝術團、社團聯合會、青年志願者協會)給與不同的引導,要做到科學指導,強化、規範管理。繼續辦好我校的大學生校園文化藝術節和學術科技節,培養大學生的科學精神、研究能力和創新意識,辦出高質量和品牌刊物,為大學生建立更多展示才華的平臺,從而營造良好校園文化氛圍,促進和諧校園文化建設。

  參考文獻:

  [1]周志強. 論學生組織在和諧校園建設中的功能變遷和現實選擇[J].山東省青年管理幹部學院學報(青年工作論壇),2006(6):8587.

  [2]許光舉,鍾呈生.學生社團的管理與創新[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4(9):205209.

  [3]穆林.高校學生工作方法的創新——從一個大學生輔導員的週記說起[J]. 思想教育探索,2007(2):5153.

  [4]文劍輝.踐行“三個代表”思想,強化高校學生工作[J]. 中山大學出版社,2004(9):3537.

  [5]黃明海.論構建高校和諧校園的基本途徑[J].思想教育探索,2007(2):33.

  [6]薛志娟. 新形勢下的高校學生工作思路[J].合作經濟與科技,2009 (15) :13.

  [7]魏憲平.堅持以學生為本,構建校園和諧關係[J]. 思想教育探索,2007(2):4748.

  [8]張德,吳劍平.校園文化與人才培養[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1(3):2730.

  [9]路保生.論校園文化在德育中的滲透作用[J]. 高校文化探索,2009(3):25.

  [10]王邦虎.校園文化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7):1823.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