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是這樣培養出來的教育論文

語是這樣培養出來的教育論文

  先秦時中國人很重視“語”,孔子就曾開設“言語”一科,專教人練嘴皮子。今天的中國更是:文章不見得天天要寫,話卻天天要說。廣告宣傳、產品推銷、應聘面試、社會交往等等方面無不在對“語”即口頭表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學中對“語”的培訓還得進一步加強,這裡我就這一問題談點體會。

  一、思維能力的培養

  有的人說話往往前言不搭後語,滿腔的話兒卻不知從何說起,這其實就是思維紊亂的表現。由於口語表達的特點是必須當場面對面地進行,因此“語”對思維的速度、反應的要求更高,這就要求語者的思維要像一個加工廠,經過一個閃電般的分析、綜合、歸納、演繹、聯想、想象,根據不同的物件、場合、氛圍等情況進行判斷,然後藉助於詞語,按一定句式轉換成外部有聲語言表達出來。這種加工過程不僅精度要高,而且速度要快。因此“語”的訓練對“文”的條理性、邏輯性有良好的促進作用。根據“語”的思維步驟和特點,可以藉助以下方法進行培訓:

  1、藉助老師分析文章的方法。教師上每篇課文時,事先可準備好一篇同題材的文章,讓學生對照老師分析範文的思路,用自己的.語言口述出來。如較學習《棗核》一文時可以讓學生品析余光中的《鄉愁》,比如兩文在手法上、內容上的相同點等。這樣使學生覺得有章可循、有話可說,就不易緊張,容易發揮正常水平,從中也能體會到說話打腹稿的好處,從而主動地養成這一好習慣。當然教師也不必只侷限於課文,還可以讓學生分析電影、故事、戲曲及日常見聞等。

  2、口頭擴寫、縮寫,看圖說話等。如學習了《刻舟求劍》,我們就可以要求學生對楚人的動作、語言、心理進行想象,從而完成擴寫訓練。還可以讓學生挑選自己擅長的熟悉的事情,聯絡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聯想和想象,進行闡述。口頭縮寫可與擴寫結合進行,如讓學生把讀過的長文章用簡短的語言概括,這樣也可以起到培養學生思維條理性的作用。

  3、課堂問答。問答訓練是教師進行“語”的培養的一個省時、簡便、易行的方法。有的教師在進行課堂問答時往往只注意到問題的正確性,忽視了培養學生回答問題的表達能力。其實老師在學生的回答中可以教會學生針對問題,不要答非所問;教會學生對問題的判斷分析能力,然後該說明的說明、該分析的分析,教師要對說明分析的條理性進行點評。

  二、詞語的積累

  口頭表達時,心理有話要說出來還得有足夠的詞句供應,以免有“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煩惱。要把說的意思清晰地表達出來,還得有迅速準確的選片語句的能力,詞句的積累和運用練習就尤為重要了。

  1、課堂練習。

  學生不重視寫作,說話時也常有“書到用時方恨少”的苦惱。為此,教師應該要求學生把課內外閱讀到的一些準確生動優美的詞句挑選出來進行賞析,並讓學生仿用。另外,課內外看到的成語、諺語、警句、典故等也要有意識地補充給學生,教會他們理解、運用,可以按照先解釋再造句然後寫片段、組文章的步驟練習。 2、課外積累。這主要是指一些口語的積累,這也是學生豐富自己口語表達內容、提高口語表達能力的重要手段。由於這些口語具有明快、簡短、富於表現力等特點,而且往往是多種修飾的綜合運用,和日常生活貼近,學生易記,而且願意主動運用。

  有了豐富的語句積累,就有了“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的感覺,說起話來就能信手拈來、侃侃而談,可以避免說話內容的蒼白無力,提高“語”的技巧性、藝術性。

  三、詞語的運用

  同樣的說話內容,有的人結結巴巴、抓耳撓腮,有的人卻抑揚頓挫、神采飛揚,其中重要原因是說話的技巧運用水平高低的不同,包括用於表情達意的音調(聲音的高低粗細)、音質(發音質地的純淨度)、音速(說的節奏)、音重(說話力度),以及強化效果的手段、表情、姿態等。下面介紹幾種常見的教學方法:

  1、朗讀。可分為集體朗讀、分段落朗讀。除了積累詞語、增強記憶力,它還對掌握口語表達技巧很有好處,學生朗讀過程中的口齒、聲帶都得到了有效鍛鍊。可著重訓練學生的發音、語速、語調、語言。教師可選用一些感情色彩較鮮明的文章來進行訓練。如朗讀《春》應當用活潑的語調、跳躍的語速來表現輕快、明朗的作品風格,語音也較高;朗讀《再別康橋》要用悠緩、輕柔的語氣,讀出文中隱含的絲絲愁緒。

  2、演講、辯論。這兩種形式對動作表情的要求較高,因為它不僅使人聽到,還使人看到,既要“講”又要“演”,要求運用面部表情、手勢姿態的變化來增強講的感染力。

  3、觀摩。可組織學生聽磁帶範讀,或觀看視屏(配音的示範)、話劇表演,教師從旁指導學生有重點地揣摩、體會其中的各種朗讀技巧,讓學生模仿或換用其他的表現形式(換不同的語速、語調等),以比較不同的表現效果。

  四、語言運用的規矩

  這裡的規矩是指說話時語音的一些外在形式的通行規範。如語者視線方面要求直視對方或環視周圍以便於溝通交流;穿著要莊重整潔;站、坐姿要端正、自然。這些只要開始訓練時教師就注意督促學生養成好習慣,在以後的口語實踐中不會成為太大的問題。另外,語者的自信心非常重要,這對於克服“語”的緊張心理有重要作用,可以透過充分準備、旁觀者鼓勵和多次練習實踐的辦法來克服。

  以上談的是“語”的培訓的可行性與必要性。作為一名教師,實在不願意看到學生們出現能妙筆生花卻不能侃侃而談的現象。培養出“文”、“語”雙全的高素質人才而不僅僅是答題能手,才真正是語文教師的最大心願。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