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生態農業發展現狀及展望論文

我國生態農業發展現狀及展望論文

  1引言

  我國農業發展經歷了原始農業、傳統農業和現代農業3個重要歷史階段。隨著科技的不斷髮展和土地利用制度的改革,我國農業生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但這種發展是建立在以消耗大量自然資源和不可再生能源基礎上實現的,這種發展模式所帶來的弊端日益顯著,並引發了一系列具有全球特點的生態環境問題[1~4]。化肥、農藥的使用對提高農業生產率以及產量,解決我國乃至世界糧食危機發揮了巨大作用,但化肥和農藥的廣泛應用也帶來了食品安全、環境汙染、土地沙漠化、生物多樣性銳減等一系生態環境問題,這種依賴於消耗大量森林、溼地、動植物資源為代價的高產出農業模式以逐步受到人們質疑,農業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近年來我國在生態農業發展方向上取得的成就,生態農業結構和功能得到了進一步最佳化,但仍存在理論基礎不完備、產業化水平不高、組織建設能力不足等諸多問題[5]。

  2國內外生態農業發展現狀

  2.1國外生態農業發展現狀

  生態農業最早興起於歐洲,早在20世紀30~40年代在英國、瑞士、日本等得到發展;20世紀60年代歐洲的許多農場的生產模式已經逐步轉向生態耕作,70年代末東南亞地區的一些國家也開始初步探索生態農業;至20世紀90年代,生態農業在世界各國得到了較大發展,形成了較大的規模[6~8]。最早開展生態農業試驗示範的國家是英國,生產者根據市場的需求來有針對性的生產某種產品。此理論是由英國農學家A.霍華德提出的。但這時的生態農業發展過於保守,大多的形式為自我封閉式的生物迴圈生產模式,而且尚未得到政府和廣大農民群眾的支援和認可,發展較為緩慢[9]。在20世紀70年代後期,由於工業化發展的持續,在歐美等發達國家,環境汙染加劇,農業發展受到極為嚴重的威脅,糧食安全問題日益突出,因此在歐美快速興起了保護農業生產的生態農業新浪潮,在此形勢下,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盟(IFOAM)成立。1975年在國際生物農業會議上許多發達國家肯定了有機農業的優點,有機農業在歐美得到了廣泛的接受和發展[9]。日本生態農業的建立始於20世紀70年代,其側重點在於減少農田的鹽鹼化、農業面源汙染(農藥、化肥)等突出問題,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9]。東南亞地區菲律賓是開展生態農業建設起步較早、發展較快的國家之一[9]。菲律賓的瑪雅農場是國際生態農業的典範,大規模結合農工生產企業,最大限度降低從外部購買生產資料卻能保持高額效益,從而有效的減少了廢料和汙染[10]。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後,由於全球生態環境的破壞,可持續發展理念為全球所接受。可持續農業的地位得到了確立,該階段生態農業發展進入了新時代,無論是在發展規模、推進速度還是在發展水平上都有了質的飛躍。在西方發達國家,由於經濟實力和人均自然資源等方面的優勢,使得其生態農業發展著重追求生態效益,不再將農業的產量作為終極目標,發達國家生態農業用地比例逐步升高,普遍高於發展中國家。資料顯示,世界上實行生態農業管理的土地約1055萬hm2,其中,生態農地面積最大的國家是澳大利亞,擁有約529萬hm2,約佔世界總生態用地的50%,其次是義大利和美國[10]。截至2000年,全球194個國家中有141個國家開始或已經開始發展生態農業[11~14]。進入21世紀後,生態農業模式的耕地面積進一步增加,生態農業市場進一步擴大,據德國生態與農業基金會提供的統計資料,截至2001年末,世界經過認證的有機農場約有40萬個,世界有機農業土地面積已經接近2300萬hm2,主要分佈在澳大利亞、阿根廷、義大利等國家[15]。

  2.2我國生態農業發展現狀

  中國具有良好的農業文化傳統,並在長期的農業生產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經驗。但到20世紀80年代,我國農業的弊端逐步顯露出來,農業生產與生態環境破壞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化肥和農藥的過量施用導致生物多樣性降低;農業灌溉用水的大幅增加導致水資源匱乏;過度開墾和森林植被破壞、溼地資源破壞、超載過牧等行為導致水土流失以及土壤沙化現象嚴重[16,17]。基於此,生態農業的發展模式在我國開始逐步引入。我國生態農業是在針對中國面臨的生態環境問題下產生的農業可持續發展模式,是一項政府引導和大力扶持、農民自發創造、科技人員積極主動參與的偉大生產實踐,生態農業在我國的發展具有一定的客觀必然性[18]。1993年,國家各部委聯合組織開展了全國51個生態農業試點建設縣,取得了顯著的.經濟、環境、社會、生態效益[18]。經過6年的建設,51個試點縣在1999年通過了國家相關部門的驗收,取得了試點成功。各生態農業縣的國內生產總值、農業總產值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增長率均有顯著提高;水土流失、土壤沙化治理率分別達到73.4%和60.5%,森林覆蓋率提高了3.7%,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提高顯著[18,19]。到目前,我國生態農業建設面積約1000萬hm2,佔我國農業耕地面積的12%,目前我國生態農業包含了生態農戶、生態農業村、生態農業縣乃至生態農業省等,遍佈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我國現有的生態農業模式大致可分為物質多層利用模式、生物互利共生模式、資源開發利用與環境治理模式、生態農業觀光旅遊模式等。生態農業建設的推進加快了我國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步伐,有效的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經過多年的探索和發展,我國已經創造出了適合我國國情的生態農業模式,並初步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生態農業配套體系。初步形成了國家、集體、個人投入相結合的市場運作方式[18]。

  3中國生態農業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中國生態農業發展面臨傳統農業思想觀念、技術的不完善、缺乏資金以及市場化程度不高的影響。中國農業的歷史悠久,中國傳統的農業具有刀耕火種、靠天吃飯的特點,自身發展的封閉性和對自然的依賴性使其排斥外部衝擊,造成了生態農業推廣受阻。另外,我國的生態農業發展的時間比較短,加之科技水平較發達國家落後,造成了技術上的不完善,為生態農業發展帶來了阻力。資金投入短缺一直是長期制約生態農業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我國財政對農業的投入雖然保持著絕對量不斷增加,但其佔財政總支出的比重卻在保持著逐年下降[10]。改革開放以後,我國由計劃經濟轉為市場經濟,而農民對市場經濟缺乏認識,對其認可度不高,因此不會按需生產,帶來了推廣的阻力。

  4展望

  結合國外生態農業的發展趨勢,綜合判斷出未來中國生態農業的趨勢。一是生態農業將成為未來中國農業的新趨勢。需要轉變農民傳統的注重產量、忽視生態環保理念的思想,需要透過農村職業教育和專業技術培訓,提高農業勞動者素質。二是生態農業的面積將不斷擴大,體系需更加完善,在發展過程中要逐步推進生態農業產業化,以市場為主導,發展多種生產型別、多模式、多層次的經濟結構。三是資金支援力度需不斷加大。四是將培養相關技術人才,為生態農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援。五是制定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規,理順政府、農民、企業、科技實體以及社會組織等相關利益群體間的關係,形成由政府引導,科技實體與社會組織積極參與,農民與企業共同建設的生態農業組織。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