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農村小學勞動課的分層次教學論文

談農村小學勞動課的分層次教學論文

  小學勞動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實踐活動是勞動教學的重要形式,只有結合實踐開展教學,把學到的勞動知識與勞動製作融為一體,才能使學生做到知與行的統一,從而真正達到勞動課的教學目的。

  就目前農村勞動課教學的實際情況來看,有的教師在勞動實踐這一教學環節上,不是按學生年齡特點、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的差異進行勞動實踐教學;部分教師在處理勞動知識和勞動實踐的教學關係上,不是有所側重,而是平均用力。這就違背了新形勢下勞動課教學的自身特點,也就不能很好地完成勞動課教學的任務。鑑於此,筆者認為,要上好勞動課,除了依據勞動課的自身特點和宏觀把握勞動課教學的原則外,還要依據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年級層次、知識水平以及對實踐專案的興趣和了解程度等因材施教,這樣才能使學生主動熱情地參與學習和實踐,達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一、低年級勞動課教學中的實踐活動,應側重於培養學生“自我服務”的能力,對學生進行勞動興趣教育。

  農村小學一二年級學生,年齡一般在7-9歲,他們知識水平低、自制能力差,因此,在勞動課的實踐環節上,需要圍繞“自我服務”(自我服務不只是為自己服務,還包括為自己生活的班集體服務,為家庭成員服務,為夥伴服務)這一主題進行教學活動,從學生身邊的小事中選擇一些他們易於感興趣的事開展活動,教育學生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以培養、鍛鍊學生獨立生活的能力。如學習《洗手帕》(《勞動》第二冊)一課,可以設計出這樣一些實踐專案:“洗手帕比賽”、“穿一件自己動手洗的衣服”、“做一件讓媽媽高興的事”等。活動評比的原則是多鼓勵、少指責。這樣一來,既進行了勞動知識的教學,又對學生提出了勞動技能的啟蒙要求,還能培養學生參與勞動的興趣。

  二、中年級勞動課教學中的實踐活動,應側重於培養學生“自主”、“自制”的能力,加強對學生的勞動情感教育。

  小學中年級學生由於已經接受了兩年的學校教育,具備了一定的文化知識和自制能力,依賴性減少,許多事情都想“自己做”,這應該說是由低年級勞動教育培養成的“勞動興趣”向中年級階段形成“勞動情感”的一個平穩過渡。因此,我們應抓住這一良好契機,在指導勞動實踐活動時加強勞動情感教育,寓情感教育於勞動中。但是,學生在由“自我服務”向“自主”、“自制”的轉化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獨立自主能力,應該說還是比較脆弱的。在這種情況下,對學生的勞動實踐活動不能包辦代替,不能束縛他們的勞動積極性和自主性,而應當大膽放手,真正發揮學生在勞動實踐中自我教育的作用。為此,教師在指導學生的實踐活動時,應側重於引導:①教師應注意低、中年級層次的銜接,有的放矢地開展一些活動,讓學生由“自我服務”勞動及時轉到以“自主”、“自制”為實踐主題的勞動製作上來。如開展“小小巧手賽”、“今天我當家”等主題活動,以此來提高學生自立的信心,進而培養學生自主、自制的能力。②教師的指導一定要留有餘地,把握好尺度,儘可能多一些“懸念”,這樣才能既給學生更多動腦、動手的機會,又避免“扶而不放”、“越俎代庖”的現象。③注意發揮每個學生的積極性,多鼓勵學生動腦、動手,對一些哪怕是最粗糙的作品,教師也應給予肯定,決不允許用刺激性語言傷害學生製作的積極性。與此同時,教師還應注意透過勞動教育和實踐教學開發學生的智力,使每個學生的各種能力都得到鍛鍊,進而達到全面發展的目標。

  三、高年級勞動課教學中的實踐活動,應側重於培養學生的“自強”、“創新”能力,對學生進行勞動責任感教育。

  小學高年級學生已有了自己的獨立的思想,在低、中年級段獲得的各種能力正促使他們朝著“自強”的方面發展,他們已不願聽教師“多餘”的“嘮叨”,對教師過多的“指手劃腳”表示厭煩。在勞動實踐活動中,一些學生在操作、設計能力方面常表現出超越教師想象的可喜情景。為此,教師應給每一位學生充分展現自己能力的機會,給他們創造一個競爭的環境。在指導思想上,應本著培養學生“自強”、“創新”能力的原則,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進取精神。同時,指導教師要注意做到:

  ①充分做好後進生的促進、轉化工作,給他們以充分的信任和尊重,對他們身上表現出來的“閃光點”,哪怕是一點點,也要迅速捕捉,給予肯定,並使之發揚光大。

  ②指導實踐要因人制宜,因材施教,即使是同一年級進行同一個活動主題的勞動實踐,也要避免“一刀切”的標準。各人的能力有大小,智力有差別,其性格、興趣、愛好等都不盡相同,因此,在活動的主題確定後,要圍繞著活動的'主題進行分類施教。只要使學生在相應的年級段裡受到應有的教育,掌握需要掌握的勞動技能,便算是達到了教學目標,切不可求全責備。在這方面,我們做了一點較為成功的嘗試。如,為了配合小學高年級的勞動課教學,我們結合學校少先隊工作,在“六一”前夕,設計了一個以四、五年級學生為主體的“爭創勤巧隊員”的勞動實踐活動,讓學生各自發揮一技之長,規定在一個星期天內每人拿出代表自己最高水平的一件小製作,向“六一”獻禮。在所有參展作品中,可以說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有的男同學精心製作出搓洗板,有的女同學巧手織出柳編工藝品;有“高才生”改制的氣補塑膠槍,也有一般學生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完成的粗糙的刀刻木製品。展覽桌上,每一件小製作都凝聚了學生們的心血,令人喜愛,學生們也從中獲得了成功的樂趣。這次實踐活動出現了人人動手、個個參與的喜人場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小學高年級段對學生進行勞動責任感教育時,必須注意正確的導向,即處理好勞動課與升學的關係,特別是勞動實踐與文化課學習的關係。有些家長片面認為,勞動會耽誤學生的學習時間,影響升重點中學,他們不是積極地支援、鼓勵學生參加一些適當的勞動,而是過分地溺愛、包辦,把孩子“供”起來、“囚”起來,致使學生養成懶惰、依賴、嬌氣等不良心慣。這樣,學生的綜合能力不但得不到發展,而且會使他們失去在勞動中發展智力、運用知識的機會。我國現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人有兩件寶,雙手和大腦。雙手能做工,大腦能思考。”透過勞動實踐中的細心觀察、動腦思考和動手操作,會使學生的想象力和操作能力得到自然的發展,這對學生學習和鞏固書本知識,無疑將起到促進作用。

  勞動技術教育是學校整體教育的組成部分,勞動實踐過程是一項活動範圍廣、銜接嚴密的系列活動。因而,在活動時除了要依據兒童身心發展規律,有選擇地進行活動專案,達到不同層次的教育目的以外,還要注意小學各階段勞動實踐活動的形式和培養能力的側重點各不同。為此,小學階段的勞動實踐教育要從培養學生勞動情感入手,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勞動觀,使其養成勤勞動、愛勞動的良好習慣,透過參加校內的勞動實踐和社會公益勞動,獲取知識,提高能力,鍛鍊意志,進而形成尊重勞動人民、珍惜勞動成果的美德。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