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國際學生普通話語音能力測試及培養策略論文

漢語國際學生普通話語音能力測試及培養策略論文

  在對外漢語教學中,語音教學是教學的起點,也是教學的基礎。周奕(2014)認為“一個漢語教師的語音能力和語音教學能力應該包括辨音、發音、識讀音、記音、示音、糾音、正音的能力。”①我們認為其中辨音、發音、識讀音、記音屬於語音能力,而示音、糾音、正音屬於語音教學能力。語音能力是語音教學能力的基礎,是開展語音教學的必要前提。

  1 受試者基本情況。

  本實驗的受試者是西南林業大學國際學院漢語國際教育專業 2013 級和 2014 級的 80 名學生。該專業學生具有女生多、母語為漢語者多,且多處於西南官話區的特點。經過進一步調查,14 名少數民族學生中,僅有 1 名能使用本民族交際,其他的均不能進行口語表達,僅能簡單聽懂,日常交際語為漢語方言。受試者基本情況詳見表 1.

  2 受試者語音能力測試及培養策略。

  在對外漢語語音教學課堂上,我們開展了針對辨音、發音、識讀音和記音四項語音能力的測試。我們從《漢語普通話語音圖解課本》②中挑選了 90 個詞語及 30 個句子。其中 30 個詞語和 10 個句子使用COOLEDIT軟體將其MP3 格式的錄音編輯成辨音和發音能力測試的錄音材料;30 個詞語和 10 個句子以漢語拼音形式記錄,作為識讀音能力測試的材料;剩餘的 30 個詞語和 10 個句子以漢字形式記錄,作為記音能力測試的材料。

  根據大部分受試者母語是西南官話的特點,語音材料重點考察的語音專案包含:①聲母:平舌音和翹舌音、鼻音n和邊音l、送氣音與不送氣音、唇齒音 f 和舌根音 h;②韻母:前鼻韻和後鼻韻、齊齒呼和撮口呼;③音節:輕聲、兒化以及聲調。

  2.1 辨音、發音能力的測試。

  關於辨音和發音能力的測試,主要採用聽後複述的形式。我們播放編輯好的錄音材料,男聲、女聲各一遍,要求受試者重複聽到的詞語或句子,並分析聽到的詞語或句子中的音節結構,說出聲母、韻母和聲調。該項測試中,90%的受試者能準確重複聽到的語音材料,分析音節結構,並能清楚辨別我們重點考核的`語音專案。我們認為,該項測試結果較為理想的原因是:除了“對外漢語語音”課程外,對受試者發音和辨音能力培養的課程還有“普通話”、“現代漢語”、“英語語音”,這些課程都訓練和提高了受試者的辨音和發音能力。

  2.2 識讀音能力的測試。

  識讀音能力的測試,主要採取認讀漢語拼音的方式。測試中,部分受試者對自己發音有欠缺的專案顯得沒有自信,不敢開口或發音模糊,如:當受試者發音模糊,教師要求再次識讀時,部分受試者直接拒絕再次識讀。另有兩名受試者在鼻音 n和邊音 l 一項的測試中,申請不參與該項測試。我們認為,受試者在識讀音測試中,因為測試材料為漢語拼音,部分受試者對自己發音有欠缺的專案就產生了更大的畏懼心理。而在發音測試中,因為測試材料是錄音形式,標準語音的輸入能讓受試者降低心理畏懼程度,對自身發音不足的專案也勇於開口,準確率也較高。

  2.3 記音能力的測試。

  我們要求受試者根據《漢語拼音方案》,使用漢語拼音為記音能力測試材料中的 30 個詞語和 10 個句子注音,以考察受試者的記音能力。測試結果詳見表 2.

