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要重視培養學生的批判意識論文

語文教學要重視培養學生的批判意識論文

  摘 要:現在的中學生,處於資訊高度發達的時代,又精力充沛、充滿活力,因此,在許多新事物、新知識上,遠遠優於教師。在此情況下,我們還用過去資訊不對稱時的做法,拿著參考書的現成結論來束縛學生,只能壓抑學生的求知慾,限制學生獨立思考。長此以往,學生就會在思想上形成惰性,我們的教育結果,只能培養出一群精神侏儒,培養出一批馴服的思想奴隸。為此,作為教師,要努力改變目前課堂教學現狀,加強個人素養。

  關鍵詞:研討式 思維方法 知識面 人文底蘊 批判精神 反思感悟

  一、努力改變目前課堂教學現狀

  1、教師要善於用“我認為”。語文在中學所有學科中內涵最豐富,發揮空間最大,也最需要教師有思想、文化底蘊。對於課文的分析、理解,本來就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一千個人讀《哈姆萊特》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說的是文學作品的理解,在以文學作品為主的語文教學中,這一點也完全適用。既然如此,教學參考書中的觀點、分析,那是編者的認識理解,只能做我們教學的參考,絕不能成為教學的依據。課堂上,語文教師必須善於使用“我認為”,以深入研究為基礎,談出自己的觀點、看法,言之成理,言而有據。同時,可把各家各派的觀點、看法攤給學生,讓學生知道沒有唯一的結論,需要自己去分析、去研究,教師只提供必要的材料和引導,讓學生人人從獨立思考中得出自己的結論。久而久之,學生的懷疑精神就會得到培養。

  2、進行“研討式”教學。所謂“研討式”語文課堂教學,就是透過“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在系列問題的引導下,讓學生就學習中的某些問題自主地交換意見,以實現學生對知識的深刻理解和充分掌握,培養學生動腦、動口、動手等綜合能力。在這樣的課堂上,大家都以解決問題為目的,以探討、爭論為手段,寬鬆和諧,氣氛熱烈。透過研討,促成思想、觀點的碰撞,從而互相啟迪,把對問題的理解引向深入,也就為培養思想者奠定了必要的基礎。

  3、教給學生創造性思維方法。我們要培養學生的`批判精神,必須教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方法,學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方法才不會茫然無措、漫天刷漿。如:形式性發問,即對於一個句子或一個命題或由這個命題所表達的思想和結構針對句子的關鍵詞提出問題;聯想式發問,即用近似、相似、相關、相當的詞語去替代並作為疑問提出或對相距較遠的問題加入想象成分進行提問;異向性發問,即從相反方向,使用“無”、“不”、“反”等詞提出問題;反思性發問,即對命題的前提,尤其是對隱性前提的質疑,進而產生問題。

  4、激勵學生質疑。“學起於疑,思源於疑。”疑就是問題。問題是思維的火花,學生在閱讀中能發現和提出問題,是獨立思考的表現,對課文的理解也會在提出疑問的同時不斷地加深。所以教師要對學生的質疑多加鼓勵:當學生踴躍地發表獨立的見解時,教師與同學們一起投去讚許的目光;當學生大膽地對名篇提出不同的看法、向教師表達自己的意見時,教師與同學們報以熱烈的掌聲;當學生提出一些有質量的問題時,教師應組織討論……這樣學生的思維會不斷地迸出火花,會學得更積極、主動。讀書熱情,其質疑的勇氣和批判的精神會自然得到培養。

  二、教師需要加強個人素養

  1、拓寬自己的知識面。語文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是一致的。作為語文教師,必須學習瞭解各方面的知識,不僅是社會科學的各個學科的知識,還有自然科學的各個學科的知識。知識淵博,才能有效地引導學生質疑;倘若教師只侷限於課本那點東西,學生提出課本以外的問題就茫然無知,又怎能有效地指導學生?現代教育倡導研究性學習,在研究的過程中必然要遇到許多新問題,接觸到大量新知識,擴充套件到許多新學科領域,語文教師不能積極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就會被現代教育邊緣化,從而無立足之地。

  2、強化自己的人文底蘊。現代的中青年教師都經歷過中考、高考,學校讀書時,為應付考試而疲於奔命,根本沒時間大量讀書,特別是一些經典書籍;踏上工作崗位,忙忙碌碌,更不能靜下心來讀書。沒有一定的文化底蘊,我們又怎樣向學生傳遞人類文化、文明,怎樣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

  3、培養自我的批判精神。中青年教師絕大多數是從學校走向學校,接受的是應試教育,實施的也是應試教育,因此,教師自身就嚴重缺乏創造精神。在這種情況下,語文教師跪著教語文是必然的選擇。要改變這一現狀,必須從教師著手,教師首先要有懷疑和批判精神。這就需要語文教師做到:一是要廣泛閱讀古今中外經典名著,汲取人類文化的豐富營養;二是要深入研究所教內容,絕不囫圇吞棗、照本宣科、拾人牙慧;三是要廣泛收集資料,對比研究,特別是觀點對立或有分歧的爭鳴文章;四是瞭解最新的學術動態,掌握第一手資料,有助於我們與時俱進、開拓創新。

  4、進行積極的反思和感悟。別人的思想、觀點,必須經過我們自己的教育實踐進行檢驗,透過不斷的反思、感悟,內化為我們自己的思想,唯有如此,我們的認識才能不斷深化和提高。現在,許多教育理論文章呼籲教師要加強教學反思,反映的是時代的呼聲、教育的呼聲。作為語文教師,我們必須把它變成個人的自覺行動,反思我們的教育思想,反思我們的教育實踐,反思我們的教育藝術等,在反思中感悟,在反思中內化,從而不斷成長。反思感悟的一個重要手段,就是寫教學隨筆、教學日記、自己的教育故事等。這同時又能提高我們的寫作水平和語言表達能力,一舉多得。語文教師應該行動起來,以新的行走方式,誕生一個有獨立思想的新我。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