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市場與經營服務發展管理論文

人才市場與經營服務發展管理論文

  一、人才市場公共服務與經營性服務協同發展的必要性及其優勢

  1、 公共服務與經營性服務協同發展是由於當前公眾需求的數量和質量無法得到滿足,政府也無力承擔起如此龐大的義務。因而,政府要主動追求和社會與市場協作,滿足公眾日益擴充套件的需求。

  2、公共服務與經營性服務協同發展是實現公共服務資源有效配置,提高公共服務效率的需要。公共產品的相關理論為公共服務的經營性提供了根據。按照薩繆爾森的定義,人才公共服務作為準公共產品,在理論上應採取政府和市場共同分擔的原則,透過多種組織形式,利用市場資源配置和市場主體的經營與技術優勢來有效地生產。當前政府壟斷的弊端日益顯露,在政府壟斷的形式下,公共服務效率低下,不利於資源的最佳化配置,耗費了大量的行政成本和行政資源,將公共服務與經營性服務相結合是改進公共服務質量,提高政府行政效率的必然途徑。

  3、公共服務與經營性服務協同發展是適應事業單位的改革方向的需要。我國政府所屬的人才市場大多數是事業單位或者參照公務員管理的機構,在事業單位的改革的大背景下,發揮好政府人才服務機構的作用,發展人才公共就業服務,把承擔行政職能的人才服務劃歸人才機構來辦理。另一方面基於人才中介,人才服務業行業本身的特點,在市場配置資源的大環境下,也必須依託市場化的資源、平臺和手段,更有效地開展好公共服務。將公共服務與經營性服務統籌發展為未來人才市場事業單位的改革推進做好準備。

  4、公共服務與經營性服務協同發展是適應產業發展政策和市場競爭的需要。國家已把人力資源服務業列入國家的產業目錄。各地關於加快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的政策加緊推出,在發展人力資源服務業的政策導向上都具有鼓勵多種形式、多種所有制、產業化的趨勢,源於社會化專業分工的服務外包、人力外包等專業化的市場需求在快速增長,為人才市場擴大業務規模、提升專業服務水平提供了良好機遇。

  二、公共服務與經營性服務協同發展的優勢

  1、公共服務與經營性服務協同發展有利於實現政府職能與市場化服務的有機結合。公共服務的作用將專注糾正市場失靈、彌補市場缺陷的政策性、公益性服務上,避免與盈利性經營活動之間的衝突。經營性服務採用市場化的經營機制,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培育提高競爭力為目標,吸引專業人才,提高人才市場的人力資源專業服務能力和市場開發能力,將人才市場經營性業務做大做強。

  2、公共服務與經營性服務協同發展有利於解決公共服務經費不足的問題。利用經營性服務產生的經營收入來貼補公共服務產生的經費不足,提高公共服務經費保證水平,還可以探索將部分業務外包給經營性服務主體承接。

  3、公共服務和經營性服務主體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共享客戶資源。在符合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的'前提下,公共服務主體可以承擔經營性服務客戶的公共服務業務,經營性服務主體也可以深入開發和延伸公共服務客戶群體的專業服務需求。

  三、人才市場公共服務與經營性服務存在問題及成因分析

  筆者長期工作於人才市場,經過研究認為,政府的人才服務機構要加快適應經濟發展要求,就要找到現實中公共服務和經營性服務存在的主要問題,剖析其原因。

  (一)資源分散,公共服務及經營性發展受限當前林林總總的人才市場眾多,資源分散,不同的人才市場辦理的公共服務的專案趨同但資料卻難以共享。為此,代理人員(注:本文指檔案寄存在人才市場人員)為查詢檔案或者就業報到證等,要經常奔波於不同的人才市場,導致效率低下,對公共服務的滿意度下降。而經營性的服務同樣由於資源分散的問題無法更好的開展,收不到應有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二)公共服務的傳統服務手段滯後不能滿足需求當前人才市場公共服務受傳統管理手段和管理觀念的束縛十分嚴重,公共服務仍是圍繞人事檔案產生的,如辦理畢業生轉正定級、檔案工資工齡延續、檔案工資套改、檔案身份的認定等傳統人事代理服務,而現行的大多數的代理人員所在的單位為企業化或者不在體制內工作,基本上不需要檔案工齡、檔案身份、檔案工資等服務,因此越來越多的代理人員質疑人才市場所提供的公共服務。這些服務延續舊的作法缺乏對需求的判斷,缺乏人性化服務。同時公共服務手段中對流動人員的需求不太瞭解,缺乏需求的動態反應能力,服務創新能力不強,服務產品粗糙。公共服務的設施和手段也比較傳統落後,急需再造服務流程,提高資訊化支援程度。

  (三)公共服務的經費不足有礙提升服務水平人才市場的公共化服務是普惠制的服務。以中國海峽人才市場為例,現有有效檔案8萬份左右,可是每年人事代理的繳費率僅為8—10%,而管理檔案需要建國家一級檔案室,配備服務櫃檯裝置,配備檔案室管理、審檔人員和到高校及市場接轉檔案的人事專員以及為檔案證明提供後臺服務的各類人員合計百餘人,從裝置經費到人員人工成本到各項辦公經營場所費用開支,僅以10%的繳費率所收到的費用不足以支付目前公共服務的開支,更不用說業務內容和範圍創新拓展的經費保障。