  從正確率來看,受試者的記音能力方面存在的問題比較多。透過分析,我們發現,語音專案的偏誤和受試者的籍貫有一定的關係,如平翹舌音一項,河南籍受試者產生偏誤的機率較高。鼻音 n 和辨音 l,四川籍受試者產生偏誤的機率較高。

  前鼻韻和後鼻韻,雲南籍受試者產生偏誤的機率較高。齊齒呼和撮口呼,雲南籍(曲靖地區)受試者產生偏誤的機率較高。另外,也發現了一些我們以前沒注意到的語音偏誤型別,有 4 名受試者無法分辨二聲和三聲,在記音時二聲和三聲完全混淆,有 1 名受試者完全不知道聲調,不會標調。

  但在進一步整理受試者的記音材料時,我們發現受試者的實際記音能力與上表中的資料有一定的差異。其中最突出的是前鼻韻和後鼻韻一項,雖然該項的正確率達到 66.72%,但進一步分析受試者的記音材料時,發現部分學生為了保證一定的準確率,採取了迴避措施:在無法區分前、後鼻韻的情況下,將所有鼻韻母統一記為前鼻韻或後鼻韻。採用該種方式記音,保證了部分準確率,但也表明這部分受試者該項的語音能力存在較大問題。辨音能力是語音能力的基礎,能正確辨音就應該能正確記音,為什麼受試者辨音和記音能力測試的結果相差較大呢?

  經過分析,原因是:首先,兩次測試使用材料形式不同。辨音測試使用的是錄音材料,而記音能力測試使用的是漢字文字材料。從語音形式的表現上來看,錄音材料較漢字文字材料更加清晰、準確、直觀。大部分受試者因受方言影響,普通話語音能力存在欠缺和不足。所以在處理錄音材料時,可以直觀感受到標準發音的語音形式,但在處理漢字文字材料時,只能依賴自身的語音系統做出辨別與記錄,導致準確率下降。其次,受試者在記音測試中被要求嚴格按照《漢語拼音方案》規定來記音,但大部分受試者對《漢語拼音方案》的相關規定並不瞭解和掌握,導致記音符號不符合標準。如:兒化和輕聲記音測試的準確率都較低,並不是因為受試者無法辨別齣兒化和輕聲,而是不會使用規範的記音符號。“花兒”記音為“hu ér”或“hu ér”或“hu er”、“饅頭”記音為“mán tóu”或“mántóu”.對《漢語拼音方案》中的隔音符號、改寫規則、省略規則、標調規定等更不瞭解,如“西安”記音為“X n”或“x n”,隔音符號的使用人數為零。“下雪”記音為“xiàxü ”.有的受試者在 i 上標調時,沒有省略 i 上的點。部分受試者記音時聲調位置完全錯誤。教師在觀察受試者記音時,還發現部分受試者在書寫二聲聲調符號“/”時從右上往左下方向書寫,而書寫四聲聲調符號“”時,從右下往左上方向書寫。綜上所述,我們認為雖然“普通話”、“現代漢語”課程都涉及《漢語拼音方案》,但《漢語拼音方案》並沒有引起受試者的重視。

  2.4 受試者語音能力培養策略。

  根據語音能力測試的結果,我們認為在對外漢語語音教學課堂上,還應該加強對受試者語音能力的培養,尤其是記音能力的培養,在接下來的課程教學中採取了以下措施:第一,加強了普通話語音理論知識的講解,加強發音方法的指導。首先,系統介紹了漢語普通話的音節系統、語流音變、語調。其次,對發音有欠缺的群體和語音專案進行了針對性地分析與指導,並結合受試者自身的發音問題,對外國留學生在學習普通話中的重難點進行了偏誤分析。第二,完整系統地介紹了《漢語拼音方案》的相關規定,提高受試者的記音能力。結合記音測試的材料,對《漢語拼音方案》中的各項規則進行了分析和總結,規範記音符號的使用。第三,語音能力測試常規化。結合語音教學中的重難點,每堂課上都開展朗誦、聽錄音記音、看漢字寫拼音等專項訓練,使受試者的語音能力得到鍛鍊和提高。

  3 結語。

  透過以我校國際漢語教育專業的 80 名學生為研究物件,從辨音、發音、識讀音、記音四個方面,對該專業學生的語音能力培養進行的探索。我們認為,對外漢語語音教學課程的教師應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注重結合相關課程的教學,尤其針對《漢語拼音方案》進行系統完整的介紹,同時將朗讀和語音測試常規化,在課堂教學中進行隨堂辨音、發音、識讀音和記音小測試,對測試中反映出的問題及時糾正。希望我們的探索能供漢語國際教師、漢語國際教育決策者及師資培養者提供參考。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