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學中非同步教學法的應用論文

地理教學中非同步教學法的應用論文

  【摘要】隨著時間推移,非同步教學論不斷地發展和完善,在新課標改革之後,非同步教學法被更科學合理地運用在了多類科目的課堂教學中。初中地理學科具有基礎性、綜合性和實踐性的特點,教學內容很廣泛,內容豐富,既有社會科學的屬性,也有自然科學的屬性,因而對初中學生而言,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也不少。

  【關鍵詞】非同步教學法;地理;應用

  探究非同步教學論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由黎世法教授提出。所謂“非同步”是相對於傳統的班級授課制度——教師講到哪裡,學生就學到哪的“同步教學”而衍生的概念。比之於同步教學,非同步教學將學生從被動學習的地位反轉置主動學習。它體現學生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學習過程,從而達到高效率學習的目的。在新課標改革之後,非同步教學法被更科學合理地運用在了多類科目的課堂教學中。

  一、建立新型師生關係,創造良好課堂氛圍,打造活躍的“學習共同體”

  在傳統地理課堂上,老師根據教案,將地理知識傳輸或講解給學生聽。老師占主導地位,學生被動學習地理知識,教學過程的互動性差,老師和學生處在不平等的位置上。而要使用非同步教學法,需要學生自主創新地去學習,老師由原來的“灌輸知識者”變成“指導者”,師生的關係變為學生主導、教師輔導。教師需積極主動與學生溝通,讓學生產生更多的信任感和親切感,師生之間能真正平等相處。對學生而言,教師不再是權威在上不能挑戰的人,而是可以信賴和交流的朋友,這樣一種新型師生關係的建立便是非同步教學法實施成功的重要前提之一。在這樣的關係中,教師的任務是引導學生自主地富有創造性地去學習和思考。建立平等關係,是為了高效地進行課堂互動。在互動中,教師要細心觀察學生的自學情況,理解學生的感受,根據不同的情況採取不同措施,來保持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索的熱情。除此以外,教師要積極地營造出一個好的課堂氛圍出來,多以積極的鼓勵方式取代消極的批評方式。科學研究表明,當人處在積極愉快的氛圍中時,大腦皮層更容易興奮,能更能吸收資訊。只有才良好愉快的課堂氛圍中,學生才能保持好的注意力和學習積極性。真正有效地去自主學習知識,去創造性地解決學習中的問題。

  二、結合地理學科特點,積極創造非同步教學機制

  在新課標規定中,改變傳統地理學習方式,不僅要關注學生學習結果,更關注學生學習過程,以及其情感和態度變化。非同步教學法正是關注學習過程的一種先進方法。那非同步教學法的良好實施又需要什麼條件呢?首先,學生需有較好的自學能力。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去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地理學科的特殊性使得學習地理不僅要在課堂上認真學習,課後更是要下功夫。這也就更需要教師在教地理知識的`同時還需要傳授自學地理知識的方法和技巧。其次,教師應精心做好教學設計,在講義上做好知識結構綱要,設計好題型。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透過巧妙提問,激發學生思考,幫助學習整合學習資料,讓學生能沿著老師設定的知識主線,去積極探索新知識。在一個新知識點上,教師具體應如何引導呢?舉個例子,在”認識地球“這章節中,有部分學生因年齡尚小,思維力和想象力還未達到,對地球形狀大小難以理解,教師可以透過設定以系列問題引導學生:1.用故事激發學習興趣:古代人認為天圓地方,教師可以先講述古代天文學家張衡的的學說觀點,中國古代天圓地方的說法,以及西方麥哲倫環球航行的故事,然後讓學生談談對故事的看法,加強師生互動。2.提出問題:為什麼麥哲倫能夠回到出發的地方?他回到出發的地方就能說明地球是圓形的嗎?透過提出問題,啟迪學生去思考和想象(在這裡,教師可以教學生區分圓形和球體)。3.讓學生聯絡生活實際:利用已有的生活經驗交流,探索,舉出實際的例子來說出為什麼地球是個大球體。可以分組討論,組內達成意見。將書本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絡起來,拓展學生的思維。4.啟迪問題:既然地球是個大球體,為什麼我們看起來不覺得,古人還認為它是方形的?再接著丟擲下一個問題——地球究竟有多大?順利地進入下一輪教學環節,知識之間環環相扣,讓學生探索熱潮接連不斷。這些都需要教師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精心做好課程設計,才能將非同步教學法巧妙恰當地使用。在積極探索過程中,學生不僅收穫了知識,還實現了自我的展示,經歷了良好的情感體驗。

  三、注重學生個體差異,緊抓學生“個性化”學習的主線,因材施教

  在同一個班級中,學生個體差異通常都比較明顯,學習能力好和學習能力欠缺的學生其學習效果往往大相徑庭。在非同步教學法中,教師要尤其注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對不同情況的學生予以不同的指導方法。對基礎好,學習能力好的學生,知識重點、難度和廣度上可以設定相對高點目標;對學習基礎差的同學則讓他們達到“合格”要求,爭取讓每個學生在一節課下來都能達到自己的目標;這樣不僅能順利完成教學任務,更能提升學生的自信心,讓他們都取得成就感,形成地理知識學習的良性迴圈。除了學習基礎和能力的差異,教師還應根據學生的性格差異,為學生建立更好的溝通平臺。例如,教師可以將性格內向的學生和外向的學生分成一組,便於討論,師生之間、個體之間、學生之間都要形成良好的探討氛圍,從而促使學生透過自發自主學習並掌握地理知識。

  結束語

  總之,結合新課標準則,在初中地理課堂中,非同步教學法的恰當使用能讓地理教學走上革新之路。讓學生成為地理學習真正的主人。在地理知識的海洋中吸取能量,讓學生全身心健康地發展自己。

  參考文獻:

  [1]李會運.初中地理非同步教學法的應用[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1).

  [2]楊振宇.初中地理非同步教學法的探究[J].考試周刊,2011,(42).

  [3]高立學.初中地理新課程教學中非同步教學的指導作用分析[J].中學教學參考,2011,(36).

最近訪問