  (四)經營性服務發展受制於體制約束目前人才市場實施經營性服務受體制約束,經營性服務既不能成為公共服務的補充,又不能完全按企業化運作,服務產品單一,內容簡單,不能適應市場需求。經營性服務和公共服務在實際管理上實行了一定程度的內部獨立管理,但是總的管理體制仍是一體的,在操作上存在目標、定位、價格等衝突,導致兩類服務的業務發展都受影響。以現在開展經營性服務中人才測評為例,該產品本可用於拓寬高校畢業生就業、企業新入職員工招聘、職工職業生涯規劃和幹部晉級等,具備廣闊市場空間,而在人才市場內部尚未充分按企業化管理市場運作的情況下,該測評產品僅服務於部分國有單位的幹部選拔,而且主要針對機關單位提供,不能根據市場的需求進行合理定價,價格遠高於市場預期,比如一份電腦出的基礎測評報告就要300元/人,手工出的測評報告高達2000元/人。人才測評原本是一個很好的經營性主打產品,卻成為人才市場偶爾使用的補充性產品,使用頻率極低,收益幾乎可以忽略。

  四、公共服務與經營性服務協同發展的主要舉措

  把適合人才市場經營性服務的產品,如人才派遣、人才測評、人才網路服務等,實行企業化管理,以滿足客戶需求為目標,注重服務的多元化和專業化,增強經營性服務能力。要積極探索與相關部門建立協調機制,形成人力資源管理和社會保障部門、公務員管理部門等相關部門相互配合、相互支援的工作格局,不斷提升經營性服務質量和水平。整合政府所屬人才市場和行業所屬人才市場的相關業務塊組,確保形成整體的力量和優質高效服務的鏈條,為客戶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完善服務體系,改進服務手段,加強產品創新人才市場在保證政策要求的公共服務正常運作的前提下,改革傳統滯後的服務體系,改變僅以傳統人事檔案為主要產品的服務體系,讓各方需求可以在多元的產品載體之間進行自由選擇。創新經營性產品的內容、形式、標準和定價等,根據市場的需求進行自主決策並實施。

  針對市場層出不窮的服務需求,經營性服務不僅可以針對公共服務受眾的附加需求進行產品開發,還可以圍繞從就業服務入手,從畢業生跨出校門到進入就業單位後的職業生涯提升的全過程開發產品,促進買方市場與畢業生的崗位匹配。同時未來可以將公共服務與經營性服務相結合,針對經濟結構快速調整中人才結構性矛盾突出的問題,共同設計完整的契約式服務產品鏈,提供人才就業資訊、職業推薦、人才測評、就業指導、個體誠信檔案、誠信評價服務等,還可以建立高階人才資料庫,開展高階人才推薦、薪酬管理、管理諮詢業務,從而最大限度擴大服務覆蓋面,提高服務層次,提高人才市場發展的影響力和帶動力。加強公共服務經費保障,促進公共服務體系建設。

  人才市場在未來大部份的業務收益來自市場競爭環境下經營性服務所創造的收益,把部份收益投入到公共服務的體系建設中,改造網路和資訊系統,提高服務效率,降低服務成本。中國海峽人才市場建設人才市場網上營業廳,透過網路平臺提供代理人員服務。改造服務場所,改善服務環境。推進高校服務站、工業園及技術園服務站的建立,實施公共服務視窗前移,貼近公共服務受眾實現“零步服務”。就業是民生之本,人才市場在公共服務中要推動更高質量的就業。在高校的就業指導方面要加強積極就業政策的引導,引導以高校畢業生為重點的青年就業者可以先就業再擇業,也可以以創業帶就業,多種形式的就業減少社會承納待業與失業的壓力,促進社會穩定。

  目前,中國海峽人才市場已建立了約50所高校工作站,並且推出了應屆畢業生8項全免費服務,包括免費辦理就業接收、辦理戶口落戶、職業生涯指導、簡歷製作面試指導等服務,豐富了公共服務內容,大幅度提升了公共服務效能。同時人才市場在人員的投入上可以適當增加人工成本,加強業務培訓,提高工作人員服務能力,開展人才智力引進、人事人才資訊管理、人才流動區域資料釋出服務等配套公共服務,有效促進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建設發展。

  五、結束語

  透過經營性服務擴大業務範圍,積極參與市場競爭,主動尋找市場機遇滿足客戶需求,不斷提高專業化能力,提高運營效率和經濟效益,成為具有競爭力和持續發展的市場主體。透過建立健全公共服務與經營性服務協同發展的大平臺,人才市場的核心要素將逐步實現從市場預見能力較低到具備貼近客戶需求的快速反應能力的轉變,從提供單一專案解決方案到整體性人力資源解決方案的轉變,從簡單產品服務到專業服務、品牌營銷的轉變,為制訂人才發展規劃、完善人才發現培養、管理使用、流動配置、創新人才工作體制機制,構建和諧勞動關係,實現滿足社會各方需求,促進建設創新型國家和海峽西岸經濟區科學發展、跨越發展。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