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體育中對學生的學習評價論文
小學體育中對學生的學習評價論文
摘要:隨著新課程教學改革的深入推廣,對小學體育課程的評價標準進行了相應的調整。在傳統教學理念的指導下,檢測老師專業技能與學生學習狀況的標準手段就是考試,但是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新型潮流下,傳統的考試不再是檢驗學生學習效果的唯一表現形式。本文主要立足於常年的體育課程教學實踐經驗,簡要分析開展小學體育課程評價的操作方式。
關鍵詞:小學體育課程;學習效果評價;教學應用
小學體育課程的開設是改進學生體能機制,培養良好運動習慣的基礎環節,科學、規範的檢測機制是保障教學專業性與學生學習技能總結的關鍵環節。但是,在我國部分學校的小學體育課程的檢測存在流於形式,或者僵化呆板的現象。本文主要探討在新課程教學改革時代背景下,如何開展小學體育學習評價的操作方式。
一、傳統小學體育評價方式的不足
(一)評價內容單調
我國傳統小學體育評價立足於增強學生體質的核心理念,但是由於客觀因素的限制導致基礎教學階段的體育評價內容單一,挫傷測量學生體育技能的科學性。對小學體育課程的評價最突出的一點是過於看重體育技能與運用技巧的評價,忽視學生學習態度、情感、價值觀的變化。依據傳統的評價方式,部分學生不需要刻苦努力也能夠取得不錯的體育成績,對於體質基礎不夠突出的學生,經過刻苦努力之後也難以取得明顯的進步,單一的評價方式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會嚴重挫傷學生學習的熱情與自尊心。在追求體育技能的測評時忽視對該技能的靈活運用是傳統評價方式的另一個特徵。比如在“運球上籃”這一體育技能時,在實際測評的現場往往只有一個學生單獨操作這個動作,籃球場上沒有任何阻礙,導致學生往往能夠在該技巧的檢測中獲得不錯的體育成績。但是在實際的比賽現場或者是實戰場合,成績優秀的學生依然難以具備很強的戰鬥力,老師不合理的測評方式難以在本質上提高學生的體育操作技能。
(二)評價標準的'片面化
評價標準的片面化最直接的表現形式是嚴重忽視學生之間的個體化差異,在同一的測量標準下難以促進學生的長遠發展與體育技能的提高。統一的評價標準主張工廠批次生產的操作模式,忽視學生的個性特徵與興趣愛好,機械化的評價方式不僅難以測量出學生的實際水準,更對學生的個性發展造成損害。比如說在測量百米短跑成績時,普遍採用15秒為標準成績,對於體育天賦不錯的學生能夠輕鬆達到合格標準,但是對於基礎不夠突出的學生就容易陷入被動的學習局面。統一測量的標準化,難以實際考慮學生的能力標準,不利於學生的長遠發展。單一化的小學體育評價標準更是挫傷體育教學的多樣化發展。統一的標準測量會導致老師在實際的教學環節注重考什麼,教什麼的學習模式中,以考試為導向的學習方式與學生的個人發展與體育課程的開設初衷相差甚遠,嚴重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評價主體的單一性
標準的教學評價體育是一種雙向互動,但是在小學體育課程的教學評價標準中主要是老師對學生進行單方面的學習評價,在教學擁有絕對評價權利的地位中導致學生成為被動的個體,片面單一的評價操作模式使得學生處於被評價的弱勢地位,自己的言行舉止都會被明確打分,在喪失主體性的評價操作中為學生的長遠發展埋下隱患。在具體的小學體育評價模式中,我們需要了解自己學習狀況的是學生本身,老師應該作為參評的客體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必要的後續指導,幫助學生更好地瞭解自己以實現自我發展才是設定教學評價體系的最終意義。所以,老師在實際小學體育課程評價中可以採用老師測評、學生自評及互評的多種評價方式幫助學生更為全面客觀地評價自己的學習情況。
二、完善小學體育評價的操作方法
(一)在多元評價標準中激勵學生
多維度的評價方式幫助學生全面客觀地瞭解自己的實際情況。老師在制定考核標準時,可以採用等級評價標準,或者有關學生進步幅度的評價標準。可以將對學生的評價方式處於靈活的更新與表動之中,保證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與時代的發展要求,在具有個性化差異的評價方式中形成對學生的激勵機制。
(二)在綜合評價中設定不同評價比重
老師在小學體育課程的評價標準設定中可以採用絕對性評價與相對性評價結合的方式促進學生體育技能的進步。比如老師可以將學生的測量成績進行同一時段或者統一專案的比較,在衡量學生的進步幅度中進行不同等級的評價。老師可以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合作精神、身體狀況進行不同程度的比分。多維度測評方式的設計既關注學生實際的體育技能又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變化進行綜合的評價。在評價設定的過程中,老師可以適度新增留言板,在評語環節,對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同步的學習衡量,幫助學生建立成長記錄帶。比如老師、家長或者同學都可以在測評表的特定區域寫下提高學生體育技能的建議,幫助學生在檢視自己留言的過程中進行自覺的改正。對於該評價留言學生享有隱私權,別人不可以隨意翻看。
(三)在發展性評價中提高學生的體育技能
老師應該建立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的測評成績,在鼓勵性的教學方式中幫助學生建立學習自信心。該評價方式需要老師立足於學生的學習整體情況,依據學生的學習狀況分析該生的發展性長處,進而在教學環節中做到有的放矢。比如老師可以採用檔案評價的方式,對學生長時間的學習情況和進步狀況進行同步記載,幫助學生在跟蹤式的評價方式中實現全面發展,適合小學體育評價的操作模式。綜上所述,小學體育課程的評價方式以增強學生體能素養為終極目標,但是在具體的評價操作模式中老師可以採用多樣化的評價方式,避免傳統測評方式的侷限性,在對學生運動技能、學習態度、情感、價值觀的全面評價中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老師在具體的小學體育測評方式中應該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的測評成績,立足於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和評價結果開展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式,最大限度地發揮測評模式發展中的原始教學意義。
參考文獻:
[1]陳玉琨,李如海.我國教育評價發展的世紀回顧與未來展望[J].華東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0(1):1-12.
[2]龔成太,王文生.體育教育專業體操普修課成績評價的調查結果與評價體系[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8,20(3):87.
[3]周逸先,趙婧.新課程背景下課堂教學評價的實施誤區[J].河北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10):136-138.
[4]李棟.關於構建“健康第一”體育課程目標體系及其效果評價標準的研究[J].肇慶學院學報,2003,24(2):8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