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背景下的漢語言教育改革的思考論文

教育改革背景下的漢語言教育改革的思考論文

  摘 要:本文從當前我國高校漢語言文學教育的現狀入手,著重分析漢語言教學中存在的現象與問題,並結合當前國家教育改革背景下,對於如何改革創新漢語言教育提出了幾點對策。

  關鍵詞:

  關鍵詞:教育改革;漢語言

  為了響應黨關於“優先發展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號召,教育部出臺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綱要明確提出了對於高等教育改革的要求。縱觀高校漢語言教學現狀,存在教學模式老套,教學方法單一,教育理念落後等問題,漢語言教學的現在不容樂觀。因此必須改革創新漢語言教育,提高教學效果,為國家培養複合型、應用型人才。

  一、漢語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1、教學方法單一,教學手段傳統

  隨著我國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對於教學方法與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目標,要求教師要嚴格按照“教”與“學”相結合的方針,按照每個學生的個性特質和素質水平採取相對應的教學方法,要因材施教、因地施教。現在的漢語言教學中,教師完全按照傳統的滿堂灌式的教學方式教授學生知識,這種枯燥、乏味的教學方法大大降低了學生學習漢語言的興趣,削弱了漢語言教學的效果。另外,由於部分學校受自身硬體條件的限制,使得漢語言教學缺乏現代化、數字化的教學手段,沒有利用和發揮現在資訊科技在漢語言教學中作用,致使教學效果和質量不太理想。

  2、依然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課程結構單一

  在目前的漢語言教學中,大多教師還在沿用最傳統的填鴨式的教學模式,課堂講解缺乏趣味,沒有將“教”和“學”有機結合起來,學生學習漢語言知識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大大降低,出現厭學情緒,使得教學效果很不理想。另外,漢語言專業課程結構沒有根據社會的發展而不斷更新與完善,現在的漢語言課程結構單一,大多是理論性的課程,缺少那些與社會生產生活有關的實踐性、操作性的課程,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只能夠“紙上談兵”,不具有很強的實際操作、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

  3、教師自身的教學素質與水平不高

  漢語言文學知識體系龐大,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具有比較完善的知識體系,具有駕馭漢語言教學的能力,現在的教師由於自身知識體系不夠健全,不能夠很好解答學生的各種疑問,這就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漢語言的教學效果與質量。教師在講授漢語言知識中由於缺乏必要的語言魅力,使得課堂氣氛不夠活躍,學生學習知識的積極性不高,再加上教師講課方式總是按照課本大綱按部就班的講授知識,沒有與學生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沒有給學生自由發揮、自主學生的空間,大大束縛了學生的創造性與主動性,使得學生對於漢語言教學產生厭煩情緒,使漢語言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二、改革創新漢語言教學的建議

  1、加強漢語言專業教師培訓,提高教師綜合素質水平

  目前漢語言教師的教育理念還緊緊停留在傳統式的應試教育模式上,雖然有些地區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了適應教學改革的要求,摸索出了獨有的教學技巧,但是這些教學技巧的實踐性、有效性還有待於進一步考證。要加強漢語言教育專業老師的教育理念的培訓,增強漢語言教師的責任意識,使教育理念深入每個教師的心中,並落實到具體的行動中,最終達到實現提高漢語言教學水平、增強教學效果的目標。

  2、設計構建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

  目前的漢語言專業課程的設計不能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和現實問題解決分析的能力,因此為了達到培養高層次、專業性的`社會應用型人才的目標,必須在教學實踐中深入貫徹這一目標,對漢語言文學專業課程進行設計改革。針對目前課程的缺陷,應該增設一些相關的選修課,例如公文寫作、中外詩詞鑑賞、公共關係學、管理學、美學、藝術學等,透過這些輔助性課程的開展,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緩和學習自身專業知識的厭學情緒,另一方面可以促使學生學習瞭解更多的相關知識,有益於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更好的實現培養社會需要的複合型、應用型的人才。

  3、採取現代化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

  漢語言教師在教師實踐活動中,應該根據漢語言文學專業性質並結合所教授學生目標的學習能力、學習態度等因素,採取引導式、啟發式的教學方法,如互動教學法:即要求教師善於營造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教學氛圍,強化師生間的合作與交流;探究式教學方法:教師應當在教學中有意識、有目的地培養學生質疑的精神,師生共同質疑、相互質疑;自主式教學法:學校應當利用網路資訊科技,建立現代漢語資料庫,為學生提供課件、講義、考試試題、學生優秀作品以及研究成果等資源,使學生在網路學習平臺上自主開展個性化學習,從而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

  另外,還要緊跟時代的發展採取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積極推廣應用現代資訊科技在教學中的實踐。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